這本《博士訪談錄》是二零零二年我在廈門、成都翻譯、治病之餘,與數十位博士及博士以上學歷者論談佛教的紀錄整理,除了在前後文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個人感言
以外,對博士們的談話內容基本未作任何背離原話意旨的改動,目的就是想為世人提供一份較完整、真實、具代表性的當代知識分子瞭解、認同乃至修學佛法的活生
生的歷史畫卷。為便於時下讀者閱讀理解,本書很少使用佛教專有名詞,帶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相和現代人口吻的語氣、適應當今讀者思維特徵的思考方式,以漫談的形式結構、組織本篇。
佛教不是單講理論而不講實行的,它是知行並重的,知行合一的,知即所以為行,行即所以為知,知之極就是覺,覺行圓滿就是成佛。不僅「楞嚴經」是一部實驗指導書,所有經律論三藏都是崇尚實驗,指示實驗的。所以佛學與科學相類,於通達理論之後,必須著手實驗工作。如科學家一般,在實驗室作完了實驗,便回到書室,再把實驗的結果分析探討,以與理論相印證。
講述125位知識分子的真實學佛歷程。本文所介紹的知識分子學歷均在大專以上,擁有博士與博士後頭銜的也不乏其數。這麽多高層次高學歷的佛教徒的心路歷程呈現在面前,世人不應再想當然地認爲佛教徒都是走投無路、躲避世事之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願他人學佛的因緣、對生命的體驗,能令您對認識真理重新有所領悟! 現在讓我再來試論一下范縝的神滅論吧?范縝以刀來比人的形體,以刀的鋒利來比人的精神,這是根本上不適合於設喻的,因為人的形體在沒有死亡以前,都是活動的,而精神卻是有時活動,有時靜止的。但刀的形體始終是靜止的,而刀的鋒利也是如此。而且刀的鋒利必然要依靠刀體而有,但人們的精神卻是獨立的,主要的,試以下列四點理由來作證明:‧‧‧
有一天,倫敦學術界中心的學術研究會,正要開演說會的時候,一般素有研究科學、哲學、神學的各位大博士,個個笑容滿面高視
闊步的都前來集會,濟濟一堂,將要發表他們所研究的心得,互相來交換意見和討論。當時有一位身穿深黃色衣服,手拿黑缽,好像錫蘭仰光所有的佛教徒模樣,很安祥的慢慢走到這座莊嚴偉大的學術研究會場門前。‧‧‧
宗教是甚麼?宗是宗旨,教是教化,確立一定的宗旨,教化社會人群,謂之宗教。可以說,宗,是一種親自體證的特殊經驗,教是將自己親證的經驗,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使人了解信受奉行。所以,宗教該是聖人之言,被於下者,令人尊敬,崇拜而能長善救失,改住修來。‧‧‧
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科學"奉為至尊至聖。天文學、宇宙學、電子學、生命科學等自然科學領域及經濟、金融、藝術等社會科學領域裏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們的心中佔有崇高的地位。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於對佛法不太瞭解,難免有部分人會偏執科學而反對佛法......
小徐先生以數學家治科學,尤長於電機工程,承認科學之所長,而又看破他能力的限度。以數學家治邏輯,認西洋之邏輯,僅能應用於科學,而哲學上非採用印度之因明不可。以數學家治玄學,認為佛法中相宗的理論,非特與科學不相衝突,而可以相成。既已認科學與佛法不相衝突...
|
網站搜索
本周此分類熱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