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要「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對人生要有無常的覺醒,對物質要有淡薄的看法,對真理要有追
求的熱誠,對眾生要有服務的犧牲,對自己要有嚴格的修持,對同修要有平等的觀念,邁向偉大完美之人格,這樣才不白來世間一趟。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予少喜讀老莊、苦不解義。惟所領會處、想見其精神命脈、故略得離言之旨。及搜諸家註釋則多以己意為文、若與之角、則義愈晦。及熟玩莊語、則於老恍有得
焉。因謂註乃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也。以老文簡古而旨幽玄、則莊實為之註疏。苟能懸解、則思過半矣。空山禪暇、細玩沈思、言有會心、即託之筆。‧‧‧
黃石公是秦朝的隱士高人,他的《素書》文字簡略,含意精湛,就是上至唐堯、虞舜、夏禹、周文王、傅說、周公,下至孔子、老子的學術思想也沒有超過他的這個範圍。 黃石公知道秦國將亡漢朝將興,因此把《素書》授予張良,張良又怎麼能了解到這部書的全部含意呢?張良之所以是豪傑的張良,而不是聖人,是故他僅能使用這書的十分之一二而已。‧‧‧ 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 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為求積極疏導,徹底淨化,不能不喚醒人文意識,不能不喚回倫理精神。作者深感於前人有「荒漠甘泉」之作,曾試編過「源頭活水」一冊。 非為效顰前賢,非敢振聾發瞶。但願淑世益人,有所影響於萬一。印行之後,小有回響,卻大為興奮,乃續編此「倫理生活化」。依從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漫談倫常的小道理。 ‧‧‧ |
網站搜索
內容分類
本周此分類熱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