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
本書乃近代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彙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
等覺經》,為《無量壽經》中最善之經本。並以經解揚此經之大事囑咐黃念祖居士,黃老「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拼死論
經」。「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於是奮筆修成三稿,時經六載,方告粗成」。
今天我有機緣在華盛頓華府佛教會向大家彙報------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十分榮幸。聽起來這個題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實還都是我們常常說到的"放大光明","光明普照","拔苦與樂","離苦得樂"。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由於光明,方消癡暗,垢障消除,才得真樂。慧光破無明,正是自覺覺他,覺心除幻結,正是自他俱利。‧‧‧
集名谷響,蓋取自永明大師之《宗鏡錄》。其百卷之末有偈云:"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數年來諸方賢達不恥下問,乃引起幻士之酬對。下愚之掬誠獻曝,正如谷響之應和。空谷回響,隨聲而應,故名《谷響集》。
作者撰寫《大乘無量壽經解》後,又著此本《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何以故?作者於本書前言中說:"今生幸遇這個無上寶典--《大乘無量壽經》,感恩不已,是以一註再註,願一切有緣人同沾真實之利。"據作者在京弟子在後記中說:"此本《白話解》乃黃念祖居士未竟之作。
在我國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的《心經》,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師的譯本。它的格式不同於其它經典,它前面沒有如是我聞這一段證信的序分,結尾也沒有大家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之類的流通分。
華嚴是經中之海。「海」表示廣大無邊,無窮無盡。華嚴是經中之海,無所不攝。華嚴在佛法中又稱為經中之王,最尊貴、最高深。華嚴講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只有華嚴講得最清楚透澈。華嚴的特點是事事無礙法界。華嚴有十玄,因此最尊。今此「論」名為「華嚴念佛三昧論」。
夏老常說:"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我們若能明白觀音的發心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得之果是上與十方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眾生同一體,所以感應道交,普門示現,我們的信就深哪,我們願就切,行就專哪。所以我們對於觀音大士的成就,有所聞,有所信,有所解,能夠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本經總題。"經"字是通名,佛所說都稱為經。"經"字前的七個字,本經獨有,這是別名。開頭"金剛"兩個字是形容詞,稱讚般若如金剛。金剛是喻,金剛有不同的解釋,但涵義是一樣的。現結合實際,金剛即印度的金剛石(即鑽石)。它最光明,最堅硬,也最珍貴。金剛石做的刀子可以裁玻璃,硬度最高。它能破壞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壞。所以它最堅最利,而沒有能破。
|
作者簡介
![]() 黃老居士法號蓮華龍尊,亦號心示,樂生,別號老念,不退翁。祖籍湖北省江陵縣,公元一九一三農曆癸丑年三月初六日生于上海。祖上五代單傳,代代信佛,至念公一代同胞四人,念公居長,自幼異於常,幾不喜嬉戲玩耍,而原跟從舅公(舅公梅光羲老居士為著名佛教宿德與夏蓮居老居士同被尊為”南梅北夏”)聞薰佛法聆聽眾多禪宗公案,從小就顯示出了超人的志趣,深厚之慧根。
網站搜索
相關熱門書籍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