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黃念祖居士
看淡世俗的纏縛--出污泥而不染(送信佛青年赴日進修博士學位)黃念祖居士著
首先應該是慶祝:第一是求學,大學畢業以後,求深造,在 學術上要鑽研,要取得更多的知識,在青年的時候這樣利用青春 ,很正確。這是令人歡欣的事。第二,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有真 實信仰,這就更難得了。人生難得,佛法難聞,這已經兩個難了 ,聞而能信就更難了。現在有很多人,他真燒香、真磕頭、真祈 禱,但要說他是信佛嘛!他只是迷信,或者邪信,十分可惜。現 在你不但能信,而且是正信,並沿著這個道路,繼續前進,這就 十分可貴了。這很稀有,不要看得無足輕重,而應該對於自己學 科學、學佛學、學佛等種種的前途及將來的種種成就,十分珍重 、護持。這就是臨別贈言的總精神...
日期:12/29/2012 21:23:25 作者:黃念祖居士著 點擊:16886
淨土資糧 黃念祖老居士述

壬戌之秋,北京廣化寺與居士林在該寺舉辦念佛七道場,由該寺方丈修明長老主七。四眾弟子參加者一百餘人,其中多是久修之大德善信。

道場中,香光幡幢,明潔莊嚴。誦持唱念,誠敬肅穆。實為近三四十年所罕見,亦為文革後北京第一次念佛七道場。起香之日,蒙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正果老法師,蒞臨加持並開示。

日期:08/14/2012 12:29:42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述 點擊:37705
蓮宗妙諦—淨語三則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淨語》是先師夏蓮居老居士的淨土詩集,原名《歡喜念佛齋詩鈔》。五十年代初,大量增補新篇,改名《淨語》。夏老之詩,乃一代時教之醍醐。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滴滴自然精妙,開人心眼。今名《淨語》,彌符其實。淨者,淨宗也。語者,警語也。故名《淨語》。又淨者,清淨本然也,當生清淨心也,無量清淨覺(彌陀名號)也,淨念相繼也。‧‧‧
日期:01/27/2011 12:17:12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點擊:21922
訪美雜談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為什麼對這次訪美活動,值得在此跟大家提一提呢?因為我是大陸的佛教徒,是頭一個到了華盛頓和那邊的佛教徒會見。在他們的 印象中,只有臺灣佛教徒,因為去的人都是臺灣的,法師也是臺灣的,印經什麼的也都是臺灣的。所以這個因緣就引出因緣來,看到我的《谷響集》、《淨土資 糧》,他們的法師和群眾們都認為很好。‧‧‧‧
日期:01/19/2011 16:52:48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點擊:15056
淨宗心要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佛法是傳心之法,心法的綱要稱為心要。淨土三經中《阿彌陀經》稱小經,《無量壽經》稱大經。有的竟當作一部經,《阿彌陀經》稱小本,《無量壽經》稱大本。所以我們就從這兩部經研究淨土宗要。因為《無量壽經》稱為淨宗第一經,《阿彌陀經》則是流傳最廣天天念誦的經。‧‧‧
日期:01/17/2011 21:57:35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點擊:21767
洗濯垢汙 顯明清白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根據《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裏頭的兩句話。這個詞是"洗濯垢汙"。這個"濯"字,就是《四書》裏頭"滄浪之水清 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當"洗"字講的,一個古字。"洗濯垢汙",洗掉一些髒的東西。"顯明清白",把這個清白的顯出來,就是以這 個為題目。‧‧‧
日期:01/10/2011 12:20:37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點擊:15379
看淡世俗的纏縛 —出污泥而不染 黃念祖老居士著
最基本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志願,在任何情況下,不能放棄,所謂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不要因為享受、因為窮苦、因為危險、因為困難、因為糖衣炮彈、種種的,而放棄自己的信念和志願。應該有一個使自己不斷向前的志願。‧‧‧
日期:01/10/2011 12:16:07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著 點擊:18273
阿彌陀經宗要——信願持名 黃念祖居士著
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日期:01/05/2011 10:55:03 作者:黃念祖居士著 點擊:40059
  • 1/3
  • 1
  • 2
  • 3
  • »
作者簡介

黃老居士法號蓮華龍尊,亦號心示,樂生,別號老念,不退翁。祖籍湖北省江陵縣,公元一九一三農曆癸丑年三月初六日生于上海。祖上五代單傳,代代信佛,至念公一代同胞四人,念公居長,自幼異於常,幾不喜嬉戲玩耍,而原跟從舅公(舅公梅光羲老居士為著名佛教宿德與夏蓮居老居士同被尊為”南梅北夏”)聞薰佛法聆聽眾多禪宗公案,從小就顯示出了超人的志趣,深厚之慧根。

念師堅持世事克減的原則,將生活減至再減,始終恪守不從佛法營私利,不受頂禮之初願,拒收一切禮品,實在無法拒絕者,則勸其轉贈寺廟,國內講經一律拒收報酬,不受為講課所供饌食,國外講學所得全部捐中國佛協。當有人違背告誡而頂禮時,必定頂禮還報,無論身體如何不適也不廢止。念公日課持真言四至五萬,修一座以上大法,撰稿中帶病忘身,廢寢忘餐均非虛譽,實更有甚者。

念公著作尚有”淨土資糧”、”谷嚮集”、”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心聲錄”、”大經白話解”前半部,計劃中尚有”淨修捷要報恩談”、”禪、淨、密三法一昧論”與”隨筆”三種,惜眾生福薄,未能實現。

終因長年積勞成疾,延誤醫治,加之寢食減廢,為法忘身,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即壬申年二月二十四日凌晨往生。臨終前欲語不能之際,但洒然一笑,全無牽掛。念佛七中,家屬與海內外弟子雲集,種種祥瑞稀有殊勝,念師最後以身心性命供養大眾,作了無言開示,震聾發聵,今眾弟子從刻骨悲痛中猛然驚醒,各自獲取真實利益,策勵精進。

網站搜索
搜索:
標題內容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