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菩提 海濤法師編著

人間菩提 海濤法師編著

Part 4 心的聲音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海濤法師編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Part 4 心的聲音

尊重大眾的擁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帝的生機,以環保護生代替破壞殘殺。 

心的聲音 

◎人生的一切際遇,無非是為了幫助我們靈性的成長。你的遭遇即是豐富人生的素材,你的處境更是獲得解脫和智慧的踏腳石。

◎我們經常會發現,人們回答問題和所提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先前我們已經告訴他們的那些。

◎沒有人比不願意聽的人更聾。你的心是滿的,又怎麼裝得下別的東西呢?

◎正如農田要經過休耕才會肥沃。學習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必需先將你的杯中之物倒光。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在什麼程度和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

◎尊重大眾的擁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機,以環保護生代替破壞殘殺。

◎人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死也是一剎那的事。

◎綜觀每件事情、每個問題的正反兩面之後,我們會發現,其實內心最深沉的恐懼,在所有狀況明朗了解後,將會自行化為烏有。

◎心在自然的狀況下,是清澄、潔淨而不混亂的。它會變的混亂,是因為追逐法塵,迷陷在情緒當中!

◎以正念去接受時,既不會過份地快樂,而當事物破滅毀損,也不會悶悶不樂感到痛苦。因為在正念中,我們清楚地看清了事物無常的真相。

 

◎有時生活中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

◎修行真正的法喜,並不在於自己清淨解脫的成果,而是根源於,願意將此心得與經驗的過程分享他人。

◎有時候,我們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去說該說的話,去做該做的事。

◎人的一生這麼短促,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或者貧窮,愉快地對待生活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

◎要停止不做某事,比開始去做某事要難得多!如果你想去除不悅的想法,就專心致力於喜悅的想法上。

◎花呀!枝呀!葉呀!在大地母親的眼裡,都是她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

◎經驗告訴我們,停留在不愉快情緒的時間越長,會大量降低我們解決問題的整體能力。

◎當我們對別人有更多的了解,就會有深切的諒解;當我們對別人有真摯的同情,就會有更深長的感情。

◎修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即使我們生病或處於苦痛中,我們依然覺知。不同的是「感覺只是感覺,心只是心」,我們只與平靜同住──超越苦、樂的平靜。

◎「不受」並不是沒有覺知,而是心無貪愛染著,於諸漏心得解脫,而不取受一切法,離於我、我所。

◎永遠用同一個問題問自己:「設身處地,你會怎麼辦?」你將發現要化解問題真的不難。

◎「慧的解脫」是要用真理去「覺世間」,並從它解脫出來。

和諧的生活

◎當我們在一起唱誦時,共同生活時,我們要注意到別人,感覺我們的一致性,而創造出和諧。

◎我們在世界所造作的,只是心靈的反映。創造和諧的第一步是從內在開始。心中和諧的感覺是來自知足。

◎知足不會來自外在的情境,因為外在的情況不會永遠如我們所願。

◎唯一的真實是無常、苦、無我。

◎要尋找完美的世界,須從內心去尋找。其中之一是「獨立」,是情感的獨立,不依賴別人的認同。佛陀說:「我不需要和這世界爭辯,但這世界會和我爭辯。」他能接受有人對他或是教義有不同的意見。

◎情感的獨立需要有愛心。尋找愛會讓我們得不到完全滿足。然而,去愛別人卻可以帶給我們情感的獨立和滿足。愛別人不需要考慮回報。愛和他人無關,愛是我們心靈的屬性。

◎假如我們因為身體和心靈而受苦,那就永遠不會有滿足。佛陀要我們回想,「我生來就是會患病的。」我們要去哪裡找到滿足呢?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在我們心靈中。在心靈中,我們會了解別人的意義,而且能創造和諧,圍繞在我們的心中,這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地方。

◎有時候禪坐甚至會牽動深埋在心裡的傷痕和恨。那是因為我們終於正視這些苦,而且會清楚地看到它。這會讓我們生起對他人的慈悲,因為我們看到人生來就是要受苦。

◎知足取決於內心的和諧──美麗而開放的心靈,充滿花朵、包含著愛、情感的獨立、接納自我。我們不必去追求愛或別人的讚美,而應該無條件地的付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它使我們有寬大的心量。

◎假如我們能夠正面地付出愛心,我們不會威脅別人,也不會感到受威脅。愛是和諧生活的唯一方式。

◎逃避是不善巧的方式。當我們開始跑,苦就開始追。苦不是住在特定的地方或是情境,它就在我們的心中。它會和我們坐同班火車、飛機和船,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處理苦的唯一善巧方式是正視它,把它當作是學習的經驗。

◎我們的心是善巧生活的訓練場,因為和別人相處就有可能產生摩擦。我們應該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這樣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

◎要有內在和諧,我們必須接受苦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且,它是佛陀所說的第一聖諦。第二聖諦是苦的原因──渴愛:渴求我們所沒有的東西,或者拼命想捨棄我們已有的東西。現階段,我們可以把佛陀的話當作是修行的導引。

◎心靈的知足是來自於情感的獨立,來自於愛別人,而不是要求愛。我們必須了解,所有的苦都源自於渴求,因此我們必須捨棄欲望。這就是解脫之道,這就是教法。

◎和諧是能與別人一致,也是和自己一致。成為完整的個體,也與世界、眾生合為一體。

深入自我

◎要深入真理的核心,我們首先要先深入自己內心。

◎能夠捨離,這樣才能深入到真理的核心。要遠離執著,就不應該和任何人或事有所牽扯。這樣既不會有愛戀也不會有憎恨,只有平等,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地對待。

◎念頭會到處亂跑,到處採集。

◎戒,是我們學習捨離的基本功夫,假如我們想要了解所有的生命的基本法則,就必須信守奉行。

◎四聖諦是轉法輪的樞紐。佛法能帶領我們到苦的盡頭,永遠地解脫,而不只是暫時的緩解而已。

◎捨棄感官欲望是通往涅槃的路。欲貪必須由極大的努力和內觀才能淨化的。若只是想:「欲貪是不好的,我應該捨棄它。」這樣是不會有進步的。

◎只要我們認為貪念和瞋恨的衝動是從外在而來的話,就不會見到解脫道。我們必須了解反應是自己造作的;惟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處理自己的問題。這樣的內觀會幫助我們體諒自己和別人的苦處。

◎我們有無數的機會來了解自心的世界 。解脫的種種就在我們心中!

◎顧及自我的形象對內觀有相當大的危害,因為它是建築在「恆常」的幻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改變,包括我們自己,然而自我形象是假設有個「不變的我」。

◎甚深的理解可讓我們從苦中釋放出來。

◎內在的覺察,了解到這個身體和心靈是聚合物,只是現象而已,沒有真正的主體。

◎ 「慢隨眠」指對自己有些概念:例如是男人或女人、年輕或老年、漂亮或醜陋。我們知覺到自己的欲望、感受、思維、認知、所有物和行為。這些概念化產生「擁有」的感覺,我們就會對所有物、知識、技能和感覺產生驕傲的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這種驕傲可能深藏在內心,成為整個人的特質,所以需要內心的深掘。只要「我」落於某種屬性之中(男人、女人、小孩、傻瓜、智者),「我」就遠離了涅槃。只要對自我概念化,就會阻礙自我的進步。

◎除了涅槃(極樂)之外,沒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有些想法都是以「我」作為思考的出發點,而說:「我感到不舒服。」或者說「我痛死了!」或者說:「我好喜歡!」等等,這些皆名為「見隨眠」,也就是錯認一切事物都和「我」有關。我們應該說:「這只是心靈上的現象。」「這只是不愉快的感覺而已。」

◎真實的體驗去除了我們的疑慮(疑隨眠)。

家庭是道場

◎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小孩的榜樣。

 

◎以美好的環境,孕育孩子美好的氣質。

◎父母恩重如山,請快行孝報答。

◎孩子喜歡做家事,是家長的福氣。

◎父母恩愛,孩子愉快。

◎身教最有效,媽媽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萬貫家財不如父愛,金山銀海不如母懷。

◎父母的愛是不滅的燈,風吹雨打伴我行。

◎若問古今愛何在?盡在父母雙眸中。

◎母親的微笑,是孩子生命的原動力。

◎教好孩子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盡責。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父母的樣子。

◎自己敬愛老人,子孫才會敬愛您。

◎您看著我長大,我陪著您到老;您疼愛我,我敬愛您。

◎關心、愛心、耐心,可以讓老人開心。

◎現代孝行是多陪老人,多照顧老人。

◎不要在他人面前數落自己配偶或孩子的不是。

◎夫妻恩愛是無價之寶,子孫賢孝是無上幸福。

◎最慈最愛父母心,至真至誠表孝心。

◎夫妻常牽手,恩愛到白首。

◎所有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

◎在外面與朋友嬉遊的時候,不要忘記家中孤獨的老人。

◎孝順父母,終有福報。

◎朋友:夜已深沈,妻兒在家裡苦等,請您快回家吧!

◎勿貽親憂,為孝之首。

◎兄友弟恭敬如賓,父慈子孝舉家親。

◎把孩子教養好,就是最大的功德。

◎手牽手、心連心,夫妻互信互助,共築美滿家庭。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給子女最大的福氣。

◎千經萬典孝為先,勸君及時盡孝養。

◎家庭充滿情愛,孩子不會變壞。

◎父母健在最寶貴,忤逆父母最不該。

◎事畢趕快回家,展笑顏、面雙親,承歡表孝心。

◎「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諧,親人的平安,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世上任何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

◎家庭和睦,人生最快樂。

◎ 老人是智慧的寶典,小孩是快樂的泉源。

◎夫妻以和為貴,爭吵無益,贏了理常輸了情。

◎兒女是家中的瑰寶,要疼惜。父母是家中的城堡,要孝順。

◎家,永遠是提供你最後安全靠泊的心靈港口,應珍惜它!

◎美滿婚姻的秘訣是互敬互信、互忍互讓。

◎愛護自己家庭,莫破壞他人家庭。

◎會做夫妻是緣分,不可隨意說離婚,珍惜緣分享天倫。

◎今世夫妻前世緣,莫為小事而翻臉,一旦離婚,無辜兒女最可憐!

◎兄弟本是同根生,勿為財物傷感情。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求富來不求貴,但求相惜到白頭。

◎多少財富,比不上夫妻的恩愛和家人的親情。

◎夫妻是緣,子女是緣的結晶,夫妻的悲歡牽動子女的心。

◎夫妻若會和,賺錢免驚無。

◎容忍缺點、欣賞優點,乃是夫妻相處之道。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懂得去愛人。

◎夫妻恩愛是給予子女的最好身教。

◎兒女在家倚門盼,父母下班莫遲歸。

慎言

◎語言是心的鏡子,不誠懇就不傳神。

◎仁者施惠言,義者重諾言,勇者敢諍言,智者絕謠言。

◎莫說他人長與短,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勤儉

◎住,不過容身;不過三餐;錢財莫強求。

◎怠惰是貧困的製造所。

◎青菜豆腐營養好,大魚大肉不宜多。

◎懶惰是生命之果最大的害蟲,勤勞則是最佳的肥料。

◎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

◎黃金無種子,惟生於勤儉之家。

◎懶惰是貧窮的難兄難弟。

【書籍目錄】
第1頁:Part 1 人間菩提 第2頁:Part 2 清涼菩提
第3頁:Part 3 法的禮物 第4頁:Part 4 心的聲音
第5頁:Part 5 智慧語錄 第6頁:Part 6 平等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