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妙蓮長老主持佛七弘法

[日期:2010-08-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妙蓮長老主持佛七弘法
  
  眾多聽客受感皈依佛門張銓材
  
  (本報記者張銓材專訪)妙蓮長老本月上旬抵達灣區,於舊金山大覺蓮社舉行佛七,傳授佛法,每天至少有一百多名灣區各界人士參與一心念佛,不少人在佛七 中深受感動而皈依。長老此行除主持佛七(按:佛七為設立道場,做佛事七天,一心念阿彌陀佛者。)外,並抽空親自拜謁萬佛聖城。
  
  妙蓮長老秉承大陸蘇州靈巖山印光祖師道風,持戒念佛,專弘淨土,民國七十三年於埔里覓地十甲餘,設立臺灣靈巖山寺;殿堂建築莊嚴宏偉,蔚成十方叢林, 培育僧寶,化度眾生。長老已屆七十高齡,本報記者幸得一緣,探訪長老一面,茲簡扼將妙蓮長老於家庭聚會中的開示:「佛法與淨土」,深入淺出的智慧綜合轉載 如下,如有斷章取義或與原義有違拗之處,實乃轉載者之誤,非大師原意。
  
  妙蓮長老表示:人為父母所生、師長所教、天地所養,每個人對普天下眾生皆應視為過去世的父母、師長,存報恩之心,為眾生解苦,善盡本分。一切男子皆我 父,一切女子皆我母,雖不在此世為我生父生母,但在六道輪迴的三世因果之中,為我父母者亦多不可數,故在內心宜抱著報答一切人恩惠之心與他人相處,則與菩 薩道近矣。
  
  他表示,世間因果網,孔孔相連;世界紛亂,無佛法的慈悲,人類不可能和平;每個人若自私自我欲重,不互相禮讓,則人人不得安樂,全世界不得安寧。因此老和尚希望每個人要惦記眾生恩惠,不記仇恨,報眾生恩,行忠恕之道,則終有一日此娑婆世界亦成淨土。
  
  在人性本善、本惡的論點上,佛法主張人性「非善非惡」,只因無始一念無明起,佛心隱蔽,形成業力果報,顛倒迷妄的人生。佛性造善,而魔性(貪、瞋、 癡)造惡,佛法乃教眾生朝善發展,以仁德待人,先恭敬他人;縱然對方忘恩負義,或難以感化,然善惡果報無一倖免,自作善惡自食果報。佛法之第一根本,是教 人了脫生死,不入輪迴六趣;現世能得此「人身」乃為千載難逢之機會,應善予利用,依從佛法教導,好好修行,以無我、無人之空相、慈悲心度化眾生,才能了生 死、成佛道。
  
  他說西方異國的宗教以天主教、基督教為主,他未深入探討不妄加評論,但如將上帝置於心中,亦合乎佛法,所學不同,殊途同歸,應該加以讚歎,不能批評。
  
  佛教中之五戒實與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相應,人心即佛心,人成即佛成;若心非人心,則淪為禽獸之心。所謂物極必反,造惡眾生總是到受苦、受挫折時才能了悟,必受苦到極點時,機緣契入,才能回心,亦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
  
  佛法講唯心,所謂「心即佛,佛即心」,心念佛,心即是佛;反之,心念七情六欲,「心即地獄,地獄即心」;地藏經中所云八寒、八熱無間地獄,無一不是心 識所變現,皆是由煩惱造業,業生果報的心造地獄、心感地獄。阿彌陀佛的淨土佛國亦為心造,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的心願而成就佛 土,乃提供眾生一清淨國土使修行成就。因該土無顛倒迷妄、無罪業煩惱之緣,佛與菩薩現身說法,令開大智慧、專心向佛。因此,他建議好好念佛必承受佛的恩 澤。
  
  而念佛法門,不必聰明,凡夫庸輩、童叟皆宜。聰明者往往形成所知障,咬文嚼字,高談闊論,不求力行。人間法乃第二義諦,實非究竟之法。一心念佛如嬰兒吮奶,只要好好吃,自然白白胖胖;若能同念彌陀聖號,共飲慈尊法乳,自得成就佛道。
  
  妙蓮長老對淨土的論述觀點,建議「三業(身、口、意)相應」;以身禮佛,以口念佛,以心憶佛,才能以淨止染,去除妄念、罪業。他還表示本來念佛有四種 方法:實相、觀想、觀像與持名念佛,現為末法時期,前三法未必契機,一般人難行,故只要誠心持佛名號即可。他建議「身拜佛」、「口念佛」、「心憶佛」三業 用功,同步精進,時到功成,必生西方。一切行人能抓住此大綱,了生死之大事畢矣。
  
  他表示,淨土宗印光祖師提倡「一佛一菩薩」的修行法,即拜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每一拜佛念十句佛號,亦即俯拜時念三聲「阿彌陀佛」,頭至蒲團翻掌 時念三聲「阿彌陀佛」,身體起立時再念三聲「阿彌陀佛」,最後一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共計十聲。以此方法對治自己的散亂妄念,念起即伏。妙蓮長老要求 每念一句佛號就記一句,要口念得朗朗爽爽,耳聽得清清楚楚,心記得明明白白,念時「大聲念見大佛,小聲念見小佛,不出聲念見不到佛」。他強調這記數法乃依 教理所言,不是胡言妄語。同時念佛要能力行吃全素,如出外不方便時,則宜吃「方便素」,亦即食「肉邊菜」(挑菜吃,不啖肉)。
  
  他也建議在家居士若不得出家,無法依叢林規矩薰修,而欲勤求佛道,增長慧命,則宜與大善知識多親近,藉以增進道業,積存往生資糧。世上事相皆由業起,虛假無常,但在修行次第上則要「假戲真做」,先由修持我空再而法空、畢竟空,無執無著而孕育佛性,以期圓滿佛果。
  
  ––摘自國際日報七十九‧十‧十三加州舊金山版
【書籍目錄】
第1頁:臺灣靈巖山寺創建緣起暨宗旨展望修戒 第2頁:上妙下蓮長老簡介 - 護法組
第3頁:叢林古風在靈巖日行 第4頁:佛七開示選錄(82、5、22–28)編輯組
第5頁:修道須開般若慧 第6頁:朝山功德遍法界
第7頁:自是有家歸便得 第8頁:在家修行的方法
第9頁:主禮臺南正覺寺佛三開示(80、12、26–28)編輯組 第10頁:第二天 - 斬斷世情起覺照深信切願持佛名
第11頁:第三天 - 懇切至誠即一心帶業往生佛可成 第12頁:國父紀念館佛學講座開示(82、7、10–11)編輯組
第13頁:月是故鄉明––上妙下蓮老和尚佛學講座翦影 第14頁:對臺北佛教淨友參學會開示(81、5、18)編輯組
第15頁:戒期開示節錄(81、4、3–9)編輯組 第16頁:法海釋疑 - 編輯組
第17頁:某法師率徒眾來山請法(81、1、22) 第18頁:北部數位法師來訪(81、9、2)
第19頁:特稿選粹 第20頁:妙蓮長老主持佛七弘法
第21頁:朝向西方路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