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 序文 李炳南老居士著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 序文 李炳南老居士著

無量壽專刊發刊辭

[日期:2010-08-16] 來源:般若文海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無量壽專刊發刊辭

三界火宅,欲求解脫,末法時期,惟淨可成。應知淨土,乃係大乘法門,雖云三根普被,但須合其法要;若是疏忽此點,雖利根恐難成功。大家注意的,只是「信願行」;須知這是路上之資糧,你出發之目標、路上之行動,究竟為甚麼,不能昧於教理,毫無所謂。若說求生極樂,自去享受大福,那是錯用了心;心錯路錯,恐怕這不是大乘之道;查考各經之訓,及祖師開示,都說先發菩提心。

大乘佛法,不是自了漢,菩提心不是求自己享受。自行化他,是菩提心,自度度他,是大乘法。這二者,原是一件事,不過一個存心,一個實行而已。如經中所說:「菩薩在家,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穩。若在厄難,願眾隨意自在,所行無礙。見歡樂人,願眾常得安穩。見疾病人,願眾知身空寂,離乖諍法。自皈三寶,願眾發無上心,深入經藏,統理大眾。」這皆是存心。

如經中所說:「十方剎海,所有眾生,我皆於彼,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這皆是實行。

吾輩求道,即應如法行持,若說力量小,這也是實情。但力量能作多少,便該作多少,不能以力小推託,偷懶一切。世間最苦的人,是鰥寡孤獨,中國文化思想,對這類人,首先救濟。先哲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說:「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些事,如肯發心,似不難辦。真慚愧,外道來到中國,這類的事,早就作了很多。我們佛教分內的事,似乎還在漠不關心。我們同道,那箇不曉得給孤獨長者,為甚麼不去學他?

竟有胡崇理居士,當仁不讓,有學有行,在南縣發起籌建無量壽淨修苑,安養老人,建觀音育院,培養幼童,這真是今之給孤獨長者。又為財施徵信,發行一種「無量壽」專刊,大慈大悲,大公大勇,願力才力,值得讚歎,諒能感格三寶,一切成就。我輩淨宗學人,尤應群起擁護,上順佛心,自培福德。

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同修能以精進念佛,這是善根正因多。但佛法諸門,皆重正助雙修,如鳥雙翼,始能飛翔,淨土法門,更不例外。六度齊修,萬善奉行,這是福德助緣,善必曰萬,正是怕少。有助無正,人天福報,有正無助,障礙繁興。應知正因,關閉門戶,也可猛進;若問助緣,往往有心為善,無處去尋。現在淨修苑、育幼院,固然是恤孤矜寡,在於利他,也正是修淨同人的「福德助緣。」這要警覺,福德當前,且莫錯過機會纔好!

【書籍目錄】
第1頁:阿彌陀經摘注接蒙弁言 第2頁:阿彌陀經要解講義重刊序
第3頁:重校新版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序 第4頁:淨土三經合刊序
第5頁:淨土叢書序 第6頁:蕅益大師淨土集序
第7頁:中華大典印光法師文鈔序 第8頁:重刊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序
第9頁:印光大師遺教兩要序 第10頁:重印彌陀淨土法門集序
第11頁:林居士念佛感應見聞記序 第12頁:律航法師文鈔序
第13頁:道源法師講觀無量壽經序 第14頁:趙居士祝壽印施觀經妙宗鈔序
第15頁:景印無量壽經起信論序 第16頁:重印思歸集序
第17頁:無量壽專刊發刊辭 第18頁:禪話與淨話弁言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