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靈之窗 證嚴法師著

心靈之窗 證嚴法師著

伍、希望清泉(上)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伍、希望清泉(上)

  撫平創傷的良藥

  人生,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情分,就有幸福感。時時給人一分溫暖、真誠相待,這是撫平心靈創傷最好的良藥。

  只是幾秒鐘的天搖地動,就讓人產生刻骨銘心、無法忘卻的記憶。九二一大地震雖已過了一段時間,受災者卻還是無法安定;我們要如何陪伴災民走過陰霾的心靈、安頓他們日後的生活,這一切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受災者的苦難讓我心痛,救災者的安全讓我憂心,雖然我的壓力很大、各項經費也不足,但是後續的「安頓與關懷」、「心靈復健與重建」兩階段工作,慈濟仍然要積極進行。

  有人問我:「建設學校是政府的事,安置災民也是政府的事,慈濟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我聽了很難過!落地皆兄弟,何必骨肉親?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哪個地方有災難,人人都有責任。

  給災民一個不受風雨、安身立命的家園;讓失去學校的孩子能重新擁有美麗且堅固的校園,這些都是我們要加緊努力的要事。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哪受災,希望哪的災民就能及時得救!

  綻放心中的蓮花

  經歷地震的災難,有些人感到人生無常,變得消極逃避,這是不對的。此時,我們更要提起勇氣面對人生,並且善盡一分力量、創造生命的價值。

  人無法預計自己生命的長短,只要今天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不要停頓下來。尤其處於天災的非常時期,更要有一分使命感,千萬不要逃避;現在正需要大家投注心力,我們要抱著感恩心,感恩能有機會付出大愛。

  這段時間大家都很辛苦,身體累了,但是心靈不要累!身體只是暫存的生命而已,而心靈的成長則是永恒的慧命。所以,我們要抱著「知難破難」的精神,冷靜面對無常,才有辦法憑藉毅力平復災難。

  付出一分良能,就是一分慧命的成長;多付出體力,就能增長一分覺性。當自己很累的時候,也要感到慶倖,因為能夠用心,智慧就會不斷地增長。沒有污泥,哪有蓮花?人世間若沒有災難,哪有菩薩?希望人人在五濁惡世中,都是一朵朵的蓮花、都是人間的菩薩,能把握機會,利用逆境來綻放自己心中的蓮花。

  得失之間

  佛陀所講的道理,和我們的生活非常貼切;正因「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所以佛陀教我們要打開心門、看淡物質、放寬眼界。

  在世間,自己是否常認為:每件東西都該是我的?其實,自己能用多少東西呢?再深入想想,人生有得就有失,斤斤計較,縱使能得到一些東西,卻會失去很多感情,實在是得不償失。唯有將追求的慾念放淡、心放寬,才能包容一切,培養大愛。

  「九二一」大地震,使我們提高警覺——處於世間,要把心胸放寬,還要有遠見,提升智慧。不要只看眼前,以為「能計較得到的,就是我的」。佛陀告訴弟子們,每個人不是只有這一生,還有未來的生生世世;而大自然的威力是難以抗拒的,明白了這層道理,就要趕快為來生鋪路,眼光要放遠一些。

  「九二一」之後,我深深體會到要勤耕福田。慈濟的目標是要凈化人心,所以教大家「自造福田,自得福緣」,用心做心靈的農夫,勤耕福田;若只耕田而沒有播種,雜草又會生出來,所以要不斷去除雜草,勤於播種。若社會大眾能一同來勤耕福田,就能集眾人的善業而使人心凈化,社會祥和。

  負責的人生

  最近傳出幾起自殺事件,看到報導心裏非常難過,不明白他們為何這麼想不開?現代人尊重生命的意志力好像越來越薄弱,動輒就說壓力大而生起尋短的念頭,這都是不尊重生命、不尊重自己。人來到世間,不只是為自己而活,應該要為家庭、為社會負起責任而活。

  生活在世間很難事事如意,何況人生本就無常。像大自然一年四季輪轉,氣候轉變不定,這也是無常,什麼時候會發生天災,實在是難以預測。人事之間也是一樣,常有放不下的心結,不僅跟自己過不去,還要跟別人比較——比學識、比成就、比財富等等,如此複雜的心理,造就了種種無法滿足的苦悶。

  其實,有誰能保證一生平順、毫無挫折?來到人間總是苦多於樂,但我們要面對現實,遇到困難能抬頭挺胸、勇於承擔,如此,坎坷的路總會走過。

  「小不忍則亂大謀」,能忍得了一時,不只是尊重自己,也是對家庭、社會負責;不要以為一死百了,乍看之下,好像可以了脫人間的苦難,其實,從因果法則上看,自殺的惡業很重,因為身體是父母給的,毀滅父母所給的身體,不只是犯了殺生業,同時也犯了不孝的罪孽;今生種下這個惡因,來世仍會受報而苦不堪言。

  佛法揭示六道輪迴、因果迴圈之理,我們要明白,人身難得,要好好珍惜、發揮良能,千萬不要太短見。普天之下,沒有比生命更值得尊重的,一時的困境,只要大家勇敢地面對艱難、彼此互愛,必能攜手走出陰霾,迎接如朝陽般的未來。

  希望工程不能等

  大地震過後,我到每一個災區所看到的學校與教學環境,都令我好心疼。有一天中午,孩子們要下課了,天氣很熱,每張小臉都紅通通的,而且滿身大汗。小小的孩子圍繞在我身邊,我伸手摸摸他們的頭,頭髮都濕答答的……。

  孩子們在那麼簡陋的帳棚下或簡易教室裏上課,夏天很熱、冬天很冷,下雨時雨聲嘈雜,晴天又風沙瀰漫,要他們定下心來接受教育,實在不容易。

  中小學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在這個根本階段,孩子的讀書環境不好,難以安心求學,課業就容易荒廢;如果學校重建工程延宕下來,他們的教育就會跟著空白。如此一來,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情形呢?將來的社會又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家庭的希望在下一代,孩子的希望就在教育;有好的教育,才有祥和的社會,所以,教育是每個家庭和整體社會的希望,人人有責。我們援建學校,為的是要促進這些「希望工程」早日完成。

  這分使命儘管艱辛,但我不得不挑起來,還好我常常有一個念頭;只求力量增加,不怕責任重。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是擁有一分力量,負起一分責任。做得心安即是福,當下能做即是福,眼前歡喜即是福!

  建造百年校舍

  慈濟援建了五十多所學校,我們要儘快幫孩子恢復正常、良好的校園環境;希望在西元二00一年春天,孩子們能進到新學校唸書,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以前的學校大都是屋頂加蓋——「老背少」的建築結構,實在很危險;現在可以做整體規畫,甚至設計成斜屋頂,不但具有鄉土味,也會比較涼快。

  我們為孩子蓋學校,同時兼顧師長辦公的環境需求;在設計上,讓學生在校園能感受到「尊師重道」的氣氛,也期待老師們除了言教之外,也給予孩子身教。

  學校不能倒,它是小區的避難中心,所以我們從硬體的結構健全做起,全部使用鋼骨鋼筋混凝土(SRC),雖然很多建築師表示不容易造型,但我請他們發揮智慧,讓學校堅固且造型優美。期待大家一起努力,為下一代子弟建造百年校舍。

  來自十方的大愛

  記得地震過後一個多月,我到南投國小,看到很多孩子在帳棚下讀書。那天太陽很大,帳棚裏又熱又嘈雜,那時我想:要改善孩子們的上課環境,最快的方式就是先為他們蓋簡易教室。剛好有一群台北來的慈誠隊跟在我身邊,大家就決定隔天將原料和建材運進學校;二十五間組合教室,只花四天半就完成了,好快的工程啊!

  許多三到六年級的小朋友利用沒上課的時間,也來幫忙搬塑膠地磚,讓慈濟志工鋪地。孩子們排成一列,將地磚一疊一疊地傳下去,很快就將室內外的地磚都搬完了。搬進組合教室的那一刻,有個孩子站在教室門口說:「老師,我們的教室好美、好美喔!地板也很乾淨,我們不能穿鞋子踏上去。」

  老師問:「那怎麼辦?」孩子們說:「我們以後都要脫鞋才能進教室。靜思語有一句話:『踏地怕地痛』。我們要感恩土地,愛惜地板,所以走路要輕輕地,如果太用力踏地板,大地會痛啊!」從此他們都脫鞋上課,家長們看了也很感動,還買了一個鞋櫃送給他們。

  他們很珍惜這些教室,有一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把東西掉在地上,黏住了。這位小朋友很緊張,就用器具把它鏟起來,結果在塑膠地板留下一個小小的痕跡。另外一個小朋友看到了,趕快蹲下去用手撫摸地板,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可知道這地板是多少人的愛心耶!」這分珍惜感恩的心,真是讓人感動!

  用愛編織教育的搖籃

  今天(二000年四月十日)在豐東國中舉行動工典禮;此時此刻,是建造性的歷史——我們要把被摧毀的學校重新建造起來。

  很快地,我們就能建立一個美好的讀書環境。這美好的環境來自於很多人愛心的投注——不只是一縣,也不只是全省,而是全球善心人士的愛,共同建造這美好的校園!我們期待落成的那一刻儘快來臨,因為那將是未來無窮的希望。

  「希望工程」不只是學校的希望,應該是全人類的希望。社會大眾對孩子們有很大的期待,但願孩子們能以上進之心,負起自己的責任——用功讀書。而慈濟的責任和使命,就是趕快把已認養的每一所學校興建完成。

  我們用愛來編織教育的搖籃,期待能將每一所學校建成最好、最美、最舒適的教育搖籃,讓老師們用菩薩的智慧,用為人父母的愛心,好好推展教育,讓搖籃中的孩子能身心健康、平安順利地長大。

  教育的源泉

  曾有一位老師告訴我,他為現代的社會亂象感到很憂心;其實,若要美化社會,必須從凈化人心的教育開始著手,因為社會的穩定發展,需要各行各業有才華的人共同來締造。好的人才,不只是能力夠,還要賢明;賢明的人才則出於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的源泉,就是老師,老師如果能多用一點心,就能為社會培育出許多好人才。

  現在比較擔心的是,大部分的家長都過於寵愛孩子;在傳播媒體上,也常看到偏頗的渲染,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輿論,使得孩子動輒肆意的反彈。倘若孩子在中小學時,沒有培養良好的人格基礎,那麼未來就難以導正了。

  不論是大學、中學、小學,所有的老師都應該要有「把學生教好」的使命感。學生如果犯錯,我們要諄諄善誘、用心引導,讓他步入正軌。當然,為人父母的,也應該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觀念——要尊師重道。老師一旦受到尊重,自然會任勞任怨,克盡為人師表的責任。

  現在的社會,所呈現出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愛沒有愛入骨髓,只是愛在「表膚」上,讓孩子住得很好、穿得很好、吃得很好。讓孩子歡喜、快樂,這是父母所注重的,但很少會想到:如何讓孩子增長智慧?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要讓孩子將來成為有用之才,一定要在求學階段,堪受切磋琢磨,這樣才能成為一塊發光的玉石。未來的教育大業,雖然任重道遠,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信心;期望人人都能自我成長、發揮愛心,如此才能達到凈化人心、祥和社會的理想目標。

  以菩薩心教育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希望,需要老師們熱心地善加教導。我們處在跨世紀的大時代中,應該積極投入更多的心血,讓這一代的孩子能享有教育的清流。

  想要凈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就離不開「教育」。所以,希望每位老師都能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轉職業為志業,用「愛之深,教之切」的使命感來教育學生。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的心是善良的,但是社會的大環境會污染了他們。佛經云:「捨一得萬報。」將一粒善種子放入孩子的心田,好好耕耘,將來就會成果纍纍!為人師者能美化人生、讓人性回歸清凈,並使優良的文化落實在生活中,這是一件多麼神聖的事!

  「教育」也是一門藝術,要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還要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及社會環境,才有辦法做到真正圓滿的教育。

  只要老師們以「菩薩心」來教育孩子,相信未來的社會一定充滿光明和希望。要享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就要看現在的教育;教育工作現在不做,將來一定會後悔。因此,我們要有使命感,用心投入教育,展現教育的光輝!

 

  聰明與智慧

  近年來,有很多人都對社會環境感到憂心忡忡,因為在人世間要生活得好,一定要先有好的教育;沒有好的教育,社會就沒有文明,那就談不上什麼「生活品質」了。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是純真的智慧卻被埋沒了!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聰明不就是智慧嗎?其實是不一樣的。聰明是靠後天學習得來,如果用錯了地方就會犯錯;例如有些罪犯的手法很高明,新聞媒體就把它列為「智慧型犯罪」,這種歸類法是錯誤的,因為有智慧的人決不會犯錯,也不會犯罪。

  智慧在佛教而言,是指清凈的本性,是最純良的覺知;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犯錯,如儒家倡言的「大智若愚」就是智慧。寧願吃虧,也不願意傷害別人,這種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而「聰明」是不願讓人佔便宜,常說:「你以為我傻嗎?」「你以為我不會和你比較嗎?」這種火氣上升、斤斤計較的心態,就是看不清真理,容易落入糊塗的人生。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不只是教授學生知識,徒增世智辯聰,最重要的是要把他們的良知啟發出來,教他們「運用智慧」,這才是正確的教育目標。

  勇於承擔

  學生是可以塑造的,只要老師心念端正、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在良善的教育下,孩子們將來都會成為社會的棟樑、國家的主人翁。

  有一位台南的慈濟委員,三個孩子在紐西蘭讀小學,回來後跟媽媽說:「我們的同學真了不起!」原來他們在學校玩耍時,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撞破了一扇玻璃門,在場的台灣小孩說:「現在沒有人看到,我們趕快跑!」但打破玻璃的當地小孩就說:「不能跑啊!我要在這裡等校工來,這是我打破的,我要負起責任,看需要賠多少錢?請他修理好,我再跟我爸爸拿錢。」

  台灣小孩說:「你好傻哦!人家沒有看到,你反而要在這裡等人來抓!」當地小孩就說:「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要在這裡等,這是我應該要負的責任。」

  這就是外國人對孩子的教導態度,而我們呢?有些人給予小孩的教育是:「如果出了事情,當有人問起時,就說不知道,不知道就沒事啦!」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勇於承擔」,平常就要守規矩,萬一做錯就要認錯,進而負起責任,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孩子待人處事的能力,這是成功的要件之一。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 靜思書齋 第2頁:壹、凈覺之路(上)
第3頁:壹、凈覺之路(下) 第4頁:貳、心靈風光(上)
第5頁:貳、心靈風光(下) 第6頁:參、福田心耕(上)
第7頁:參、福田心耕(下) 第8頁:肆、知恩報恩(上)
第9頁:肆、知恩報恩(下) 第10頁:伍、希望清泉(上)
第11頁:伍、希望清泉(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