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與悟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禪的定義
  
  禪的定義可列出四種:
  
  (一)冥想
  
  佛教的專有名詞叫禪那(dhyāna),譯成中文有定、靜慮、思惟修等意思。所謂定,是心止於一境;靜慮相當於英文的meditation,用現代語說就是冥想;思惟修不是思想,而是用心在方法上不斷地觀照,每次一離開方法就再回到方法,使自己繫念於方法。若以我的觀念來說明,就是用方法把散亂的心念變成能夠集中的心念,然後再達到心念的前後統一,這就是入定,如果能更進一步把統一的定心破除、揚棄,出現的就是無我和無心的境界。一般稱此境界為見性、開悟,也就是佛教六波羅蜜中的第五──禪波羅蜜。
  
  (二)四禪天
  
  梵語是catvāridhyānāni。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四禪捨念清淨。根據《雜阿含經》卷一七:「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它是四無量心、八解脫的基礎法門,也是四無色定和滅盡定的基礎法門,為印度佛教和外道共同所修。它也是小乘的阿羅漢及佛陀釋迦世尊最主要的修行法門,一直到他們成道和涅槃之際,都是依此四禪法完成。《長阿含經》卷四、卷六、卷一二以及《中阿含經》卷一、卷四二、卷五六等,都有很詳細的敍述。不過,外道以為進入最高的世間定就是解脫;例如佛陀成道之前跟阿羅邏仙人學四禪法,外道仙人以此為最高解脫,然而佛陀發現那尚非解脫。(見《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
  
  (三)坐禪
  
  顧名思義,坐禪就是用坐的姿勢達到禪修的目的。禪定的方法是由印度的瑜伽士發現的,據說古印度有一位修行人入山尋求解脫之道,發現猴子盤腿打坐調息,遂加以模仿,結果身心舒暢,因此提倡以打坐來修行。其實這可能僅是傳說,以猴子的生理構造而言,若像人類一樣交叉兩腿或伸腿而坐,也許還可以辦得到,但能不能盤腿而坐則大有問題。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籍中,以《奧義書》(Upanishads)為例,早已講到修習禪定的方法,而《奧義書》的梵語就是「近坐」的合成語,即肝膽相照地對坐之意。書中主張用調息、調身、調心及口誦「唵」字進入禪定。
  
  根據歷代禪修者的綜合經驗,坐禪的姿勢稱為七支坐法:1.雙足跏趺,也就是盤雙腿;2.背脊豎直;3.手結法界定印;4.放鬆兩肩;5.舌尖微舐上顎;6.閉口;7.眼微張。(詳細內容請參考拙著《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的〈禪的入門方法〉)其條件是在清淨無人處或安靜不受打擾的房間,一個人單獨坐,要少欲、知足,然後才能達到所謂「心一境性」的禪定程度。
  
  (四)禪宗
  
  禪宗發源於印度,成長、成熟於中國,之後傳入韓國、日本、越南。相傳釋迦世尊及其第一大弟子摩訶迦葉在靈山會上,前者拈花後者微笑,是為禪宗第一代祖師。此後代代相傳歷二十八世,至菩提達摩時傳到中國,成為中國的禪宗初祖;又經過五傳,到第六祖惠能大師,完成了禪宗不拔的基礎。禪宗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然而禪宗的著作從菩提達摩到六祖惠能為止,卻引用了不少的經典;嗣後在中國佛教史上的諸宗之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也是禪宗。其原因是為了說明「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以更需用大量的文字。佛教在中國,禪宗是最受歡迎的一派,維持最久,傳播最廣。在唐宋時代曾發展成五家七宗,到宋以後逐漸剩下兩大支流,即臨濟宗及曹洞宗;日本的禪宗傳自中國的宋朝,所以也只有這兩個系統。由於以上因素,現在在世界各地談到「禪」這個字,就會使人想到禪宗。
  
  二、悟的定義
  
  「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講的「悟」與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謂的悟而言,約可分作五類:
  
  (一)藝術的悟
  
  藝術的悟實際上又可稱為靈感。不論是文學家、音樂家或畫家,他們的創作多半不是依賴平常的知識或學問,也不完全依賴技巧的訓練。文學上有所謂下筆如有神助,幾千幾萬言一氣呵成;就畫家而言,憑著神來之筆,不論是小品或巨幅的畫作,均能一揮而就;音樂家譜曲,經常是不假思索,源源而出;當然,也有所謂文窮而後工,賈島的「推敲」便是最好的例子。可是沒有靈感的創作只能見其工夫,不能獲得天馬行空的自在與豁達,因此,藝術家往往是天成的。
  
  (二)科學的悟
  
  科學家們發現某種物理、數學、生化等學術上的定律,固然先應有其學術的基礎訓練,主要還是得自悟性,不論是理論的或技術的重大創發與突破,往往是在「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毫不費工夫」的情形下產生的。牛頓見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愛迪生發明電燈,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都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事。
  
  (三)哲學的悟
  
  對於人生宇宙的體驗,哲學家往往不出儒家所說的生而知、困而知、學而知的三個途徑。從學習而知固然重要,卻無法超越前人的經驗範圍;唯有天生而知的天降奇才及從困頓中逼擠出來的發現,才能開創新知的境界,那就是悟境。古來偉大的哲學家們,為我們的文化思想史,留下各種型態觀念的哲學理論;例如王陽明的「致良知」學說,即是在貶謫至貴州龍場時悟得。
  
  (四)宗教的悟
  
  宗教的悟其實就是通過宗教的儀式、信仰和祈禱、禮拜、持誦等行為,而感應天啟、神示、降靈等現象。有的直接用眼睛看到神的指示,或者用耳朵聽到神的言語,或是經由夢境得到神的垂示;也有突然靈光一閃而發覺自己與神同在,見解超乎常人,信念突然增強,生起悲天憫人的使命感;或是真實目睹天堂、地獄、神仙世界等奇異經驗。當事人往往會把這當成開悟;也就是未曾發生的事突然發生,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宗教信仰多半是在這種情形下產生的。
  
  但是從禪的立場來看,以上四種,都不是真的悟境。悟,必定是自我中心的脫落,自私煩惱的解放,分別執著的破除,所以應該更進一步超越於靈感與靈驗之上,才是真正的悟境。
  
  (五)禪的悟
  
  根據佛經所載,禪的悟是「覺」的意思。覺有三個層次:
  
  1.小乘的自覺。破除了貪、瞋、癡、慢、疑等自我中心的煩惱之後,再也不會因各種煩惱而在生死流轉之中接受苦報;這必須修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法門,才能達到破我執、住涅槃的阿羅漢程度。在小乘的修行過程中,能夠到達初果的位置就已算是開悟,到了四果則是徹悟。
  
  2.大乘的菩薩稱為覺他。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譯,而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的意思。菩薩不僅自斷煩惱,尤其發願廣度眾生,地藏菩薩甚至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菩薩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至於自己能否成佛,不是問題;事實上如果眾生都因他而成佛,他必定也會成佛。通常把菩薩道的層次分成五十二個位次,若能進入第十一個位次也算開悟,直到成佛則叫徹悟、圓悟。
  
  3.佛是自覺、覺他、覺滿。他的煩惱已經斷盡,已為一切眾生種下了得度的因緣;他是自利利他、福慧雙運而圓滿究竟的人,所以稱為大圓滿覺。
  
  4.禪宗的悟另有勝義。有一種是不假階梯,在明師指導下一觸即悟;也有在苦參實究時,悟境突然自發。當悟境現前之時,心胸坦蕩,豁達無礙,晴空萬里,不著點塵,與佛的心地一般無二,平等一如。不過,佛是一悟永悟,而且是徹悟;一般的禪修者可能要悟了又悟。悟境出現的時間也有長短,力量強的比較持久,否則相當短暫。唯其已經開悟,畢竟和從未有過悟境的人大不相同,因為他們已經見到本來面目,所以信心堅固,而且會繼續努力。因此有位禪師曾說「大悟三十多回,小悟不計其數」,可見禪宗的悟並不等於一悟就是解脫,或者一悟就成佛。
  
  從以上可見,佛教所說的悟有頓、有漸、有深、有淺,而禪宗屬於頓悟。頓悟可能達到徹悟,但多半要悟了又悟,重重突破。
  
  三、禪的演變
  
  禪的演變可分成兩大段落來介紹:
  
  (一)印度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代
  
  這又可分作兩個方向來說明:
  
  1.在觀念上,以正知見為基礎,以戒、定、慧為範圍。所謂正知見,就是確信「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為不變的指導原則,然後持五戒、修十善,以清淨身、口、意三業。
  
  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則是把五戒裡的戒妄語口業細分為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等四支,再加上意業的貪、瞋與癡。制不飲酒戒則是佛教的特色,因為佛教重視智慧的開發,而飲酒會使人心智昏亂。
  
  修定是修九次第定,即色界四禪、無色界四定,再加阿羅漢的解脫定,亦即滅盡定,合而為九。這些定境從淺而深,從深而淺,次第出入,所以稱為九次第定。
  
  阿羅漢有兩種解脫,一種叫定慧俱解脫,即從九次第定達成解脫的目的,解脫的本身就是智慧。另一種叫慧解脫,直接從觀慧悟入解脫境界,這也是佛教的基礎觀念。
  
  2.在方法上,用五停心、四無量心、四念處來修行;這些都是觀行的方法,又叫禪觀或禪數。所謂五停心,就是用五種觀法,使得散亂不統一的心停下來,而達到入定的目的。其內容是數息、不淨、因緣、慈悲、界分別等五種;特別是數息觀和不淨觀,被稱為二甘露門。甘露是印度傳說中的不死之藥,用此二門方法可以進入涅槃境界。
  
  至於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是依色界四種禪定而修的,這是佛法的特色。為什麼呢?一般的世間禪定耽著於定樂,而佛法要以定發起慈悲,生大歡喜,捨去所有一切的執著及定境,利益眾生,如此就能出三界。所謂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也是佛法的特色。凡夫以不淨之身為清淨,所以有執著;承受遷流不已的現象而不以為苦;心念經常念念變動而以為常;一切現象無一是真卻當作是我。用這四念處觀,就能厭離身心而不貪戀世間一切現象,達成出世的目的。
  
  (二)印度的大乘佛教
  
  可分成四點來討論:
  
  1.大乘佛教的禪定以三昧為目的。初期的大乘經中,以「三昧」為名的經典共有《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等二十四種(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三昧是什麼意思呢?早期是指「定」,後期是指定和慧所產生的解脫的力量,可以說就是解脫的別名。例如《大智度論》卷二○云:「三三昧同緣一實相」,「三法印即是一實相」。《阿含經》中已有「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亦即三解脫。三解脫皆緣「一實相」,亦即實證三法印。《巴利文藏經》相應部的「質多相應」也以四種三昧為心(定)解脫(《南傳藏經》一五冊.四五○─四五二頁)。所謂解脫,就是智慧。無漏的智慧能產生解脫煩惱的結果,因此古來的印度祖師們無不重視以三昧為目的的禪修方法的實踐。
  
  2.大乘禪定的四種三昧。根據中國天臺智顗大師的《摩訶止觀》卷二,把印度大乘佛教所用的禪觀方法整理成四種三昧,即:
  
  常坐三昧,根據《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而來,又稱一行三昧,就是常坐不動,亦即通常所說的坐禪。
  
  常行三昧,根據《般舟三昧經》而來,所以又稱般舟三昧,是以經行的方式來修行,不休、不眠、不坐,為期九十天。
  
  半行半坐三昧,根據《大方等陀羅尼經》和《法華經》所說,因此稱為法華三昧。除打坐之外,再加禮佛、誦經、懺悔等修行方法。一般禪堂禪修的方式,多採用半行半坐。
  
  非行非坐三昧,又叫作「隨自意三昧」,或「覺意三昧」,也就是不硬性規定行、住、坐、臥的四威儀,只要心念不懈,隨著自己的意向,精進修持,一樣可以達成三昧的目的。
  
  3.大乘的禪定就是生活。根據竺法護譯的《阿差末經》所說:「令此禪定住平等心,是名菩薩修行禪定……心行平等,心相平等,畢竟平等,發行平等,是名為定。住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諸法等,是名為定。……自心等故,他心亦等,是名為定。」這是以心住於平等(眾生等、法等),是為菩薩的禪定。其文意是,菩薩修禪定,只要以平等心做一切事,不必一定以打坐的方式進行。這與《維摩經》所說的「直心是道場」以及後來馬祖道一大師所說的「平常心是道」,是同樣的意義。
  
  4.大乘的禪定不異於行、住、坐、臥四大威儀。例如《賢劫三昧經》卷一說:「修三品:一經行,二住立,三坐定。化諸不調,從是超越。」(《大正藏》一四冊.一頁下)
  
  又如《阿閦佛國經》卷上,也有說:「為無上正真道者」,若「世世作沙門已(而)不常在樹下坐,世世不常精進行三事,何等為三?一者經行,二者坐,三者住,……我為欺是諸佛世尊諸不可計無央數。」(《大正藏》一一冊.七五二頁中)
  
  還有早期的《中阿含經.龍象經》第二中的「龍相應頌」,稱讚佛為大龍,而說:「龍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大正藏》一冊.六○八頁下)
  
  《維摩經》卷上〈弟子品〉也說:「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大正藏》一四冊.五三九頁下)
  
  從以上四種經典可見,大乘佛教的禪定是多樣的,它重視日常生活,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修行禪定,也就是重視心的定境,不拘泥於身體的坐姿,這正是後來中國禪宗理論之依據。
  
  四、中國的禪宗
  
  (一)六祖惠能之前
  
  六祖惠能大師之前的禪宗有兩個方向,其中之一是由菩提達摩傳承下來,另一支是其他各宗祖師所傳。菩提達摩傳到四祖道信之下,分出牛頭法融與東山弘忍兩個系統,通常都以弘忍為禪宗五祖,因為他是惠能的師父。其實法融也是四祖的弟子,並且傳了七代,到鳥窠道林以後才逐漸消失。至於不在菩提達摩系統之內的禪師,早期有竺道生、僧稠、法聰等人,都對後來的禪宗思想造成影響。另外天臺系的南嶽慧思、天臺智顗等人,以及華嚴宗的清涼澄觀、圭峯宗密,也是著名的禪師。
  
  從菩提達摩到六祖惠能的時代,並不一定全是頓悟法門。例如達摩的〈二入四行〉主張理入和行入(見拙編《禪門修證指要》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所謂理入,也就是以直觀的方法契入理體,頓悟佛性。所謂行入,有四種觀行,即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這是有次第的漸修法門。
  
  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也提到:「於一靜處,直觀身心,四大五陰。」又說:「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見《禪門修證指要》的〈入道方便〉)
  
  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論〉(即〈最上乘論〉),主張守心第一,而說:「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又說:「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禪門修證指要》的〈修心要論節錄〉)這是有心可守的,不是頓法。尤其他又說:「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同前〈修心要論〉)這也是有方法的,而且是根據淨土經典的日觀。
  
  從以上三段引文可見,六祖以前的禪宗仍然屬於印度禪觀之延續,到了六祖才出現所謂直指人心、不落階梯的禪風。
  
  (二)六祖惠能
  
  惠能大師是聽《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所以特別重視《金剛經》。他在陞座說法之初就告訴人:「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智慧度」的意思,亦即以大智慧從生死煩惱的此岸度到解脫的彼岸。不過在他之前的祖師叫人用口念,而他提倡心念。
  
  六祖不主張空心靜坐,也不主張心外求佛,如果不能自悟,也需要請善知識來開導。又主張定慧一體,曾云:「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這是定慧同時,與傳統的先修定而發慧的觀念不一樣。他又說:「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
  
  他對於坐禪有如下的觀念:「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因此他反對「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這些都是依據前面所引大乘諸經「以行、住、坐、臥四大威儀即是三昧」的觀念而來。因此惠能大師特別引《維摩經》所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兩句話,引申出「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以上皆見於《六祖壇經》,參閱《禪門修證指要》的〈六祖壇經錄要〉)
  
  (三)六祖惠能之後的禪宗
  
  曾任日本駒澤大學校長的忽滑谷快天曾將中國禪宗的時代加以分期,從達摩到六祖稱為「純禪時代」,六祖惠能以後到唐末五代稱為「禪機時代」,此後到宋朝叫「爛熟時代」。繼而式微,到現代則由虛雲和尚和來果禪師中興了中國的禪宗。
  
  所謂禪機就是引用棒喝、機鋒等手段來幫助禪修者破除我執。自北宋開始的爛熟時代,出現了公案、話頭、默照。公案,是指古代禪師們開悟過程的個別案例。在此以前尚無人予以蒐集、整理,到了北宋,首先由汾陽善昭編輯了《先賢一百則》,雪竇重顯編輯《頌古百則》,五祖法演初提「無」字公案,叫人參趙州和尚的「狗子無佛性」;到大慧宗杲努力提倡「趙州無字」,與大慧同時的宏智正覺則首倡默照禪。什麼是公案?什麼是默照?請參閱拙著《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的〈中國禪宗的禪〉。
  
  五、悟是什麼?
  
  關於這一點,前面已提過一些。悟境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曾經悟過的人才知道悟是什麼,而悟的方式和悟的程度又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人的根器有利有鈍,修行工夫有淺有深,對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悟境就不會相同。不過有一個原則可以衡量自己是否真的開悟。如果入於與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等心理相應,再大的神祕經驗,甚至你自認已經過一番驚天動地的改變,也不過是一種稱為「覺受」的境界,而不是證悟。當你發悟的當時,如果有喜不自勝的感受,可能是悟,過後即歸於平淡,與常人無異,所不同的是少了自我中心的貪、瞋、癡、慢、疑等心相。如果悟後還有煩惱,那表示可能是小悟,也可能是未悟。悟後至少有一段相當長的時日,心中時時處於萬里無雲,連日月也不存在的情況下,但並不妨礙世間的一切現象,待人接物跟普通人一般正常,甚至更為謙虛。
  
  現在我要指出什麼是假的悟境,也可叫作相似悟境:
  
  (一)輕安境不是悟
  
  用打坐、祈禱、讀誦等等方法,都可能體驗到身體舒暢、柔軟、輕鬆、心境開朗歡愉等,然此並不就是悟境。
  
  (二)聰明境不是悟
  
  以修行方法而產生舉一反三、一目十行、辯才滔滔、文思敏捷等,並不就是開悟。
  
  (三)神通境不是悟
  
  神通分為修得和報得兩種。鬼神都有報得的神通,凡夫則能修得神通,包括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五種。有神通的外道及鬼神能知過去未來,能神出鬼沒,變無為有,變有為無,能知他人心念。但是有神通並不就是開悟,甚至與悟境了不相干。然而通常的情況是,只要某人有些小神通,就往往被當作聖人來崇拜。其實聖人絕不會時常拿神通來作為教化的工具,經常表現神通的人,多會自詡有高深的悟境,這是不可信的。附記:本文講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演講廳(Room2,DivinityAve.,Cambridge)。在講出時,由於時間不足,有一部分備好的資料未能述及。回紐約一個月後,經葉翠蘋居士協助,花了四個多小時為我錄稿,依照當初擬定的大綱並另加入一些內容,而成本文,因此與演講當時內容略有出入。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悟與靜坐
第3頁:問答討論 第4頁:禪與悟
第5頁:禪與纏 第6頁:悟與誤
第7頁:情與理─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第8頁:善與惡─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第9頁:夢中說夢 第10頁:法喜與禪悅
第11頁:心淨國土淨 第12頁:人間淨土
第13頁:禪─如來如去 第14頁:禪─解脫自在
第15頁:禪─平常身心 第16頁:禪─擔水砍柴
第17頁:禪─人類意識 第18頁:禪─心理健康
第19頁:禪─內外和平 第20頁:禪─你.我.他
第21頁:禪─多.一.無 第22頁:有分別與無分別
第23頁:正道與邪道 第24頁: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第25頁:禪與日常生活 第26頁: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第27頁:禪的文化 第28頁:《六祖壇經》的思想
第29頁:禪意盡在不言中 第30頁:附錄 - 〈默照銘〉全文 宋.宏智正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