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人類意識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只能概念性的將人類意識的作用與功能從禪的立場分三個重點來介紹。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三個彼此相關的名詞。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煩惱,真心是講的智慧。所謂妄心,即是人類的意識作用。而所有人類的意識作用都是主觀的,有利害、得失的判斷或觀念,都不是真的,所以叫煩惱。唯有離開意識的作用,外在的環境和現象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加上自己主觀的、判斷的,那才是真的,才是智慧。也就是說,離開自我中心及主觀判斷之後,存在於純客觀的狀態,才叫智慧,亦即是真心。真與妄,兩者的心理活動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在於有我和無我。
  
  妄心,又分成含有分別執著的意念作用的「意」,和沒有分別作用的、生命的主體或本體的「識」。也就是「意」識和「本」識。
  
  一般常識或心理學,只承認人類及高等動物如象、馬、牛、猴、狗等有意識的作用,而否定低等動物如毛蟲、蚯蚓等也有意識的作用。但是,由佛教的立場來看,則承認牠們都有意識的作用或識的本能。高等動物,有分別的意識作用以及生命持續的本識,具備兩個層次的識;低等動物雖然沒有分別的意識作用,但牠們確具備基礎的本識,否則便不可能成為流轉生死的生命。
  
  佛教的主要目的在度人,要幫忙人類袪妄識而存真心,袪煩惱而證菩提,以修行而使意識的作用變成智慧,也就是去意識和本識而僅僅存下了智慧的真心,不受業力影響而得自由、得解脫。能夠體驗到真心即是智慧的作用,那就叫作「開悟」。
  
  佛教既然把識分成本識和意識,本識是一切的人,一切的動物,甚至最低等動物都有的,而意識則是由本識而產生的,所以由本識基本的立場來看,眾生是平等的。因此,佛教的慈悲,除了要救濟人類,還要幫助所有有識的眾生。
  
  二、禪宗對意識的看法
  
  禪宗通常不用意識這個名詞,經常所用的是「心」字。他們講的佛心,是指的真心,是智慧;而他們講的眾生心,是指的妄心,是煩惱。
  
  禪宗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明什麼心?見什麼性?明真心,見佛性。眾生的心,由於有自我的意識、自我的立場和自我的觀點,便不能客觀,所以是黑暗的。明心,就是脫離自我中心以後所顯露的智慧,即是真心。真心顯現後,才能見到人人本具、眾生皆有的佛性。
  
  由禪宗的立場來看。通常不管是真、是妄,都叫作「心」,不叫「識」,也不叫「意」。因此,禪宗的語錄等文獻,都是在討論「心」的問題。對於一個還沒開始修行的人,他心裡是不安定的,心裡的不安定則表示有煩惱,發現有煩惱時就希望能夠從修行的方法上得到幫助。這個修行的方法叫作安心、息心、澄心、觀心,這些都是從妄心著眼的。在這次你們為我的演講而作宣傳的廣告上有「初心」二字,是指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智慧光明的真心。
  
  因此,只有理解禪宗的人才能知道禪師們在不同場合所講的同一個「心」字,是指的智慧心呢?還是妄念心。在修行的過程中是屬於妄心,而修行的目的則是真心。所以,不論是基礎、過程、目的,都可用一個「心」字來表達。
  
  但是,西方的心理學僅僅用consciousness(意識)一個名詞,就沒有辦法說明佛教整個過程裡邊的那個「心」字了。西方的心理學以及一般人所瞭解的意識,對佛教的所謂真心和本識就很難說明。有智慧者的心理活動,是不是也叫作意識?已經得到解脫的人,在以無私的、無我的智慧如實地反映之時,如果還是叫它意識活動,那意識的定義就可能變成很含糊了。如果一定要把解脫者的智慧和一般人的煩惱都叫它是意識作用的話,那就應說成清淨的意識和不清淨的意識才好。
  
  三、如何處理意識的問題?
  
  西方人處理自己的問題時,大概是從瞭解和分析自己的問題做起。禪的方法,則是教我們擺下自己的問題,才是真正地處理了問題。如何能擺下自己的問題?初步的方法,就是多為他人而少想自己。助人解決問題就是慈悲,慈悲從哪兒來?從菩提心來。發菩提心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自我的私欲,解救眾生的苦難。當你努力去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時候,你自己的問題也會同時消失。自我中心的漸輕漸弱,就是去妄心而明真心的過程,也就是轉煩惱而成智慧的過程。
  
  心理醫生對待他們的病人,可能要問很多問題,病人在和心理醫生談過一次話之後,可能覺得已把問題解決了。但是,過了幾天,他們還會再來。嚴重的病人可能看了幾十年病,還是需要看心理醫生。但是,對禪者來講,不需要知道人家那麼多,如果瞭解他們主要問題在那裡時,根本不需要知道他們問題的背景是什麼,只要告訴他們一、兩句話,他們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所以比較省力。
  
  用禪的原則處理問題,只要是觀念正確,原則清楚,便能多多少少的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所謂原則,便是不一定要正面的來給他解答問題,最好是讓有問題的人自己來面對它,或者是乾脆讓有問題的人不管那問題。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如果面對它亦無法解決,或不可能設法解決的話,則乾脆不去管它。那就會不了了之,不了即了。
  
  因此,禪宗的祖師們,對弟子們的接引和問答,往往都是答非所問,或者是根本不答,或者以動作來協助他們。
  
  曾經有位禪師,見到一位求法的僧人推門求見,他便把門立刻關上,一連三次都是這樣。到第四次時,那位僧人用快動作把門推開,禪師亦以快動作把門關上,正好把那僧人的腿給壓斷了。本來他是要去問開悟的方法,當腿子被壓斷時,他已經什麼也不需要問了。
  
  另外一則,是關於馬祖和他弟子之間發生的故事:有一天,有位僧人請示馬祖:「能不能請您把菩提達摩從西天(印度)帶來的是什麼告訴我?」馬祖說:「我今天沒有這個心情,你去問智藏師兄吧!」僧問智藏,智藏說:「我今天頭痛,你可問懷海師兄去!」僧問懷海,懷海則說:「這我倒也不會了,你還是去問馬大師吧!」僧人又回到馬祖面前。馬祖罵道:「你真是個笨蛋!智藏的頭髮是白的,懷海的頭髮是黑的。」就這樣已經把問題解決了。
  
  從修行的方法來說,禪宗為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離念的方法,另外一種叫觀想的方法。以上所舉的兩個例子,是屬於離念法,又叫不立文字的頓悟法,也就是不必通過經驗、知識、思考、學問的過程和努力,只要當下把自己放到時間與空間之外,把自我意識的屏障全部抖落,赤裸裸的,一絲不掛的,那就叫作「心無罣礙」。那也就是「不立文字」的「直指人心」。
  
  第二種是所謂觀想的方法,是用轉移意識的焦點,或把意識專注於某一句話、一樁事、一個點、某一個念頭。例如用數息觀,是注意呼吸的出入,以及呼吸的數目,或者注意小腹蠕動;有的是注意念佛時所念的佛號或菩薩聖號;或者是觀想人的身體,從死亡、經腐爛、而到只剩一副白骨,到最後,骨頭也沒有,只剩下白光。用這種觀想法,也可以使人的煩惱和意識漸漸沉澱、澄淨,而漸漸產生智慧。
  
  所以禪的方法,跟心理醫生或精神病醫生的治療方法不一樣。但是,有嚴重精神病和心理問題的人,可以用打坐的方法作為輔助治療;卻不可希望從治病而要求達到開悟的目的,否則會引發更嚴重的精神病或心理的問題。(一九九○年十一月八日講於紐約市立大學布洛倫學院,陳淑梅整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悟與靜坐
第3頁:問答討論 第4頁:禪與悟
第5頁:禪與纏 第6頁:悟與誤
第7頁:情與理─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第8頁:善與惡─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第9頁:夢中說夢 第10頁:法喜與禪悅
第11頁:心淨國土淨 第12頁:人間淨土
第13頁:禪─如來如去 第14頁:禪─解脫自在
第15頁:禪─平常身心 第16頁:禪─擔水砍柴
第17頁:禪─人類意識 第18頁:禪─心理健康
第19頁:禪─內外和平 第20頁:禪─你.我.他
第21頁:禪─多.一.無 第22頁:有分別與無分別
第23頁:正道與邪道 第24頁: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第25頁:禪與日常生活 第26頁: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第27頁:禪的文化 第28頁:《六祖壇經》的思想
第29頁:禪意盡在不言中 第30頁:附錄 - 〈默照銘〉全文 宋.宏智正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