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拈花微笑 聖嚴法師著

拈花微笑 聖嚴法師著

最上一層樓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禪宗戒定慧的三個層次
  
  如眾所周知,禪宗是不歷階次的頓悟法門,六祖惠能大師,稱之為最上乘。禪門修行,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所以深受一千三百年以來的中國人所服膺,近數十年來則亦受到歐美社會的歡迎。
  
  在講正題之前,先介紹一則故事。根據《百喻經》卷一記述,過去有位愚癡的富翁,到朋友家訪問時,見到那位朋友府上有座三層樓的建築物,高曠壯麗,氣派非常;特別至第三層樓,俯瞰四方,感到視野廣闊,風景明媚。他在羨慕之餘,便召來工匠,在他自家的地上,建造樓房;但是他命令工匠,不准先建造第一層及第二層,他要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層樓。世上有許多聰明人,投機取巧,走捷徑、求頓悟,也可用這則故事裡的主人翁來比喻。
  
  在講禪宗的戒定慧之前,先將世間的道德律配上戒定慧的三原則,說明如下:
  
  身不做害人之事,口不出損人之言,是戒的範圍;潔身如玉,誠信不欺,是戒的精神。
  
  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淫,是定的範圍;顏回三月不違仁,柳下惠坐懷不亂,是定的精神。
  
  先覺覺後覺,後覺覺不覺,是慧的範圍;輕生死而重仁義,為全體大眾的利益而犧牲奉獻出個別的自己,是慧的精神。
  
  佛法所講的戒定慧,即以一般的通常佛法而言,亦各分為三個不同的層面:
  
  戒有三等:1.一般凡夫遵守的「別解脫戒」,如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薩戒。2.已經修成禪定者,在定中自然守持的「定共戒」。3.已經證得了聖果者,自然永不作惡,名為「道共戒」。
  
  定有三等:1.凡夫外道所得的「世間定」,2.小乘聖者所得的「出世間定」,3.大乘禪者所得的「最上乘定」。
  
  慧即智慧,依《楞伽經》,亦分三等:1.世間智,2.出世間智,3.出世間上上智。
  
  戒定慧三學,都是由淺至深,由方便至究竟,各有三個層次。可是,最低層次是最高層次的基礎,到了最高層次,必已含有各低層次的內容。若從低層次的立場看,戒定慧三者,雖如鼎三足,有聯合的整體作用,但卻可以個別獨立,分頭修持。若從高層次的立場看,雖有戒定慧三種不同的名稱和功能,卻是三位一體;三者之中,任舉其一,即可同時得到三者全部功用。
  
  根據《六祖壇經》及《景德傳燈錄》兩書所見的資料,禪宗對於戒定慧的看法,也可分作三個層次:一、大乘法門,二、頓悟法門,三、最上乘法。現在我試作介紹如下:
  
  一、大乘法門的戒定慧
  
  禪宗在五祖之後,神秀在中國北方、惠能在中國南方各自代表一種禪風。
  
  北方的神秀禪師,受朝廷的尊敬供養,自則天武后、王公以下的京師士庶,向他禮謁膜拜的人,日有萬計。唐中宗向他執弟子禮,並對人說:「神秀禪師,身長八尺,眉秀目,威德巍巍,乃是王霸之器。」因此,他的弟子之中,即有人以此門第的身價自傲,並對南方的惠能禪師,有所不屑的評議了,比如有人說:「南方有個不識字的惠能禪師,也在弘揚禪法,真不知道他有什麼能耐!」
  
  此種譏評,傳到了神秀耳中,覺得他的門下太無禮了,便糾正大家的觀念說:「惠能禪師已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法門。我也自知不如,否則,五祖弘忍大師,豈會輕易地將衣法傳給了他呢?我自恨不能遠去親近,由於虛受國家恩典,住於京師的玉泉寺。倒希望你們不要老是留在我的跟前,如能前往曹溪,向惠能禪師參學,必有收穫。」
  
  因此,神秀派了一位聰明多智的弟子,名叫志誠,為神秀到曹溪去聽惠能說法。志誠到了曹溪,向六祖稟明了來意,並敍述了神秀教人修行的方法。六祖便問:「我聽說,你的師父神秀,以戒定慧法教示學者。告訴我,他對戒定慧的修持方法是怎麼說的?」
  
  志誠回答:「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未知和尚您老人家是以何法教誨學人?」
  
  神秀所教的戒定慧,屬於佛法中的基礎法,是大乘的共通法,是從〈七佛通誡偈〉的轉用;過去七佛,都曾說過一個偈子,用以教導眾生,那便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由此可知,神秀的禪法,是用過去七佛以來的通佛法,作為基礎的。
  
  至於惠能大師的法門,當然要優勝於一般法,因此他開示志誠:「你師父所說的戒定慧,實在不可思議。不過,我所見的戒定慧,與此有別。」
  
  志誠問:「戒定慧,是佛法的三無漏學,只有一種,豈會別有不同?」
  
  惠能大師說:「你師父說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的;至於我說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的。」
  
  為什麼惠能大師是接引最上乘人呢?因為他說:「我所說的法,常不離自性,若離自性,即是離體,離體說法,便是說的有相法,而使自性常迷。」
  
  南宗禪是無相法門,《金剛經》宣說無相法門,《六祖壇經》的敦煌本,有「無相懺悔」、「無相三皈依戒」、「無相滅罪頌」、「在家修行無相頌」等,可知惠能大師處理任何問題,都依自性,而不取法相。神秀是教人依相修行,漸漸完成,最多只接引大乘根器的人;唯有像惠能那樣,教人離相修行,方能不假方便,頓見自性,所以專接最上乘人。
  
  現在神秀大師所見戒定慧的內容,說明如下:
  
  (一)諸惡莫作名為戒
  
  要求戒行清淨,是佛教徒自我約束的基本原則。戒行可因身分而有在家出家之別;出家戒也有大小之分與男女之異,所以不持戒即名為惡行的標準,便有寬嚴輕重的不同。此處所說的「諸惡莫作」,應當解作:凡是做了障礙成佛的事或與無明相應的事,都是作惡,都是戒行不清淨;而從凡夫以至聖位菩薩,均宜防止煩惱無明的生起,稱為持戒。而且要像神秀禪師所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只要惹上一點煩惱的塵埃,便成破戒。
  
  小乘戒,重於身口二業的行為,大乘戒則更重視心意的趣向,只要一念與煩惱心的貪欲、瞋恚、邪見相應,便算戒行不清淨,更何況形諸於身口二業的實際惡行。所以六祖讚歎神秀之說可接引大乘,可惜後世的狂徒,連神秀的要求都未摸清,竟大言不慚地以最上乘人的根器自居,而輕忽形式齋戒。
  
  (二)眾善奉行名為慧
  
  行善的標準,可淺可深,可大可小。若據大乘菩薩行的要求,持五戒、行十善,乃至比丘戒,均非善行。也就是說,做一個守法重紀的人,乃是公民應有的本分事;獨善其身而僅無害於人者,豈能算是善行?
  
  菩薩行,以利益眾生為先決條件,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若不能利益眾生,也不為利益眾生,便不能稱為菩薩的善行。可見,一切的人天善法,乃至小乘的出世善法,只是方便的淺善小善。唯大乘菩薩的純粹利他或救濟眾生,才是真正的深善大善。所以修行大乘法門的人,自凡夫以至成佛,一言一行,無一念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若為利己,豈名大乘?
  
  利濟眾生,是基於慈悲心的流露,真正的慈悲,必從真實的淨慧產生。慈悲的利他行,和智慧的抉擇力,如車之有兩輪,如鳥之有雙翼。沒有智慧為引導的慈悲行,會有所偏差,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果;盲目的愛心,不能算是慈悲。
  
  智慧的功能,對於自己是斷除煩惱,空去執著;對於眾生是隨機攝化,有教無類。因此,能斷一分煩惱我執,便顯現一分智慧;多顯現一分智慧,便增長一分救濟眾生的能力。神秀大師說,能夠奉行一切善行,名為慧者,應該是大菩薩的大慈悲行;普通凡夫,甚至不能明白善惡的界限,豈能做到「眾善奉行」。
  
  (三)自淨其意名為定
  
  從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的觀點而言,心、意、識三者不可分。識是意的分別作用,心是意的出發處,也是意的歸屬處。〈七佛通誡偈〉的「自淨其意」,實有淨諸煩惱無明而成正等正覺(佛)的意思。
  
  若由大乘佛教的觀點而言,心分真妄二義,真心是清淨的如來藏心,或稱為佛心,或稱為真如;妄心是煩惱無明,或貪欲、或瞋恚、或愚昧,皆是妄心。真心由破無明而顯現,妄心通過意識而活動;所以若就大乘說:「自淨其意」,只是淨其意識的活動。
  
  意識中止活動,也有不同的等級,暫時的、較久的、永恆的,情況不一。
  
  一時一刻的心中不起壞念頭,不動歪腦筋,不算意清淨。一時間心中寧靜,不雜不亂,住於一念,這是修定得力的現象。止於一念,而將時間縮短、空間擴大,這是粗淺的定境;止於一念,而失卻時空的感受,這是深細的定境。心念頓斷,自我中心頓失,這是進入滅受想定(超出三界生死範圍)的解脫境界了。
  
  依大乘的唯識觀點而言,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便是意清淨。又依天臺宗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位,斷見思二惑(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戒禁取見,為見惑;貪、瞋、癡、慢、疑,為思惑),已與小乘教及大乘通教的佛果相等。也就是說:若得意淨,不論大乘小乘的立場,都已承認是位階聖域的人了。可知,要得「自淨其意」,談何容易!
  
  這種觀念,在禪宗,也不是神秀的發明,四祖道信大師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早就說過:「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麁(粗)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這是講修定的初步方法,便是從意念上,用觀行、止亂心、得住心(習定者所得定境,分作九階,稱為九住心:安住、攝住、解住、轉住、伏住、息住、滅住、性住、持住),住心的功用漸增、定力漸強,意識的煩惱,也就漸漸息滅了。
  
  四祖道信之後,也不僅神秀一人弘揚〈七佛通誡偈〉,牛頭系的鳥窠道林禪師,也因白居易問他:「如何是佛法大意?」而答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本想從道林禪師口中,得到一些高深的禪意,結果頗覺失望,而謂:「三歲孩兒也懂得這個道理。」道林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居易聽了,始覺滿意,作禮致謝。
  
  以神秀與道林等人為代表弘揚的禪法,是與一般的大乘法門相通的,所以惠能說,神秀接引大乘。
  
  二、頓悟入門的戒定慧
  
  依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八的記載,六祖惠能大師,曾有少年弟子神會向他請示:「戒為何物?定從何修?慧因何處起?」
  
  惠能大師的回答是:「定則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此與《六祖壇經》所見的解釋不同,與一般所講三學的次第也不同。此處有心可定、有行可戒、有慧照於性中,故與神秀的見解不相上下,與《六祖壇經》的角度,則頗異趣。
  
  依《六祖壇經》中玄策禪師所見的定,既非有心、亦非無心,若亦不見有無之心,才是大定。若有心可定,有定可入,即非大定。
  
  六祖自己也由於智常禪師問三乘法,而以有相與無相為依準,說有四乘差別之法:「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治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有相之法,最多是大乘,唯有離相,始為最上乘的禪法。他既以有心、有行、有慧答神會禪師,當然未離大乘的範圍。可是,他先說定、次說戒、後說慧,便不同於一般的通佛法,應該引入頓悟的初門方便。
  
  以定定心,為首要的修行條件,只要在定上得了力,便不愁戒行不淨。實際上,戒律除了根本的「殺、盜、淫、妄」四大原則是不可動搖的之外,其他條文曾有因時而異、因地而異的爭論。所以百丈懷海大師創建叢林規制時,對於印度傳到中國的大小乘的戒律細則並不重視,唯立僧堂坐禪、樹法堂表法,這也就是頓悟法門的特色之一。
  
  三、最上乘法的戒定慧
  
  南宗禪之異於北宗禪的特色,是在於不先修戒定,著重於智慧即是大定;也不以為由定發慧,以及先慧後定之說為正確,凡是有出入的、有心可用的禪定,不論小乘大乘,都不能為惠能大師所取。
  
  南宗禪的宗旨,是令修行者直接從般若行修起,六祖惠能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又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又說:「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他所主張最妙的修行方法,便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修法,便是:「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這種三昧,乃是定慧不二、即定即慧的般若行。他說:「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其實從《六祖壇經》的內容來衡量,惠能大師是以慧為定、定在慧中的,所以主張不離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行一直心,自利利他,作大修行,毋須「住靜觀心」,毋須先求入定,故名為頓,故名為最上乘。
  
  因此,惠能大師對於戒定慧三學的定義是:「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礙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若能不於境上生心,也就是當我們面對現實的環境時,能夠不為環境的順逆好壞所牽累和影響,清楚地面對現實的環境,而又能夠不受所動。那是因為心已能夠做到六祖所說「無念」、「無相」、「無住」的程度,即已見到清淨無染的自性,此自性,即是心體,名為「心地」。此心的自性,雖然「無念」、「無相」、「無住」,卻能生起廣度眾生的功用,所以叫作「心地」。
  
  「心地」清淨無染,亦無是非,即是無染無非,便是戒行清淨,稱為自性戒,即是三類戒中的「道共戒」。「心地」離一切境,得大自在,無礙解脫,此係智慧的功用,稱為自性慧;自性慧中,兼有自利的根本智,及利他的後得智,此即《楞伽經》所說的「出世間上上智」。「心地」不於境上起執著,不著有無、染淨、生滅、來去、增減等相,所以即是離諸亂相的自性定,也是六祖所說的「最上乘」定。
  
  毫無疑問,惠能大師所指示的,是讓大家直登最上一層樓。他教人勿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第一層樓或第二層樓裡面,要把整座的三層樓房,給自己充分使用;既然擁有整座的樓房,當然具足了整座樓房的財產和功能。
  
  頓悟的禪法即是如此,它是最上乘,是明淨的心地、清淨的自性。用頓悟法門開悟清淨的自性,自然顯現之後,心同陽春白雪,不染纖塵,當然已不受三乘的戒定慧所限止。如果是一個沒有實際修證工夫的人,心中尚充塞著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等的煩惱,而竟自以為是守持自性戒、已得自性定、已見自性慧,那就變成以作惡為持戒、以散亂為禪定、以愚癡為智慧了!(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四日農禪寺禪坐會開示)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佛法無邊
第3頁:因緣果法 第4頁:大與小
第5頁:有與無 第6頁:新與舊
第7頁:生與死 第8頁:善與惡
第9頁:放下與擔起 第10頁:休閒與修行
第11頁:在家與出家 第12頁:疑心與疑情
第13頁:守一與守心 第14頁:活路與絕路
第15頁:最上一層樓 第16頁:狹路相逢
第17頁:絕處逢生 第18頁:拈花微笑
第19頁:生死事大 第20頁:魔境
第21頁:降魔 第22頁:禪病療法
第23頁:禪的修行與體驗 第24頁:中國的維摩詰-龐居士
第25頁:附錄 - 禪與新心理療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