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2、佛教的功德觀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您經常提到慈悲和功德,但對眾生而言,不可能達到佛教所主張的終極的慈悲境界。例如梁武帝問菩提達摩,他造了那麼多佛寺,有多少功德?菩提達摩回答:「沒有功德。」因為皇帝做善事時心有執著。但是,除非開悟,否則不可能心無執著地行動、表現慈悲。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氣餒。如果菩提達摩所言屬實,那就意謂著其實沒有功德這回事。果真如此,迴向功德又有何意義?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在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中,必須瞭解菩提達摩的用意在於破除梁武帝的執著。此事不宜就字面上來解釋,說梁武帝的行為完全沒有功德。其實菩提達磨試著指出,梁武帝執著於功德的觀念。如果做事時心懷功德,自我中心就會愈來愈強,因此禪師經常會見機說教。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佛法。一個是從眾生的角度,從現象的角度,也就是所謂因地的角度來看。不論說了或做了什麼,就造了業,有業就會產生果報。因此,做好事、累積功德,自然會產生好的結果,這就是因果法則。對眾生而言,因果是在世間或現象界的領域。在世間的因果是有漏的,也就是說,是自我執著的一部分,而且受到自我執著的影響。這些因果包括了善業、惡業及功德。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另一個是從開悟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因果超越了世間或現象界,是無漏的(沒有執著),同樣的,結果也是無漏的。這些現象就是菩提、涅槃、成佛。這些澈悟者是從果地回頭看因。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從第一個角度看事情的人,是處於輪迴中的眾生。如果他們認為言行舉止沒有後果,惡行沒有惡果,善行、功德沒有善果,就是觀念不正確。這些人很可能不會修行佛法,因為他們覺得毫無所得。更糟的是,他們可能說出、做出相信報應的人所不會說、不會做的事。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然而,澈悟的人觀察、瞭解到其實根本無功德可言,功德只是因為自我而存在。開悟的人已經體證到空性,他們的功德已經轉化為智慧。開悟的人也會說沒有所謂智慧或成就。開悟不是由於智慧與功德,因為智慧與功德這些觀念涉及自我。因此,從開悟的立場來看,菩提達磨「沒有功德」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我們不可把開悟的境界和未開悟的境界混為一談。如果開悟的人依然宣稱功德存在,那麼他們就沒有完全開悟。如果未開悟的人宣稱沒有功德這回事,則是出於無知。有這種信念的人不會去修行,而不修行就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悟。因此,有必要瞭解因地(未開悟的境界)和果地(已開悟的境界)是有區別的。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我們可以從兩個境界來解釋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從因地而言,梁武帝的確累積了功德,因為他做了好事。但菩提達摩是從果地的觀點來回答,為的是要警惕皇帝,幫他擺脫執著,看穿現象的空性。他嘗試讓梁武帝瞭解,在任何情況下,行動本身、行動者、行動的結果,三者都是空的。不幸的是,菩提達摩的方法在梁武帝身上無效。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我們不該因為梁武帝的觀點而輕視他。他是虔誠的佛教徒,忠心護持僧眾,他的生平、行為都可作為典範,值得大家稱讚,但他對禪宗直截了當的方法卻不受用。歷史上,菩提達摩和梁武帝之間的對話很可能從來沒有發生,它之所以著名是因為與佛陀的教誨有關。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多少世紀以來,這個故事產生了很多混淆。為了幫助人更瞭解佛法,於是說了另一個故事來澄清一些事。這個故事涉及生於菩提達摩後數百年的百丈禪師(公元七二0至八一四年)。有一次百丈禪師開示之後,會眾中有位老者對他說:「其實我不是人,而是狐狸精。許多世以前我是個和尚,有弟子問我,開悟的人會不會受制於因果?我告訴他,開悟的人不墮因果,一言之差使我五百世來都轉世為狐狸。現在請您就此開示。」百丈禪師回答:「開悟的人不昧因果。」老人聞言,當下開悟,高興地向百丈禪師頂禮,並說:「明天到後山,就會發現一隻死狐狸,請為它舉行僧人的葬禮。」第二天,百丈禪師前往後山,在洞裡發現一隻狐狸的屍體,就依照儀式火化。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這個故事很可能也是則傳奇,但有很好的作用。許多人誤解了菩提達摩和梁武帝的故事,因而受苦或導致他人受苦,所以有人創造出百丈禪師和野狐的故事。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禪宗不談過程或進度,也不採取因地的角度,而只從結果或果地的角度來談,因此總是採用負面的方式,而不是肯定的方式;也就是說,禪宗的目的在於打破各式各樣的執著,不要人依賴或擁抱任何事情。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臨濟禪師(卒於公元八六六或八六七年)有一次說,三世諸佛都是笨蛋,他對菩薩和阿羅漢也有類似的說法。他的意思是說,所謂的諸佛、菩薩、阿羅漢其實並不存在。然而這是從開悟者的角度而言。對於眾生而言,其實是有諸佛、菩薩、阿羅漢的。如果人們只看到臨濟禪師表面上的意思,可能就相信佛陀不存在,佛陀所有的教訓都是垃圾,修行是沒有目的的。如果你認為身為眾生而不去修行是件好事,應該受到責備。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佛法高深莫測而心生恐懼,也該受到責備。就像我所說的,禪經常是從究竟的立場來發言,這些是澈悟者的了悟與成就,是要人景仰、效法的,而不是心生畏懼。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禪的方法就像雙鋒利刃,既能幫人,也能傷人。利根或善根的人能從禪法中受益,能利用這些方法得到成就。相反的,業障深的人可能誤解這些教誨,因而受苦。那就是為什麼在修習佛法和修行時,必須跟隨良師,以免誤入歧途。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許多人誤解禪的方法。有一次,有人對我說:「師父,我剛讀了一些公案,它們實在神秘莫測。有一位和尚問禪師該不該念佛?禪師回答,念佛一聲,就該漱口三天。另一個故事說,有一位和尚問:「佛是什麼?」禪師回答:「從沒聽說過佛這回事。」和尚就問禪師有關釋迦牟尼佛的事,禪師說:『如果當時遇到他,就一棒打死餵狗。』這彷彿是瘋人講的癲話!」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佛教中說,詛咒佛陀是五大惡業之一,這麼說來這些禪師都該受到嚴厲的報應。但這些故事和菩提達摩與梁武帝的故事性質相同,用意都在當頭棒喝,通常是對那些很接近開悟的人所說的。就禪宗而言,這些說法有時稱作「轉語」,禪師使用這種方法來破除執著。在這種情境下,禪師不是無知傲慢,而是用這種說法來幫助修行者。說這些話的禪師,很可能說完話之後就在佛前頂禮。如果人們聽到這些禪師的話,又看到他們後來的行為,也許認為他們表裡不一或精神錯亂。其實,這只不過是他們運用方法來協助眾生超越自我與他人、涅槃與輪迴、佛陀與眾生之間的分別。他們嘗試粉碎人們依賴的相對觀念。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許多年前,有一次在台灣舉行禪七,有人問我他能不能不用數息的方法,而改用念佛?我問:「什麼佛?」他回答:「阿彌陀佛。」我說:「我們這裡沒有阿彌陀佛,所以你不能念佛。」這個人回到蒲團上,左右張望,看到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回過頭來找我:「你剛剛怎麼可以那麼說?那邊明明就有一尊佛像。」我說:「又不是我把佛像放在那兒的,是我師父放的。」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後來那位修行者見我向那尊佛像頂禮,又問:「你怎麼可以向阿彌陀佛頂禮?」我說:「如果我的師父向阿彌陀佛頂禮,我怎麼敢不照做?反正你就是不能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這個人很堅持,說:「師父,我真的想用這種方法,因為我覺得數息毫無功德。」最後,我讓他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此後,我就允許人們在禪七中使用念佛的方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讓我們從因地的角度來談——因為我們畢竟都還是在這個層次。什麼是慈悲的行為?什麼又不是慈悲的行為?如果某人有慈善之舉,卻有其他動機——不是害人,而是自私的目的;而另一個人做了同樣的行為,但動機卻是為了利益他人,這樣是不是不同的慈悲?產生的功德是不是也不同?從接受他們善行的人來說,這些行為是相同的,但一個人可能得到巨額的免稅,名字刊登在報章雜誌上,另一個人可能只是默默行善,不圖名利。請問是否有差別?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如果某人作了善事,就有功德,那個人多少是慈悲的。問題是,那個人真正慈悲到什麼程度?這要看行為後面的動機或意圖。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為了利益他人,那麼比只為了節稅的人更慈悲。但他們都做了善行,因此都有功德。就一般法則而言,心理愈自私,慈悲就愈少,功德也愈少。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但是,我們所思、所言、所行都來自自私的心理,眾生不可能完全無我地來做事。我想我能自動做一些好事,而不思索行為的後果,但事後看起來,可能會自我勉勵一番。這樣會改變我善行的功德嗎?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做了善行,心裡覺得很好,這是人之常情。只要執著於自我,就不可能沒有自我中心。如果可以沒有自我中心地做事,那就不涉及功德,可能就是佛菩薩了。只有在有自我的時候,才有功德可言。善行當然會造善業,得到功德,就像我先前說的,這全看你的心態。你的行為基礎可能是貪心,也可能是愛心,而後者比前者更有功德。但在這兩種情況中,行為和動機都來自自我。

  問:執著可以分成不同的程度?還是非有即無?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是的,執著有不同的層次和程度。有些人對一切事情都執著,有些人極為貪心,有些人則很執著於某些事而對其他事根本不執著,還有些人慾望很淺。這全看個人而定,和修行的層次、心態、情況有關。如果你關心自己思想、言語、行動後面的動機,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以便更清楚地覺察自我。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在佛教中,慈悲與智慧的關係如何?似乎兩者攜手並進,如一體的兩面。但它們一定要配對出現,不能單一存在嗎?它們是同一件事嗎?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描述智慧。一種牽涉到自己,一種牽涉到你與其他眾生的關係。運用智慧和他人相處,就是慈悲,慈悲只存在於和他人的關係中,真正的慈悲不可能離開智慧而存在,而究竟的慈悲只有在無我、無執的情況下才會存在。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