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從何來 死往何處 慧律法師著

生從何來 死往何處 慧律法師著

(九)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慧律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若我們一直行善,可延長壽命,放生、戒殺、佈施都可延年益壽,修行就會如此,這就是人為的因素。

△請法師說明下列幾個問題:

第一:命是否可以了解?可以改變嗎?

法師答:這不是屬於今天講的範圍。這個「命」,我在大專佛學講座中,講到因緣果報的問題,也都談到命。

命是可以了解,但這種了解只是剎那之間的一點,而這個動點上,是由前面的思想所構造的時空推演到今天的這個動態,稱為「命」;而這一剎那的意志加上去就產生了命運。所以「命」,是一種固定的形式,前世所做的一種力量,殘餘的力量延續到今生今世,這就是「命」。那麼「運」就是今世的意志,「命加上運」,命是前世固定的力量,若超過今生今世所要變更的意志,就叫作命運,由命來安排運。

但修行人反過來叫作「運命」,就是說可以自主地運用其固定的形式,用自己的意志來操縱。因此,要了解「命」,必須要有相當的智慧。命是可以改變的,若命不能改,我為什麼要出家呢?有修行的人就可變成「運命」。

第二:你相信紫微斗數或指平推命法嗎?

法師答:我們佛教裡,推步迎曦、觀星都不可以,算命也算犯戒,觀斗星也算犯戒律,這是一種世間法。我只相信真理,我只相信佛陀的真理。紫微斗數排出來的是命,命也必須去改。所以,我們看善書說:「行善就可以改變一切。」

第三:生前未有大錯,死後又捐出器官,卻墮入三途,這是否有失公平?

法師答:這樣的問題是對佛法不了解所致。昨日,我已經說過,假如你有定力,人家割你的器官時,你不覺得痛,就可以捐出來。人的發心都很好,但都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都不會了解臨命終是多痛苦。

所以,在世時就說臨命終時,要捐出眼角膜,當然有這種願力是很好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功夫?被割時才感到痛,已經說不出話了。但是,我們佛教還未到的事就已了解,了解割眼角膜是痛苦的,捐心臟或腎臟,假如沒有相當的定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現在是能力的問題,不是慈悲的問題。假如你發的慈悲心可以支持到底,就不會因救人而墮落;也就是說,你不起貪瞋痴的心,不起後悔的心就可以捐器官,沒有關係。

第四:法師曾講過命不該絕而絕的問題,假使不是人的業力而死,又是什麼原因呢?

法師答:這就是我們人為的因素,比如說:一個流氓,看命的說,他可活七十二歲,但因為他殺人、放火,為非作歹,廿多歲就一命嗚呼哀哉。這就是切壽命之故。做沒陰德之事,都會縮短壽命。

若我們一直行善,可延長壽命,放生、戒殺、佈施都可延年益壽,修行就會如此,這就是人為的因素。

第五:報應是否冤冤相報?

法師答:沒有錯。楞嚴經中就說:「冤冤相報。」

有人問關於金光明砂的問題。金光明砂撒時不用看日子,撒前先點香呼請:×××我今天要撒金光明砂,你要來得功德,以及一切鬼神也都來得功德。撒時也可念往生咒。

有人問心咒和隨心咒有什麼不同,該怎麼唸,也就是寶塔這一張(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輪)。這張的功用很大,假如家裡不平安,或讓別人放符咒,坐烏賊(車船)或坐飛機都帶這張,放在身上。臨終時置於胸前,此寶塔能令一切惡業皆得消滅。心咒怎麼唸呢?就是唵摩尼[口*縛]日禮吽,隨心咒是唵摩尼馱禮吽泮吒。梵文的這一張(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是加持亡者,放在亡者身上,回去有空可以練習一下,要放對位置,家裏不平安,也可以貼這一張,如果夫妻的房間不可以放。

這張咒輪(無上密部拔度六趣陀羅尼輪)也是亡者在用的。火化時拿起來,火化完後才放在骨灰上,這三張不要跟著火化。這往生被,已經說過好幾次了,每次下台,就有人問這件被子的問題,每個地方都一樣,在嘉義演講,一下台他們就問:「師父這被子要怎樣使用呢?」已經告訴你們,這件往生被是不能火化的。

如果是土葬的,這件就是這樣蓋著。往生被蓋好,棺材蓋再蓋上,不要掀起來喔!再掀起來是沒人敢用的!對嗎?才五百元而已,一輩子也只用這一次。如果是火葬,他還沒臨命終時,就要先蓋著,入殮時拿起來蓋在棺上,如果要火化時,再掀起來,等火化完後,骨灰冷後用往生被包好放在甕裏,或折好放骨灰上。

回到原來的問題,如果要撒金光明砂,要選日子嗎?不用。要唸什麼咒語嗎?也不用,如果要唸,往生咒或阿彌陀佛就好了。

又,死亡二十年了,撒金光明沙有用嗎?這個問題不能這樣講,總是撒金光明沙,對亡者是有益處的。有好處而沒有害處,不管是否能超渡亡者,對亡者總是有很大的利益的。不管死了幾十年,我們有這片孝心,就可以在墳上撒一些。著魔的也很好用。若是要坐飛機,帶上一包,萬一......,可以用得著。總之,無論亡者已過世幾年都無所謂,都可以幫助亡者增加很多的福報。

接下來的問題是唸醫學院的學生,在試驗過程中需要殺生,這是否需要負因果的責任,是否有罪過呢?

答:醫學上需要試驗、需要解剖,我想他發的心是解剖後對動物、人體能有所了解,能解救更多眾生。

佛陀當年在世也曾說過一個他過去世的因緣:過去有個商人要奪取珠寶,佛陀當時在修菩薩行,他知道這是個惡人,於是就先殺了這個人。為了救五百個人而殺了這個人,這是行菩薩道,是不為自己、大方便的利益眾生。

所以殺生要看他的念頭是仁慈的出發點或純粹只是好殺而已。如果像我媽殺雞,把雞頭一抓,毛拔了,口中唸唸有詞:「做雞做鳥無了時,你要去出世做有錢人的囝兒。」哪有這麼簡單,唸兩句就能超渡。念這些其實只是為了要吃牠的肉而已,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請問法師:我是初學,是要唸阿彌陀佛或阿彌仔陀佛呢?

答:這不是存心給我漏氣嗎?阿彌仔陀佛是很感嘆的意思,唸阿彌陀佛就好了。

問:墮胎是否合法化,請問法師對墮胎的看法如何?我因為墮胎八個,心生恐懼。聽經以後,才知需求懺悔,但不知如何懺悔?

答: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以前的人,生整打的很多;農業社會,即使夫妻感情不睦,至少也生八個。現在受到經濟的影響,壓力太嚴重,生太多不行;所以只打算生一雙兩個,第三個就會拿掉。然而墮胎到底是不好的,應該想辦法避孕。就避孕的問題我曾經請問過持戒的律師,用任何方法避孕是否犯戒,律師的回答是不犯戒。

至於墮胎八個心生恐懼應如何懺悔?因為你是初學,可以拜八十八佛,一佛一拜,或持往生咒,或誦地藏經,解這個冤業,否則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多少有些障礙。

請問法師,男女在一起時,精蟲很多,這樣是犯淫或殺戒?

答:奇怪,這種問題怎樣想得出來呢?一毫升有六千萬的精蟲,這樣男女每在一起一次就有大約一億兩千萬到五億的精蟲,這樣算不算殺生,這樣不算殺生,因為我們的發心是淫而不是殺。喔!你是不是要拿顯微鏡來看,拿刀子來一隻一隻把它剁死嗎?它也讓你剁不死啊!它太小了,肉眼看不見的,這樣不算殺生。

問:聽法師說佛教不講情、不講愛,這樣人間不是沒有一點溫馨了嗎?那麼佛門對感情的看法又如何呢?

答:那天我提到要斬斷情執,其實你是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們有愛和情是很好,我們愛一個人,給他愛、給他鼓勵、給他支持,但是我們愛這個人就不愛別人,變成侷限在一個範圍之內。所以佛教不講愛,而是用慈悲這兩個字。

佛門對感情的看法如何?佛門認為情是一種痛苦,一種束縛。情執是一種先天性的東西,內心很清楚,卻又奈何不了它,成了非常強烈的束縛。這種感情的問題,一打開報紙,為了情而殺,或為了愛而殺的事太多了。爭風吃醋,你不要我,我就服毒葯自殺......,可見感情是一種痛苦的事。這是一種強烈對立的事,如果我很愛你,當我看到你和某個男人有說有笑的時候,我的心裡就很不是味道。如果你愛我,你看到我和某個女眾談得很投機時,回家後勢必引起一場風波——摔東西,可能連家裡的米甕都丟出來了,情執實在是太重了。

所以當我們談到結婚這件事,莎士比亞就說過:「當你要結婚時,就必須先作好心理準備,那是一個痛苦的開端。」你相信嗎?樓上樓下的聽眾,認為結婚很好、都沒有痛苦的請舉手。五年以上的才算,這實在是少有的事。所以有人問:「小姐、小姐,妳什麼時候請我喝喜酒?」這句話聽起來是很痛苦的事,應該是喝苦酒才對。要知道,後面有一大堆的苦,一大堆的難題正等著你呢?這實在是非常痛苦的事。當然,也有一些例外。

所以夫妻間不是說我能改變他,而是我能否容忍他的缺點,這才能準備結婚。如果不能容下他的缺點,將來就夜長夢多。所以,因為不了解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而分開。「結婚前睜兩個眼睛,結婚後閉一個眼睛。」這是莎士比亞說的愛情哲學,這個我們都讀過了。

所以眾生實在顛倒,不該說喝喜酒的,而應該說喝苦酒。報上說,鳳山有個歸寧宴會上,中毒的有四十三人,四個人有生命的危險,以前是吃西施舌,這次是吃活跳蝦中毒。師父跟你們說海產不要吃,剛講完報紙就刊出來。但是大家還是照吃不誤。盡量要吃素食啊!當然,要把身體照顧好。佛教講情感不是講感情的執著,是講感情的昇華作用,比如說博愛,博愛就是愛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都一樣,但不是大眾情人。博愛和大眾情人是不一樣的。譬如你對這個少女很好而讓她對你動了真情,來顯示自己很有魅力,能讓這麼多少女神魂顛倒,這樣就是大眾情人,而引以為傲,這樣不好,是有罪的,是欺騙別人的感情。以後你也會受別人的騙。

還有一個問題:請教法師,按照藥書記載香菜是五葷之一,如果是,請告知眾生。

答:香菜不是葷菜,豆包裡包的都是香菜。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一)
第3頁:(二) 第4頁:(三)
第5頁:(四) 第6頁:(五)
第7頁:(六) 第8頁:(七)
第9頁:(八) 第10頁:(九)
第11頁:(十) 第12頁:(十一)
第13頁:(十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