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明日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明日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勉《人生》復刊

[日期:2010-07-19] 來源:法鼓全集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由先師東初老人集合了數位志同道合的佛教青年,創辦了本刊,在其創刊號的宣言中說:「因為我佛的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可以說都是以人生為對象。」這份刊物是「為了要救這樣的世界和人類,才應運而生」。從此,《人生》成為當時臺灣佛教界唯一以倡導人生佛教為宗旨的月刊。前後經過十多位主編的耕耘,最後由我編了兩年,至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一日,發行到第十三卷第十二期,因我入山自修,無人接替而告停刊。此期間,主要並且長期的撰稿者,便是東初老人自己。所以當《人生》停刊以後的第四年,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五日,東初老人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以「復興中華佛教,發揚歷史文化」為宗旨;直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發行至第十四期,又由於東初老人年事日高而停刊。直到他於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圓寂,仍舊惦念著這兩種雜誌的復刊事。當我承受遺命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之後,於一九八○年五月,在方甯書先生的協助下,成立東初出版社,目的即為繼承東初老人的遺志,為佛教的文化事業盡一份棉力,同時也盼望因緣早日成熟,《人生》再度與讀者們見面。現在,終於在數位師友及許多青年的熱心支持下,以新的姿態復刊了,欣慰之餘,謹以數語相勉。
  
  「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進步,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人生」要在和諧之中求發展,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
  
  「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
  
  「人生」要在沈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躍中見其悲願。
  
  《人生》一定要貼切著生活──有趣的、人情味的、知識的、啟發性的、樂觀的、鼓勵性的,負起良師益友的責任,陪伴著每一位需要它的人,建設人間的樂土,開發似錦的前程。(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人生》復刊號一期)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勉《人生》復刊
第3頁:宗教教育之我見 第4頁:新聞媒體對佛教的報導
第5頁:慈濟‧文化‧修持 第6頁:大眾需要佛法
第7頁:佛教學院需要統一的教科書 第8頁:國際佛教會議的前瞻及回顧
第9頁:大學院校成立宗教學院 第10頁:美國禪師來華尋根
第11頁: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 第12頁:超度的意義與供僧的功德
第13頁:出家無家處處家 -- 勉新出家菩薩 第14頁:誰把月亮摘下來 -- 中秋夜談感應
第15頁:千里共嬋娟 第16頁: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第17頁: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 第18頁:正信佛教與神秘經驗
第19頁:正視民間信仰問題 第20頁:臺灣「香」需改良
第21頁:佛教的印經事業 第22頁:確認僧眾的形象
第23頁:莊嚴的佛事 第24頁:相煎何太急
第25頁:不忍眾生苦 第26頁:佛法與外道
第27頁:不可「安樂死」 第28頁:推廣素食
第29頁:明辨宗教書籍 第30頁:佛教書刊改良芻議
第31頁:推展佛教福利事業 第32頁:佛教的教團與教育制度
第33頁:邁向明日的佛教 第34頁:新生代的佛教
第35頁:癌與愛滋病的防範之道 第36頁:佛道與神道
第37頁:七月齋僧的目的何在 第38頁:關於受戒燙戒疤的規定
第39頁:現代學者的學佛風氣 第40頁:善書與佛書
第41頁:「僧伽」未必是「僧寶」 第42頁:護法與衛教
第43頁:佛教與政治 第44頁:寧靜的佛教
第45頁:臺灣的宗教問題 第46頁:家家禪堂戶戶蓮社
第47頁:把佛書推廣到社會 第48頁:本土與外來的新宗教
第49頁:僧中急需優秀青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