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證嚴法師心蓮 證嚴法師著

證嚴法師心蓮 證嚴法師著

附錄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愛心猶如金礦

  證嚴法師榮獲麥格塞塞獎,消息傳來,雖令人高興,但並不意外,因為實至名歸。

  這位「慈濟功德會」的創辦人以「慈、悲、喜、捨」的佛教精神,勵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救世濟人,真是功德無量。

  證嚴法師雖為一介尼師,但他用佛心結合人心,匯成無比的力量。這個力量不僅結合了一百五十多萬會員興建了醫院、學校,濟助了貧病孤寡,尤其重要的,他發掘了社會的愛心。

  西哲愛默生曾說:「愛心猶如金礦,假如能把它掘出來,它就能做到連黃金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為人類之所以為高智生物,就在於有愛心,而愛正是人類最大的力量。」

  證嚴法師對人群最大的功德,就是開掘出了「愛礦」,原來我們社會還是有那麼豐富的愛心。證嚴法師說:「一個人做不了什麼大事,合眾人之力才能完成理想。」這就是他為人欽佩的原因。要知能合眾人之力,決非簡單之事,尤其在今天的時代。

  工商社會貪於財貨,自然趨於功利。早在一干多年前,白居易就寫出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粱買茶去」的「琵琶行」。雖然古人重農而輕商,我們不必苟其價值觀,但「潯陽江頭夜送客」的千古絕唱,倒也寫出了爭名逐利之實情與無奈。

  到了今天,人情之日薄而逐利之日重,不知較之古時嚴重幾許。功利熏心,甚至而有種種之不法:爾詐我虞,彼此攻訐,互不信任。面對如此情勢,時人都穿了一套隱形盔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為往古之明訓,但防禦過當,讓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片冰霜之下,的確已成為工商社會之通病。

  不過在這塊龐然冰霜之下,仍有熠熠愛心,只是被社會現實封鎖住,無法釋放出來,生怕放不得所,轉為人利用:更怕放不得時,而遭人恥笑。於是愛心雖熾,也只好埋在心底,不敢表白。

  證嚴法師的苦行與願心,感化了世人,贏得了信賴。由市井至廟堂,自白丁至鴻儒,從貧戶至富室,愛心都被啟發出來了。固然待濟之人得到實惠,而濟眾之人也得到了安心。文藝復興時代,法國著名人文主義作家蒙田曾謂:「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我們這個社會透露證嚴法師的志節,表達了愛心,也從而認識了自我,在堅厚的冷酷冰霜下,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良知。這種釋然與解脫,真可說是功德無量!對個人言,心田一片澄清;對社會言,福田一片祥和。這正是我們今天馨香禱祝的。

  證嚴法師曾說:「有願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子,皆是空過因緣。」這話具有大智慧,不由得讓人想到宋明理學家之主張能行。只在心裡起願而不做出來,什麼用也沒有了。證嚴法師能深體個中三昧,由二十五年前「每天出門前,先存五角錢以濟世」做起,到今天,竟成慈濟功德會那麼大的善舉。

  自漢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雖然在學術上定為一,但也由而奠定了孔門「有教無類」的平等思想。佛教自印度東傳後,以「普度眾生」的信念,契合於儒家的精義,因而為中國學術界所包含。然其小乘思想之出世觀,卻為士大夫所不取;君子所求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又豈容有識者獨善其身呢?

  證嚴法師目睹人世之惡而發願行善,尤其念到、意到、志到、行到,乃卓然有成。否則徒有願心,也只是鏡花水月。他之受到世人推重與肯定,也就在此。

  證嚴法師的「無聲」與使人尊敬和信服的無限影響力,在這個勢與財氾濫的無情社會中,是一帖救世良藥。

  這是最值得我們省思者。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知足,豐美的泉源
第3頁:敬愛世界,珍惜萬緣 第4頁: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第5頁:綻放動人的蓮花——人在紅塵 第6頁:身心皎若流璃
第7頁:更寬闊的愛,更廣大的悲情 第8頁:附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