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證嚴法師心蓮 證嚴法師著

證嚴法師心蓮 證嚴法師著

更寬闊的愛,更廣大的悲情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如是一切波羅密多,
   大悲為因,
   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
   有情有果,
   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
            ——解深密經·佛告觀自在菩薩

情何以堪
靜思小語
  

⊙我們應該靜思體認愛的價值觀——如真正愛一個人,就必須愛他所愛的人,這樣才能使你、我、他都活在和睦中。這就是大愛,它沒有嫉妒與仇恨。
⊙同樣一分愛、一分情,為何我們要被小愛束縛得無比痛苦與悲哀呢?為何不把這分愛化為清淨、快樂而堅固的愛呢?這就是眾生執迷的所在。
⊙芸芸眾生,本來可以相處自在,只差在「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多求,難免招惹煩惱,增長罪惡。因此,佛陀常教誡弟子:切莫求無厭足,再造惡業。

靜思小故事
   社會上有很多驚人的血案,都是為了色慾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分源自色慾。一個家庭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如果其中一人心中另有所屬,這個家 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機。家庭一旦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問題。所以說男女的色情,除了危害自己的身心之外,也會破壞家庭,進而造成社會問題。因此,男女色 欲可以說是五欲中最嚴重的一項。
   尤以現在的社會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飽、穿得好、住得豪華,因此產生了非分之想。孔子說:「飽暖思淫慾。」人一旦吃飽穿暖了,心就想向外尋樂;但卻不去尋找正當的娛樂,往往尋求一些旁門左道的樂子。
   有很多人向我訴苦時,往往離不開家庭問題,試問:「情是何物?」
    每個人在結婚前,總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曾幾何時,說變就變……?因此,為情犧牲的人實在太傻了!人來世間,難道就只為了情而活嗎?如為了感 情而犧牲,那就等於抹煞了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生命,這是罪大惡極的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老實說,感情是最不可靠的。尤其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感情而殺人毀己的事層出不窮,這就是色慾的禍害。

一股淡淡的情感
靜思小語
  

⊙溫馨、美善的人生,或是怨恨、苦澀的日子,都只存乎一念的抉擇。
⊙真正的感情就是一股淡淡的情感。

靜思小故事
   我在台北看到了一件個案:有一對年輕夫妻原本很恩愛,但是有一天因故吵架鬧翻臉;晚上先生睡覺時,太大竟向他潑硫酸毀容。現在她的先生一眼已失明、挖掉, 面目全非,她自己也被警方逮捕。這個例子,只是人間情愛變異的一部分。世間有多少恩愛甜蜜的愛情故事,到頭來卻變成悲慘的結局,這難道不是「無常」嗎?

愛別離
靜思小語
  

⊙有愛心與關心,難免會產生憂心和疑心。因此,要學習並培養信心與定心。
⊙我們學佛要追求覺悟之道,必定要化解心中之「迷」執。唯有解開「迷」執,才能體悟光明的覺道。
⊙我們應該要常常為自己祝福,唸唸解脫自在。反之,若一味追求欲愛,終日沉溺於憂愁、惶恐中,那麼,不幸的災禍將常常伴隨在左右。

靜思小故事
   現在台灣出現「小留學生」的問題,子女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國外念小學,身為母親的人,因為子女在國外,事業與家庭在國內,必須兩地奔波。有時出國照顧子女,又怕先生在此變了心;在國內照顧先生,又怕子女在外學壞了。像這樣以相愛之心兩地分離,是多麼痛苦啊!

愛深教切
靜思小語
  

⊙愛之深,要「教」之切,「教」是不發脾氣的責罵。
⊙一般人只想追求「愛之深」的感受,往往無法接受「責之切」的境地。

靜思小故事
   一位會員來看我,她說:「我上次來精舍捐善款時,師父一直注視我的指甲,那時我覺得好慚愧喔!我的指甲留得又長,塗得又紅,幾乎無地自容;雖然師父沒有做任何評語,但我心中瞭解,師父已看到我矯俗的一面。所以,我回家後馬上剪短指甲,洗淨色彩。」
   這就是尊師重道。我並沒有說她什麼,可是她認為我的眼神就是一種教誨。所以,語言動作要真正用心觀察,去尊重、信受、奉行,何必一定要走上講台說法呢?

人師難為
靜思小語
  

⊙現在的人喪心敗德。「德喪起於不能尊師,發於不能重道」,過去師長的一句話是重如泰山,現在卻輕如鴻毛。
⊙我們所尊重的人對我們當面指責,應該歡喜接受;普通的朋友對我評頭論足,也應仔細地反省;即使小孩講的話,也足以讓我們警惕。
⊙現在的教育太重視職業功能,以致忽略了生活的功能,這也是危機的社會形態。

靜思小故事
   曾有幾位優秀的老師與我閒聊,她們講出心底話後,竟痛哭流涕!讓我深深感慨,現在真是人師難為啊!
   現在的學生,對師長不但不能恭敬遵從,反而仇視輕蔑,討厭嚴格的教導。師長用心引導,學生卻認為是嘮叨,也難怪教師對現在的學子覺得無可奈何,而懷有一種「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歎!

正確的宗教愛
靜思小語
  

⊙拜佛,是朝信仰的目標直進;拜懺,是至真至誠的反省,能美化心地、改善人生。
⊙有智慧者,決不甘於「妄信」。
⊙熱心助人,要有智慧明辨狀況,否則容易遇到挫折。
⊙一念善心起,諸事皆吉祥;一念噁心起,種種災難生。
⊙我們應該珍惜福報,為苦難的同胞付出,在菩薩道上身體力行,讓我們覺得人生之旅沒有白來;眾生與我們相依存的關係至為密切。

靜思小故事
   沙鳥地阿拉伯的首都麥加,是回教徒的聖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教徒去朝聖,舉行各種儀式及慶祝活動。但是常聽聞伊朗回教徒與麥加朝聖者互有衝突,在混亂中 被踩死的就有許多人,其它情況受傷的人數更是無法計算。同是宗教,有的團體卻彼此對立、互相殘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每一種宗教都是為了教育眾生而出現人間,引導眾生得到心靈的平靜,安分守己,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認識宗教而惹事,還情有可原;但是宗教與宗教之間若動起干戈,就令人覺得悲哀了。

孝即佛心
靜思小語
  

⊙佛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孝心即佛心,孝行即是佛行。
⊙一個家庭,若人人懂得互相敬重、彼此付出,老人能得到快樂,孩子知道惜福,這就是慈。
⊙對父母感恩,就是在撒播感恩的善種子;善的種子一撒下,就有福了。
⊙對父母回報物質上的「孝」,是狹窄的孝;能將父母所生的身軀用來造福人群,才是發揮大孝。

靜思小故事·之一
   有一個棄嬰被人送到醫院,消息傳出後,就有很多人前往登記認養。而醫院裡還有一些被子女遺棄的老者,即使院方一再聯絡、催促:甚至勸導其子女前來照顧,卻無人願意來看看他們年老的父母。
   幼小的生命遭到遺棄雖然可憐,但是還有那麼多人願意領養;而那些年老體衰的人呢?連自己的親生子女都不願意來看他一眼,更遑論奉養了。實在令人感歎啊!
靜思小故事·之二
   慈濟醫院病房有一位年輕的媽媽,不吃也不睡,一直看顧孩子。我們的委員不斷地安慰她,請她去睡一下,並願意代她照顧孩子,她還是無法入睡。
   一天下午,我去醫院時,看到一個婦人蹲在門診部的牆角邊。我以為她是患者,因為她滿臉都是病容,好像已病了很久。我走近想扶起她,並問:「妳是不是很痛苦?」
   她回答:「沒有啦!我不是生病,我在等人。」
   過了一陣子,我才想起她就是那天在加護病房的那位年輕媽媽。她仍然為孩子勞苦奔波而毫無怨言,真是偉大的慈母心啊!

美好的淨土
靜思小語
  

⊙社會安定,少不得一人之力;社會混亂,多不得一人之愚。
⊙愛人則實愛已,讓人則是自護。
靜思小故事
   很多人批評現在台灣治安不好、社會秩序失控、生活品質降低等等,但我常想;台灣具有無窮的希望,台灣是一個極易淨化的寶島。只要有心推動,用心保護,使它不受任何污染,它就能夠呈現一片完整而美好的淨土。每一位生活在台灣的人,都應該要有知福、惜福的認知。

墮落豈能當快樂
靜思小語
  

⊙很多人把墮落當快樂,把火炬當玩具,怎不教人替他捏把冷汗?
⊙沒有智慧的人,往往在自己怨恨某個人時,也煽動其他人跟著去怨恨那個人。
⊙喜歡湊熱鬧的人,常會因此招來很多煩惱。
⊙《水懺》文中有一段話:「九孔常流不淨物。」人的身軀不斷在產生穢物,若不每天沖洗,會連自己都受不了。然而卻有那麼多人執著這個不淨的「我」,拚命製造許多醜陋的事物。

靜思小故事
   台南地區曾經發生飆車惹禍的暴力事件。馬路兩邊擠滿了圍觀的民眾,幾千人以看好戲的心態,等著那些用生命作賭注的飄車騎士表演飛車。警察人員出動取締飄車行為,卻引起那些飄車族的不滿,以飛車衝撞警車,結果造成三名騎士受傷。
    一些旁觀者見狀,群情激動地跑到交通警察大隊搗毀警車,並潑汽油加以燒燬,甚至丟磚塊、石頭,把交通警察隊部砸毀。結果火勢蔓延,還殃及無辜民眾的房子、 家產。而維護民眾安全的警車,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最快捷、最機動的交通工具,價格都非常昂貴,也一輛輛被燒燬了:國家的公物、百姓的血汗,就這樣付之一 炬。
   看到這些行為,實在很心痛。為什麼我們住在如此安居樂業的地方,卻要去招惹煩惱禍端呢?如果每個人能知福、惜福、再造福,那該多好,

老吾老
靜思小語
  

⊙當我們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時,事實上對方已經回報我們一分「歡喜心」,這分歡喜心能夠消除身心的疲勞。
⊙愛,要愛得像清水、明鏡一樣,一旦景象離開,立即恢復澄清,不再留存任何色彩。如此,我們才能愛普天下的眾生。
⊙以清淨心做好事就是功德:若是捨不得、沒有歡喜心,就沒有功德。
⊙真正的「名」是從良能發揮出來,根本不需要去爭取,該得的總是會實至名歸。

靜思小故事·之一
   功德會於每年中秋節前夕,都會舉辦「送月餅到貧戶」,給予他們溫馨的慰問。
   月餅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是對於那些孤苦無依的老人來說,卻是一種精神上的大補品。
    當我們把月餅送到他們家時,老人們都高興得拉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放!像是父母見到遊子歸來般,那情境讓人看了,實在既同情又感動。佛陀教導弟子:「你們看到 年老的人,要把他當作是自己的父母……看到年幼的孩子,要當作是自己的兒女。」我們何妨權充遊子省親,孝敬老人,盡量使他們得到心靈的安慰,這也是眾生的 一大福田啊!
靜思小故事·之二
   有一年的耶誕節,慈濟美國分會濟助了三百多位無家可歸、衣食欠缺的流浪漢。強盛的美國尚且如此,何況是台灣呢?再富裕的社會,再發達的經濟都難免路有餓殍,暗角仍有許多急需援助的貧困眾生哪!

這塊生長的土地
靜思小語
  

⊙天災起自共業,而人心造就其業;欲救世間災難,必須先救人心。
⊙要救天災人禍,必須先淨化人心,把一切眾生的良知啟發,使其發揮愛的精神力量。
靜思小故事·之一
   目前,我們有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垃圾問題。我常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垃圾呢?
   有一天我路過垃圾場,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有許多中古尚可使用的沙發、傢俱丟得到處都是:還有一些很新、質料很好的衣物,也都滿地亂丟。
   原來是富有的物質生活,使多數人忘了惜福、節儉的美德,隨意丟棄物品,造成環境的污染。
靜思小故事·之二
   有一回,我去台中拜見我的師父時,車子經過公園旁邊的一條大馬路,看到馬路旁的垃圾很多,一片髒亂,當時我就想:如果讓外國人看到這種髒亂的情形,一定會使台中人顏面盡失。
   我們應該關心自己的生活質量,所謂的生活質量並不是指房子蓋得很富麗堂皇,如果只把房子蓋得很漂亮,住家外面卻是一大堆垃圾,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高級垃圾堆而已。
靜思小故事·之三
   我去台北時,有位老先生一看到我就說:「罪惡啊,現代的人實在很罪惡,不但破壞了祖先開墾的財產,也賣空了未來子孫的資源,真是作孽啊!」這話聽來實在感觸良深,
   我們既然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就有責任保護國家,愛護我們的鄉土。祖先們流血流汗為我們開墾這塊美麗的土地,我們也有責任為子孫保留這些資源哪!

惜生
靜思小語
  

⊙有些人寧願結「聖人富貴緣」,不結「苦難眾生緣」,但是苦難的眾生雖然業重,只要有一分因緣去修行,同樣也有成佛做聖的機會。
⊙多數人會開心自己的體重是胖或瘦,卻很少有人會稱量自己的行為——是善業重或惡業重?

靜思小故事·之一
   路經南回公路到西部的人,必定知道楓港的公路車站前,有好幾家賣吃的商店。他們所賣的特產,其實是一種殘忍的買賣,那是活生生的伯勞鳥。他們把鳥兒的腳, 一隻連著一隻綁在一起,貫成一串串地倒懸,讓牠們吱吱悲鳴掙扎著。遊覽車及公路局班車,一到楓港都會停歇十分鐘,讓旅客下車活動。當他們看到這些可憐的小 生命痛苦地掙扎悲鳴著,不但未心生同情,反而急著想吃牠們的肉,真正是弱肉強食啊!
   我曾經路過這地方,看了非常不忍,向店東買了一百多隻鳥;待車子開離楓港後,才又一隻隻地放生了。同車的人都用奇異的眼光看我們,可是看到牠們得到生命的自由那種快樂、振翼飛翔的美態,我們的心就像牠們飛上天空一樣的歡騰!
靜思小故事·之二
   從醫學、科學上可發現,現在很多疾病都是從肉類所帶的細菌而傳染的。報紙和電視新聞曾經報導,因為台灣的牛肉供應不足,所以從外國進口九十多頭牛。在檢疫時,發現竟然都是帶菌的病牛,既不能讓人食用,又要想辦法將牠們滅掉,最後只好先打死再燒燬。
   其實,台灣飼養的豬、牛、雞、鴨也一樣有病菌。所以,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最好不要食用。
   另外,佛陀也告訴我們:六道眾生是互相輪迴的,說不定這隻豬、雞、鴨是我們的父母所轉世,因此應該護生,盡量不食眾生肉靜思小故事·之三
   慈濟醫院的曾院長告訴我,一口吸進肺部再吐出來的煙,具有四千種化學成分,其中有十五種成分會致癌。所以目前一些公共場所都在禁煙,因為抽煙除了傷害自己外,也會讓吸到二手煙的人受害。
   抽煙吞雲吐霧是一種污染,吃檳榔、吐檳榔汁也是一種污染。曾聽說外國人來台灣觀光回去後,都會向人說:「台灣人很行,一面吐血,還能一面開車。」把台灣人形容得人人都是病夫。
   為什麼我們要抽煙、吃檳榔來污染自己的身體,又污染空氣?我們不但要保持自己的健康,也要使別人健康。

菩薩之愛
靜思小語
  

⊙天堂沒有菩薩,也不需要菩薩;苦難的地方才需要菩薩,也才有救苦的菩薩。
⊙眾生的愛與情,有時間性與範圍的限制:愛只限於親人及有緣的人,情則只限於今生今世。佛菩薩所愛的眾生,是帶著過去的緣,今生來度:由現在的因,未來還要度下去。
⊙以毅力發揮慈心,完成一分真實、完美的形態就叫做「善」有了真善美的形態,自然就能聚合、吸引許多人群,共同完成我們的志業。
⊙「普度」是指在眾生最危厄、困乏之時,能幫助他解脫出來,得到身心自在。
⊙心無邪思,形無欺詐,克己利人,即是真善。
靜思小故事
   有一次,我看到「公共電視」播映諾貝爾獎得主特蕾薩修女的感人事跡。為了拯救那些苦難的眾生,修女們奉獻出悲天憫人的慈心和付出所有的生命,犧牲一切為貧苦、病苦的蒼生服務,所以獲獎是名正言順、受之無愧的!她有偉大的愛心與精神,因此得到大眾最高的敬意。
   這就是菩薩精神的表現,也是她終身所依歸的宗旨。「慈濟」的慈善大愛與她的博愛精神,其實是一樣的。我們更應該加緊腳步,發揮大愛,珍惜人生。

菩薩心腸
靜思小語
  

⊙菩薩的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朗照所有境界,讓它充滿光明。這分光明就是智慧,沒有壓迫感就是無限的慈悲。
⊙所謂保持「佛心」,就是要時時保持冷靜,時時對他人起慈憫心。
⊙舉手投足間,要輕輕提起、溫柔放下,使我們生活在平和、靜定而不躁動的氣氛中。
⊙時時刻刻寬恕別人,可以發揮心中愛念。
⊙上當不見得就是吃虧,吃虧才能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的中秋月比往年圓。那晚,我忙裡偷閒出去賞月,步行到庭院中抬頭看月亮時,不由得聯想到佛經中的一句話:「菩薩心如清涼月,常游太虛畢竟空。」月亮那麼圓,月光那麼皎潔,我們的心是不是和月亮一樣那麼圓融、清涼,顯露出無比清淨的柔光、照徹大地呢?

用慈施悲
靜思小語
  

⊙不滿足的愛就是「缺愛症」要對治社會的缺愛症,最好的藥方就是「用慈施悲」。
⊙仁就是愛,愛就是護生,好好付出愛心保護生靈,不必刻意去求仁。

靜思小故事
   新聞傳播媒體經常報導台灣的社會風氣不良,治安情況堪慮,使得人心惶惶,很多人急欲移民。
   事實上我們所看到、聽到的負面訊息,只是報章雜誌的一角或電視屏幕上的幾個鏡頭而已;光明美好的正面訊息仍然處處可尋啊!
   就我所知,數十年來,有無數的好人有增無減地投入慈濟的行列,不求回報地付出心力、默默行善。這分無染的長情、清淨的大愛,正悄悄地淨化許多有緣人的心靈。

社會愛
靜思小語
  

⊙凡事只知開心自己,就是「消極」。
⊙能在困境中完成的事業,才是歷史性的工作。
⊙有福的人往往「享」福,而忘了繼續「造」福。
⊙移民到國外是寄人籬下,在國內是做自己的主人:與其消極地移民逃避,不如積極地淨化人心。

靜思小故事
   現在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社會治安不良,我們要趕快移民到國外。」這實在是消極的做法。我們的祖先辛苦建立家園,開墾了這塊美麗的寶島,我們怎捨得丟棄呢?
   異國他鄉再怎麼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家園啊!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心念,那就是要用什麼方法來促使台灣更美好、更進步,使台灣能不治而安!我想這需要教育,而且需要宗教的精神力量。

社會之禮
靜思小語
  

⊙人為何不去創造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因為捨不得付出(貪),不但不能捨,反而要爭(瞋)。為什麼要爭?因為不明真理(癡)。這是我們內心的三種大毛病。
⊙做好事是由心指揮,做壞事也是由心做主,因此要好好調節自己的心。
⊙事事與人計較,則處處與人結怨。
⊙現在的人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若人生道路行不通,人與人之間無法融洽、和順、遵守禮節,還談什麼道理呢?

靜思小故事
   目前慈濟人在全省各地回收垃圾所變賣的錢,每個月都繳給功德會。如果人人都能動手去做,每個月就能累積多少資金呢?點點滴滴都是力量,這就是發揮良能。

慈悲喜捨
靜思小語
  

⊙時時自我祝福,生活在滿足中,並學習時時刻刻柔言愛語,祝福他人。
⊙智慧能分辨善惡,謙虛能建立美滿人生,這兩者一定要平行。
⊙利用時間,發揮良能多付出、利益一切眾生。在付出時,會覺得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一點也不空虛,這就是幸福。

靜思小故事
   本會每月一次慈濟委員聯誼會及慶生會,全省各地委員、會員大家齊聚一堂,在聯誼會中互相慶生祝福。
   的確,慈濟人的生日,應該讓我們虔誠的祝福、慶賀。因為世界上有這麼多具有愛心、閃閃發亮的壽星,就如黑暗中一支支的燭火,點綴了世界,才顯得美麗可愛:亦如髒亂的污池,因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而使世界更清新。

慈濟精神
靜思小語
  

⊙我們要將社會光明的一面推展出來,去啟發那些要做還沒開始做的人,以及有心要做卻苦無機會或有力量做卻埋沒良知的人,這就是「淨化人心」。
⊙善種子不怕多。撒下多少種子,將來就有多少收穫;若自認種子播得夠多了,那收穫也只限於這麼多了。
⊙露珠雖微,卻也能潤濕土地,滋養群生。
⊙「人生」並非指活在世上多久,而是能為人服務的生命才叫人生。

靜思小故事
   古人說:「細水長流能穿石。」慈悲善念能像那細水一樣長流,就是最堅硬的石頭也會被它貫穿。不要輕視自己所捐獻的數量,每一點一滴都是各項救濟活動的力量。佛教慈濟的事業,的確需要大多數人的力量來推行,才能發揮它長期的效力哪!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知足,豐美的泉源
第3頁:敬愛世界,珍惜萬緣 第4頁: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第5頁:綻放動人的蓮花——人在紅塵 第6頁:身心皎若流璃
第7頁:更寬闊的愛,更廣大的悲情 第8頁:附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