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唯識與中觀(二十一)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原文:有漏無間有無漏生。無漏定無生有漏者。鏡智起已必無斷故。善與無記相望亦然。此何界後引生無漏。或從色界或欲界後。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後引生無漏。回趣留身唯欲界故。彼雖必往大自在宮方得成佛。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

由本識中有一切種轉變差別及以現行八種識等展轉力故彼彼分別而亦得生。何假外緣方起分別。諸淨法起應知亦然。淨種現行為緣生故。所說種現緣生分別。雲何應知此緣生相。緣且有四。

是 故聲聞第八無漏色界心後亦得現前。然五淨居無回趣者。經不說彼發大心故。第七轉識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隨第八識生處系故。有漏無漏容互相生。十地位 中得相引故。善與無記相望亦然。於無記中染與不染亦相開導。生空智果前後位中得相引故。此欲色界有漏得與無漏相生。非無色界。地上菩薩不生彼故。第六轉識 三界九地有漏無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無間緣。潤生位等更相引故。初起無漏唯色界後。抉擇分善唯色界故。眼耳身識二界二地鼻舌兩識一界一地自類互作等無間 緣。善等相望應知亦爾。有義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未成佛時容互起故。有義無漏有漏後起。非無漏後容起有漏。無漏五識非佛無故。彼五色根定有漏故。 是異熟識相分攝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內外隔絕了,無漏,一點水都漏不出去一樣了,外面漏不進來,裡面也漏不出去。

有漏之因,有時候在欲界,就是我們,你修到了也可以得無漏果,「有無漏生」。

有漏無間,有無漏生」,這個是講什麼呢?欲界裡頭的人、欲界修禪定,天人表拿出來看,初禪、二禪,這還是有欲界裡頭,欲界、色界還是有漏之因。但是在這個初禪、二禪、三禪裡頭進修呢,可以得無漏果,一下子直超了、跳上去了,超級就證得羅漢了。

無漏定無生有漏者」,到了五淨居天,你看天人表,色界天那個時候、四禪天這個境界,如果得了無漏定的時候啊,一定不會再生有漏之因了。所以這個話文字很清楚嘛,不肯用腦筋!這個文字多清楚啊!道理就是這樣。

鏡智起已,必無斷故」, 大阿羅漢,佛也不過是大阿羅漢,不是普通阿羅漢。大阿羅漢得無漏果,成了佛才得無漏果,大阿羅漢也一樣。這個是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了。我們《八識規 矩頌》要記得哦,第六識是「觀察圓明照大千」,大圓鏡智那個時候,第六識、第七識都轉了,大圓鏡智。所以「鏡智起已」,這個時候轉了,第八阿賴耶識種子完 全轉成大光明無漏,「必無斷故」,中間不會說無漏果再生有漏的。

善與無記,相望亦然」,這個時候,善的種子、無記這些種性,「相望亦然」,你彼此觀察,觀起來作用、道理也是這個樣的。就是說佛果是至善的,最笨是無記的;道理(就是觀待道理)你推測是一樣的。

那麼又問問題了:「此何界後,引生無漏」呢?所以一個人修道得無漏果啊,多不容易啊!證得阿羅漢,那清淨極了,那心中無漏。

修到哪一界才能「引生無漏」?「或從色界」,看天人表,因為大家你不熟嘛,觀念裡記不熟,所以啊,在色界,二、三禪、四禪;「或欲界後」,或者在欲界裡頭的後面,初禪的欲界還非……,初禪二禪之間,有時候智慧一高,禪定功夫直到這裡,他的智慧、了道的心快,智慧明利,就得無漏。

有一個重點告訴你啊,「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我告訴你佛經的道理,「異生」是講有修持的羅漢或者佛,已經同人不同一點,等於人中同普通人不同一點叫做異人,佛經就是「異生」。學佛稍稍有修持的人,佛告訴你,要真正成佛,到色界的時候才能成佛哦!欲界不會成佛;也沒有無色界成佛。這是什麼道理?這是秘密了。

無 色界是法身,成法身,無相的;欲界是五趣雜居身,欲界是化身;色界是報身。所以《華嚴經》同《梵網經》,你們修的菩薩戒「梵網戒」是《梵網經》(所出), 《梵網經》菩薩戒是毗盧遮那佛在色界天上給千佛說的,不是給我們人說的;給佛說一切菩薩戒,唯有佛與佛才能夠有資格聽。所以盧捨那佛是圓滿報身,在色界才 成就、成佛。注意喲!所以修持說色身不轉,你說成佛、三身圓滿,必無此事!不要瞎扯了。所以一切異生求佛果者,定生色界以後,才引生無漏。注意啊!所以真 到了無漏果的時候,我們這個肉體是最粗最粗的,也轉了,轉成色界身了,所以修成功了身心都是光明了,整個氣象都是光明出來了。

後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 查「三界天人表」,淨居天在第幾禪啊?江尼彬跟明光倆,四禪在哪一天啊?色界哪一天?自在天,大自在天宮是有頂天,色界大梵天的天宮,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所以你看《華嚴經》開始,大梵天境界就來了。所以唯識這些地方簡單告訴你一個原則,大的修持不告訴你,只講人中起修,瞭解唯識。所以說這個時候才 得無漏。真正無漏,不但心無漏,身也無漏。身無漏並不是講漏精啊,什麼男女性之間叫作漏哦!我們六根都在漏哦!眼睛把神漏了,耳朵聽聲音把神漏了,眼耳鼻 舌身哪一樣不在漏?都在漏啊!所以必生大自在宮。就是講普通凡夫叫小乘。

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後,引生無漏」, 二乘——聲聞、緣覺小乘的人,雖然證得羅漢道,非究竟哦!必定回心趣向大乘菩薩道。「定欲界後」,禪定超過欲界定,欲界是幾禪以後啊?你們兩位:江尼彬跟 明光曉不曉得?我鞭你們留意記下來,其實也是鞭大家同學們要記,不過他們兩個首當其衝了。曉不曉得?一下就查不到,可見平常表都不留意看。「二乘回趣大菩 提者,定欲界後」,他化自在天、二禪定以後,也可以「引生無漏」,得無漏果。

回趣留身」,注意喲!這 都是秘密。所以佛過世以後吩咐四大弟子永遠活著,迦葉尊者衣缽拿到,在等彌勒菩薩,在雞足山入定;賓頭盧尊者;還有一位弟子君屠缽歎;還有位佛的兒子羅睺 羅,這四位大阿羅漢沒有入涅槃。「回趣留身」,當時的肉身還留下,不是說肉體屍體不壞哦——還活著的。所以「留身」,自己生命可以作主。佛本來也可以留身 啊,佛在《涅槃經》上不是問阿難,他說我應該走啦!不過我有法子、有方法可以永遠留在這個世界上,你看怎麼樣?阿難三次不答話;等到佛宣佈涅槃了、走了, 阿難哭了:你不要涅槃!他說我問你三次嘛,魔給你障蔽著,魔把他障蔽了,好像沒有聽見,他就愣住了;他沒有講一句說:佛啊,你不要走啊!他說你只要一句 話,我就留下。三次因緣測驗你,你沒有答話嘛!現在不講了,走了。

還有玄奘法師,你看《大唐西域記》,他在印度親自在留學的時候,碰到龍樹 尊者的弟子八百歲了,還在;龍樹菩薩的徒弟,當然(是)在家人。那麼他的徒弟也有兩個徒弟,大師兄兩百多歲,小師弟一百六十幾了,兩個人,玄奘法師說看起 來(像是)幾十歲的人。玄奘法師要學,他說可以啊,你在這先學二十年,打基礎。玄奘法師說那不行,我發了願,二十年要取經回國的。你看玄奘法師,我們要曉 得,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經典,多麼值得向他頂禮啊!他犧牲了自己的修持,取經回來。他說我不能,我發了願二十年後取經回國;只好離開他。這一類的人都是留身 住世。

不過留身不一定留這個肉身哦,有很多種方法留身,太多了!這是修持上的秘密。秘密哪裡來呢?就要把這個教理、唯識之理通了以後,你才 能夠真有資格學法,否則你沒有資格學法呦!也許正法一傳給你就變外道了,就錯了,理不通不行的啊!最後的成佛是般若啊,不是迷信啊!不是說拜拜啊、相信得 不得了啊——你再信,信有什麼用?笨!那個笨信有什麼用?

所以啊,「回趣留身,唯欲界故」,在欲界裡頭 也可以長存。「彼雖必往大自在宮,方得成佛,而本願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所以欲界裡頭有肉身菩薩,肉身佛也經常有存在喲!不過他們不會告訴你「我就是 佛」、「我就是某一個菩薩」。如果有人告訴你「我就是一個菩薩」,你打他三拳,那一定是個混蛋!菩薩不會自己講「我是菩薩」、「我是羅漢」、「我是佛」。 我還聽說有人說我傳一個徒弟,「我就是這個、這個、這個……告訴你喲!——玄奘法師。我就是玄奘法師來的!」有人對師父,這個人親自告訴我。哎呀,我說怪 不得你做生意要倒霉,開素菜館也開倒霉了,我說怪不得!你專門碰到這些魔鬼一大堆。「哦,老師啊,這是無上秘密呀!」哎呀,我說算了吧,無上菜根!什麼秘 密?!真佛菩薩他不會表示的呀!除了我們這些混蛋自己亂吹,不行的。

你們注意啊,這是戒律!一個成就的人不會說自己成就的。成就的人有一點表示自己成就,已經不行了,那馬上功德要退掉。

彼雖必往大自在宮方得成佛。」 所以說留身住世,雖然說他一定要往色界的大自在天宮方得成佛,色身成佛、報身圓滿;但是你要知道,他的本願的力量、願力的關係,他所留的身體是這個欲界的 肉身,同我們凡夫一樣,看起來就是普通人,是個欲界的肉身。「所留生身」,「生身」注意哦,《楞伽經》所謂講「意生身」。「是欲界故」,看起來好像就是欲 界裡頭的人。

那麼,為什麼在等無間緣裡頭講這些道理?要特別注意啊,這個理不是在因緣裡頭的道理;是等無間緣(裡頭的道理)。「截斷眾流。」這個中間,這一節很長,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成 唯識論》第七卷,關於因緣的道理——因緣論。因緣,我們學佛都很熟識很熟練的名詞,一切都有因緣。但是因緣究竟是什麼道理?現在仔細地研究。可是大家不要 忘記了,我們要倒翻過來二百八十九頁,重提起大家的注意,不然這個因緣聽了還是沒有多大的用處的。就是說,二百八十九頁卷七、同二百八十八頁有個偈子,這 個偈子的原文: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

心物、宇宙萬有同我們身心都是這樣、這樣地變。怎麼樣變?下面就是講變的道理。「以展轉力故,彼彼(這些、這些)分別生」,都由妄想分別而來。這是總結。那麼看到是「論曰」,「論曰」過來,我們現在再找二百八十九頁倒數第五行中間開始,這個話要注意:「由本識中,有一切種,轉變差別」,就是我們心王所生第八阿賴耶識,含藏一切法的種性、種子。拿物理的道理就是像植物的種子一樣,就是一切眾生自性的種子變現行。所以「本識中有一切種」,一切的種性,「轉變差別,及以現行」,現在我們活著所起的;「八種識等展轉力故」,就是八識的因緣所變,互相輾轉為因果,互相輾轉為因緣。「彼彼分別」,這些、這些,「彼彼」就是古文,拿現在就是「這一些、這一些」,很多很多;「而亦得生。何假外緣,方起分別。」這是提出問題:既然自性裡頭有種子,自己互相為因果,為什麼說還要靠外緣才生一切萬法?

諸淨法起,應知亦然。」就是我們學佛修到自性清淨,由凡夫境界而成佛得淨法,淨法的生起應該也是這個道理。「淨種現行,為緣生故」,所以我們由凡夫而學佛,是反轉來的因緣、輾轉的因緣,由惡業而變成善業,由善業變成真正的自證的淨土。那麼「所說種現」,所講的種子生現行,「緣生分別」,中間都是因緣的關係。「雲何應知此緣生相?」我們應該怎麼瞭解因緣道理?「緣且有四」,四種。第一因緣,我們已經講過了。現在正式講等無間緣(因緣的第二個)。

再 提起大家注意,所謂因緣,是本識裡頭的自因自緣,自心緣自心;由種子生現在的現行,由現行成為未來的種子。但是有一點,唯識所講的種子,是拿我們的知識范 圍,看到一切植物等等都由種子來,所以採用種子這一個名稱。不要看到我們自己的心識上好像石榴一樣有很多顆種子,這樣一想算不定把自己想出癌症來了,我們 心裡頭沒有那麼多種子。(一笑)這個種子是個名相,告訴我們這個觀念。

再第二點我們要瞭解,一切物理的,譬如拿植物來講,任何一個種子你把 它分析了、解剖了,到了中心是空的。譬如香蕉,一顆香蕉樹我們把它扒了,一層一層扒下來,中心是空管子,是空的。即使現在科學物理的所謂電子、原子,它的 中心是空的;因為空,所以有那麼大的威力,它才能夠爆炸。比方,像我們大家都曉得鯉魚,鯉魚在魚的裡頭力量是很大的,鯉魚肚子裡有兩個泡,同電燈泡一樣真 空的。所以我們小孩子的時候,家裡做鯉魚,殺了鯉魚以後把兩個燈泡要拿出來玩,最後拿手一拍、拿腳一踩「啪」一響,因為它真空,力量大。那麼由這個道理了 解所謂種子,基本上是空、空性,所以種子是形容詞

再說,一切種子生現行,現行就是前因的果。這裡不講 果報的關係,所以不用因果;只講連鎖性的關係,因此只講因緣。我們曉得一切的因緣都是剎那、剎那在轉變。注意佛學「剎那」這個名詞,這個「剎那」兩個字大 家都應該會寫了,這是翻譯的名相。不過在中文裡頭幾千年來,已經變成中文一個很文學化的名詞。剎那代表快速,非常快、非常短暫。所謂一彈指,我們這麼一彈 指之間六十個剎那,剎那之快。同樣的道理,剎那也代表無量數、很長的時間。唸唸之間都是一剎那,一切因緣皆是剎那。這個因緣聚會了,剎那之間這個聚會的因 緣、會合的因緣,當場就空了,過去了。過去了,這一剎那滅了。

那麼身心的呢?生生不已的這一剎那,都是剎那剎那在流、存在,所以沒有過去、 沒有未來,只有現在;而現在此心不可得。所以在《金剛經》上說,在般若性宗的道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要證自性空,這一剎那 就證得了,不要去求一個空,求一個空還是一念。此念本來而不停留的,不是你去空它。你有個空的境界去空它,那都是唯識所生、唯心所現。它自性剎那、剎那本 空。但是這一剎那也代表了無數長(的時間),宇宙幾千億萬年不過是一剎那。所以「剎那」的觀念研究唯識以後應該瞭解了。

由因緣而講到等無間 緣,也給大家說過的——等流,像一個河流一樣平等而流過去,永遠在流。我們用古人的詩來說,「萬古江河日夜流」,千秋萬古這個河水永遠看到在流,實際上這 條流水等於就是種子因緣,剎那、剎那都是過去了。當我們第一眼看到的流水已經是過去,消失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瀑流」,看到是有——自性空;你說空嗎? 它真有。這個道理要把握住。

所以上次由因緣講到等無間(緣),沒有間歇性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這個中間在一個凡夫的境界、沒有了道 的人,在六道輪迴裡頭他永遠在旋轉,一個剎那、一個剎那連接下去,連接下去跟著現象變。所以剎那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它有無限的時間、無量的空間;就在 這一剎那之間。所以等無間緣這個作用,就是講因緣這個作用,它像一股流水一樣的,像「萬古江河日夜流」這個道理,它永遠周遍法界;它這一股生命之流,永遠 是存在、在流動的。

那麼,我們要到什麼時候等無間緣才能了呢?所以了了緣那就證道了。所以我們學禪宗的人經常口頭禪,講引用古來大德的兩句 話:「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那是談何容易的話!要隨緣消舊業,把等無間緣了了;了了以後,「了了了時,無可了處」;「更不造新殃」,再不結新的因 緣,談何容易?!做不到哦!假定做到了,不過是小乘羅漢境界,尚非究竟。

就是說,諸佛菩薩雖然自己了了一切因緣,乘願再來,那不是受因緣業 果的支配,是願力自主地來,那麼才是超越這一個境界。所以你看禪宗祖師講的兩句話,那麼在嚴格的佛法的範圍來講屬於小乘的境界:「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 殃。」實際上拿教理來說,這兩句話非究竟的:那麼你修不修道呢?你在不在定中呢?既然在定中,也在造業啊,造什麼業?造淨業嘛。怎麼叫「更不造新殃」呢? 所以很多我們瞭解的佛學上這些話,很多是非了義的道理,要搞清楚的。

我們上次就講到如何了這個緣,就是講到二百九十二頁。上次講到第八識,等無間緣,就是二九二頁倒數第三行,我們重複一道:「是故聲聞,第八無漏,色界心後,亦得現前。然五淨居,無回趣者,經不說彼發大心故。」 就是說,一切成就了、了了,還留身、留這個身。這個身不是法身了,要到色界天大自在天宮成佛,所以圓滿報身、盧捨那佛圓滿報身。我們現在大家所受的菩薩 戒,我們用《梵網經》來受菩薩戒,這一本經、這個戒律,盧捨那佛在色界天為千佛而說,上一次我們提到過。所以由大乘的菩薩乘願再來,所謂《楞伽經》上的意 生身的修成,才留身住世,留這個身體住世間。或者是生生世世轉一個胎,乘願再來,但是隔陰不迷。隔陰還迷了、一切要重新學過,已經不是了。這個道理。

所 以這個留身再來,他說,「是故」,依這個道理,「聲聞」,就是一切小乘境界的聲聞、緣覺。「第八無漏,色界心後」,必須由小乘回轉來發大乘心,到了菩薩第 八地(不動地)以後,已經達到一切無漏種性,得到色界——超過了欲界,「色界心後」,不是色界的身體哦,(是)色界心,都在自性光明境界中;「亦得現 前」,也可以做得到。

所以色身要想修成功留住,頗不容易!不要說能夠報身常在,我們修到以道家的觀念:長生不老、慢一點老都很不容易,不是 那麼簡單的。「然」,但是,「五淨居天」,色界天裡(三界天人表大家手邊都有了,應該搞熟),色界天快到最高處——五淨居天的人,不會做到留身住世。為什 麼?他們「無回趣者」,沒有回轉來發心的可能。為什麼呢?《成唯識論》玄奘法師說:佛說的各種經典上都講,「經不說彼 發大心故」,佛經的理論記載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修行到達五淨居天這個境界、世界裡,不肯發大心了,不肯發菩薩心;因為他不能發這個心,所以想「留身」色 身留住,也不可能。可見我們修到色身——不是這個肉體的色身哦!要想留著這個肉體的色身留形住世,更難了,更難一點了!還要加上欲界的各種修法,所以非常 難!這是講第八阿賴耶識種子問題、種性問題,就是基本功能問題。

現在講到第七識與等無間緣的關係,第二行的下面:「第七轉識,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隨第八識生、處、系故,有漏、無漏,容互相生,十地位中,得相引故。」我們先把它切斷到這裡。你看看他這個原文這樣翻法,叫我們怎麼樣搞?怎麼樣去讀懂它?真痛苦!

就是說,那麼我們一切眾生第七識(末那識),普通所謂講「俱生我執」,這個名稱不能夠解釋,它包括了異熟、等流、士用、增上。第七識就是生來就是這個我相、我執;轉成平等性智才能成菩薩。第七識的轉識,這個轉識不講轉識成智這個意思;第七識這個我相在變、轉換。

譬 如我們人,我們拿世間法來講,一個人在窮的時候我還是我;這個窮人突然變成大富翁的時候啊,態度也不同了,對人說話姿態都不同了。我還是我,但是這個我有 轉相的作用。一個年輕的人好像默默無聞、一無是處,誰都看不起的樣子。可是到了某一天,他一旦時來運轉,忽然又有錢又有地位高了,「居移氣,養移體」, 咦!感覺到這個人風度都不同。他這個我還是我,第七識的「我」在轉,就是這個道理,比方。擴而充之,我們的我假使在六道輪迴裡頭轉,我們不幸下一次人身都 得不到,或者變一條狗、變一個猴子了,這個我還是我;可是那個我是猴子的我、狗的我,就是個性不同了。是講這個第七的轉識。

那麼這個轉,現 在是講轉第七識這個我相(末那識)轉的這個因緣,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頭,九地(四禪八定,配上凡夫的五趣雜居地。我們發的《天人表》上都有 的,自己去查,不再提了),在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這個第七識的我識越來越堅強。譬如一個人書讀多了,那個意見、我見的堅強比一個沒有知識的人 還要頑固,因為他有知識的增上緣加進去了。所以在三界九地「亦容」,為什麼「容」?這個「容」字——在邏輯的道理上你去瞭解它。就是說,應該說,「互作等 無間緣」,互相作,這個「等」——沒有間歇的道理。

比如說有人,我們拿人世間的道理瞭解它,大家就容易懂一點。我們都曉得我們歷史上有一個 和尚皇帝朱元璋,當他窮得沒有辦法了,去當了和尚;當了和尚還是沒有辦法,化緣飯都吃不飽。所以他當了皇帝以後啊,有一次講老實話:誰又想到我今天當皇帝 呢?當年就是為了吃飯。是真的呦!很多人事業都是這樣,誰曉得有今天的成果啊!開始不過為了謀生而已,找一個生活。但是他當了皇帝以後,你看在宮廷裡頭有 時候跟他的皇后太太——馬皇后,兩個人窮的時候在一起——有時候他也拍起大腿來講,跳起來:「嘿!想不到我朱元璋還是當了皇帝!」那個皇后一看旁邊站了兩 個太監,不得了!她曉得他的脾氣。朱元璋一出門,皇后就吩咐這兩個太監:等一下皇上就回來啊,你一個要裝啞巴、一個要裝聾子,不然你們兩個命我不能保。這 兩個太監嚇死了!

朱元璋出了宮廷一想啊,這個事情不能在太監前面丟人啊!給太太兩個還跳起來那麼講,那個皇帝的威嚴到哪裡去了?馬上回來看 到:哎,你兩個看到我剛才做什麼?一個裝聾子,一個裝啞巴。他就問馬皇后:真的啊?馬皇后說:是嘛,一個聾子、一個啞巴,你不要管他,出去吧。他就不殺 他。不然這兩個頭就掉下來了,吃飯的傢伙就沒有了,就不能吃飯了。

那麼我們拿歷史這麼一個故事,他說:我還是我,界地不同,他的這個我相 「等無間緣」還是在等流,這股力量還是在流。可是呢,你看他當了皇帝的時候,還是帶著那個當年討不到飯那個吊兒郎當;換句話,任何一個人到了晚年地位怎麼 高,有時候還是有童心的啊!那個童心總管有的。任何一個小孩子,你如果把他壓迫得厲害了,他也覺得他自己了不起,為什麼受你的氣啊?童子裡頭他也有大人氣 概,他種性裡頭帶的。由這個道理你就瞭解了,瞭解「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換句話說有些人六道裡頭轉過來剛剛變人的,他儘管是一個人,當然是個 人;他有時候個性啊,有時候是狗的個性、猴子的個性、各種個性,他種性裡頭帶出來的。種性裡頭有邪門的,他那個人的態度都是邪門,講的什麼什麼……都來的 啊!所以你觀察人,因緣道理就是那麼清楚。那是等無間緣。所以「三界、九地,亦容互作」,都是互相為因緣、互相為因果,「互作等無間緣」。

那 麼這個第七識的作用,這個末那識的我執,他跟隨第八識阿賴耶識那個功能,「生」是四生,也是十二類生,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十二類眾生,詳細分 十二類生,《楞嚴經》上都有。「處」,處是十二處,就是十二根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十二處。「系」,三界裡頭的,拴住,拿繩 子拴著、繫縛(繩子綁起來那個縛),不得解脫。所以三界也叫做三界系,也叫做三界的繫縛。我們這個人每一天、每一秒鐘、每一剎那,不在欲界、就在色界、就 在無色界中轉,一切生命就是在三界裡頭轉。所以「生、處、系」就是三個觀念,這個地方不詳細再報告了,只把名詞一講。

「第八識生」,四生、 十二類生。十二處,就是說這個第七識在三界九地,假使這個人轉到變雞了,在雞蛋裡抱出我的生命來,這個我還是我,身處轉了,處也轉了。我們人的眼耳鼻舌身 色聲香味觸不同,如果萬一我們變成小雞的話,看的東西同我們現在看的也不同,它根據業力的關係也轉了。那麼假使我們變成雞的話,也是有欲。你不能夠(說) 生物沒有欲啊,欲還是一樣。色、欲都是一樣,可是境界絕不同。等於我們的眼睛年輕的時候、剛一生下來沒有近視眼,近視眼同老花眼同樣是你的眼,所看的東西 境界兩樣。因為你生理的功能變了,所見的相(現象)也變了。所以說第七識的等無間緣,「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隨第八識的種子功能的力量生的地方 不同,在六道輪迴「處」的不同,十二根塵的所處。譬如我們變人,有六根六塵[斷錄]

……飛的那個老鼠形的蝙蝠,那不是眼睛所看見,那個飛翔 完全都是靠身上的感覺,身根的作用就特別強。[斷錄]……的作用,他就變了,業力的關係;由第八阿賴耶識種子業力關係變了,「生處系故」。因此,我們就要 瞭解「有漏、無漏,容互相生」,我們修行走善業道,轉變第七識的我相、我執,也是如此道理。如果我們修行很得力,在欲界中一切皆是有漏的因果、有漏之因, 起心動念都是有漏,六根六塵都有漏。但是一個在欲界中有漏的眾生,一念清淨、一念悟道了以後啊,立刻證得大阿羅漢的無漏果,立刻就轉了。那麼他那個身體樣 子還是這個樣子,那個第七識我識還是那個我;可是轉了,轉成無漏的因緣、無漏的因果,轉成無漏果。所以說,「有漏、無漏,容互相生」,也是這個道理。

「十 地位中,得相引故。」一個大乘菩薩,修菩薩道的人,菩薩有十地,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等等,乃至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每一地、每一地,一地一 地的進步,「得相引故」,他的等無間緣的第七識的我相慢慢在修持、在轉變、在進步。因此我們上次也提到禪宗的大祖師黃檗禪師告訴溈山禪師的,悟道的人: 「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就是這個道理。「十地位中」,人還是那個人,他悟了道,不同了;「得相引故」,一節一節昇華、提高了,所以無我的境界 ——就是我越來越擴大了,同體之悲、無緣之慈慢慢就起來了。

所以說,「善與無記,相望亦然」,所以我們 一切的善業,譬如得菩薩道的十地,一地一地,越來所謂修持越進步,善果越大,善心越大、功德越大。惡業當然清淨了。所以認為修行有進步,而起心動念處處還 是在三界裡頭有染污,還有貪嗔癡慢等等的染污,惡業的念頭不斷地在起,自己還覺得功夫很進步,那不是自欺嗎?欺人,誰都不受你騙的,只有自己騙自己。所以 「善(業)與無記相望亦然」,無記是什麼都忘記了、記不得了。所以說,菩薩位中那個不是無記業,那完全是唸唸行一步、走一步、捨一步,就空了,那不是無 記。

但是如果講無記呢?有無記,我們曉得自性裡頭這三個力量,善、惡、無記這三性。我們起心動念除了好的一面(與不好的一面),再不然就是 愣住了、呆住了。譬如我們一般人都是無記業眾生,讀書也記不得,思想也沒有。為什麼沒有思想呢?所以說唯識那麼嚴重,哎呀!好難研究!搞不通啊!因為無記 重。業力中間智慧不夠,無記業重,所以讀書也記不得,什麼都不行——無記業重。這個無記業也要慢慢清淨了才行的啊!所以你不要光是認為惡業輕了……因此一 個真修道得道的人,進步一點,頭腦更清楚、越來越清楚。所以大家簡單明瞭一個道理就是——我們「佛陀」翻譯成中文是什麼呢?——「覺者」。佛就是覺者。這 個「覺」字在中文也代表清醒的人,永遠是清醒的、不迷糊的。所以如果我們頭腦、智慧「鎮日昏昏醉夢間」,然後認為這個是定——你是修得無記業果,不是修定 啊!無記業果果報很慘哦!不過也不慘,譬如變豬了、變象了,那個刀殺到身上戳進去它肉也不曉得痛,那也沒有關係啦,無記嘛。不好!

所以「於無記中,染與不染」,染污的就是代表了一切惡法,不究竟的,不達到功德圓滿、了義的,都是染污。「不染」,不染就是唸唸能夠清掉。「亦相開導」,怎麼樣說呢?好像看起來像無記一樣;修行人他一切不染污了,過後便空、丟掉了,不染一切法。所以像前面一步一步在開發,等於我們現在工商業的一個名詞,不斷在開發,新的觀念、新的業務,修行人也不斷在開發,「亦相開導」。「」,生出來「空智果」,一步一步地捨、一步一步,看起來像無記一樣,不是無記了,是空。空的智慧的成果現前。

前後位中,得相引故。」 所以菩薩的十地,因為初地一到,歡喜地到了以後,自然那個我相、等無間緣慢慢求進步、更求進步,二地的境界就現前了,一節一節地上升。等於我們世間一個普 通的人,或者讀書、或者做事,第一步我們有一點成績了,很高興;因為高興啊,不斷地求上進,那麼上進又更一步地進步了,就是互相「得相引故」。

此欲、色界,有漏得與無漏相生,非無色界。」 關於第七識的等無間緣,這個因緣清淨了,能夠證道;他告訴我們,我們生在欲界中,乃至比我們欲界更高,當然我們是欲界最低級的。在欲界上面是色界,我們三 界裡頭在兩界中(欲界與色界)有漏的一切凡夫,「得與無漏相生」,一念之間也可以證得無漏果,欲界跟色界裡頭;「非無色界」,在無色界裡沒有這個事了。注 意啊!

地上菩薩不生彼故」,為什麼道理呢?凡是大乘菩薩,不管是初地、二地、乃至到十地,任何一地的菩薩,這就是地上的菩薩,不生無色界;用不著生無色界,無色界的不要那麼麻煩,那些眾生不要菩薩去度,由他們慢慢轉去。

但 是這個裡頭還有深意,還有最深一層的秘密在。欲界、色界都是有漏之因,有漏一轉才能得無漏。無色界看起來好像沒有漏,連身相都見不到。我們欲界有肉體的色 身,像我們人是肉體;再高一層的欲界,有時候有肉體、有時候沒有肉體。到了色界的天人,報身是一片光,不是我們所想的世間的光,光明、色界的光明。善果越 大,光明越大,體能也越大,只有光了。那麼,因為有質(物質這個質),所以轉成無漏果;有質有時候就有漏。無色界連光色身形都沒有,所以叫空界。空界裡 頭,菩薩不生。他們自己都是大阿羅漢等等在那邊,請長假生的多。所以「地上菩薩不生彼故」,是這個道理。第七識講我相與等無間緣的關係。

第六轉識」就是我們這個意識第六識呢,它的等無間緣的作用,「三界、九地,有漏、無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無間緣。」這幾句話我想不要重複了,同上面一樣,道理就懂了。

那麼「潤生位等,更相引故」。 這個因緣的道理。第六識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這個意識,所以在三界九地裡頭最重要,一切六道輪迴、一切凡夫造業就是第六識最重要。這裡我首先要提出來,諸位特 別注意啊!我們都很怕這個妄想、妄念、煩惱,妄念煩惱就是一個土匪頭,這個大流氓頭子在玩的,這個大流氓頭子是什麼?就是第六識。但是你不要輕視了大流氓 啊!天地間的大流氓,很多的英雄都是大流氓當的喲!第六意識,你要想成佛決定離不開它。所以你要想把這個妄想煩惱丟得乾乾淨淨了,你恐怕成佛都困難哦!那 個蓮花一樣,沒有爛泥巴,長不出好的蓮花來哦。第六意識的妙用大得很哦!三界、六道輪迴,唯識講了半天都在第六意識上面打轉身哦。所以講第六識、第六轉 識,三界九地當中,有漏之果、無漏之果,善法、不善法等,自有它的等無間緣的功用,大得很!

「各容互作等無間緣,潤生位等」,它滋潤你生生 不已的功能,就是第六意識,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它一個念頭就是力量,念頭就是力量哦!「潤生位等,更相引故」,它的因緣性越來越累積起來。譬如我們讀書, 為什麼那麼多知識會記得、學問淵博?都是第六意識在用啊!為學日益,求學是一點一點,我們就是研究佛經懂得一點、懂得一點,還是第六識耶!第六意識對我們 並不壞啊,交情很好啊!你老是討厭第六識,所以你應該討厭是討厭它的那一面,第六意識很多面啊!它這一面很可愛啊,幫忙你又懂了佛、又曉得念佛、又裝起一 個學佛的樣子,都是第六意識在偽裝啊!第六意識很好啊!你們打坐坐起來好像那個死相,好像像個菩薩的樣子,也是第六意識幫你玩的啊!第六意識對我們恩情很 深哦!不要輕易跟他兩個**啊,全靠第六意識成佛的哦!

所以第六意識轉識,「三界、九地,有漏、無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無間緣,潤生 位等。」注意這個「潤」字,滋潤你,它有肥料的作用、加強的作用。你要修善果、你要做好事,沒有意識去做行嗎?你要念佛修行,沒有意識去做,行嗎?它滋潤 你生,「潤生位等,更相引故。」就是看你自己把自己的第六意識用在哪一面;善於用它,它並不是壞東西。當然它也很壞啊,它可以帶領你走了很壞的路。

所以,「初起無漏,唯色界後;抉擇分善,唯色界故。」 所以第六意識你想空了、得到無漏果,不要瞎吹了!所以你認為我已經得了空了——你空吧!你的鼻子本來通氣就很空,那個胃吃飽了又餓了它就是空得很嘛!這個 空有什麼用啊?真正要空——得無漏,第六意識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唯色界故」,到了四禪的境界,捨念清淨,第六意識才可以做到無漏。但以第六意識的無漏等無間緣,到這個時候它的等流像一股流水一樣才不起作用。波平水靜,水止不流了。所以你平常隨便搞一點點佛法,有時候在無記定中愣住了,以為自己意識空了,那不是閩南語、台灣話:「你這是坑坑了!」(一笑)那就糟了!不可以啊!我們先休息。

 

注意啊,少跟著感受去跑,多在心地意識上多觀察。不管修哪一種法門都是一樣,要想修正法,都在這裡觀察。

「初 起無漏,唯色界後」,總而言之,第六意識剛剛生起無漏果的境、相,第六意識得無漏。前面講第七識得無漏果;一識一識分開來講,一部分一部分。「初起無漏, 唯色界後」,必須要在四禪捨念清淨。所以大家拚命要學禪宗,禪宗離不開禪定。禪定功夫沒有到,你那個理解講得天花亂墜,那真是天花亂墜,墜字可以換一個 字:天花亂「吹」,那不是的哦!一步一步的功力。

「抉擇分善,唯色界故」。什麼叫「抉擇分」呢?《瑜伽師地論》裡頭的一部分,「抉擇」,對 於學佛法就是分析、歸納,很詳細地條分縷析、論辨清楚,這個叫「決」——決定,「擇」——選擇。這個裡頭講到什麼呢?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學佛 這四加行一定搞清楚。不管小乘、大乘任何修持,甚至於外道,這個必先有的,所以它屬於加行法。加行的道理,等於我們現在工商業的時代加工廠裡的加工。這個 四加行,「暖」,在教理上解釋暖,就是我們這個業力慢慢融化了,惡業、多生累劫的業慢慢融化了,得暖;得頂,慢慢上升了;得忍,得無生法忍。這是道理上 講。功夫的道理硬是得暖,暖、壽、識三個是連著的,所以真正得到禪定的人一定是得暖的。

有一天我們討論一個問題,告訴這裡出家同學們,我就告訴他,你們再去看看二祖禪師的滿行者, 《指月錄》、禪宗語錄上有。二祖的弟子他們還是照佛法初傳的規矩,都是長坐不臥,沒有睡過覺。有一天夜裡到北方掛單,出家人去掛單,掛單所以大叢林廟子裡 有規矩的,晨鐘暮鼓,鼓就是部隊裡頭晚上休息的信號;暮鼓打了、山門已經關了,沒有辦法進來掛單了。天下大雪,下雪下得很大。因為他修頭陀行啊,本來頭陀 行不需要進廟子掛單;即使進廟子掛單呢,也是坐在大殿上一夜,也是打坐的。

所以大陸上的真正的叢林制度,比丘尼(尼姑)到和尚廟可以掛單 嗎?和尚到尼姑廟上可以掛單嗎?可以。沒有房間的;只能在大殿上打坐一夜。不是現在喲!那麼道家的道士到和尚那裡掛單,和尚到道士那裡掛單,有沒有?有, 也可以,也都是在大殿上打坐一夜。而且道士到和尚那裡掛單,或者和尚到道士那裡掛單,早晚功課要跟著人家一起做;不過呢,他念他的太上老君、你念你的阿彌 陀佛。可是呢,做功課的時候一定還是要跟在一起的。

所以那位禪師只好在山門外一打坐。一夜大雪下來,大雪深到累積起來好幾尺。早晨這個廟子 打開山門一看,有個掛單的和尚坐在門口,他所打坐的地方兩三尺的範圍沒有雪。雪都堆起來了,你看那麼大的雪,沒有辦法落在他身上。他當然頭上可能是戴一個 斗篷了,這一點嘛書上沒有記載,因為上面的壓力太重。(一笑)四周積雪不能存,就是得暖法的必然的道理。所以「暖」、「頂」。

那麼你們一般修密宗的——一般啦!現在亂七八糟的密很多啦!我上面有四個字的:「亂七八糟」的密。什麼氣脈,個個嘴裡都會講兩句氣脈,生氣的氣是有的啦,莫名其妙的脈是有的,真正的氣 脈並不懂。那麼,這個氣脈真正所謂通了,暖就來了、頂就來了,到忍的境界自然無念。無念不一定是無漏。但是這一個道理還是世第一法,並沒有出世哦!在這個 世間至高無上的。所以你氣脈全通也不過世第一法而已,不要認為氣脈通了就是佛哦!這個觀念不要搞錯了。那是加行,正好開步走、好修行了。要懂這個道理。

但 是這個四加行法,不管小乘、大乘,哪一個修持方法都離不開它,沒有四加行不要談。所以啊,如果你說我們大家一邊在學佛一邊用功,一天到黑啊,「不在愁中即 病中」的身體,「不在愁中即病中」的心理,那還談得上什麼佛法呢?你講得最好,也同我一樣,天花亂吹。沒有實證的功夫不行啊!所以啊,抉擇分裡四加行法的 善,這才是至善。「唯色界故。」這樣四加行的成就,才可以跳出了欲界。

當然你得到暖法以後,男女之間的欲已經沒有了、化掉了。他本身有至樂的、最快(樂)的樂感,這個樂感不是欲界的樂感;是色界的,那是昇華的。善,不是染,不是染污的。所以「抉擇分善,唯色界故。」所以第六意識到達色界光明清淨的境界。

那 麼,第六意識的無漏,「一念不生全體現」不過是第六意識的無漏而已!第六意識無漏你們再看禪宗的道理,第六意識轉到唸唸清淨——不要說一念清淨——唸唸在 清淨中,不過是修行的因地,還沒有證果。因為「六七因上轉」,六祖講的很對!第六識、第七識得清淨是修行的開始,因上轉。「五八果上圓」,第八阿賴耶識同 前五識能夠轉了,畢竟清淨,那是證道果了,證果才做得到。

所以我們一切的修行,隨時隨地意識的清淨都做不到,隨時跟意識倆還在爭鬥,(那) 是個絕對的凡夫善男子、善女人,正在開步走的善男子、善女人。至於說得什麼定、證什麼果、乃至菩薩什麼地,免談了!沒得地,地也沒得地,因為地現在地價雖 然便宜,也不容易買到一塊的;果嘛,蘋果啊也蠻貴的,都很不容易的。一天到黑在妄想中,連這個因地法門都沒有建立清楚,不管你學密宗、禪宗、什麼宗,你宗 死了也沒有用。這是基本的原理。

這是講第六識的等無間緣。得四加行的,不管你小乘四加行、大乘四加行,達到色界的境界。

那麼你會有個誤解要問了,那麼我第六意識清淨了,如果清淨了以後四加行得了,你就算是色界天的人嗎?——不是啊!就是說我們本身的色界位上的人。每一個人身心上都有三界,要搞清楚的。好,第六意識等無間緣講到這裡了。

眼耳身識」,眼耳身這三識,現在講到前五識了。眼、耳、身這三識,「二界二地」。 哪二界呢?欲、色。哪二地呢?五趣雜居地,乃至初禪離生喜樂、二禪的邊緣,眼、耳、身這三識才能夠轉。等無間緣這個等流的作用、這個因緣才在轉變。我們特 別注意哦,特別注意這個啊!這一點我要特別請大家,尤其是在我們這裡同學們,號稱、自己吹,都在這裡專修的,特別注意哦!乃至在家出家、學佛修道的朋友 們:眼識、耳識,你連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入流亡所」都做不到,你的耳識一點動都沒有動。聽一切念誦的聲音,證入法性之流,忘記了第六意識所念、所起的 不動了,這一步都做不到。「入流亡所」是觀音耳根法門,最初步的。至於眼識,我們對境你看兩個眼睛那麼對境,你說對境見而不見,做不到啊!看前面,像我對 的前面是佛像,那些排的字,或者你的對著的前面是彌勒佛在這個架子上,乃至上面有這麼一個人,管他是人是狗都不管了!就是那麼一個傢伙,坐在那裡裝模作樣 嘴巴亂吹的。眼睛這麼看到,是不是一個影子一樣?不要故意去:「啊,是啊,是個影子一樣。」那是你眼睛花了。

這個眼睛張開,眼識就不起作用 了,能夠定了,到這個程度。至於身識,你看我們打坐坐在這裡,腿都發麻了、酸了,頭髮脹了,這裡動動、那裡動動;然後啊氣在動了、到了背上了,任督二脈 了、前後什麼了,你都在身識上在轉哪!絕對的凡夫啊!所以啊,眼、耳、身識,二界、二地中間都有的。

所以我們讀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 昨天大家考試的題目(學研部的)很簡單,只要你把《八識規矩頌》默寫一道。你看,所以我出一個題目給你們,你總不能說我硬考你吧?這個總容易吧?嘿,我曉 得你們很吃力的!平常叫你們好好背來,一默寫就困難。那麼你要記得「眼耳身三二地居」哦!眼識、耳識、身識,欲界、色界這個時候,縱然你得了二禪定、到了 三禪定,生死還是存在的。所以眼耳身這三識都還存在哦!因此你們自己修持要認清楚哦!我們大家因為理不懂,所以修持上多了很多的障礙。該空的空不掉,該有 的他又不抓。該到有的時候要抓住嘛,要用有為法的時候他偏要來個空;該要修空法的時候他拚命去搞有了。該空的時候他看空了不對,沒有辦法,念個咒子吧, 「轟隆轟隆轟隆……」依賴他人去了。依賴藥師佛啊、或依賴准提佛啊、阿彌陀佛;但是這個時候不是依賴的時候你就不要依賴啊!佛正在睡覺的時候你求他沒有用 啊!(一笑)比方啦!

所以啊,道理要認識清楚,「眼耳身三二地居」。你自問自己,這個修持的程度到了那一步驟了沒有?至於「鼻舌兩識,一界一地」, 鼻子管呼吸,舌頭呢嘗味道。「一界」在欲界裡頭就可以空、就可以休息了,等無間緣不動了。就是說一界一地,初地得了初禪,初禪是什麼?初禪是心一境性什 麼?哦,離生喜樂,報出來了,很好!所以初禪就是專一境界,一專一了,它自然呼吸慢慢由粗轉細,由細……等於沒有呼吸了,鼻識就不起作用了,舌頭當然不動 了,所以啊,「鼻舌兩識,一界一地」。

至於凡夫的前五識「自類互作等無間緣」,自己同類性質。怎麼叫自 類呢?譬如說,我們(拿)嘴巴、舌識來講,吃到一個東西,「哎呀!好吃!」這個舌識起作用了。「哎,這是什麼東西啊?」眼識就去看了。人家告訴你這是素餃 子,「啊!素餃子那麼好吃啊!」耳識又在起作用了;吃下胃裡很舒服——眼、耳、鼻、舌、身。「互作等無間緣」,那麼你第二個就講了,「哎呀,素餃子做得那 麼好,你教我,下一次我來包。」——它互作等無間緣。

所以由這個道理,「善等」,善法等等,彼此五識自己「相望」,就是你觀察清楚;「應知亦爾」,你就可以瞭解了,是這樣,這個是等無間緣的道理。

講到這裡他又說,「有義」,有一派的講佛法的佛學的大師(古代當年在印度的)另外的說法,他的說法怎麼講呢?「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未成佛時,容互起故。」 五識身:眼耳鼻舌身,這個要在有漏之因——欲界、色界裡;證得阿羅漢、證道的時候證無漏果。「自類互作等無間緣」,在沒有得無漏果以前,乃至證得無漏果的 時候,它的五識的本身自己相同類的、互相作等無間緣。沒有成佛的時候嘛,當然如此。換句話說,如果成佛了就不同了。怎麼不同呢?我們讀書研究佛學到這裡就 要想想了。所以唯識不是一般隨便聽啊,不要唯識、唯識,你不要聽得唯瘋了,不得了的啊!像經典書、佛學書,也要用過功夫的人。

你看《楞嚴 經》上所謂講,證了道的人是「六根互相為用」,真證了道,眼睛可以當耳朵用,耳朵可以當眼睛用。還不要說得道,現在世界各地很多人在研究,有人天生的業報 不同,很多的小孩,像我們這一期的這個《知見》雜誌上登的就有許多真實的事情。大陸上正作這個研究,有很多的小孩把眼睛完全蒙起來,他用耳朵用手可以看 字;黑板上寫的什麼字,他一看就知道了,而且什麼顏色都看出來;還有些耳朵可以看。那麼這些不是每個小孩(都)可能——他的種子帶來的,不同。

那 麼你說普通人,這是普通人,沒有修過道的;有少數是他父親會修道的,教他的,只有少數做到。人的這個六根是可以互相為用。但是這個用法還不是神通,他是凡 夫境界,他種子帶來現行的業果某一部分有特強的功能,他就做到了。有些人行,有些人不行的。至於得道了以後,六根互用是當然的。

所以這一派的觀念,他說「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在「未成佛時,容互起故。」在沒有悟道成佛以前,自己互相起作用。

但是,「有義:無漏、有漏後起,非無漏後容起有漏。無漏五識,非佛無故。」 他說另外有一派的理論,「無漏,有漏後起」,所謂無漏果,必須要凡夫有漏之因清淨了,才得無漏果。並不是說得到無漏果以後,還起有漏的緣。他怎麼樣叫有 漏、無漏,我們的房子又不漏,他總在那裡叫「漏」幹什麼?我們凡夫六根都在漏,所謂向外奔馳,就是漏;散亂昏沉就是漏;一切妄念煩惱就是漏。所以講到五識 特別強調這個。「有義:無漏、有漏後起,非無漏後容起有漏。」證得無漏果的人,譬如像大阿羅漢——佛也不過叫大阿羅漢,得了無漏,當然佛得了無漏——不會 再起有漏之因。那麼他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他的五識還用不用呢?當然會用啊,佛也要眼睛看,也要耳朵聽啊!那要怎麼講?他這個起的五識的用是有漏、無 漏?是無漏的用。所以「無漏五識」,五識也在用,但是是無漏果的用。「非佛無故」,成了佛還有,五識當然要用,可是無漏。

彼五色根,定有漏故,是異熟識相分攝故。」 我們的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定有漏故」,凡夫境界必定是有漏之因,這是果報來的,是我們種子生現行的果報來的;「是異 熟識」,異熟識就是果報;「相分攝故」,這個現象,所謂相分,不是見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健康好壞、六根聰明不聰明,都是前生因緣果報,是異熟識的相 分所包含的功能。

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怎麼樣說呢?有漏根,我們有漏的五根,我們凡夫境界這個身體 的官能,同得道的時候無漏的識,唯識這個識,(是)「不共法」,「有漏不共」,有漏的根與無漏識不共。這個話難懂吧?這種地方,真是對玄奘法師……(第 21集完。雨辰於2007年11月21日中午聽錄結束。玉樹臨風20110814三校完)

【書籍目錄】
第1頁:唯識與中觀(一) 第2頁:唯識與中觀(二)
第3頁:唯識與中觀(三) 第4頁:唯識與中觀(四)
第5頁:唯識與中觀(五) 第6頁:唯識與中觀(六)
第7頁:唯識與中觀(七) 第8頁:唯識與中觀(八)
第9頁:唯識與中觀(九) 第10頁:唯識與中觀(十)
第11頁:唯識與中觀(十一) 第12頁:唯識與中觀(十二)
第13頁:唯識與中觀(十三) 第14頁:唯識與中觀(十四)
第15頁:唯識與中觀(十五) 第16頁:唯識與中觀(十六)
第17頁:唯識與中觀(十七) 第18頁:唯識與中觀(十八)
第19頁:唯識與中觀(十九) 第20頁:唯識與中觀(二十)
第21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一) 第22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二)
第23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三) 第24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四)
第25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五) 第26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六)
第27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七) 第28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八)
第29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九) 第30頁:唯識與中觀(三十)
第31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一) 第32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二)
第33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三) 第34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四)
第35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五) 第36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六)
第37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七) 第38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八)
第39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九) 第40頁:唯識與中觀(四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10-11 23:03:00
讚!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5-28 23:05:25
請問您有關:南師這上丶下冊的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書在那裡可買到,我很喜歡想閲讀,可否請您告知,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