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唯識與中觀(二)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境風吹識浪」,能夠成就一切東西。所以我們的業力構成,生命的根源、生死的構成,把心意識這個道理非要徹底研究通不可。

    比如我剛才叫這位同學出來講,前五識的「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這個我們就要作實驗。

    怎麼叫「合三離二」?我們的眼睛看東西,看見東西,照唯識來講九個因緣才能看見,缺一不可。有眼睛,有眼神經,有眼識,有光,再加上空間,要有距離--空間嘛,這樣才能看見,要有個空。這個空是有相的虛空--空間。如果眼睛這樣(師做動作)沒得空間,眼睛就看不見。所以眼睛(看東西)要空。

    耳朵只要八個因緣,因為它不需要光,但是耳朵要空間。那麼哪三樣要合攏來才能起唯識作用?呼吸,鼻子,鼻識要呼吸,進來給鼻子來碰到、合攏來。鼻子需要合攏來,它不需要光,不需要空間,所以這個鼻子只要七個因緣。嘴巴要吃東西知道味道,也只要七個因緣。身體的感覺(也只要七個因緣),因為它不需要光,不需要空間,有了空間反是沒有感覺了,必須要挨攏來才有感覺。身體譬如說,我們陳教授坐在這裡,陳教授我說我揪你一下,因為我們兩個有距離有空間他不會感覺。必須要揪到身上才曉得感覺。

    所謂「離二」,眼睛跟耳朵必須要空間的。鼻識,舌識(嘴巴)、身識要「合三」--這三樣要合攏來。「合三離二觀塵世」。你看世上的人們只曉得自己哎呀我會想我會感覺——愚者,他不懂。「愚者難分識與根。」唯識這個識在哪裡?難道它是神經作用嗎?既不是神經又不是細胞又不是什麼,這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我們感覺神經反應、細胞的反應,這是根源,這是六根六體上的根,不是識。識,它起作用是靠神經啊、靠細胞啊、靠生理的機能啊,靠那個東西的後面有個東西,叫做「淨色根」。像是洪醫師,我們大醫師在這裡給你們上醫學的課,我從擴音器聽到洪醫師跟你們同學的論辯,再三告訴你淨色根是什麼東西。洪醫師上一次告訴你們「淨色根」是什麼東西。這個「淨色根」。

    「五識同依淨色根」。「淨色根」,說它是神經的細胞也不是了。這微妙的很吶!「五識」要靠這個東西起作用,我們講到這裡再討論。那麼,今天我們還沒有進入正題。

    首先跟大家講,我們這一次動機,為什麼要研究唯識法相與中觀?中觀又是一個問題,求證的、修證的功夫,唯識是唯識、中觀是中觀。換句話說唯識法相的學問是世親菩薩、無著菩薩、彌勒菩薩這個系統;中觀般若是龍樹菩薩這個系統。這兩個綜合起來才談修持、修證。

    那麼因講了這個序論,說為什麼這一次要研究這個,然後對於現代人類文化衰落,等於現在人,文化、整個的文化是個空白。我們怎麼樣對時代文化思想,挑起一個良心上的責任,如何自己來求證這個東西,尤其對於佛法的正知正見。那麼第三,我們才順便討論到研究的方法,要把《楞伽經》,還有這兩天我找我們那些管出版的同學在趕印,趕快來印這個《成唯識論》單行本的原文,大概下個禮拜可以印出來。我們大概這一次的方向是走這個路線。

    所以希望你們諸位把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背來。前五識,它三首詩,這三個偈子。他把八識分為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他都是三首偈子,前面兩首偈子是講那個識的作用,後面一首是講怎麼樣修證到這個識境界變成證道的境界。

    譬如我們前面前五識的頌三。前五識,就是我們眼睛、耳朵、鼻子、身體等。這首偈子: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請你們注意,大家修持,我們坐在這裡打坐,為什麼身體沒有辦法忘掉,丟不開?受這個肉體的限制。肉體的作用,前五識——眼、耳、鼻、舌、整個的身體,前五識。你要能夠修持到變相,色身都轉變了,整個把這個肉體能夠修持變成空了——「唯後得」,要得到後得智的時候,菩薩到八地以上才能轉。「果中猶自不詮真」,果位上的羅漢沒有辦法把身體變得了。但是這個人體不是另外的物質哦,心物是一元的哦。

    可見果位羅漢轉了內在的意識以為「心」轉了,實際上肉身沒有轉哪!還是沒有轉了整個的身、心,是「果中猶自不詮真」啊!他對於真如道理還不知道。

    如果是大菩薩的境界,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立刻把肉身就轉了,前五識。「圓明初發成無漏」,證得無漏果。

    「三類分身」,然後這個肉體可以千百萬億化身出去,度眾生。「三類分身息苦輪」,可以化身在地獄、化身變畜生、化身變餓鬼,才能夠度一切眾生。「三類分身息苦輪」。每第三個偈子都是講那個識證果的境界,都告訴你了。

    只是我們大家一般現在講唯識啊,因為學者講唯識不敢碰後面這個偈子啊!韓老師講,不要說沒有修定,連打坐都不會打,打坐兩條腿翹起來還可以頂住下巴的,他還敢講「果中猶自不詮真」啊?!

    所以唯識法相是求證的,不是空洞地講理論,是佛法的中心。我們今天就到這。

     

    重要的序論向諸位要討論,先報告的。不過後來經過再三的考慮研究,我們這次要講唯識學的這個序論啊,在大家研究的這個熟悉、熟練的程度,好像很有困難。因此,我想放到中間或者放到後面我們來做討論。

    現在發現,我們同學們,甚至於外來諸位居士們,關於唯識的《八識規矩頌》還不清楚,還不深入。那麼,後來我們這一次的《成唯識論》的困難增加了很多。所以我們現在只好犧牲一兩次的時間,把這個《八識規矩頌》再要講一道,簡單地講一道。至於這裡的住院的同學們,《八識規矩頌》這一次講完了,希望(學得)非常仔細哦!不但將來口試隨時能夠答得出來,筆試都能夠默寫背得出來。不是為了學問,是為了自己修證的,有極需用的道理。

    總之關於這個唯識方面,有兩個觀念要認清楚。佛學裡頭之所以有唯識這一門學問,這是佛過世以後八九百年之間,等於我們中國歷史的東晉時代、兩晉這個時間,整個的完成同昌明;再加上幾百年的修習研究,一千多年,就是中國歷史唐代的初期、初唐,唐太宗唐高宗這個時代,經過玄奘法師的細心的翻譯,把它構成了中國唯識宗的一個大系。這個也就是整個的佛法,顯教、密宗,甚至於說各宗各派包括世間法,必須要知道的一個學問。

    尤其是現在,現在文化整個沒落了,甚至於說,中外各個宗教哲學都在破產的狀況中。幾乎人統統被唯物的思想——儘管不懂唯物思想,因為科學的發展,工商業、科技的發達,人自然迷惑在唯物的這個環境中。少數各方面講精神玄學的,乃至精神科學的,如何脫離物質世界,而能夠找到人的生命的本來的,都在摸索,但是非常混亂。

    所以不管在哪一方面,唯識的瞭解都非常重要。唯識裡就有兩個道理:我們曉得要研究唯識,第一個就要研究一部主要的論著,所謂《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這部書在佛學裡頭、佛經《論》部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課程,一般講修持的同學,我希望都不要放過了。《瑜伽師地論》之中分十七地。瑜伽就是現在一般講巴利文的後代的梵文翻譯,在英文裡叫yoga。所以經常說一般人以為學這個動作,打坐啊、練身體這個就是yoga。Yoga的意思、瑜伽(qie)的意思,那個是身yoga,作這些動作啊、打坐各種姿勢啊,這叫做身yoga。還有唸咒語是聲yoga,修聲音的瑜珈。印度本身的心瑜珈——心yoga沒有了,所謂心的瑜珈——真正的瑜珈,都到中國來了,就在佛學裡頭,這部《瑜伽師地論》。

    講到這個說明,我們要注意的,瑜珈我們為什麼翻譯成「yoga」?在古代的梵文裡頭,一般人修持,拿中國話來講:修道的人。這個道不一定講道家的道、佛家的道或者哪一家的道不管,這個道是個代名詞。在印度來講一般出世講修持的人,都叫做修yoga,瑜珈(jia1)。攏總叫修道,就是瑜珈。那麼真正一個人,專門修道有功夫的,這叫「瑜伽(qie2)師」,不叫yoga,叫瑜伽師。「師」是中文翻譯它的意思,那就不叫瑜珈了,叫「瑜伽」。所以中國的佛經裡頭有「瑜珈(jiā)」、「瑜伽(qie)」兩種念法。換句話說,「瑜珈(jiā)」就是yoga了。這是一個修道的統稱、總稱。一個是修持,有所成就的,那叫瑜伽。所以瑜伽師,就是說在修持有所成就的人。由一個普通人修持而到成佛,尤其佛法,他把整個的佛法,由人到天;由人天之際,到達如何證小乘羅漢的譬如聲聞緣覺的果位,乃至大乘菩薩道的果位,如何成佛,他的著作裡頭分成了十七章的範圍,所以叫作「瑜伽師地」,一地一地,就是一層一層,一個層次;這個「地」代表層次,所以是《瑜伽師地論》,一共有十七地。

    那麼假使你學佛的觀念不要搞錯了,大乘菩薩分十地,為什麼《瑜伽師地論》分十七地?不是的。他這一部的著作裡頭就是分十七個步驟,說明了由一個人如何到達修持成佛,要成就這個階段分十七地。

    那麼,所有唯識宗,《瑜伽師地論》是他基本的一部大論。把印度的佛學,由釋迦牟尼佛起,顯教、密宗各宗各派的修法的大原理以及方法統統攏裝在內了。所以真正要研究佛學必須要研究這一部書。它是真正的佛學大綱,也就是真正的佛學概論。

    那麼,所有的唯識的道理是《瑜伽師地論》的前面,「五地」,最重要的說明,是唯識。前面五地,分成哪個五地呢?前面第一地第一章,就是「五識身相應地」。就是人的五官,五官這個作用(五識身)相應地。「相應」就是yoga、瑜珈的意思。怎麼樣是相應、互相感通感應,這個是第一地。

    第二是意地,意識地,意地的在《瑜伽師地論》包括最多了。我們特別注意這句話。就是「意」,我們這個能夠思想的意,就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第六意識地這個唯識所形成的,唯心唯識。

    那麼後面三個地:「有尋有伺地」、「無尋有伺地」、「無尋無伺地」。這個「尋伺」的道理,這兩個字古代的翻譯(這個我們先報了,免得他等著寫黑板),還有「有餘依地」、「無餘依地」,就是說證得涅槃的,如何「有餘依」、「無餘依」。那麼這樣合起來,這幾地,它唯識討論的,這五種最重要。至於說中間,所講到「三摩呬多地」,如何真正得定;「非三摩呬多地」,一般人打坐走錯了的,不是聖境,他以為是定。也有敘述,分析得很精詳。「有心地」,怎麼叫有心?「無心地」,禪宗經常說證到無心,怎麼樣是無心?所以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的道理在哪裡?那麼《瑜伽師地論》一共十七地的一百卷,好像古今以來研究唯識,很少有人把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不要說研究到滾瓜爛熟,把他好好看完的人就很少,幾乎看得你會不懂了。第一文字的關係,文字的翻譯特殊;第二太科學化了,邏輯的層次太嚴密了。

    尤其我們中國人的頭腦不大喜歡搞邏輯,大致上是醬油跟醋倆差不多。所謂指頭一舉就開悟了,這個中國民族很歡迎;究竟悟了沒有悟了不知道,反正當成悟了——「啊,這個很好!」所以那麼分析的精詳是不大歡迎的。不大歡迎的原因,第一,就是說這個民族缺乏邏輯科學的頭腦,也就是劉教授前天也講得缺乏,我們大家慣性,並不是我們沒有。沒有經過這個教育嚴格的訓練,數學的頭腦、科學頭腦太缺乏。第二呢,我們的天生有一點馬虎,所以很少有人研究完。但是你們要注意,真正講修持,尤其對現在這個時代、未來的時代,《瑜伽師地論》是更重要。

    這個《瑜伽師地論》十七地一百卷,同華嚴經一樣的多,比華嚴經還多,華嚴經只有八十卷。《華嚴經》的翻譯有兩種,一種叫六十卷的華嚴,先期的翻譯;後期翻譯完備的叫八十卷的華嚴。可是《瑜伽師地論》是一百卷,講卷數,本書更多。

    那麼《瑜伽師地論》這一部書道理、重點在哪裡?講修持。「修持」名詞在唯識學叫做「證成道理」,我們上一次提到過。不過這些名詞希望大家再記得,「證成道理」,(證明的「證」,成功的「成」)修證完成,這個道理——怎麼樣修道,能夠證到這個道。不是觀待道理,也連帶著觀待的道理。這都是唯識學的名詞。

    什麼叫觀待道理?觀,就是觀察;待,就是相對的。換句話,證成道理是功夫,觀待道理是思想。所以講唯識學有些是觀待道理,在邏輯上分別得非常清楚。但是照修持做起功夫來,這個觀待道理配合這個證成道理,事跟理兩個真合起來,這是非常難的,非常非常難!因此我們一般後世以來,研究唯識學多半落在講觀待道理上。所以能夠把唯識學配合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學密宗、學禪、學什麼,觀待同證成道理配合起來的,幾乎很少。

    譬如我們曉得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學禪。禪,都曉得基本上達摩祖師吩咐的是依《楞伽經》為印心根本。《楞伽經》就是唯識宗的主要一部經,也是禪宗的主要一部經。換句話,各宗各派都離不開的這一部經。那麼,它重要的是在證成道理,修證完成。那麼,同時密宗呢,學密宗的人對於《瑜伽師地論》、《楞伽》、《華嚴》等等都非要徹底瞭解不可,不然密宗學起來很危險,多半學成外道,學成魔道。學成外道是很客氣的,走入魔道是很容易。

    為這些道理,所以我們把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一定先弄清楚,這是初步的,等於說學唯識學,它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玄奘法師因為唯識學,講唯識有那麼的困難,所以他翻譯了這些以後,以自己的心得、瞭解,再把唯識的大綱的綱要,簡要——不是詳細的——簡單的要領,歸納又歸納,所以他作了這個《八識規矩頌》。我們想,《八識規矩頌》大家現在手邊都有,就是這個《楞伽大義今釋》上面有的。《八識規矩頌》有個《貫珠解》,這是幾十年前一位研究唯識的居士范古農,稍加簡單明瞭地註解,他這個注得比較更簡單更要好。諸位假使沒有書的,在座有書的可以跟他換一個位置,幫忙一下,沒有書的找有書的旁邊去坐一下。

    那麼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他把八個識分成四個部分,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給它作三首偈子,分三部分。

    那麼我們曉得,第一要瞭解玄奘法師為什麼把八識分成四個部分來作偈子呢?這個就是學唯識首先要瞭解的。唯識學認為一個人、普通的人成佛,普通的人、凡夫的心,結果成佛;不像別的宗派說,把人——譬如說我們普通人都聽到禪宗是空的,或者說學佛是空的,空了就成佛,這個觀念很錯誤的。空了就成佛啊?是什麼人的見解?是我們一般人自己下的註解,不是佛說的註解。佛經上很少找到說「空了就是佛」,沒有這個話。這是一般人自己對佛學錯誤的見解相傳。況且你還空不了,沒有修空了的。

    那麼怎麼樣能夠空?這個空這個問題,依邏輯來講,什麼叫做空?空有很多種啊。譬如說這個虛空也是空的。譬如像我們現在拿唯物的思想來講,一個東西沒有了就是沒有了,沒有了就是空的;人死了,死了就死了,死了就沒有這個人。那麼這種這樣叫做空嗎?這個空在佛學叫做「斷見」,斷掉了,這個東西沒有就沒有了。所以空有很多種。拿般若經來講,空,一直連下來有十八個空。你說「空了就是佛」,是哪一個空啊?拿我們來講,空間也是個空。理性觀念上對於這個東西沒有了也是個空。沒有了是絕對否定了;沒有這東西就是沒有了。

    那麼拿我們意識境界閉起眼睛來,覺得腦子不大思想,清清淨淨地、迷迷糊糊地,那個自己認為也是空——這是你意識境界,是你第六意識的現狀,並不能算是空。你如果認為這是空,你大錯而特錯!如果這樣認為是空,打坐下去呢,越來腦子越白癡了,會糊塗了,將來什麼東西也不會想了。所以依佛經(講)的果報,坐起來迷迷糊糊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什麼感受,坐在那裡以為自己是空,坐久了,他生來世是變豬,變成頭腦沒有思想的東西。不要說他生來世,假使一個人在昏昏噩噩以為我自己這樣空——住久了,三年以後,你文字都不會寫了,什麼都想不起來了,思想非常遲鈍。這不是空。這是意識停留一個無記位,喪失了記憶力。你意識可以把自己喪失,造成喪失記憶力。所以偷懶的人、不肯用腦筋的人,往往智慧出不來。這個腦筋是越用越出來,它不用了以後,它慢慢就變成什麼智慧也沒有,一天就是這樣,懶洋洋的,就會到這個程度。所以人到了自己整天腦子靈光出不來,慧力出不來,可以說前生你走這一類的頑空境界走慣了,所以腦子會笨,思想會笨。我講腦子是借用的名詞。

    所以佛法不承認這些亂講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後來又批駁。

    所以唯識告訴你成佛是「轉識成智」,只有這一轉。是一個東西,把你轉過來就成佛。凡夫也是人,佛、聖人也是人,轉凡夫成聖人,只是這一轉。所以轉識成智,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識,在聖人得道叫做智,智就是般若,成所作智——前五識。第六識意識轉了,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識我執的這個作用,轉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這叫「四智」,轉八識為四智,這是凡夫成佛。轉識成智,這是唯識的道理。所以成佛的了,不是功夫的了,是智慧的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智慧成就是轉八識為四智,轉識成智。

    所以玄奘法師以八識分成四智的四部分,每一部分寫三首偈子,他所以寫了《八識規矩頌》。頌就是佛教文學,非詩非詞,又像詩、又像詞,是印度的文學的韻文與中國文學詩詞的韻文的參合攏來一種變體,所以在佛經裡經常有頌、偈,這是印度文學、佛經文學與中國詩詞文學參合的變體的一種作品。

    那麼八識轉四智呢,我們曉得,順便也提到禪宗裡頭,說六祖到底是開悟的人,六祖就講過,轉八識為四智,轉其名而不轉其實。還是這個東西,轉了,轉其「名」,這個理上轉了、名詞上轉了、現象上轉了,這個實際本質的還是這個東西——轉其名而不轉其實。是這個道理。

    那麼,現在我們大概介紹一下,先把這個《八識規矩頌》瞭解一下。

    第一首,第一個頌:「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所以有些同學我要你們背啊,你覺得很痛苦,背是很痛苦,不要說是你,我認為背書的記憶力比你們都高明,當年我要背這個的時候也很花時間。因為它不是詩詞,很拗口。但是一個方法,你必須要把它背來。這個背呢,不像詩詞的背法,好的文章情感上背很容易就背來了。這個東西是理性上背,要分析地背,你就背來了。所以往往看到是四言八句,你也總想讀詩一樣的「月落烏啼霜滿天啊……」用感情去背,絕對背不來。

    現在我們提到前五識這個偈子,看下面註解——「性境現量通三性」。我們先講這幾個名詞,我們先拿現量這個名詞來講,這個名詞必須要講一道,因為有許多新進的同學,好像又聽過又沒有聽過,一看,聽這個課很吃力的,所以……

    唯識學有三量,這個「量」有三量,這個名詞必須要記得:現量、比量、非量,這三個量要記得。實際上還有個名稱,在三量以外還有個「聖教量」。

    我們曉得,這個現量,「量」是什麼東西?首先要搞清楚,量是一個邏輯上的觀念。勉強拿現在觀念來講就是「範圍」,也可以說它內涵的意思,拿邏輯來比方,量是這麼一個意思。[錄音中斷]

    ……這個是眼睛當時的現量。等於一個照相機對好了一個鏡像的鏡頭,這個是現量,照相機就呈現出來,這個叫現量、現量境。呈現出來。好了,我們曉得現量是這樣。

    那麼現量在唯識學上的名詞,用處最多是意識方面的比方。意識方面這個三量比方用處比較多。因為說我們這個意識的現量,意識就是我們譬如講打坐吧,我們拿證成道理來講,作功夫求證,一個人打坐坐起來,六根一擺,身體腿一盤,手一收,這個時候;也不要念佛、也不要修氣功、也不要唸咒,什麼都沒有,這一剎那一擺的時候,心裡頭什麼都不去分別,這一剎那之間,就是六根的現量擺在這裡。裡頭沒有思想,可是都知道,這是意識清淨的現量,意識境上的現量。

    所以像我們參禪的,或者修密宗的,或者是修淨土的,譬如淨土宗經常講一句話:念佛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念到阿彌陀佛都沒有了,念不起來了,想不起來了;不是想不起來,沒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了。可是你說我睡著了?——不是睡著,很清醒。那麼心裡有別的雜亂思想沒有呢?——沒有;雜亂思想都沒有,阿彌陀佛也沒有了,他這個時候就是意識的現量。

    那麼這種現量的境界,參禪的,修密宗的,乃至於說念佛,經常會呈現。實際上有時候人,普通一個人乃至一個寫文章的文人,一個藝術家也經常碰到這個境界。一個文人,思考一個問題,想寫文章,寫寫寫……有時候下筆啊,筆拿著,呆住了,好像怎麼沒有思想了?可是說,前面一個人過來知不知道?——知道啊!街上有車子聽見了?——聽見啊!什麼都知道。知道以後,可是呢,一下好像停頓了,也可以說這個時候是很輕靈,心境很空靈。這個情況是意識的現量。

    所以一般學佛的人,乃至一般哲學家、心理學,把這個第六意識的現量到達了這裡,加上自己意識的比量,比量就是比較性的,「哦!哎喲!這個就是道!」這個是比量。怎麼比量?比量都是你那個原有的知識比較性地、相對地來下註解。

    所以世界一切的學問、一切的理解都屬於比量,沒得現量。到現量來的時候沒有比量。

    勉強拿邏輯來講,這個心理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

    那麼現量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識這個現量境界,就是我們普通講,六根大定,六根清淨,不過是現量而已;「一念不生全體現」,意識的現量而已。乃至密宗所講的,像西藏的密宗最高的無上瑜珈的大手印,這麼一拍之下,萬念皆空,認為這個大手印是道——實際上還是第六意識現量而已,沒有什麼。不過有許多人因為在這個地方悟到,認為就是悟了。這個時候的悟了,大家沒有智慧的比方,他就錯了。這個是現量中間你起了一個比量的念頭了——「嗯!這一下是空的,這個就是道,這個是本來面目。」實際上,這個是比量的作用。

    所以現量在第六意識上用的最多。我們第六意識,平常我們所有的思想,任何的學問(都是屬於比量。)[錄音中斷]……比量就是分別意識了,就是意識在分別。那麼這個意識的分別,習慣性地,譬如我們一個學哲學的人,經常他講話、他的動作,乃至於作人,我經常,因為我們也教哲學,經常我都笑那些哲學系的同學,你看那個一身的細胞都變成哲學了,那個樣子都是哲學味,神裡神經兮兮的樣子。他那個比量的意識已經形成一個意識的形態了。就是說每一個思想,他構成一個習慣了,所以我們現在心理學一般的翻譯,叫「意識形態」。這個習慣性的意識,這個比量的作用,已經變成了一個固定的形態了。這是凡夫境界的心理,都屬於比量。

    實際上,我們這個現量,第六意識,那麼,我們加上——唯識都講到這裡,我們現在講的唯識(是)我的唯識了,就是告訴大家,經典上所有,包括哪一個經啊……太麻煩了,簡單明瞭告訴大家。一般人講唯識都在觀待道理上說到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況且還難到達。如果拿證成道理來講,你這個現量也就是比量,這個意識的現量是比量。這個道理。

    所以你們這個,在我們住院的同學聽唯識,要非常非常注意了啊!如果真好好地聽,大概你們這個課程下來,你們的思想智慧要開了。不用心是沒有辦法的,這種地方處處(要用心)。所以要給你們開邏輯的課,就是訓練這個思想的觀待的這個頭腦習慣。

    剛才因為我講到這裡,我說嚴格地講起,意識的現量也屬於比量,有一位同學坐在後面在點頭,因為他已經領悟到了。那個當時一念清靜,你只要曉得這一念清靜,認為這就「是的!」,這個「是的!」這一念已經落於比量了。是的、非的,對待的道理出來了。(這是現量和比量的道理。)

    接著這個三量的講解。

    至於「非量」呢?「非量」有幾個解釋了。我們普通的人,一般不管你學問多好,乃至於說拿唯識的道理,一般哲學家沒有悟道、證道以前,你哲學家、邏輯學家、不管你什麼高明,統統在比量的境界,沒有得道。意識的現量都沒有拿到。比如我們舉一個例子,西方有名的哲學家笛卡兒講了一句話:「我思即我存」(我思故我在)——因為我有思想,所以我存在。這句話拿唯識道理(講),他在比量上玩,意識的現量都沒有看到。意識現量看到的時候,意識現量那個時候不起分別,無所謂我思了。所以有我在思想,這個思想——這個是意識作用,這個意識是比量境界,不是現量。那麼至於這個亂七八糟的思想,乃至於說一般有精神病的、神經病的那一種思想,一個人或者是受情緒影響,思想想歪了的,一個人想到無緣無故情緒、生理情緒變化影響,受它的牽起走,或者是今天非常高興、非常悲哀,乃至於想自殺,乃至於有時候高興起來,「幾度心狂欲上天,每回渴飲思吞海」,好像海水都煮上酒杯一樣喝得下去;「幾度心狂欲上天」。這一種境界——非量,非正常的思想。可以說是幻想。幻想的境界所呈現的屬於「非量」。我們拿這個三量先作介紹,先來研究意識境界。

    所以這個三量,我們現在是講唯識名詞介紹,有個範圍,啊。這個三量很重要。

    但是唯識學進一步講呢?我們現在介紹的,拿第六意識做個目標,說明這個三量的作用。可是唯識所告訴我們呢,整個的這個世界,宇宙萬有這個世界、物理世界,以至我們的身心,一切擺出來,這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這問題來了。

    這個整個的世界,這個宇宙萬有,太陽月亮星星,山川人物草木,乃至雲怎麼樣飛、風怎麼樣吹、水怎麼樣流,乃至我的身心怎麼活著,這一切滿眼萬象是第八阿賴耶識所呈現的現量境。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先插進來一個問題。所以學唯識宗的批駁什麼《楞嚴經》啊,批駁其他經典。那麼其它經典也一樣,《楞嚴經》上佛告訴阿難:「虛空生汝心中」,整個的虛空在你的心裡頭,「如片雲點太清裡」。整個的虛空、整個的宇宙、無邊的宇宙在你的心體裡頭、在我們自己心性的本體裡頭,不過萬里虛空當中的一點雲那麼……。你看他講我們的心量有多大!——「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何況其他的世界、十方世界還依虛空所生呢!整個的十方世界還包含在虛空裡頭。就是說,這個文章反轉來的:整個的譬如地球、星球、月亮、太陽,在這個虛空裡頭;但是,佛說整個的虛空在你的心性本體裡頭,不過是萬里青天裡頭一點灰塵而已。就是說我們的心量有如此之大。

    那麼,這樣看來《楞嚴經》所提出來這個要點,唯識所講的:這個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是同一道理。現量境。

    所以瞭解了這個現量境,我們曉得了。這是現在我補充出來給大家討論。

    本來這個課程,像我們這樣上,是要給佛學很有很有基礎;不敢說很有很有基礎,甚至我們擴大一點,相當有造詣的人可以討論了。現在也許我這樣講大家有點吃力,大部分的聽眾希望多多留意,也許以後再聽到的這個機會還有沒有不知道啊!

    這個現量,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賴耶識整個的呈現的現量。那麼好了,我們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不要走小乘人的路線。這個物質並不討厭啊!

    修小乘人的路線有兩個路線:一個路線是討厭世間,討厭物質,要離開外物好像才證得內心的清淨,才能得道。實際上都在玩弄意識!對不對?第二點呢,小乘的見解呢,把外物——外面的世界,同精神的「心」分成兩個世界,等於柏拉圖的西方哲學家的分類法——精神世界、物理世界,分成兩個世界。實際上非也!

    就是說,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心與物這兩方面,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就是等於我們現在所講心物一元是一體。

    既然瞭解了一體,小乘的修法,是空外界、空掉身、拋掉四大,而證得清淨的這一面,認為是究竟涅槃——錯了!所以是外道。

    我們翻開第八阿賴耶識的頌,結束的偈子:「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這些將來都會講到的,現在只引用「受薰持種根身器」這一句來說明這個道理。

    根——就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意識的思想。身——就是這個肉身、這個身體。身,特別加重提出了這個身。根、身。因為根呢,是生理上的機能,前五根。身呢,把機能包含進來,整個的身子,活的這個身子,乃至死了的這個身子;器,是物理世界。都是阿賴耶識所呈現、所變出來的,這個現量。

    那麼,我們曉得現量是這麼一個東西。在一般的唯識講,大家忘記了,把這個現量範圍說得很少,都屬於第六意識。

    那麼現在有個問題來了,我們要進一步。

    所以我經常有個感歎,這一百年來,這個唯識學,乃至說明朝以後,都給他們搞得範圍縮小了,一塌糊塗。你要注意哦!

    好了,我們人——凡夫為什麼有思想?這個思想都是比量,這個比量也是阿賴耶識的現量。

    這是我特別提出來告訴你們,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假使有過去的唯識學家、前一輩歐陽竟無先生——我們是忘年之交的朋友——在這裡,一定是聽得鬍子會起翹了,呵!他一定要跟我倆論辯。當年我跟馬一浮先生也是忘年之交,他是蔣介石先生的舅舅,馬一浮先生那個時候他已經鬍子頭髮都……馬一浮先生著作上有這樣一句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那是果位上的事。」我說:馬先生啊,你講過這個話?他看我這樣一講,「哎呀!」他說,「我現在很後悔著作,很想把它燒了!」我就不講話了。前輩的談話高明得很。曉得我這樣一問,問題來了,他馬上警覺到了:「哎呀!過去的著作我很想把它燒了!」因為我要問的:「靈光獨耀」不一定是果位上的事;一切凡夫都有「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的一面,聖凡不二。

    正要跟他辯這個問題,你看還沒有等我開口提出來、我一字都沒提,前輩的機鋒好厲害,「哎呀!」他說,「這個這個……哎呀!我是很後悔當年輕易著作,想把這些著作都燒掉!」你看多高明!好,我們先休息。

     

    剛才說的,我最後一句告訴大家,我所提出來的,再加一個範圍說明。一般講的唯識,是以觀待道理,就是用唯識學的原來的名詞——觀待道理(剛才黑板上寫過的),拿現在講叫邏輯思想辯別的範圍,而說意識的現量、比量、非量這三量的差別。

    如果進一步,由阿賴耶識的道理講,即使非量與比量,也都是阿賴耶識的現量。但是要加一個註解了,這個現量,是講阿賴耶識呈現出來幻有的、幻有存在的這一剎那。這一剎那又要加註解了(所以以唯識的道理處處要用到邏輯),這一剎那,就是萬古千秋也只是這一剎那。等於佛經說,你看每一本佛經只有「一時,佛在哪裡……」萬古千秋,無前後際,只有「一時」。這個道理要瞭解它。

    那麼剛才劉教授劉老師、劉世綸老師也來談論過,她一提她當然就懂了。那麼後來有同學來問,我說你找劉老師討論,我剛剛下來想休息一秒鐘,你再問我,把我的休息現量打破了!(一笑)所以我不肯用比量,因為劉老師那裡你可以去比量一番!後來跟著有一位我們的同學來問,他就問,他說老師啊,那麼思想的思維意識,剛才據他所聽的意思也是阿賴耶識的比量。我說:「你這個問題也去找劉老師。」他跟劉老師那邊聽了一下跑來跟我講,劉老師所講的同我的意思稍有差別。我說那你先挑出來,這個問題大家都可以討論碰到;答覆一個人也是答覆,一千個人一萬個人一起答(多好)。這就是佛經的辦法。你看佛經上有許多人,你看他的記錄,問題他是懂了,他怕別人不懂,(比如像)阿難或者文殊菩薩,他都要提出來再問。不是為他自己問;為別人問。所以問一個問題,學佛的精神:我一個人懂了,希望大家懂。這也是慈悲心。那麼,我說你寫來,寫來一起答。結果他一寫出來,我說你已經自己有了答案。

    他說:「思想思維也是阿賴耶識所呈現的比量,這個意思是否是由於我們的身心物質等等,都由於阿賴耶識所生起的這個道理、這個邏輯而來的?」對不對?好!我說你本身就是答案了,對了!那就不要我來解釋了。不過我剛才念他所提的這一道,是這樣講的。但是要注意哦,聞者自負,言者、言語的責任、說話的責任自己負責,這是我說的,這樣我要自己負責起來。

    不過又說回來,回到一般所講唯識道理,多半把這個,譬如說現在前五識的這個,前五識說:「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鼻舌身是現量的境界,不屬於比量,也不是非量,你注意哦!這是講,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頭、身體,這叫前五個識。你注意哦,我再說一道哦,我們的眼識,不是眼睛哦!眼睛是叫做眼根;耳識,不是耳朵,耳朵叫做耳根。佛學名詞叫根;我們現在名詞,眼睛是視的器官,看東西的器官;耳朵是聽的器官,鼻子是呼吸器官,舌頭嘴巴是吃的、嘗味道的器官,身體是感覺器官。這是簡單地說。拿現代觀念還要加上,這個感覺的器官,拿現在醫學你就要——現在思想懂了,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身體依醫學的立場是九大系統:所謂骨骼的系統,這個身;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又有分類,中樞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就多了。所以今天研究佛學講修證,非懂科學不可。當然我也不懂。但是你要非常留意現代科學常識,一定要有。我已經不懂,一看同學們這些基本常識都沒有,今天談修證講科學,太可怕了!不可能。

    譬如說細胞是個系統,荷爾蒙又是個系統。比方學醫學講人體的內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所以醫學分類、科學分得那麼嚴密。哦,這是腸胃科主要醫生,他最後專門研究消化系統去;這是一個肺病的專科醫生,他先都學過了,最後是專研究到呼吸系統去。那麼這許多的學問知識,在佛學唯識學裡,都屬於「身根」。

    所以今天你們青年同學要承先啟後,弘揚佛法的文化,乃至古今中外的東西,希望比我要高明,我已經很差勁了。因為我還沒有時間進去過科學去。我相信我有這個頭腦,因為很多學科學的同學乃至到了大問題,他的專業解決不了,結果問我。我有這個經驗,問我我說我不懂,我說你把你那一門給我上課講;講完了,你的關鍵在哪裡,「這個地方我怎麼樣試驗都進不去」,我說你這樣一來……?哦!他進去了。他說老師你怎麼知道,我說我也不曉得(一笑)。因為你告訴我,你懂嘛!我是跟你學的啊。

    這個地方就給你講證明,一個思想、學識,我們人的生命裡頭的慧力、智力是無窮的,只要你曉得去應用它。這是附帶說到。

    現在,我們講到這個三量的道理,剛才提出來這個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是屬於現量境界。那麼我們眼睛為什麼——你看,因此告訴你們,像催眠術——現在我講了就是傳給你們法哦!照密宗就叫傳法哦!那密宗就不得了了,這樣每一個法,不曉得你要磕多少頭拿多少錢。我現在都把它作科學道理。所以像密宗有許多修持,現在研究佛學,要想證得這個身心道理,的確的確可以設計物理的機械,幫助人,(使人)容易昇華、超脫。

    譬如密宗、瑜珈(yoga)、後來的催眠術——世界上催眠術是yoga裡頭脫出來的一支;那麼乃至於道家,中國的道家,很多是利用光來修持的方法。譬如人假使對著鏡子對著光,眼睛再一定好,一對,自然空了,一剎那之間就空了。但是要明師指導哦,吩咐你一句話,不指導很危險的,也許你人就精神分裂了,也許就走了。這一剎那空了,他是利用什麼?這個眼識現量,眼對著——你們大家可以試驗哦!把眼閉起,突然張開對著前面,意識不加上分別,也不管它前面是個人也好、什麼也好,這一剎那是眼識的現量。

    等於那個照相機,我們把它一架上,對到那個景象;照相機後面有個人,這個人不按(快門)下來,這照相機永遠是對著那個東西。我們的眼根、眼睛是照相機,外面景象就是照相機所相對的現象。那麼眼睛看到東西,馬上我們曉得,「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好看不好看」,那是第六意識加上的分別。第六意識不加上,眼睛就是這個現量。

    所以你說,好,現在告訴你,意識的現量,有許多人,禪宗的參話頭、淨土宗的念佛、密宗的修咒子啊,又結手印、又搖鈴鼓、又觀想,意識忙得很啊!修密宗,那意識忙極了的,又唸咒子「轟隆轟隆」,又結手印,這個指頭彎過來、那個指頭彎過去,搞了半天,又要散掉;這是花了供養了,這是茶了給佛了……完了,忙得很,又鈴子鈴鈴鈴、咚咚咚,腦子要觀想:幾個頭哦……忙活完了,那個意識累到極點,一下來以後啊,意識疲勞了,就擺出意識現量。意識現量一擺出,哦!呈現了。禪宗也**。那麼一般人認為這個:「啊!悟了!空了。」

    實際上我們曉得,許多學禪修道,這裡空了以後——所以清朝的雍正皇帝他是學禪的,他就講,禪宗有三關,所謂破初關是第六意識的打破了。有道理,沒有錯。一般禪宗所謂破關哪,初步開悟了——參破了——是第六意識現量境界。這還要修,這不算數。所以初關破了沒有什麼稀奇嘛。

    那麼我們現在講,假如破初關,我過去的經驗,隨時要你破就破初關了,把你引到那個空的境界很容易。因此你們也懂一個道理了。比如說,我們這個身體上打坐以後,氣脈發動,有個觀念很重要,你們浙江有兩個同學日記上都寫出來,很嚴重的問題,什麼任督二脈啊、奇經八脈打通了……你要曉得,任督二脈、奇經八脈通了沒有什麼稀奇,這不是道啊!換句話,這是身上面身根的現量而已!因為一般人覺得:哎喲!任督二脈、奇經八脈打通了,得了道——不相干啊!你們是中了武俠小說的亂講(的毒),就是拿武俠小說亂講,任督二脈、奇經八脈打通了他不死嗎?還是要死;他不病嗎?還是要病。不過少病、慢一點死。因為他氣脈通流了,生理正常。生理上保持慢一點老化,有這個效果。所以氣脈通流不過是身根與身識達到某一種現量的境界而已,不加意識破壞。

    譬如我們每一個人氣脈都在通的呀!你們注意哦,每一個人任督二脈都通的哦!在座的人,凡是活人(都是通的),不通他就死了。那麼你說我怎麼沒有一個東西在流動的感覺呢?那因為你的意識用在某一個追求觀念非常緊的時候,影響了身識的神經也緊張起來,緊張起來自然感覺到有個東西在轉動。這個東西一轉動,反轉來影響你的意識,「啊!這個東西好!」意識進入了另外一個現量境界上,是誘導性的進步。就是這個道理。不是不對,也是對。

    但是,你認為任督二脈都通了,或者奇經八脈通了,乃至於密宗講三脈四輪通了就成功、就得道了——不是的!錯了!這個將來給你們講,講到那一部分再詳細告訴你們。

    所以,第六意識的現量是這樣一個東西。

    因此,許多,我們看古人,不要說現在沒有禪師,古代許多的禪師充其量是第六意識破了的悟,不算究竟。幾乎歷代的禪師沒有幾個大成就的。因為教理不通。唯識是非通不可,有這樣嚴重!

    所以,現量的道理懂了哦。

    前五識,你看,玄奘法師在偈頌第一個,性境,前五識屬於性境,它屬於現量,不屬於比量。因為比量、非量是第六意識的境界。前五識是現量。

    所以你假使一個人修持懂了這個理,不管你……,你坐起來就是傻拉瓜唧坐著都可以,你的意識不起比量、非量,不起分別的作用,你身體坐久了,這個現量自然起變化。但是你要注意哦,身體起變化,剛才譬如提到奇經八脈、任督二脈,乃至身體內部到了某一個氣脈、到了某一步功夫,你坐在這裡,身體內部是亮的哦,發各種彩色的祥光哦!在普通,你理不通呢,認為得道了!你這一觀念錯了,就屬於外道。雖然不屬於魔道,卻不是真正的佛法。但是這個功夫呢,外道也好,佛法也好,一樣,內部發亮。其實這個是什麼境界呢?這是五蘊裡頭「受陰」境界。「受陰」是什麼呢?就是感覺,還是感覺範圍。這個感覺的東西哪裡來?感覺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

    懂了吧?這樣懂了吧?尤其明光(師呼人名)啊,你特別注意呦!你學科學的哦。所以這個課要很側重,我希望你特別注意哦!要挑起這種擔子來哦!

    這個都屬於這個境界——這是受陰。那麼這個五陰同唯識的關係太嚴重了,將來再說。現在我們暫時把現量的討論到這裡為止。所以說你要整理這個講稿恐怕很難哦!尚德啊!整理要很邏輯啊!

    第二,關於性境。要注意哦,唯識有三境、三個境,哪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這三境。「三境三量」,唯識的名詞,剛才上面「三量」先介紹了。

    這個三境的研究,境就是境界。現在我們用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明顯地告訴你,直接告訴你,所謂直指人心,見性(一笑)。

    他說我們這個身體是性境,不是獨影境,也不是帶質境。性境是阿賴耶識所呈現的,阿賴耶識的功能所變出來的。換句話說,進一步,我們這個四大、所有的身體、前五識這個作用,是它的性境,本身自然的功能所呈現的。

    所以,我們要死以前,把這個好的眼睛捐掉的時候,這口氣沒有斷,腦神經沒有毀壞,趕緊就捐了。當然有一點點痛苦,這是菩薩道,犧牲了,給後面人用,這個好的眼睛挖出來馬上冰凍。你說假使說已經死亡的人,這個眼睛,為什麼接到好人上面還起作用?一個學科學的問你學佛的,這是什麼道理?講物理的,唯物哲學就是物理,因為他眼神經細胞在沒有死亡以前先把它保留。那麼請問,你所謂靈魂、心性、這個意識入於哪裡去了?在哪裡?馬上要告訴你哦!

    這個禪宗、唯識學裡頭都有人問過這個問題,古人已經問過。一條蚯蚓、一個蛇,把它斬成三節或者兩節,那個蚯蚓你把它一剁三節,它兩頭都在動,請問:本性在哪一頭?

    一條蛇,把它剁成三節,它尾巴、中間、頭都在滾,尤其是毒蛇,很靈的蛇,你把它剁成兩節,那個頭馬上跑了,半節的蛇頭它會去找藥,把草藥找來以後,這樣接上,自己把身體兜攏來就好了。雲南白藥就是這樣發現發明的。

    那個雲南人到山上採藥,因為割草把藥割來,把一條蛇給割斷了。結果他看到那半截的蛇就拚命跑,跑了以後嘴裡含了草來,自己把自己這麼一放一放,兩個身體一兜,那條蛇等一下又走了。喲!他奇怪,這是什麼東西啊?那個採藥的人啊,他腦子一動,又去找到這個毒蛇,一刀就把它砍斷,砍斷了後那個頭就又跑去找藥,一找來他就把它(藥)搶下來。所以發明雲南白藥是這樣來的,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你譬如蛇、蚯蚓,我們講這個道理。那麼這個問題,唯識答覆你很簡單:這叫做「余命未斷」。余命——這個時候阿賴耶識沒有完全分開。也就是說,一個物理的作用一樣——餘力未斷。我們把電風扇的開關關了,可是電風扇還要轉動好多圈它才停。一個東西旋轉很厲害的時候、生命活動很厲害的時候,突然把它停掉的話,它生命還要旋轉一下,最後才完全靜止。這是「餘力未斷」,物理的道理,是「餘力未斷」。生命意識的道理是「余命未斷」。所以人一死了,別的地方(還沒有死),意識(先)死亡,我們要死的時候第一個——迷,腦子迷糊了、心裡迷糊了,意識先死亡了。前五識性境還死得比較慢。尤其這個時候他的余識還在——他是性境,性境是阿賴耶識,說白了。阿賴耶識,我是這個阿賴耶識,你也是這個阿賴耶識,他也是,萬物共一個阿賴耶識,所以它接上可以起作用啊!這是生命。

    當然這一段還要詳細地分析哦!所以真正的佛學是個大科學。你們要注意,光是在那裡辦刊物,所以我反對辦佛教刊物,一天十八界、十二根塵、六根六塵,倒來倒去的,就是那幾桶水——不要再講了,講了幾十年已經夠煩了,聽都懶得聽了!現在要向科學裡頭證據,要懂得這個。

    所以前五識是性境,阿賴耶識呈現變化的。好!那麼我們懂了是這個樣子。普通顯教講四大皆空,一講了四大皆空啊,我們下意識有個註解,這是很討厭的,很討厭的東西。對不對?那麼再加上小乘的見解不淨觀、白骨觀啊,把它看得一毛錢都不值。

    到了大乘的見解不同哦!所以大乘菩薩道自己把自己傷害,出了一點血,是犯菩薩戒的、犯殺戒的。因為你這個肉身就是菩薩身。假使你一旦悟道成佛,他就是個肉身菩薩,我就是個肉身菩薩,我自己出我的血也犯戒。所以學密宗的人,乃至自己洗澡洗下來那個洗澡水不能馬上倒,自己還要喝了三口才倒掉。你們覺得很可笑,一點都不可笑!第一,是不垢不淨;第二,你本身上下來的東西,它是壞的呀?也不是壞。為什麼?它做肥料,會幫別的、他的生命又成長了。朽腐就是神奇,所以化朽腐為神奇;神奇也就是朽腐。

    所以大乘道的四大——四大不錯啊!六塵也不惡啊!所以禪宗祖師講,「六塵不惡,便同本覺。」(原文在三祖《信心銘》: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六塵六根有什麼壞?用不著空了一面、取一面捨一面啊——不取不捨。「六塵不惡,尤同本覺。」還是自性所變的性境。所以依菩薩道來講,等於中國的《孝經》上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你看曾子著《孝經》,你看起來那麼愚腐。

    換句話說,你愛惜自己的生命,也就是愛惜父母,也就是愛惜菩薩。它是性境所呈變,也是你生命功能的一部分。為什麼四大皆空?這四大是不值錢的啊?!——非常值錢!

    所以他是報身佛啊!因此要修報身啊!

    好!性境。

    怎麼是「獨影境」呢?「獨頭意識」所發生的(境界)。「獨影意識」裡頭有個「獨頭意識」,也叫「獨影意識」,注意啊!這兩個名詞翻譯不同,是一個東西。「獨影意識」,也叫「獨頭意識」。我們現在西方文化裡頭心理學研究到「下意識」,也翻譯叫「潛意識」。現在的心理學只到這一步。實際上第八阿賴耶識和第七識他都沒有懂。現在的心理學所講的下意識、潛意識,不過是只懂得「獨影(頭)意識」而已。

    怎麼叫獨頭、獨影呢?它不靠前面五官,做夢的時候那個意識,那個夢就是「意識」的變化;但是夢的境界是叫「獨影意識」,也叫「獨頭意識」。為什麼獨一個頭?只有意識在動。因為你眼睛沒有動,這個眼睛還閉著睡覺,耳朵也聽不見外面的東西。可是在夢中你也聽見別的其他的聲音——那是夢中的聲音,那是夢中的看見、夢中的感受,夢中的吃東西味道也很好吃;夢中的前五識都在動,跟第六識配合起來,這個是叫「獨影意識」。單獨、第六意識單獨放出來,不靠我們現在的前五根,也不靠前五識起作用,所以叫做獨影、獨頭意識。我們在夢中——這個「獨影意識」、「獨頭意識」你們注意哦!特別注意!

    (第2集完。2007-04-11妙音緣錄入,玉樹臨風2011-05-04三校)
【書籍目錄】
第1頁:唯識與中觀(一) 第2頁:唯識與中觀(二)
第3頁:唯識與中觀(三) 第4頁:唯識與中觀(四)
第5頁:唯識與中觀(五) 第6頁:唯識與中觀(六)
第7頁:唯識與中觀(七) 第8頁:唯識與中觀(八)
第9頁:唯識與中觀(九) 第10頁:唯識與中觀(十)
第11頁:唯識與中觀(十一) 第12頁:唯識與中觀(十二)
第13頁:唯識與中觀(十三) 第14頁:唯識與中觀(十四)
第15頁:唯識與中觀(十五) 第16頁:唯識與中觀(十六)
第17頁:唯識與中觀(十七) 第18頁:唯識與中觀(十八)
第19頁:唯識與中觀(十九) 第20頁:唯識與中觀(二十)
第21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一) 第22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二)
第23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三) 第24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四)
第25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五) 第26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六)
第27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七) 第28頁:唯識與中觀(二十八)
第29頁:唯識與中觀(二十九) 第30頁:唯識與中觀(三十)
第31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一) 第32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二)
第33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三) 第34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四)
第35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五) 第36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六)
第37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七) 第38頁:唯識與中觀(三十八)
第39頁:唯識與中觀(三十九) 第40頁:唯識與中觀(四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10-11 23:03:00
讚!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5-28 23:05:25
請問您有關:南師這上丶下冊的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書在那裡可買到,我很喜歡想閲讀,可否請您告知,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