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修菁華7 - 活用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7 - 活用 聖嚴法師

禪——自我的提升

[日期:2012-09-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嚴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法講無我,但是眾生皆有「我」。佛在經中,也處處以我自稱,如:「我如來」、「我世尊」等等,代表著佛也有我。不過,凡夫的我是煩惱的執著,佛的我是對救度眾生而言的假名施設。

  《阿含經》中有「四念處觀」,是要我們: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凡夫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無常為常,無我為我; 佛則說這是四種顛倒,是煩惱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盤經》中通過解脫慧的觀點,又以常、樂、我、淨,為大涅盤的具的四德。

  成佛之後假名「我」

  就基礎佛法而言,是講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因為身體的諸根常流不淨,故說「不淨」;心有所受,畢竟皆「苦」;一切心念,剎那生滅,故說「無常」;身心既是無常,一切諸法,即非真有,故說「無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賞心樂事:洞房花獨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但從佛法的角度看,世間的樂,並非究竟的樂,因其皆屬無常,故稱為「壞苦」。

  不淨,包含了三層意思:

  一、境不淨:因為是國土危脆。

  二、身不淨:因為血肉之軀。

  三、心不淨:因為有煩惱無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淨,亦即涵蓋了物質及精神的整體世界,都不是清淨的,所以生命的事實,便是苦報的現象。然而,《大涅盤經·高貴德王品》所說的「常樂 我淨」,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而是解脫的涅盤妙心。至於佛陀自稱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自我中心執著的我;那個假名的「我」,是代表著智慧必及慈 悲。

  智慧有兩種作用,一是自解脫,二是解脫他。度眾生雖用智慧,但必由慈悲生,當在度眾生時,慈悲與智慧須同時出現,沒有智慧的慈悲是會有問題的。

  佛的「我」,代表著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在智慧者一定會有大慈悲,兩者不可或缺,兩者相轉相成,如鳥之有二翼,所以佛的另一個尊稱是「兩足尊」,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圓滿後,仍在廣度眾生,就須使用「我」了。

  六道眾生,唯人成佛

  要怎樣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開始修行而後成就的。凡夫的範圍共有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傍生)、餓鬼、地獄,或省略其中的阿修羅而稱「五 趣」。六道中,只有人類可以修行佛道,其他的五道眾生,除了是菩薩的化現,均非修學佛法的道器。而人類可修的有三等:一、大乘的菩薩行。二、聽聞緣覺的二 乘行。三、凡夫的人天行。

  菩薩的等級很多,有凡夫菩薩、賢位菩薩、聖位菩薩等。佛的十種稱號之一是「應供」,意即阿羅漢,釋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羅漢,也是究竟菩薩。而聖位菩 薩,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薩;尚有十地以上補處佛位的菩薩,例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

  發大願心,起慚愧心

  要成佛,必須先通過菩薩的階位,而欲到達菩薩的階段,必須先發無上菩提心,即是發大願心;例如普賢菩薩發有十大願,阿彌陀佛在因時發了四十八願,一切 菩薩至少皆發四弘誓願。《金剛經》中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為了要發「阿耨多羅三藐在三菩提心」,即發「無上等正覺心」,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如 《華嚴經·淨行品》中所言:「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也是發的大菩提心。

  發菩提心,實際上就是發願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廣度眾生的堅固願心。地藏菩薩的在願是「地獄未傾家蕩產,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一切菩薩個別發願是「別願」,尚須個備四弘誓願,則是共同的「通願」。

  我時常在禪七中教導參加修者門,應傚法釋迦牟尼佛那般地發宏誓願。當佛陀未證道以前,在棵畢缽羅樹下,用草鋪成一個座位,平穩地坐下來,然後發出大誓 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結果呢?因為釋迦世尊坐在那棵樹下而成了佛,親證了無上菩提,所以後來稱它為「菩提樹」,意 即正覺之樹。那個用草鋪成的座位便稱為「金剛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堅固的大誓願心。然而,當我勉勵禪眾們,坐穩後也發「若不開悟,絕不起座」的願心 時,卻絕少有人敢如此說。不得已退求其次說:「引磬尚未響前,腿和身體不許隨意亂動。心裡也不期盼引磬的美妙聽音早點響起。」發這種願的人比較多,但也不 能持續很久,大概可維持幾枝香的時間。可是當打坐的時間一直延長下去,所得的結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後唯有放棄所發的誓願一 途,別先選擇。有位禪眾說:「師父,這種願等於沒有發,我每發一次願便欺騙自己一次,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實踐自己的誓願,既然無法如願而行,倒不如放棄算 了!」我說:「不行,你破了自己所發的願,應生起慚愧的心,慚愧自己對不起自己,因為已沒有遵守自己所發的誓願;想想自己為什麼要發這種願,其目的無非是 為了要度化眾生而積聚功德資糧。就因為自己障深業重,所以沒有辦法精勤地修行,因此說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眾生,更是對不起佛菩薩。凡是能生起漸進心的, 下枝香可能會坐得好一點。」

  自負責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發了願而未能實行,須生起慚愧心,凡有慚愧心生起,便會自勉勵而不易懈怠,生起慚愧心的同時,起惡念、做壞事的可能性也 就不大了。如果慚愧心生不起來,則先修懺悔行,懺悔有三種方式:一、向已懺悔(責心懺)。二、對佛菩薩像前懺悔。三、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 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對人懺悔也依情節輕重而分對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眾懺悔的不同,藉人及公眾的約束力,來幫助自己的精進和清淨。

  沒有慚愧心的人,應該經常反省,若未對已、對人負責任,則須懺悔。唯有自動發的懺悔,才能與慚愧心相應;若是受人指摘、告發而不得不懺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慚愧心了。

  一個修行人,首先須對自己負責任,既已發心成佛,便要發願度眾生,若發了願而未負責任,應生慚愧心,慚愧心生不起,則要懺悔。若能以懺悔與慚愧心相應,此願便會逐漸成長。

  不是僅發一次願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慚愧心、天天修懺悔行、天天發大願心,但到了八地菩薩的果位,悲智自然運作,便不需要再發願。凡夫以業力而受生 死苦報,菩薩以願力而入生死救度眾生。以業力入生死者,如進監獄受刑,是被動而沒有自由的;以願力入生死者,則如到監獄弘法,是出於主動,能夠自由入的; 以願力入生死者是菩薩,而以業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說菩薩以願力入生死出入自由,以業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有的,只要我們的信願堅固,加上精進實踐,便能得到自由。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單純,若要成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為負責任的人,因為負責任則沒有懊悔或罣礙,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首重對自己負責任,然 後對人、對眾生負責任。記得我剛出家時,對先師東初老人說:「我要做一個安份守己出家人,絕不讓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對不起佛教。」先師說:「你不該這麼 說,應倒過來講,你只要不會對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師的這番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地深遠;師父只是指出一條路,教你如你如何走,而要走上這條 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恆心、耐心及時間,腳踏實地,將自己的足踩過去。如果未經自己的足踏過,怎能說是自己曾走過呢?例如:佛道或菩 薩道,已經有很多的佛菩薩及祖師們走過了,這條路好像已是現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還得印上自己的腳印,否則,那是諸佛菩薩及祖師們所擁有的道路,跟 你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對自己負責任,才談得上對人負責、對眾生負責。

   別業共來,小心謹慎

  或許有人會問:個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對自身負責已吃力,如何能對眾生負責呢?實際上,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是全部的歷史,在舉心動念中,都是在接受過 去也影響未來。每一個念頭都有無限地深遠,每一個動作都是全體的宇宙,個人即是連繫著人整個的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換言之,現前一念,貫穿古往今來;個人動 作,連繫宇宙全體。

  佛法所講的「業」,有「別業」與「共業」之分。別業是各別的眾生造了個別的業,使不同的眾生,接受各自的果報;共業是不同的眾生在不同的時空,造了同 類的業,使得不同的眾生共同接受同類的果報。例如:家族有家族的別業及共業,公司有公司的別業及共業,國這家有國家的別業及共業等。別業則是個別的自己所 造,仍由個別的自己承受;共業是共同所造的,亦由眾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發的個案,事實上必定是多種因緣所促成,與整體均有關係的。故在別業中 有共業,在共業中有別業。

  大家不要忽視了各自的心力,須知每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念頭的發生,都必須非常的留意、謹慎、小心。我們產生的每一個念頭,都與上下古今有關係,一言一行 的表現,都會對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響。故我們的行為若不小心謹慎,將會自害害人,不負責的結果,便很可能為許多的眾生帶災難。

  整個宇宙的時間及空間,都是在循環中進行的。在時間方面,佛法講「三世因果」,若不解脫,永遠流轉。此生是由過去而來,也將通向未來世去,雖經百千 劫,果報還自受,一己所造之業,定會在生命的遷流之際呈現出來。所以,若有人認為:「現在做壞事沒關係,只要將來修行便可得解脫。」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碼的 那是對人己不負責任的說法。

  在空間主面的彼此關連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為因緣,賓主相倚,息息相關,沒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自外於世界存在的。所以對已對人,不論是為了自私營理由或道德的理由,都須負起責任,這便是禪修精神。禪法的修行,需要時時刻刻踏實地,負起責任。

  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禪修者的心態,是要在行為上沒有做壞事的預謀,犯了不預知的過失,則以慚愧心來懺悔即可。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便是善人。

  經律中常見到少欲、知足、知慚愧、常懺悔,懺悔則安樂等的連有語,都是有助於自我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不欲:完全沒有欲是很難的,但是盡量減少。凡對個人物質生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凡能社會、對眾生有益的修行,則要精進不懈。

  二、知足:針對個人身心所求的私慾要知足,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則永無止境。

  三、知慚愧: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論是對不起自己,或是對不起他人,都要覺得羞恥,生起慚愧心來。

  四、常懺悔:生起慚愧心之後,更進一步,需要懺悔。承認自己做的錯事,決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五、懺悔則安樂: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便會心安理得,心中也不再有罣礙,故能在「我已承認」、「我當負責」的情況下得到安樂。

  當我們遇到各種因擾及因難之時,遭受各類打擊和挫折之時,或許會因找不到原因解釋而覺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這些都是過去世自己所造的業因,為今世 帶來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平心靜氣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事實,能解決者設法解決,不能解決者則勇敢地接受它,安樂即是來自面對及接受。學佛的過程,便是透過 認識自我、消融自我以達成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目標。

  (選自《禪的世界》)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第3頁:禪與現代生活 第4頁:禪與心靈環保
第5頁: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第6頁:禪與日常生活
第7頁:提起與放下 第8頁:禪——平常身心
第9頁:禪——自我的提升 第10頁:人生觀的層次
第11頁:休閒與修行 第12頁:安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