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金言錄 一遍上人著

念佛金言錄 一遍上人著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一遍上人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念佛金言錄》編譯序

        此《念佛金言錄》是編譯自日本淨土門的另一位祖師一遍上人(一二三九~一二八九)的撰著,一遍上人自己不遺留作品,此《金言錄》乃是上人之及門弟子們所留 所記而編集的。分為四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原名為《一遍上人語錄》,第四部分係漢文體,原名為《播州問答》,與第三部分的內容大同小異,前者純是一條條的 法語,未有體系;而後者是以問答的方式,將其內容組織而成體系化。以上兩篇均收錄於《大日本佛教全書》第六十六冊。

        一遍上人時人稱為遊行上人,且認為是大勢至菩薩的應化,明治天皇敕封為圓照大師。七歲時就學於天台宗繼教寺之緣教法師,十歲喪母,痛感生死事大,無常迅 速,乃乞請出家,於緣教法師之下剃度,法號隨緣。生性聰慧,好學不倦,日夜勤篤,不浪費寸陰。可謂玄心獨悟,俊氣高朗,深明天台六十卷。然而細細思惟,圓 頓行門,繫緣法界時,不可分別善惡邪正;而我執之心未忘,憎愛嫉妒之念難息,簡邪好正,是故或因他人誹謗而生憎,或得大家讚美而慶喜。如此則雖口宣善惡不 二、邪正一如之理,而心常背之。深悲凡夫心之卑賤,於是想進一步再以聖教為明鏡,以便斷除頑劣習性,乃重窺《摩訶止觀》,此中所明四種三昧之中,第一「常 坐三昧」之下釋言:「諸教所讚,多在彌陀,故以西方,而為一準。」第二「常行三昧」之下釋言:「若稱彌陀,即是稱十方佛功德正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舉 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第三「半行半坐三昧」之下釋言:「生安樂國,十地究竟。」第四「非行非坐三昧」之下所釋,引用《觀音經》「可念彌 陀之由」。因此乃捨棄天台之學,而寄心於念佛一行,致信於彌陀一佛。此時法然上人之上足證空上人之高弟聖達和尚正住鍚於弘西寺專弘淨土之教,勸導往生一 行。心中大喜,乃前往拜謁,師事聖達上人,聽聞念佛法門,心地豁悟,信知彌陀本願、釋尊付囑、諸佛證誠,唯在念佛一行;立即捨自力之難行,歸他力之易行, 因而改法號為「智真」。於聖達上人之門下研究淨土教理,先後十二年。三十三歲時安置「二河白道圖」,隱居念佛,經三年,有更深的體悟,而寫了一首偈頌(十 一不二頌):

      十劫正覺眾生界  一念往生彌陀國
      十一不二證無生  國界平等坐大會

有此領悟之後,便不住一處,出而遊行全國,以勸人念佛、一心願生為其使命。於三十六歲(一說三十七)拜謁熊野之證誠殿(在當時咸謂此是彌陀權化之處,為與眾生結廣大之緣,乃和光同塵,垂跡於此地。)於此念佛百日,蒙彌陀示現,授予一偈(六十萬人頌):

      六字名號一遍法  十界依正一遍體
      萬行離念一遍證  人中上上妙蓮華

並為其開示濟度眾生的方法而言:

汝 誓願不可思議,哀愍一切眾生故,專勸融通念佛,此是最上善根,慈悲至極。然而或論信不信,或簡機非機,此義違佛本願。當來經道滅盡之眾生,如何論信?如何 論機?爾時唯有多少任憑口稱名號,隨聲滅除罪障。佛法流布之今時,已是信者少不信者多,廣大眾生,大多未聞佛法,無善知識隨身,孤獨卑賤惡癩病人等族有 之,何況經道滅盡之時乎?望汝自今以後,智慧門任他,慈悲門自領。不論淨穢,不論善惡,不論信疑;總之,不可論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惡共迷,不可作為出 離之要道,唯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經此彌陀開示之後,乃真正徹入本願的堂奧,領受他力的正旨,而改名為「一遍」。回頭重新再閱讀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覺得一文一句無非都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功能,始自〈玄義分〉的「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是南無阿彌陀佛;迄至最後,文文句句皆是名號。

        從此勸人一心憑彌陀,一向稱名號,捨掉心中所有觀念,所謂捨善惡淨穢的顧慮,捨信疑迷悟的執著,捨緇素智愚的分別,心中一切觀念皆捨,唯獨一句南無阿彌陀 佛。歡喜、感恩時是南無阿彌陀佛,悲傷於自己無歡喜無感恩時亦是南無阿彌陀佛;慚愧,懺悔時是南無阿彌陀佛,深恥於自己無慚愧無懺悔時亦是南無阿彌陀佛; 心靜時是南無阿彌陀佛,心亂時亦是南無阿彌陀佛。

        不論善惡、罪福,不論智愚、迷悟,不論淨穢、信疑,不論時處、諸緣,不論十方、三世,輕鬆自在,天真爛熳,以稱名號。

        誠然,願生彼國者,應知名號即信心,信心即稱名,稱名即往生。名號中一切具足,凡夫虛妄,一切不具,故善導大師云:「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因此唯有念 佛,道綽禪師對念佛有「現當二世、始終兩益」的開示,善導大師亦有「念佛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之說,亦有「念佛四德」(讚佛、懺悔、發願迴向,莊 嚴淨土)之論,並有「念佛五譽」(好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人、最勝人)之讚,及顯明「念佛五增上緣」(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之益。故《觀經 疏》的結論,廢定廢散,捨機捨法,獨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旗幟,朗然地顯示信心在於名號本身,若知「但能一向,必得往生」,信心自然在於其中。若論彌 陀之恩,固然粉身碎骨亦絲毫未足酬報,何況凡夫亦無真正粉身碎骨報佛恩之心;那將如何?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感恩報德時,讚美歡唱時,悲時喜時,清 淨時妄想時,三思百想,千言萬語,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何況既已機法一體,說信心說報恩,即是義子,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然 作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此,著不得一絲感激之念;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是市道矣!」故善導大師所言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之「一向專 稱」,實含有深義。一遍上人最初寫一首和歌表達自己的體悟:

      稱念者  無佛亦無我
      南無阿彌陀佛之聲而已

覺得不足以顯明本願深義,乃重寫為:

      稱念者  無佛亦無我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方始滿意。

        善導大師之《觀經疏》有二眼目: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前者 為開宗明義,後者為指歸、結論;首尾呼應,始終一貫。亦即一切善惡凡夫之得生極樂世界,都必需乘托彌陀大願業力之救度;然而一切善惡凡夫之中,有智愚、迷 悟、信疑等千差萬別之芸芸眾生,如何乘?如何平等往生?此善導大師之結論很簡潔扼要而鮮明的解釋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但能「一向專稱」即是「乘」, 信心、報恩,自在其中,必得往生。善導大師以此「一向專稱」之文總結《觀經》。

        法然上人開示「上來雖說...」之文,而言:「一切善惡凡夫,依口稱念佛,往生無漏報土,是彌陀化身之善導和尚所解釋也。」

        又,彌三郎賴綱問往生之道於法然上人,上人闡述本願救度之後,將「上來...」之文誦兩遍,然後說:「往生與否,在汝之心;一向念佛者,往生無疑。」

        此「一向」是指「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意。

        故《往生禮讚》云:「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而《觀經疏》之〈二乘門〉亦云:「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又云:「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往生禮讚》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於《觀念法門》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此之「稱我名字」與「乘我願力」,意義相同:「稱我名字」即是「乘我願力」,欲「乘我願力」者,但一向「稱我名字」也。

        法然上人常向大眾所說的一句話便是《觀經》〈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說:「聞名不信如未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此即是傳承自善導大師所言「一向專稱」之文意。

        法然上人對念佛有「勝」、「易」二義的開示:

            勝: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恒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大願業力所構出,令萬德讓與行者;
           他力難思巧方便,使一稱超過眾善。
          知識廣讚,猛火為清涼;善友教稱,金蓮如杲日。
           名號大利無上功德也。

      易:不論行住坐臥,修之預來迎;
          不論時處諸緣,稱之得往生。
          不論身心濁亂,只論他力引接。

        「定散兩門」之中,「定」是十三觀,「散」是三福九品,而機深信、法深信亦在其中。此「定散」兩門皆非本願,唯「一向專稱」是本願,顯示「一向專稱」是具足一切,含蓋一切。但能「一向專稱」,阿彌陀佛的功能自在其中,而自然運作。

        若論「往生報土,在信非行」,在信之「信」是指他力之信,亦即彌陀本願名號之力謂之信,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自然具足此信。若能如此,則知其理者,即 是明信佛智,契合本願;不知其理者,亦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故法然上人說:「但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信心)。」又說:「若未知念佛往生 之義,學而知之,粗知則足矣;設得廣學,凡智無幾。莫徒好智解,廢稱名之光陰也。」誠然,愚癡凡夫,若徒好智解,自力如何,他力如何,信如何,疑如何;無 常迅速,未決之間,不覺落入閻王掌中。

        法然上人說:「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不用學問。但,若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學之也。」

        又說:「念佛無甚深義,念佛之人,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又說:「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唯依稱名,必得往生。」

        又說:「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心無所繫也。」

        又說:「念佛是以無樣為樣,唯常念佛者,臨終佛必來迎,而往生極樂也。」

        又說:「雖知三心,不念佛無益;縱雖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則具足三心,必生極樂。」

        又,非行之「行」,乃指雜行雜修,以此雜行雜修作為迴向往生之業,善導大師說這非彌陀弘願(第十八願),這是定散要門,往生化土。

      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洪名不可思議,非迷悟善惡、信疑自他之法,是依「凡稱念者必迎生極樂」之彌陀誓願。第十八願言: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其願已成,故善導大師云: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並於《觀經疏》之結論云: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故若能依教奉行,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必定往生,皆依名號之力導歸極樂證涅槃。《大經》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又言:「彼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故法然上人說「念佛以無義為義。」

        「念佛」乃是彌陀對眾生的要求與敕命,所以《大經》言「乃至十念」,又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觀經疏》也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為結論。

      念彌陀者:彌陀光明攝取,十方諸佛護念,天神地祇恭敬。念雜念者:彌陀光明不攝,十方諸佛不護,天神地祇不敬,引來惡鬼凶煞厭棄吐痰。

      「世間虛假,唯佛是真。」世間一切,森羅萬象,都是虛假,不足繫念。而凡夫之心,也都是虛妄、雜念、煩惱,無一真實,不可安住。是故,若不念佛,必念虛假、妄想、雜念、煩惱。與其生妄想雜念,起無明煩惱,遭惡鬼吐痰;何不繫心,安住彌陀,與佛同在!

        一個願生者,欣慕真實、清淨、光明;厭離虛假、污穢、黑暗。故自然常繫心於「唯佛是真」的彌陀佛名,厭棄此心所起之妄想雜念;此心總是向善向真向淨,嚮往真實、清淨與光明。

        凡夫習氣繁重,念世俗五欲之心強,念彌陀佛名之心弱,故應自我惕勵,不應自我放任。當然睡眠、作事等不能念則姑且置之,其他時間即應念佛。若喑啞者,心中念佛,存想佛恩。

        是故,願生彼國者,不論信疑自他,不論時處諸像,唯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古德云:「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法然上人云:「三心五念四修,皆南無阿彌陀佛也。」

        一遍上人的思想、行誼,亦可謂「偏依善導」,此「偏」是完全、純然、專一之意。與善導大師一樣,一遍上人不論三業,常口稱佛名,且捨離一切名利權位,不住 一處,遊行全國,深入民間,到處弘揚本願,宣說彌陀救度,勸人念佛,一意往生;使淨土法門真正普遍化、庶民化、生活化。而此《念佛金言錄》所引證之文,也 絕大多數地引證自善導大師之撰著,可知一遍上人是如何地尊崇、嚮往、效法善導大師了。

        一遍上人與證空上人、親鸞上人同為法然上人以下之祖師級人物,在同時代中,就智慧、學識、悟境,及法化之盛,皆超勝覺如、存覺之上。在當時覺如上人繼承看 守本願寺(供奉親鸞上人靈位的小廟)的職位,眼看法然上人幾位高徒,弘揚淨土大有績效,已將淨土的教化,普遍、深入於各階層,且各自有其本山,有其傳人, 及廣大信眾。反觀同樣奉法然上人為師的自己祖先親鸞(覺如之外曾祖父),老年回到京都,一直寄人籬下,信徒鮮少,生活艱困。於是發奮圖強,有將本願寺發展 為全國淨土門的總本山之雄心壯志,因此書寫《口傳鈔》《改邪鈔》《御傳鈔》等(覺如為了開創自宗,故此等語錄之中,有些事蹟並不合乎史實),意圖爭取、表 明只有他才是法然上人之法脈的嫡傳,只有他這一流派的論說才是唯一正確,其他流派都非正確,而且他這裏才是本山,其他是末寺。可是依然信徒很少,寂寞之 極,門庭之蕭條,幾可用門可羅雀形容。

        覺如、存覺父子年青時代曾先後進入證空上人再傳弟子彰空上人之門下學習,故其父子倆亦擁有親鸞上人所無之機法一體、名體即行等教理、思想,而此思想之代表 作《安心決定鈔》亦傳授於其父子之手。然而後來覺如以為存覺對教理的見解與自己相左,思想既不一致,乃與其斷絕父子關係,並將職位改傳次子之兒。經此變 卦,信眾分歧,家道不興。一直到蓮如上人重視《安心決定鈔》的教理,視為金礦,四十年間閱讀不厭,將其思想融入於教化中,本願寺派才略具規模,逐漸壯大, 而成為親鸞一派的主流。附表如下:

     
    (圖暫略)

        一遍上人住世時間不長,壽命只有五十一。這或許由於悲心深切,為了行腳全國,教化眾生,故一生居無定所,食不充飢,且長年櫛風沐雨,涉水翻山,以致身羸形 困,壽命不長。也由於厭離娑婆之心強,而願生極樂之心切,行雲流水之身,毫無滯礙,一旦緣到,灑然而去。法然上人云:「待曉天之商客,聞雞鳴則喜;願極樂 之行人,得病患偏樂。」正顯示願生心切,厭離情真。

        往生之前,誦完《阿彌陀經》之後,將所攜帶的書籍,及自己的著作,一概付之丙丁,而言「一切聖教盡成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以此行為顯示臨終遺言。誠然,一 代聖教皆是六字註腳,六字名號含蓋一代藏教。通宗通教之士,不歸彌陀,不得往生;愚夫愚婦之輩,但稱名號,速證涅槃。蓮池大師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 於片言。」印光大師云:「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古德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

        又,由於一遍上人積極地遍入民間佈教,故信奉、跟隨之大眾,逐日而增,直至往生之前,隨從之僧俗,不下二百數十人;因而自成一個教團,稱為「時宗」,奉一遍上人為開宗祖師,至今傳承不絕。

        「時」字有多義,主要依據《阿彌陀經》之「臨命終時」及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恒願一切臨終時」之文義。亦即臨終即平生,平生即臨終,故行住坐臥,稱名相 續之意。又依據道綽禪師《安樂集》上卷所引《大集經》所言:「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及「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 修難入。」際此末法時運,下劣根機,依本願之念佛,正是時機相應,時教相符。又,眾生往生之行,成於彌陀正覺之時。以上諸義,故名「時宗」。

        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以四十八字解釋彌陀之本願文與成就文,可謂句句顯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貴重無比,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對此文尊崇之極,讚歎之至,而言: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釋慧淨  謹識
佛曆二五四四年(公元二○○○年)三月

《念佛金言錄》(一)

一遍上人  作  慧淨法師  譯
 

【別 願 和 讚】

一、明身可厭捨

(一)述身命無常

1觀身如水泡    滅後無此人
思命如月影    出入息不留

(二)明果報乖情

2人天善處形    雖惜不能持
地獄鬼畜苦    雖厭而易受

(三)明五欲不久

3眼前之形質    盲者不見色
耳邊之言語    聾者不聞聲

4嗅香及嚐味    唯是暫時程
息機若斷絕    此身無功能

二、明妄念輪迴

(一)明妄念背理

5自過去遠昔    至今日今時
所念所思事    悲哉皆不契

(二)明智還成妄

6聖道淨土門    雖悟者曉者
皆妄念不絕    還成輪迴業

(三)明解行相背

7善惡不二理    徹底違背故
思邪正一如    愧於冥知見

8煩惱即菩提    雖聞而造罪
生死即涅槃    雖言猶惜命

三、明別願超世

(一)明通途法身義

9自性常住法身    如如常住之佛
無迷亦無悟故    知不知皆無益

(二)明通途報身義

10萬行圓備報身    理智冥合之佛
無境亦無智故    心念口稱無益

(三)明通途應身義

11斷惡修善應身    隨緣治病之佛
十惡五逆罪人    無緣出離無益

(四)明彌陀報身益

12名號酬因報身    凡夫出離之佛
十方眾生之願    故無一人漏過

(五)明別願超世義

13別願超世之名號    他力不思議之力
但任口稱彌陀名    因聲消滅生死罪

四、正勸進念佛

(一)明念無始終、念念往生義

14從初一念之外    雖無最後十念
以累念為始        以念盡為終

(二)明機法不二、能所一體意

15念盡之後                雖無始終
佛與眾生一體故    名南無阿彌陀佛

(三)明一心專念

16應早拋萬事            一心憑彌陀
稱南無阿彌陀佛    息絕是念之際限

五、明終時往生安養

(一)明聖眾引接

17此時從極樂世界    彌陀觀音大勢至
無數恒沙大聖眾    顯現行者之眼前
一時佛聖皆授手    來迎引接念佛人

(二)明須臾到彼岸

18即乘金蓮台    隨從於佛後
經須臾之間    往生安養界

六、述生後得益

(一)明漸至佛所

19行者下蓮台    五體投地禮
即從眾菩薩    暫至於佛所

(二)述聞法得益

20詣大寶宮殿    聽聞佛說法
登玉樹樓閣    遙見他方界

七、述度生謝恩

21一到彌陀安養界    還來穢國度人天
慈悲誓願無際限    長時長劫報慈恩


百利口語】

一、明六道輪迴

(一)明獨生獨死

1六道輪迴間    孤獨無同伴
獨生又獨死    悲哉生死道

(二)明善惡循環

2或上有頂雲    或下無間獄
依善惡二業    無不至之棲

(三)明惡道難出

3然人天善所    得生甚難有
常以三惡道    為棲難得出

(四)明三惡道苦

4黑繩眾合骨燒    刀山劍樹肝裂
餓鬼飢無食        畜生愚痴報

二、勸令厭生死

(一)明偶受人身

5受此苦惱身    暫免三塗苦
偶得人身時    何不厭生死

(二)明徒出地獄

6雖成此人身    世間欲無盡
故身心苦惱    出地獄無益

(三)明報同鬼畜

7物欲之心根    猶如餓鬼報
迭起瞋害心    不異於畜生

(四)哀未出火宅

8起此等妄念    徒過日夜身
繫縛五欲絆    悲未出火宅

三、明無常可嘆

(一)明死期速到

9雖千秋萬歲    只如閃電光
光陰易逝        死期速到

(二)明生老病死

10生老病死苦    不厭任何人
無貴賤高下    貧富共難免

(三)明無常轉變

11壽命如朝露    瑤台不久居
無常風一吹    花容亦散盡

(四)明愛著境界

12自父母妻子    至財寶所住
百千萬億等    以為皆為我

(五)明無一隨者

13惜育哀愍之    甚至捨此身
魂魄獨逝時    冥途誰相送

(六)明業牽獨逝

14六親眷屬聚    雖抱屍悲嚎
被業牽而迷    生死夢未覺

四、明激發道心

(一)明總捨妄緣

15自聞如是理    不惜身命財
既捨虛妄境    獨身出世外

(二)明廣濟有緣

16曠劫多生間    無一非父母
伴一切眾生    速往生淨土

五、明修行用心

(一)明背常合道

17欲入無為境    棄恩真報恩
口所稱念佛    普施於眾生

(二)明不求住處

        (1)明不住一處

18處處無定宿    處處為常棲
    所至多屋宇    不遭雨淋身

        (2)明不好領主

19雖維持此身    主與我皆同
最終咸捨盡    欲主何所為

        (3)明不勞修治

20既知本火宅    燒損亦莫驚
雖茅屋陋室    更無修治心

        (4)明容膝知足

21一蓆舖於地    不以為狹小
念佛之起臥    無妄念住居

(三)明不求道場

22道場未必用    四威儀稱名
六字之名號    是此身本尊

(四)明不求利益

23不增利欲心    不作勸進聖
不離五不淨    說法成過咎

(五)明不求資檀

24不欲說法主    亦不畜弟子
不依靠檀那    則不諂於人

(六)明不求衣食

25暫存之此身    未必離衣食
此亦前世因    更不營生計

(七)明自然供養

26不盡詞行乞    不願諂求人
若僅為延命    自有人供養

(八)明不厭餓死

27若此亦不得    餓死無所惜
死而生淨土    更是殊勝事

(九)明衣服隨得

        (1)明法衣無定

28不喜假出世    衣亦無常定
任人之所著    以不煩為主

        (2)明內衣任有

29冬夏衣紙衣    下雨著莚蓑
但為禦寒故    任有而纏身

(十) 明飲食隨得

        (1)明不為病死

30支命之食物    隨附近之緣
此身不嘆死    亦不為病嫌

        (2)明不為色力

31此身不悲弱    亦不為力憂
不為色身故    不嗜味珍饈

(十一) 明善惡共捨

32善與惡皆是    輪迴生死業
三界六道中    更無所羡慕

(十二) 明蒙佛護念

        (1)明歸命奉事

33歸命阿彌陀    稱念彌陀佛
蒙攝取光照    是名真奉事

        (2)明無怖橫難

34二聖為勝友    不求凡夫朋
諸佛常護念    無一切橫難

(十三) 明歡喜佛恩

35能知如是理    偏蒙佛恩德
一想便歡喜    愈稱彌陀名

六、明遊行利益

(一)明為物祈神

36為一切眾生    巡求無其益
一年詣熊野    祈禱證誠殿

(二)明神敕化益

37曉更得靈夢    任彼過此身
後生無依怙    唯此平等益

(三)明無心信謗

38但不淨脆弱    身終捨於土
信我者無益    謗我亦無罪

(四)明普益萬機

39口所稱名號    不思議功德
見聞覺知人    皆醒生死夢

(五)明所勸行體

40信謗皆共有利益    他力不思議名號
無始本有之行體    莫謂現在開始修

七、明本誓普攝

(一)明謬見迷悟

41佛性本一如    無迷悟差別
忽然妄念起    誤認有迷悟

(二)明本為愚迷

42然彌陀本誓    布施迷眾生
為鈍根無智    非智慧辯才

(三)明攝定散機

43不簡施與戒    亦不簡破戒
定散共攝護    四威儀無礙

(四)明攝無善機

44善惡皆不隔    不捨惡業人
雜善皆不生    善根不思量

(五)明放下身心

45不修飾身儀    亦不飾人目
心不憑計度    悟心徹底絕

八、明念佛深旨

(一)明非迷悟法

46無量壽佛之名號    諸佛光明所不及
非迷非悟之法故    稱讚為難思光佛

(二)明生佛一如

47信樂此法時            生佛皆不隔
彼此三業不捨離    是故名無礙光佛

九、明委身念佛

48止一切思量    此身仰憑佛
出入息皆念    南無阿彌陀佛


誓願偈文

        我弟子等

        願從今身    盡未來際    不惜身命    歸入本願

        畢命為期    一向稱名    不說善惡    不思善惡

      如此行人    依本願故    阿彌陀佛    觀音勢至

        五五菩薩    無數聖眾    六方恒沙    證誠諸佛

        晝夜六時    相續無間    如影隨形    無暫捨離

        慈悲護念    令心不亂    不受橫病    不遇橫死

        身無痛苦    心不錯亂    身心安樂    如入禪定

        命斷須臾    聖眾來迎    乘佛願力    往生極樂


時眾制誡

        專修稱名行    莫勤於雜行    專信所愛法    莫破他人法

        專起平等心    莫作差別思    專發慈悲心    莫忘他人愁

        專備柔和面    莫現瞋恚相    專住卑下觀    莫發憍慢心

        專觀不淨源    莫起愛執心    專觀無常理    莫發貪欲心

        專制自身過    莫謗他人非    專遊化他門    莫怠自利行

        專恐三惡道    莫恣犯罪業    專願安養樂    莫忘三途苦

        專住往生想    莫怠稱名行    專持念西方    莫分心九域

        專修菩提行    莫交遊戲友    專守知識教    莫恣任我意


道具秘釋

                碗缽

        南無阿彌陀佛,信無量名號生命法器心,是即無量光佛德也。

                箸筒

        南無阿彌陀佛,信無邊入眾功德生心心,是即無邊光佛德也。

               網衣

        南無阿彌陀佛,信善惡彌陀同攝本願心,是即無礙光佛德也。

                袈裟

        南無阿彌陀佛,信除苦無對惱法名號心,是即無對光佛德也。

               

        南無阿彌陀佛,信火變化佛成風來迎心,是即焰王光佛德也。

              手巾

        南無阿彌陀佛,信一念即滅彌陀多罪心,是即清淨光佛德也。

                帶

        南無阿彌陀佛,信迴光照行圍繞者身心,是即歡喜光佛德也。

                紙衣

        南無阿彌陀佛,信行住念念坐臥臨終心,是即智慧光佛德也。

                念珠

        南無阿彌陀佛,信畢命念念為期稱名心,是即不斷光佛德也。

               衣

        南無阿彌陀佛,信此人芬陀人中利華心,是即難思光佛德也。

               履

        南無阿彌陀佛,信最下乘最凡夫上願心,是即無稱光佛德也。

                帽巾

        南無阿彌陀佛,信諸佛諸教密意最頂心,是即超日月光佛德也。


        本願名號中    有眾生信德    眾生信心上    顯十二光德

        他力不思議    凡夫難思量    仰稱彌陀名   蒙十二光益

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眾生往生極樂


                六十萬人頌

      六字名號一遍法   十界依正一遍體
        萬行離念一遍證     人中上上妙蓮華

                十一不二頌

        十劫正覺眾生界    一念往生彌陀國
        十一不二證無生    國界平等坐大會

                一稱萬行頌

        弘願一稱萬行致    果號三字眾德源
        不蹈心地登靈台    不假工夫開覺藏

               六字無生頌

        六字之中   本無生死
      一聲之間    即證無生

                本無一物頌

        如來萬德    眾生妄念
        本無一物    今得何事

《念佛金言錄》(二)

       一遍上人  作  慧淨法師  譯
一、

        他力稱名者,不可思議之一行也;
        超世本願者,凡夫出離之直道也。
        諸佛深智非所測,三乘淺智豈能窺!
        莫留諸教之得道於耳底,唯稱本願之名號於口中。
        稱名之外不用我心,此云:「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而無我心,此云「臨終正念」。
        此時蒙佛來迎,往生極樂,謂之「念佛往生」也。

二、

        「念佛往生」者,我等眾生,無始以來,成就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無量無數大罪,因此未來輪迴無窮生死,六道、四生、二十五有之間,受大苦惱。
        然而,法藏菩薩五劫思惟之智慧,證悟名號不思議之法,成為凡夫往生之本願;十劫以前,此願成就時,十方眾生往生之業,決定於南無阿彌陀佛。
        此覺體既顯現於阿彌陀佛之名,則有志於厭離穢土、欣求淨土之人,不論我機之信不信、淨不淨、有罪無罪;唯喜得聞如斯不思議之名號,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息斷命終時,必蒙聖眾來迎,當契無生法忍也,此云「念佛往生」也。

三、

        「念佛往生」者:念佛即往生也。
        南無者,能歸之心;阿彌陀佛者,所歸之行。心行相應之一念謂之往生。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後,不論我心之善惡是非,不用後念之心,此謂之信心決定之行者也。
        現在稱名之外,不可期臨終;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畢命為期也。

四、

        名號之外無機法,名號之外無往生。
        一切萬法皆是名號體內之德也。
        然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而息斷之處得無生忍也,如是領解之一念,云「臨終正念」,是則十劫正覺之一念也。

五、

        所謂「念佛行者之用心」者,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外無用心也,此外亦無可開示之安心。
        諸學匠所立之種種法要者,皆對治初惑假初之要文也;然而念佛之行者,於如斯之事,皆悉捨棄,唯應念佛。
        往昔有人問空也上人:「如何念佛?」唯答「捨」而已,此誠金言也。
        念佛之行者,捨智慧愚癡,捨善惡境界,捨貴賤高下之道理,捨怖地獄之心,捨願極樂之心,諸宗之悟亦捨;一切皆捨之念佛,則契彌陀超世之本願。如是稱名念佛者,無佛亦無我,何況此中種種道理,亦皆無也。
        善惡境界皆淨土也,此外不求不厭。一切萬物,山河大地,吹風起浪之聲,無不念佛。
        毫無擬議,唯任憑本願而念佛也。
        念佛者,不論安心不安心,但任口稱,即是正定業,不違他力超世之本願,於彌陀本願,既無缺,亦無餘。此外尚有何事可用心乎!
        唯還愚者之心而念佛也。

六、

        生死者,我執之迷情;菩提者,離念之一心。
        生死本無故,學亦不契;菩提本無故,行亦不得。
        然而,不學者愈迷,不行者更迴。
        因此,捨身而行,盡心而修。此理者聖道淨土皆同也,故《法華經》勸言:「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觀經》亦言:「捨身他世,必生彼國。」
        然而,聖道門者:自力之行,故捨身命為道,命存之間,以證佛道。
        淨土門者:他力之行,故歸身命於佛,命盡之後,即證佛性。
        然如吾等凡夫者,一向稱名之外,無出離之道。
        《阿彌陀經》言:「念佛之人,蒙六方恆沙諸佛護念,決定往生,必無疑也。」
        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外,無我之身心。
        唯一名號,周遍法界,故名一遍。

七、

        春去秋來,難進者出離之要道;
        惜花詠月,易起者輪迴之妄念。
        罪障山高,煩惱雲厚,佛光之日,不遮眼前;
        生死海深,無常風烈,真如之月,不宿心水。
        隨其受生,從苦入苦;隨其歸死,從冥入冥。
        六道之衢,無不迷之處;
        四生之樞,無不宿之棲。
        生死轉變,夢耶現耶?
        言其有者,雲上煙消,虛空無留影之人;
        言其無者,恩愛別離,心中有斷腸之嘆。
        芝蘭契袂,抱屍悲嘆之炎,不解紅蓮大紅蓮之罪冰;
        鴛鴦衿下,濕眼慈愛之淚,難滅焦熱大焦熱之業火。
        與其徒嘆徒悲,人迷我迷;
        何不早出三界苦輪之客舍,
                速歸四色蓮台之家鄉。
        然,苦惱娑婆,非容易可離;
                無為境界,非等閑得到。
        適遇本願之強緣,若不急勵,更期何生?
        他力稱名者,不可思議之一行也;
        超世本願者,凡夫出離之直道也。
        應忘己信樂,任聲稱名也。

八、

        生死本源之形者,男女和合之一念;
        流轉三界之相者,愛染妄境之迷情。
        男女形破,妄境自滅;生死本無,迷情爰盡。
        愛華詠月,造輪迴業;起心動念,經地獄炎。
        唯一心本源,自然無念,無念作用,緣真法界。
        一心變三千,本來不動。
        雖然,失自然之道理,抽意樂之懇志;
                    迷虛無之生死,求幻化之菩提。
        如此凡卑之族:
        深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志;
        喜息絕命終,蒙聖眾來迎。
        稱彌陀名號,臨終命斷時,應契無生法忍也。

九、

        五蘊之中,無病眾生之病苦;
        四大之中,無惱眾生之煩惱。
        唯背本性一念以來,以五欲為家,三毒為食,受三惡道苦;此自業自得之理也。
        然若不自發心者,三世諸佛之慈悲亦不及也。


《念佛金言錄》(三)
一遍上人  作  慧淨法師  譯

一、

        聖道淨土之二門,應詳分別。

        聖道門者: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然我不教此法門於人,不契當今之機。所以者何?返回煩惱本執,有自損損他之失故也。

        淨土門者:放下身心,樂欲往生。三界六道之中,無一希望也。此界之中,一物亦非要事,置此身於此界中,無有出離生死之期也。

二、

        三心者即名號也,故善導大師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謂之「稱我名號」,故稱名之外,全無三心也。

三、

        「至誠心」者:捨自力我執之心,以歸命彌陀為真實心之體也,是故善導大師釋曰:「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此即嫌捨眾生之意地也,三毒是三業之中意地具足之煩惱也。

        「深心」者:善導大師釋曰:「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捨煩惱具足之身,以歸彌陀名號為真實之體。

        然則「至誠」、「深心」二心者,厭捨眾生身心二妄,歸他力名號之相也。

        「迴向心」者:自力我執時之諸善與他力名號所具諸善一味和合時,能歸所歸,成為一體,顯現南無阿彌陀佛也。此後上之三心者,即施即廢,而唯獨一南無阿彌陀佛也。

        然則三心者:放捨身心而念佛之外,別無道理也。

        其捨身心之相者,唯是聲聲南無阿彌陀佛也。

四、

        「至誠心」言「真實」者,善導大師釋曰:「至者真,誠者實。」唯是名號真實也,即是以彌陀為真實之意也,非我心所起之真實心,以凡情測量之法者無真實。所 以者何?能緣之心虛妄,故不真實也。故說名號為「不可思議功德」,又說為「真實」也,《理趣經》之首題云「大樂大日金剛阿閦不空寶生真實彌陀三昧耶不空成就經」。

        本來真實者,彌陀之名也。

        然則「至誠心」云「真實心」者,歸他力真實心也。

五、

        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乃至無有出離之緣」,而歸他力時,種種生死即止也。一切教法若入此位,則解脫生死也。

        名號者能所一體之法也。

六、

        立「淨土」者,為使生起欣慕之心,以勸往生也。勸欣慕之心者,乃為稱名也。然則「深心釋」者,「使人欣慕」也。聞說淨土莊嚴微妙之相,當發「願往生心」, 此心若發,必稱名號;若稱名號,必得往生。然則願往生心者,欲歸名號初發之心也。我心者六識分別之妄心故,非淨土之因;唯稱名號,即得往生也,故名「他力 往生」。

七、

        「深心釋」言「佛遣捨者即捨」,「佛」者彌陀,「捨」者自力我執。言「佛遣行者即行」,「行」者名號。言「佛遣去處即去」,「處」者穢土。言「隨順佛願」,「佛願」者彌陀佛之願也。

八、

        言「念念不捨」者,南無阿彌陀佛之機法一體之功能也。或云就機,或云就法,皆偏見也。若知機與法是名號之功能,則就機就法皆不相違。所以者何?機法不二之名號故,南無阿彌陀佛之外,全無能歸,亦無所歸也。

九、

        言「我」者煩惱也,所行之法與我執之機各別故。但有我執,修行不成就,一代之教法是也。善導大師釋曰「隨緣治病各依方」亦此意也,是自力之善也。

十、

        今他力不思議之名號者,自受用智也,故云「佛自說」,亦云「隨自意」。

        「自受用」者:水吞水,火燒火,松者松,竹者竹;言其體本無生死也。

        然眾生自迷我執之一念以來,已成常沒之凡夫;若歸彌陀本願他力之名號者,還入生死本無之本分也,此云「努力翻迷還本家」也。若不歸此名號,爭還本分本家乎?

十一、

        能歸者南無也,十方眾生也,即是命濁中夭之命也;然若歸常住不滅之無量壽,我執迷情速盡。能歸所歸,一體不二。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生死本無」之相也。如是領解,謂之「三心智慧」;言其智慧者,捨離自力我執之情量也。

十二、

        放捨身心,歸入名號,與南無阿彌陀佛一體,謂之「一心不亂」也。然則「念念稱名」者,念佛在念佛也。然而我能領解,我能念佛,思得往生,尚未盡自力我執,如是之人,恐不得往生。

        若念不念、作意不作意,總而不飾我分,成為唯一念佛,言「一向專念」也。

十三、

        本來自己本分非流轉,唯因妄執而流轉也。

        本分者,諸佛已證之名號。妄執無所因、無實體,本不生也。

十四、

        世人謂分別自力他力,知勝劣,依他力,可得往生矣,此義不可也。自力他力者初門事也,捨自他位,唯一念佛云他力也。

        不論信不信,不論有罪無罪,一切眾生之往生,於十劫正覺之時,已由南無阿彌陀佛所決定也。

十五、

        自力諸善不離憍慢,故言「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亦釋「三業起行多憍慢」。若歸無我無人之南無阿彌陀佛,則無可憍之我,亦無可慢之人。此理《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三昧」,亦說:「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十六、

        極樂是空無我之淨土故,善導大師曰:「畢竟逍遙離有無」,又《大經》說往生人是「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然則名號非青黃赤白色,非長短方圓形,非有非無,亦離五味故,口雖稱念,亦不覺有何法味,非凡夫可思量之法,此謂之「無疑無慮」;十方諸佛讚歎此而言「不可思議」。

        唯任聲稱念,則離無窮生死;言語道斷之法也。

十七、

        自力之時,起我執憍慢之心,所以者何?我能學之,我能行之,我能出離生死,智慧亦增,修行亦進,心思無如我之智者,無如我之行者,妄念熾盛而高己慢人也。 若歸他力之稱名者,無憍慢心,亦無卑下心。所以者何?放下身心,歸無我無人之法,無自他彼此之人我,田夫、野人、愚癡、無智,平等往生之法故,是名他力之 行也。《般舟讚》言「三業起行多憍慢」者,自力之行也。言「單發無上菩提心,迴心念念生安樂」者,勸三心也;自力之行起憍慢故,勸發三心也。

十八、

        又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中,中路「白道」者,南無阿彌陀佛也。「水火二河」者,我等之心也。不被二河所侵者,名號也。

十九、

        《阿彌陀經》所言「一心不亂」者,名號之一心也。

        若名號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雜亂」,不可云一心。

        故《稱讚淨土經》說:「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非機所起妄分之一心也。

 二十、

        「安心」者南無也,「起行」者阿彌陀之三字也,「作業」者佛也;成就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故,三心、四修、五念,皆名號也。

二十一、

        因決定往生之信不立故,人皆深嘆,此無謂之事也。

        凡夫之心無決定,決定者名號也;雖決定往生之信不立,但任口稱,必得往生。

        是故往生不依心,依名號往生也。

        立決定之信,思量當得往生,尚有拘於心品之失。

        捨離我心,一向稱名,知定得往生,自然起決定之心也。

二十二、

        所謂「決定」者,名號也,我身我心皆不定也。

        身者無常遷流之形故,念念生滅;

        心者妄心故虛妄,不可依靠也。

二十三、

        名號者,不論信不信,只要稱念,由他力不思議之力而往生;不可以自力我執之心分別計較。

        極樂是無我之淨土,故以我執不得往生,唯以名號得往生。

二十四、

        萬法從無而生,煩惱從我而生。

 二十五、

        生死者妄念也,妄執煩惱,本無實體;然以此妄執煩惱之心為本,以分別善惡之念想,欲離生死,更不可能。念即出離之障也,故釋「念即生死,離生死者,即離念也。」以此本來妄心,欲出生死,全無可能。

二十六、

        徑山有山寺,禪寺也,山麓之塔銘云:「念起是病,不續是藥。」法燈國師以此頌文得法。

二十七、

        名號亦云念佛,然非意地念,唯稱名號而已;譬如稱松、竹,自然所成之名也。

二十八、

        法然上人言「念聲是一」,念是聲之義,非意念與口稱相混而一,本來念與聲一體也。念聲一體者,即是名號也。

二十九、

        言「念佛三昧」,「三昧」者,即見佛之義也。常途謂定機現身見佛,散機臨終見佛,故名三昧;此義不可,此之見佛,皆是觀佛三昧之分域。

        今言「念佛三昧」者,無始本有、常住不滅之佛體故,名號即是真實之見佛、真實之三昧,故念佛三昧謂之「王三昧」。

三十、

        不可於稱名之外求見佛,名號即是真實之見佛也。

三十一、

        魔者有順魔與逆魔:有順從行者心意之魔,有違亂行者身心之魔。此二魔中,順魔更是大魔。

 三十二、

        「攝取不捨」四字,釋為三緣:「攝」者親緣之義,「取」者近緣之義,「不捨」者增上緣之義。

三十三、

        真實之懺悔者,名號他力之懺悔也,故釋「念念稱名常懺悔」。

        以自力我執之心,全不可立懺悔者也。

三十四、

        他力稱名之行者,此身雖暫在穢土,心已遂往生而在淨土,此旨應各深信之。

三十五、

        慈悲有三種:小悲、中悲、大悲。

        大悲者法身之慈悲也,今別願成就之彌陀,以法身之大悲救度眾生,故真實不虛;是故《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三十六、

        往生者:往者理也,生者智也;理智契當云往生也。

三十七、

        「唯信罪福」之人,疑佛五智,以自己執情願往生故,雖往生,有花合之障。以六識凡情,雖修功德、凝觀念;能緣之心虛妄故,所緣之土亦不實。

        極樂是無我真實之淨土故,以自力我執之善,總不能生,唯弘願之一行得往生。

        然則以凡夫之意樂,不能往生;畢命為期稱名號之外,求覓種種意樂者,是不知真實佛法,故不能往生。

三十八、

        無心寂靜名佛,起意樂者不可名佛;意樂者妄執也。

三十九、

        法照禪師云:「念即無念,聲即無聲。」然則「名號即無名號」。龍樹菩薩曰:「為眾說法無名字」。

        故阿彌陀三字云「無量壽」,此壽無量常住之壽,不生不滅,即是一切眾生之壽命也,故云彌陀為「法界身」。

四十、

        無量壽者,一切眾生之壽不生不滅而常住,故云無量壽,此即所讚之法也;西方之無量壽者,能讚之佛也,諸佛道同之佛故也。

四十一、

        人皆思若知南無阿彌陀佛之義即可往生,此甚無謂之事也。非六識凡情可思量之法,但知「領解者即非領解之法」也。故善導大師釋曰:「三賢十聖,弗測所窺。」

四十二、

        十方三世諸佛讚歎「不可思議功德」,又《大經》說:「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者智相也;然則諸佛之深智亦所不及,何況以凡夫妄智妄識可思量乎!

        唯仰信稱名之外,不可求意樂之智慧。

四十三、

        南無者,十方眾生也;阿彌陀者法也;佛者能覺之人也。六字雖暫開機、法、覺三字,終以三重成一體也。

        然則名號之外,無能歸眾生,亦無所歸法,復無能覺之人。是則絕自力他力,絕機法之處名為南無阿彌陀佛。

        如火燒薪,薪盡火滅;機情若盡,法自息也。故《金剛寶戒章》云:「南無阿彌陀佛之中,無機無法。」

        乃立機法,而論迷悟,此病藥對治之法,而非真實至極之法體。

        絕迷悟機法,忘自力他力,即名為不可思議之名號也。

四十四、

        南無者,始覺之機;阿彌陀佛者,本覺之法。

        然則始本不二之南無阿彌陀佛也。

四十五、

        一念十念非本願,善導大師之釋可知其意。

        文殊菩薩授法照大師言:「經雖有一念十念之文,唯念佛往生也。」

        念佛者南無阿彌陀佛也,本來名號即往生也,名號之處無一念十念。

四十六、

        往生者初一念也,言初一念猶是就機而論;唯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即往生也,往生者即無生也。所遇此法,且云一念;歸入三世截斷之名號,便是無始無終之往生也。

        雖分別臨終平生,亦就妄分之機所談之法門也。南無阿彌陀佛無臨終、無平生;三世常住之法也。出息不待入息故,當體一念定臨終也。然則,念念即臨終,念念即往生。故善導大師釋曰:「迴心念念生安樂」。

        大凡佛法,當體一念之外所不談也,三世即一念也。

四十七、

        「無後心、無間心」者:當體一念之外無所期,云無後心,亦云無間心;即三世一念之義也,總在捨離區區妄心也。

四十八、

        念佛三昧者,無形無色,不可得法也。

        名號是能成之法,萬法是所成之法。故善導大師釋曰:「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觀經疏.散善義)
彌陀色相莊嚴,皆是萬善圓滿之形也。極樂依正二報者萬法之形也,來迎之佛體亦是萬善圓滿之佛,往生之機亦是萬善也,萬善之外,無十方眾生。善導大師釋曰:「一座無移亦不動」者,是念佛三昧,即彌陀也,無彼此往來,無來無去,不可思議不可得法也。

四十九、

        稱名之位即真實來迎,雖云來迎,非有往來,無來無去。凡名號之外,皆幻化之法也。

五十、

        《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三昧」,此即名號也。我等不修無相離念觀法,亦不成自性無念之覺悟。

        底下具縛之凡夫,唯放下身心,依憑本願,一向稱名,即是自性無念之觀法、無相離念之證悟。此《觀經》說:「廓然大悟,得無生忍。」

        凡歸名號者,功德無不足,此云「無上功德」,亦云他力之行。

五十一、

        云罪云功德,凡夫淺智,難以分別。空也上人釋云:「智者之逆罪,變為成佛之直道;愚者之勤行,過成三塗之業因。」然則愚者所思功德,智者前之罪也;愚者所思之罪,智者前之功德也。其理深遠微細,我等愚癡身,豈能分別乎!

        何況善惡二道,皆非出離要道。但以作罪受重苦,作功德生善處故,總勸止惡修善也。

        然則善導大師釋曰:「不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總之,不論罪福,並捨智慧;不惜身命,唯獨稱名之外,餘皆不論。

五十二、

        惡二道者機品也,顛倒虛假之法也。

        名號者,攝取善惡二機之真實法也。

五十三、

        有心是生死道,無心是涅槃城;離生死者,即離心也。

        然則讚淨土之德云:「無心領納自然知」,亦釋「未藉思量一念功」,或云「無有分別心」。

        起分別之念想,故有生死也。

        然則心是第一怨,縛人令至閻羅處,不可不慎也。

五十四、

        修行佛法有近對治及遠對治。

        近對治者:臨終時正念翻妄念,成一心不亂。

        遠對治者:道心之人,兼捨一切惡緣也,臨終方捨則不及也。

        平生所作之事,臨終必定現起。故善導大師釋曰:

        「忽爾無常苦來逼 精神錯亂始驚忙

                萬事家生皆捨離 專心發願向西方」

五十五、

        厭苦者,苦樂皆厭捨也。苦樂之中,厭苦容易,捨樂則難。以捨樂為厭苦之體,所以者何?樂之外無苦。是故善導大師釋曰:「雖言是樂,然是大苦,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或釋「總勸厭此人天樂」。

        然則,樂之外無苦故,厭樂即厭苦也。

五十六、

        三界是有為無常之境故,一切皆不定也、幻化也;在此界中,思常住安穩,猶如漫漫波上,欲舟不動,不可得也。

五十七、

        「一念彌陀佛,即滅無量罪;現受無比樂,後生清淨土。」此「無比樂」者,世人謂世間之樂;非也,此無貪之樂也。其故者,成為決定往生之機者,三界六道中,無可羨、無可貪;生生世世,流轉生死之間,悉皆受盡。

        然則一切無著,云無比樂也,世間之樂皆苦故。

        豈佛祖心愚,而言世間之無比樂乎!

五十八、

        樂無別體,苦息為樂;苦無別體,樂息為苦。

五十九、

        心外見法名外道,心外置境而起念謂之迷;境滅獨一之本分心無有妄念。生起心境各別為二以來,流轉生死也。

        然則應捨離惡緣惡境也。

六十、

        心外置境,止惡修善者,經無量劫不能離生死。一切教法皆言:「入於泯絕能所之位而解脫生死也」。

        今之名號者,能所一體之法也。

六十一、

        「雖生而死,靜待來迎」者:不綺萬事,捨離一切,孤獨獨一謂之死也。

        生獨也,死亦獨也,雖則與人共住亦獨也,無可伴之人故。

        無心無我而行念佛則是死也;以我之計量而擬往生者,錯謬之事也。

 六十二、

        莫裝飾念佛之素質。

        念佛者,修相不往生,聲相不往生,身相不往生,心相不往生;唯南無阿彌陀佛獨往生也。

六十三、

        《小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並非過十萬億之里數,乃指眾生妄念之隔離也。善導大師釋曰:「隔竹膜即踰之千里」。唯約妄念云「過十萬億」,並非經過里數,故《觀經》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示眾生心之意也。

        凡大乘佛法,心外無別法。但聖道門者,修萬法一心;淨土門者,萬法成為南無阿彌陀佛也。萬法亦是無始本有之心德,因我執妄法所覆,其體無由顯彰。

        然彌陀世尊以本願力,成就一切眾生之心德為南無阿彌陀佛時,眾生之心德開顯也。然則名號者,即是心之本分也,此言「去此不遠」,亦云「莫謂西方遠,唯須十念心」。

六十四、

        迷亦一念也,悟亦一念也。

        迷出法性都者,由一念之妄心,故翻迷亦是一念也。

        然則一念不往生者,無量念亦不能往生。故善導大師曰:「一聲稱念罪皆除」,亦釋曰:「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然而稱念能離生死之南無阿彌陀佛,猶疑往生者,猶如正當飲食,尚求止渴藥也。

六十五、

        衣食住三,則三惡道業也。求裝衣裳畜生道業,貪求食物餓鬼道業,構設住處地獄道業。欲離三惡趣,可離衣食住三也。其離三者,離著是也。

六十六、

        言「信」者,任憑也,任憑「他人之意」,故謂之「人言」,我等即是任憑於法也。然則衣食住三勿自求,應任天運。空也上人云:「任三業於天運,讓四儀於菩提。」此是歸他力之行相也。古湛禪師云:「勿煩轉破,只任天然。」

六十七、

本來無一物故,於萬事勿生實有我物之想,應捨離一切,歸入名號也。

六十八、

        臨終念佛之事者,人皆謂病苦死苦所責,臨終不能念佛,有損往生;人人疑之,此無謂之事也。

        所行念佛者,佛之護念力也,臨終正念,亦是佛之加祐力也;於往生法者,一切功能皆是佛力法力也。

        即今念佛之外無臨終念佛,臨終即平生也;前念是平生,後念是臨終也。

        故善導大師釋曰:「恆願一切臨終時」。

        平生不念佛者,臨終亦不念佛也。

        不可遠論臨終,應恆常念佛也。

六十九、

        雖萬法唯一心,然自己不能顯其體性,如以我眼不能見我眼;又木雖有火性,其火自身不能燒其木。若向鏡者,則以我眼能見我眼,是鏡力也。鏡者眾生本有之大圓 鏡智之鏡,諸佛已證之名號也。故我等凡夫應以名號鏡見本來面目,是以《觀經》說:「如執明鏡,自見面像。」

        又,若以別火燒木,木則燒也;今火與木中火,非別體之火。

        故萬法皆以因緣和合而成,其身雖有佛性之火,不能自燒煩惱之薪,以名號智火之力可燒盡也。

        淨土門有「離機攝機」之語,應與此合思。

七十、

        名號者諸佛已證之法也:三世諸佛證彌陀三昧成等正覺故。法然上人於《大原談義》釋為:「佛覺他之同體大悲,成為彌陀一佛。」(取意)

七十一、

        法華與名號一體也,法華是色法,名號是心法;色心不二故,法華即是名號也。故《觀經》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芬陀利華。」芬陀利華者蓮華也,故法華名《薩達摩芬陀利經》。

 七十二、

        有人問:諸行往生可否?又,法華與名號,何者殊勝?

        上人答:諸行之往生亦可,不往生亦可;名號之勝法華亦可,劣法華亦可。停止世智辯聰,一向念佛之人,善導大師讚言「人中上上人」。

        以法華為出世本懷者,經所說也;然釋尊於五濁惡世中,出世成道者,為「說此難信之法」,亦是經所說也。隨機有益者,皆勝法也,皆佛之本懷也;若無利益者,皆劣法也,亦非佛之本懷也。

        念佛法門之外,尚有餘經餘宗,故有此問。然三寶滅盡之時,豈有一切之教可對論勝劣哉?法滅百歲之機,除念佛外,有何法門可知可學?是故唯應一向念佛也。

        此是無道心之問也。

七十三、

        淨土門中立各種異義者,皆人我執情也;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者無義也。若依義往生者,則可尋之;然往生者,更不義,唯依名號。名號者,不依義、不依心之法故;應止息是非取捨之妄念,唯信「稱念者必往生也」。

        譬如以火點物,心念勿燒,口言勿燒;然而不依念力,不依此言,唯是火之自性,自能燒物;水之濕物,亦復如是。

        然則今此名號,本然自性具足能令眾生往生之功德,是故不依義、不依心、不依言;應信「稱念者得往生」,故謂之「他力不思議妙行」也。

七十四、

        我修學淨土法門十二年,未捨自力我執。悟得「不可有心品分別,此心善時惡時皆迷故,不成出離之緣,唯南無阿彌陀佛之往生也。」我從此時放捨自力之意樂,自 此以來,見善導大師之釋義,一文一句,無非名號功能;始自《觀經疏.玄義分》之「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此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迄至最後,文文句句,皆名 號也。

七十五、

        一代聖教之所詮顯,唯是名號也,所以者何?

        天台言:「諸教所讚,多在彌陀。」

        善導大師釋曰:「是故諸經中,廣讚念佛功能。」

        《觀經》以「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付囑阿難尊者。

        《阿彌陀經》以「難信之法」付囑舍利弗尊者。

        《大經》以「一念無上功德」付囑彌勒菩薩。

        三經及一代聖教,究竟在說念佛。

        聖教者教此念佛也,如此知者,應捨諸餘萬行,歸於名號一行,專一稱名念佛也。

        若偏好學問不念佛,或執聖教不稱名,是執千金契券,不取其金也;猶如「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

七十六、

        有某尼師,於學而不知之法門則置之自然,常言曰:「雖知而成為不知之身,智者亦還愚癡而念佛。」此意甚契淨土法門。

七十七、

        善導大師釋本願文曰:「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重願」者,「重出之誓願」也。

        「本誓」者,四十八願也。

        「重願」者,重出之念佛往生願也。釋曰「一一願言」者,亦此意也。

七十八、

        善導大師曰:「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觀經疏.玄義分)

        約酬因功德之名號時,十界無差別。

        娑婆念佛眾生,同列極樂正報。

        約妄念分別之凡情時,淨穢各別,生佛不同。

七十九、

        水入杯中,終有乾時;入海不乾,且同一味。

        吾等命濁,無常之命,若歸彌陀,無量壽者,

        既無生死,壽同無量,不生不滅,三世常住。

        道綽禪師言:

        寄花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不竭。

八十、

        功非功,德非德;善惡諸法皆如是。

        故南無阿彌陀佛之外,悉皆不論。

八十一、

        名號之外,於我身一切皆無功能;皆誑惑我者也。

        念佛之外,餘言皆戲論也。

八十二、

        「大地之念佛」者:法界身之彌陀名號是酬因之法界功德,若離此者,則無可行之法,亦無可歸之處。

        此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釋曰:「十方諸佛國,盡是法王家。」

        故眾生念佛,如物依大地。

八十三、

        空也上人者,吾先達也,其詞常染於心、誦於口:

        「心無所緣,隨日暮止;身無所住,隨夜明去。

        忍辱衣厚,不痛杖木瓦石;慈悲室深,不聞罵詈誹謗。

        信口三昧,市中是道場;隨聲見佛,息精即念珠。

    夜夜待佛來迎,朝朝喜最後近。

    任三業於天運,讓四儀於菩提。」

八十四、

        有人問:上人往生之後,如何選定遺跡?

        上人答:我之遺跡者,以無跡為跡。留跡者為何事乎?世人之遺跡者,財寶與土地,以著相為跡,故成罪咎;我無財寶,無土地,離執著心。

        我之跡者,一切眾生念佛之處是也。

        南無阿彌陀佛

八十五、

        或人疑有紫雲立空,天散妙華,問於上人。

        上人答云:華者問華,紫雲者問紫雲,一遍不知。

八十六、

        一遍上人是勢至菩薩化身之事由,唐橋法印攜其靈夢之記而來。

        上人云:唯念佛是至極之信。因勢至而信者,信勢至也;若無勢至,則不可信耶?

        上人如是誡之。

八十七、

        上人往生之前月十日之朝,誦《阿彌陀經》而親手燒盡自己所有書籍,而言「一代聖教皆盡成南無阿彌陀佛」。

八十八、

        往生前記述最後遺誡之法門,並重示之:「我往生之後,身投海底。若安心決定者,一切皆不相違;然我執未盡者,則不可如此。得難得人身,遇難遇佛法,空然捨棄求佛道之身者,可愍也。」

八十九、

        往生前信眾皆請求最後之開示。

        上人云:離三業之念佛,雖皆同之,只是文字,不知義理,一念發心亦無之人也。「他阿彌陀佛(真教上人)!稱南無阿彌陀佛,喜乎?」他阿彌陀佛不覺落淚。

九十、

        上人云:於我門弟者,勿營葬禮之儀式,應捨於野施於獸。但,為滿在家眾結緣之志者,不在此限。

《念佛金言錄》(四)

一遍上人  作
 一、教相章

      問曰:聖道淨土二門,其相如何?

      答曰:先「聖道門」者:談說煩惱即菩提,曉諭生死即涅槃。

      然此法門不契當今之機。所以者何?還煩惱本執,有自損損他之失也,故我所不教之也。

      次「淨土門」者:放下身心,樂欲往生。三界六道之中,無一希望也,故知萬物不足可用。特地思量,於此界中保護此身者,無出離生死之期也。

二、宗旨安心章

        問曰:宗旨安心,云何可知耶?

        答曰:安心者即三心也,三心者即「名號」也。所以善導大師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云「稱我名號」。故稱名之外,全無三心也。「三心」者,《觀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至誠心」者:捨離自力我執之心,歸依彌陀真實之體也。是故釋曰:「貪瞋邪偽,奸詐百端」矣,是則嫌捨眾生意地也。三毒是三業之中,意地具足煩惱故也。

        「深心」者:捨煩惱具足穢身,而歸彌陀清淨本願為體。是故釋曰:「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等也,本願者即名號也。

        然則「至誠、深心」二心者,厭捨眾生身心二妄,歸入彌陀名號一實之相也。

      「迴向心」者:自力我執所修諸善,及與他力名號所具諸善,因果合會之當體也。能歸所歸,一體不離,顯現南無阿彌陀佛之時,上來所判三種安心,即施即廢,而唯獨一南無阿彌陀佛也。

        然則「三心」者:放捨身命稱名號也。其捨身命之相者,唯是聲聲南無阿彌陀佛也。

        又「至誠心」言「真實」者,釋曰:「至者真,誠者實。」菅三品云:「讀書習,有訓讀,有不訓讀。」今至誠不可訓讀,名號真實故也。唯是彌陀則謂真實之義, 全非我心所起真實之心也。以凡情而所識量法,總無實故。故知能緣之心虛妄而非真實,所緣名號但是真實也。《大經》曰:「惠以真實之利」。《理趣經》首題 云:「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此所謂真實者,即是彌陀佛也。爾以「至誠心」言「真實心」者,即是他力名號不可思議心也。然善惡二道,機品種類,皆顛 倒不實,虛妄假法也。他力名號者,即攝善惡二機真實法也。

        又釋「深心」之文言「使人欣慕」者,凡立淨土為欲令生欣慕心也,勸欣慕心為稱名也,勸稱名者為往生也。若夫有人聞說淨土莊嚴微妙之相,發願往生之心,此心 若發,必稱名號,若稱名號即得往生也。然則願往生心者,欲稱名號初發心位也。此心者則六識分別妄心,故非淨土生因;唯稱名號位即是往生也。是則離自妄心, 故云「他力往生」也。是故當知欣慕心位全非往生也。又釋「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 子」矣。所言「佛」者即是彌陀也,「捨」者自力,「行」者即名號,「去」者即穢土,「教」者即是彌陀佛教,「意」者即是彌陀內證。「願」者即是彌陀本願, 「真佛弟子」者稱名行者也。又釋「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所言「念念不捨」者南無阿彌陀佛功能也。或云就機,或云就法,皆是偏也。只知名號功能,不 違何義。其所以者:南無阿彌陀佛機法不二法,名號之外全無能歸,亦無所歸也。

        又「迴向諸善」者:隨喜於名號所具諸善,及與眾生自力時諸善一合時也。自力時諸善者,三福九品諸善也。上中六品諸善說自力所成善體,下三品說煩惱賊害相 也。然釋「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三福九品,共以正因正行善也。又「自力善」者隨緣雜善也,故釋「隨緣雜善恐難生」也。「隨緣」等者,心 外置境修行也。攜外境養心故,心滅境滅,境滅心滅也。「緣」者即我執煩惱也,此所行法,與我執機,其相別故,更不成就,謂之自力諸善也。釋「隨緣治病各依 方」亦此意也。一代教法,八萬隨情,亦復是也。

        又「他力善」者,名號所具善也。他力不思議名號者,自受用智也。佛自說故云「隨自意」也。自受用者,水吞水,火燒火,松松竹竹。其體已圓成,本無生死也。 然眾生雖迷我執一念以來,常沒常流轉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歸依彌陀本願他力名號,還入本無生死本分也,是云「努力翻迷還本家」也。若不歸此名號,爭還本分 家乎。又其「能歸」者即是南無也,亦是十方眾生命根,五濁之中命濁之命也。又其「所歸」者阿彌陀佛體性是也。若歸於常住不生不滅無量壽佛,我執迷情速盡。 能歸所歸,一體不二,顯現南無阿彌陀佛,是則生死本無之容也。如是領解,即為三心智慧。

        其智慧者,總之離於自力我執情量智慧,放下身心,歸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一體合成之義也,《經》說「一心不亂」是也。然則「念念稱名」者,念佛即稱名念佛 之義也。若念不念,若作意不作意,總而不綺吾我分上,但以口稱一念,即為「一向專念」焉。誠以自己本分全非流轉,妄想所執即流轉也。其本分者,諸佛已證名 號是也。故知妄執無所因、無實體,若歸名號則除滅也。然世人謂分別自力他力,知於勝劣,依於他力可得往生矣,此義不可也。自力他力者初門事也,捨自他位, 唯一念佛云他力也。

        阿彌陀佛示現而言:「不論信不信,不謂淨不淨。一切眾生往生,十劫正覺之時,決定南無阿彌陀佛。」爾時捨離自力我執妄心,領解他力本願深意。自力諸善不離 憍慢,故釋「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亦釋「三業起行多憍慢」焉。歸依無我無人之名號,則無可憍之我,亦無可慢之人。此《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三 昧」,亦說「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矣。極樂既是空無我土也,故善導大師釋「畢竟逍遙離有無」。又《經》說往生人云:「皆受自 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然則名號非青黃赤白色,非長短方圓形,非有非無,總非凡夫可思量之法也。是以三世諸佛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唯任聲稱念,則離無 窮生死。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法也。

        又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中,「中路白道」者,南無阿彌陀佛是也。「水火二河」者,我心是也。二河不侵者即名號也。

三、三心經證章

        問曰:宗旨三心,其證如何?

        答曰:《小經》曰「一心不亂」,所言「一心不亂」者即名號也。若名號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雜亂,不可云一心。

        故《稱讚淨土經》說「慈悲加祐,令心不亂」。當知非從機所起妄分之一心也。

四、心行業三章

        問曰:「安心、起行、作業」,其相如何?

        答曰:「安心」者南無也,「起行」者阿彌陀三字也,「作業」者佛也。然則三心四修五念皆是名號也。

五、決定往生信章

        問曰:縱雖稱名號,煩惱具足凡夫,妄念暫無止時,往生得否難決定,如何?

        答曰:決定者即在名號也,縱決定往生之信不立,但任口稱,得往生也。

        立於決定往生之信心,憶當得往生,還有拘於心品之失。往生不依心品,唯依名號也。然則捨離我心,一向歸依名號,知可得往生,自然決定往生之信心成就也。

        我身心者,無常遷流之形,念念生滅之心,皆以不定也。又名號者,則信不信共稱,依於他力不思議力,皆悉得往生也。不可以自力我執心分別計較,極樂國土無我之境故。

        夫萬法從無而生焉,煩惱從我而生矣。

        然則以我執不可得往生,唯以名號得往生也。

        凡生死者即妄念也,妄執煩惱,本無實體。以此妄執顛倒之心,欲離生死,更無其理。

        有念則出離障,故釋「念即生死,離生死即離念」也。漢土天台山應真壁間銘云:「念起是病,不續是藥。」法燈國師以此公案得法。

        以妄執心,出離生死,全無由也。離念者即南無阿彌陀佛也。

六、念聲一體章

        問曰:既名號亦云念佛,似用意地念如何?

        答曰;呼意地念非云念佛,但是稱名號也。譬如世俗云松竹,已成名也。

        念者即聲義也,故云「念聲是一」,此全非意念與口稱混言是一,唯是念聲一體之義也。念聲一體者即名號也。

七、念佛三昧章

        問曰:何故名念佛三昧乎?

        答曰:三昧者則見佛義也。常途謂定機平生見佛,散機臨終見佛也;此義不然,是皆觀佛三昧分域也。

        念佛三昧者:無始本有常住不滅佛體名號即見佛也。是則真實見佛、真實三昧,故「念佛三昧」云「王三昧」也。

八、念佛三緣章

        問曰:念佛之行,謂具三緣,其義如何?

        答曰:「攝取不捨」四字即三緣也。攝者則親緣,取者則近緣,不捨者則增上緣也。

九、懺悔章

        問曰:念佛行者,可用懺悔乎?

        答曰:懺悔者,但以名號即為懺悔,名之他力懺悔也。以斯義故,釋「念念稱名常懺悔」。以自力我執心全不可立懺悔者也。

十、念佛利益真實不虛章

        問曰:念佛利益甚深,可云真實不虛乎?

        答曰:慈悲有三種:一眾生緣慈悲,二法緣慈悲,三無緣大慈悲矣。

        所言大慈悲者,即是法身慈悲也,正今別願成就彌陀,直以法身無相大慈悲而度眾生,故真實不虛也。

        是故《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也。

十一、念佛往生名義章

        問曰:往生者,其義如何?

        答曰:往者理也,生者智也,理智契當云往生也。

        夫雖信罪福,疑佛五智,偏以自性,願往生者,雖得往生,有華合之障。

        又雖以六識凡情,修諸功德,凝於觀念;能緣心既虛妄,所緣淨土亦以無實體。

        極樂世界無我真實國土,自力我執諸善,總不能生;弘願一行,得往生焉。

        然則以凡夫意樂,不得往生;唯須畢命為期稱佛名,稱名之外,求覓種種意樂,不知真實佛法故,更不得往生也。

        又念佛之機有三品。其上根者:雖帶妻子、勵家業,不著往生。其中根者:雖捨妻子、帶於住處衣食,不著往生。其下根者:捨離諸緣得往生也。如吾輩者,既是下根之一分也,若不捨一切,必定命終時耽著諸事,可損往生。常憶常念,應當思量者也。

        尋云:《大經》三輩之中,上輩說「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違今釋義如何?

        答云:一切佛法,心品為本。故以心品不著,全是捨家棄欲者哉。若夫居家不著者,可謂上上根人也。此是今就於離著強弱,且分三品。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

十二、三字相翻深理章

        問曰:「阿彌陀」此翻「無量壽」,有深理乎?

        答曰:「無量壽」者,言「不生不滅,三世常住」也。是則本有本來一理,人人具足佛性也。

        然則一切眾生性命,是所證法也;現在西方無量壽佛,是能證佛也。能證所證,應思而知矣。

十三、彌陀名號非思量法章

        問曰:知名號義理之行者,易得往生;若不知者,雖行難得往生耶?

        答曰:不然。彌陀名號,非以六識凡情可思量法。

        故善導大師釋「三賢十聖,弗測所窺」矣。

        又十方三世諸佛同心讚歎「不可思議功德」。

        加之《大經》說「諸佛光明所不能及」焉。

        既三世諸佛深智所不及也,何況以凡夫妄智妄識,寧可思量之哉也。

        唯領解一切眾生往生,決定念佛一法之外,更不可求意樂智慧。若能如是者,則真實行者也。

十四、名號泯絕機法章

        問曰:名號則是授與之機令修行法,何云泯絕機法乎?

        答曰:言南無者,即是十方眾生也;言阿彌陀者,即是法也;言佛者,即是能覺人也。故知六字名號,但暫開於機法覺三字,終以三重成一體也。

        然則名號之外,而無能歸眾生,亦無所歸法,復無能覺人也。

        是則忘卻自力他力,泯絕機法當體,名為南無阿彌陀佛耳也。

        譬如火燒薪,薪盡火自滅,機情已盡法自息也。

        故《金剛寶戒章》云:「南無阿彌陀佛中,無機無法」矣。

        乃立機法,而論迷悟,病藥對治之法,而非真實至極之法。泯絕迷悟機法,忘卻自力他力者,則是不可思議功德名號者也。

十五、名號始本不二章

        問曰:六字名號,是為本覺?亦為始覺?

        答曰:南無者,即是始覺之機;阿彌陀佛者,即是本覺之法。

        是故當知,始本不二之南無阿彌陀佛也。

十六、一念十念往生章

        問曰:或云一念往生,或云十念往生,異論難決如何?

        答曰:往生不可依念數,唯依名號一法也。其由云何者:一念十念全非本願,名號但是本願也。是以第十八願不云十念往生願,唯云「念佛往生願」也。

        法然上人云:「諸師別云十念往生願,則其意不周。所以者何?上捨一形,下捨一念故也。善導總云『念佛往生願』,則其意周。所以者何?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又文殊授法照言:「經雖有一念十念之文,可云『念佛往生』也。」念佛者即為往生之法,南無阿彌陀佛也。
然則名號之體,全不應有一念十念算數者也。一念十念之數者,且還機情所論也;全是不干法體之法門也。本願十念,願成一念,思而應知焉。

        凡往生者初一念也,言初一念,猶是就機所論也,唯南無阿彌陀佛即往生也。往生者則無生也,所遇此一法,且云一念也,歸入三世常住名號,無始無終之往生也。

        分別臨終平生,且約妄分機;南無阿彌陀佛無臨終無平生,三世常恆之法。此乃出息不待入息,當體一念定臨終也。然則念念即臨終也,亦以念念即往生也,

        故釋「迴心念念生安樂」焉。

        大凡佛法,當體一念之外所不談也。當體一念之外更無所期,即云無後心,亦云無間心,是則三世一念之義也。總之捨離區區妄心,可為直視直念者也。

十七、來迎章

        問曰:來迎者但局念佛乎?亦通諸行否?若云局念佛者,《觀經》九品但說來迎;若復依之總通諸行者,來迎本願偏被念佛之機?如何?

        答曰:來迎佛者,萬善圓備之佛體也。往生之機,亦即萬善之體也。萬善之外非有十方眾生,故云諸行往生。諸行之外亦無機情,故總通九品諸善皆說來迎。雖然非云諸行本願,言往生者就機談故,普以可云諸行往生也。

        言念佛者偏是生因本願行故,來迎亦偏被於念佛之機。

        故願成就之文,普雖舉於諸行,一向之言偏置於念佛一行矣。

        名號是能成法,萬法是所成法。若知名號所具萬法者,諸行悉皆真實功德也;此是以諸行當體即非云真實,名號所攝故云真實也。

        所以然者:三福九品諸善皆是福業,而非出離要道,合會名號時自為正因正行也。

        阿彌陀佛殊妙相好即是萬善圓滿之形也,極樂世界二報莊嚴併所成萬法也。

        故知稱名即來迎,決定應有來迎;名號全彌陀故,稱名之位即真實來迎也。

        雖云來迎,非有往來,無去無來,不可思議不可得法也,故云「一座無移亦不動」矣。故知無色無形,不可得法,即是念佛三昧也。

十八、無相離念章

        問曰:師常言「悟無相離念者,即是念佛三昧也」,其義如何?

        答曰:《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三昧」,則是名號也。

        我等不修無相離念之觀法,亦不成自性即佛之覺悟。底下具縛之凡夫,唯放下身心,依憑本願。

        一向稱名,無我無佛,唯一南無阿彌陀佛也。豈是非自性即佛觀,悟無相離念乎。

        是以《觀經》說「廓然大悟,得無生忍」矣。

        故歸名號一行,功德無不具足,「無上功德」之金言寧妄談乎。

        誠是他力不思議妙行者哉。

十九、智者逆罪愚者逆罪同異章

        問曰:智者逆罪及與愚者逆罪,為同為異?

        答曰:以凡夫淺智難分別之乎。

        空也上人釋云:「智者逆罪變成成佛直道,愚者勤行一念過成三塗因」矣。

        然則愚者所思功德,智者前逆罪也;愚者所思逆罪,智者前功德也。其理深遠微細焉,我等愚癡身,爭可分別之哉。

        何況善惡二道,共非出離要道。但以作罪則受重苦,作功德則生善處,是故總勸止惡修善也。

        然則善導大師釋「不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矣。

        總之捨於罪福、論談智慧;不惜身命,唯須一向專稱佛名也,是則順次得脫要行也。

二十、生死涅槃章

        問曰:生死即涅槃者,云何可知乎?

        答曰:有心則生死道,無心則涅槃城也。

        是故離生死者即離心也,離心者即無心,無心者即涅槃,涅槃即淨土也。

        然讚淨土德釋「無心領納自然知」,判「未藉思量一念功」,或云「無有分別心」矣。

        從起分別念相以來,迷於無窮生死。心是第一怨,縛人令至閻羅處,不可不慎也。

 

二十一、遠近二種對治章

        問曰:總而佛法修行,有遠近二種對治。於念佛一行,亦應用之耶?

        答曰:最可用也。

        所謂「近對治」者:正至臨終時,正念翻妄心,成一心不亂,遂往生是也。

        「遠對治」者:平生所作之業,必定臨終現起;臨命終時,始而捨焉最難,故須兼捨一切惡緣也。

        故善導大師釋「忽爾無常苦來逼,精神錯亂始驚忙。萬事家生皆捨離,專心發願向西方」矣。

        誠夫三界六道,有為無常境,一切悉皆幻化虛妄也。在此界中,思憶常住安穩者,譬如渺漫浪上,欲不動舟而浮,然此義不可也,平生最須捨離諸緣者也。

        厭捨之中,苦易厭捨,樂難捨離。

        若不厭樂,苦亦難捨。樂即苦因,苦即樂果故。

        若夫苦樂俱捨,則為真實厭苦者哉。

        釋「人天五欲、放逸縛繫等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

        樂無別體,苦息為樂也;苦無別體,樂止為苦而已。

二十二、無貪樂受章

        問曰:既《寶王論》云「一念彌陀佛,即滅無量罪;現受無比樂,後生清淨土。」今何勸厭樂乎?

        答曰:此無比樂,世人謂世間樂也;不爾,即是無貪樂也。

        其故:成決定往生機者,三界六道中,無可羨、無可貪。世世生生,流轉生死間,悉皆受盡無窮苦樂,鑑照之則一切苦樂皆是苦也。

        然則一切無著,則真實無比樂也。苦樂顛倒,如前應知矣。

二十三、心境一體章

        問曰:師常言「心外置境,止惡修善者,經無量劫不可離生死。」此義不明。念佛行者,念淨土依正二報境界得往生,爾者如何?

        答曰:是且示離念。心外置境起念實是迷也,離念獨一則云本分;本分心田,曾無妄念。從起心境各別念想以來,流轉生死也。若能緣心與所緣境,永各別者,實不可往生,絕能所位止生死也。任何教法,若入此位,則解脫生死也。

        能所一體法,則是南無阿彌陀佛也。

二十四、雖生而死章

        問曰:師云「雖生而死,可靜待來迎」。生身當體,云何可知死底耶?

        答曰:「雖生而死,可待來迎」者:不綺萬事,捨離一切,唯獨自明,則云死也。生而獨也,死而獨也;然則與人俱住亦復獨也,無可副果人故;唯無心無我而行念佛,是則云死底也。

        總他力稱名行者,可思雖此身暫在穢土,心既遂往生在淨土也。

        亦聞他稱念佛,我心浮南無阿彌陀佛,則是名號聞名號也,名號之外全無可聞者也。

        爾念佛者:行風情不往生,聲風情不往生,身舉動不往生,心意樂不往生;唯南無阿彌陀佛獨往生也。

二十五、往生徑路章

        問曰:《小經》說「過十萬億」,《觀經》說「去此不遠」,相違如何?

        答曰:指「十萬億」說「去此不遠」,故非相違。所以者何?

        世界無邊對,二十萬三十萬,才是十萬億也。最在近故,云去此不遠也。然則十萬億者,全真實不背去此不遠道理也。

        又十萬億者化用邊也,去此不遠者實體邊也;體用不二,故非相違也。

        他力實體者,周遍法界理,淨穢不二,凡聖一如也。

        凡大乘佛法,心外無別法,是聖道習,萬法一心。淨土者,萬法成為南無阿彌陀佛也。

        雖為萬法,亦是無始本有心德,眾生所蔽我執妄法,其體無由顯彰。

        然彌陀世尊以本願力,彼接一切眾生心德成南無阿彌陀佛也;故乘此願力時,眾生心性即開發也。

        然則名號是一心本分也,此說去此不遠,或云「莫謂西方遠,唯須十念心」焉。

        爾生當處極樂,而不壞十萬億程;十萬億雖遙,生當處極樂。是故本願所乘機,名號酬因德,開則十界無差別也。雖娑婆眾生,列極樂聖眾。淨穢不二,凡聖一如,非適今也。

        若我執妄法不除,生佛各別,淨穢永隔,不可不信行也。

二十六、一念多念章

        問曰:罪障無數,不依多念之功,不可往生,如何?

        答曰:迷出法性都,依一念妄心;翻其迷情,亦是一念也。然則迷一念迷,悟一念悟。若一念不往生者,無量念不可往生。

        故釋「一聲稱念罪皆除」,亦云「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矣。

        雖稱本離生死南無阿彌陀佛,猶疑往生;譬如雖喫飯,願止渴藥也。

        既遇一念無上名號,何期明日?延生無益,唯須急死,是最行者本意也。久居娑婆,欲積多念功之人,多損臨終也。

        佛法無價,以捨身命為價;不捨身命而無得證利,是云真實歸命也。

二十七、離衣食住章

        問曰:不離衣食住三,不可往生乎?

        答曰:衣食住三,則三惡道業也。

求裝衣裳畜生道業,貪求食物餓鬼道業,構設住處地獄道業。

        欲離三惡趣,可離衣食住三也。其離三者,離著是也。

        然則勿於自求,應任天運也。

        空也上人云:「三業任天運,四威儀讓菩提」矣,是則歸他力行相也。

        本來無一物,將求何事。萬物如夢幻,勿生實有念。當捨離一切,歸入名號也。

二十八、平生臨終章

        問曰:正至臨終,死苦所逼,病苦所逼,不能念佛,可損往生。人人疑之,為是為非?

        答曰:所行念佛者,佛護念力也,臨終正念亦佛力也;於往生法者,一切功能皆是佛力法力也。

        即今念佛之外,不可有臨終念佛,臨終平生,全非異時。前念是平生,後念是臨終也。

        故善導大師釋「恆願一切臨終時」矣。

        平生不進念佛者,必臨終不行也。遠不疑臨終平生,可勵念佛也。

二十九、法華名號一體章

        或人問云:法華與名號,勝劣如何?

        上人答曰:法華與名號,則是一體也。

        法華是色法,名號是心法;色心不二,故法華即名號也,何可論勝劣乎!

        故《觀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矣。芬陀利華者,即是蓮華也。

        故法華名「薩達摩芬陀利經」也。

        唯止邪論妄法,應一向念佛也。此善導和尚讚「人中上上人」也。

        但以法華為出世本懷者,即經所說也。又云釋迦佛,五濁惡世中,出世成道者,為說此難信之法,亦是經文也。
隨機有益者,皆勝法也,皆本懷也。若無利益者,皆劣法也,亦非本懷也。

        於戲!夫餘經餘宗,轉昌轉難。三寶滅盡之時,寧可論勝劣哉焉。

        《大經》曰:「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唯成法滅百歲時機,應一向念佛也。

           三十、祖師所立深奧章

        或人問曰:淨土門學匠,流議區區焉。歸依何所立,可得往生乎?

        上人答曰:異議區區焉,人我執情也。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曾以無議。因茲往生一路,更不依議,唯依名號。然則止息是非取捨妄念,唯依名號,可遂往生也。

        假令思惟法師所勸名號,若信不可往生;猶若稱名號者,則可往生人也。

        所以者何?譬如以火點物,心念勿燒,口言勿燒;不依此言,不依念力;火之自性,而能燒物。水能濕物,亦以同焉。

        然則今此名號本然自性,能令往生。是故不依議,不依言,不依心,稱則得往生也,是則他力不思議妙行也,誰不信之哉。

        總而自力我執時,憍慢心起也。所以者何?我能學之,我能行之,我能出離生死;如是思惟故,智慧增進,行亦增進;不可有如我之智者,不可有如我之行者;妄念熾盛而自貴賤人也。

        若歸依他力稱名,無我無人法,故無憍慢心,亦無卑下心也。放下身心,更無我他彼此人情。田夫、野客、尼入道、愚癡、無智,平等而得往生之法,是名他力妙行,此偏他力所致也。

        夫我法門阿彌陀佛口傳也矣,年來修學淨土法門,十有一年焉,總以不習失於意樂者哉。然阿彌陀佛示現云:「不可有心品分別,此心善時惡時俱迷故,不成出離之 緣,唯南無阿彌陀佛之往生也。」我從此時,放捨自力意樂,領解他力深意。自爾以來,窺善導釋義,一文一句,無非名號功能焉。

        誠夫三昧覺王彌陀如來,本誓至重矣。和光同塵,今也不忘其往昔,而示本願深意,可謂願王直受法門也焉。既是證誠念佛故,可仰可信。

        其誰人可疑我家法門哉。機教時乖,難修難入。今此念佛一門,誠是時機相應宗也。

        唯須放下諸緣,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

三十一、一代聖教所詮章

        問曰:一代聖教所詮,可云唯是名號耶?

        答曰:一代聖教,所詮唯是名號也。

        故《觀經》說「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付囑阿難。

        亦《小經》說「難信之法」付囑舍利弗。

        復《大經》說「乃至一念無上功德」付囑彌勒。

        因茲天台釋「諸教所讚,多在彌陀,故以西方而為一準矣。」

        善導大師釋「是故諸經中,廣讚念佛功德」。

        須拋於諸餘萬行,歸於名號一法者也。

        然頃學人偏好學解,而曾無行稱名矣。是恐如「為千金券契,不取其金」。猶若「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也。冀學者須留心思量之者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