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新紀元〈1990歐洲弘法開示〉 宣化上人主講

佛教新紀元〈1990歐洲弘法開示〉 宣化上人主講

佛陀為法忘軀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五日開示於法國葛諾伯城
  
  當初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夜賭明星,三歎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於是就到鹿野苑去,度憍陳如等五比丘,轉四諦法輪。
  
  第一示轉﹕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
  
  此是道,可修性。
  
  這個苦,逼迫著人生生死死,所以說逼迫性。可是人──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應該受的苦,我們要接受它,受完就了了。享福是吃喝玩樂,徒費精力;在這花花世界流浪生死,迷不知返,這是真正的不知道了苦。在苦中,染苦為樂;在苦裏頭,認為是快樂,這是顛倒。
  
  「此是集,招感性」,集是聚集,煩惱是我們聚集來的,是自己心裏招來的。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一切煩惱的根本就是執著,就是自私,就是妄想招來的。所以說,「此是集,招感性。」你沒有內虛,不招外感;你裏面若沒有煩惱,外面煩惱也不來了。所謂:
  
  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
  
  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來
  
  你裏面有什麼,外面就招來什麼,這煩惱是招感性。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在苦海裏,我們要把他度了;煩惱無盡,我們的煩惱是沒有窮盡的,我們要斷煩惱。可是有的經上說: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既然斷煩惱,是不是把菩提也斷了?菩提不能斷,煩惱也不需要斷,由煩惱轉菩提,由冰化成水。冰就是煩惱,水就是菩提;冰就是水,水就是冰。認識煩惱就是了,你若不認識,就是煩惱。因此把煩惱斷了,其實就是叫它改頭換面,一面是煩惱,一面是菩提,只要把它翻過來,就夠了。
  
  修行不是好高騖遠,不知道「道」就在眼前,你要到遠處去找「道」,那是捨本逐末。眼前的生活,就在你本身所行所做的,要是能覺察省悟到,本身的一切習氣毛病,一切的染污法,能把它們除去,那就是佛法。所以才說:
  
  事事都好去脾氣難化了
  
  真能不生氣就是無價寶
  
  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
  
  煩惱永不生冤孽那裏找
  
  常瞅人不對自己苦未了
  
  你到什麼地方去找無價寶?你要是不生氣,就是無價寶。「再要不怨人」,你什麼事情也不要怨人,不要怨天尤人的。「事事都能好」,你「煩惱永不生」,若不生煩惱,「冤孽那裏找」?你有煩惱,冤孽就來找了;你煩惱沒了,冤孽也就找不著了。「常瞅人不對,自己苦未了」,你儘看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一天到晚囉囉唆唆的,總是給旁人洗衣服。
  
  「此是道,可修性」,前面又有苦,又有煩惱;苦就逼迫人,煩惱是自己招來的。怎麼辦?我們應該修道,修道就能了苦,就能斷煩惱成菩提,所以說「此是道,可修性」,道是可修的。
  
  「此是滅,可證性」,修道是為了什麼?要得到常、樂、我、淨,得到究竟的真正快樂。因為要得到究竟的快樂,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為雪山童子時,為半句偈而捨身命。這是怎麼一回事?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聽見羅剎鬼在那地方念一首偈頌: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這世間一切一切都是無常,都是生滅法。釋迦牟尼佛一聽見這兩句偈頌,就問羅剎鬼:「念這偈應該是四句,現在你只念兩句,請把另兩句也念給我聽。」羅剎鬼說:「我餓了,沒有力氣來講那兩句,如果你叫我念那兩句,現在我要先吃了人,然後才能念。」
  
  釋迦牟尼佛說:「我願意給你吃,你把那兩句念出來,然後你把我吃了。」羅剎鬼說:「我沒有氣力,怎麼念呢?」
  
  釋迦牟尼佛還是求他,羅剎鬼就生了慈悲心,念了下兩句: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生滅完了之後,以寂滅為快樂。釋迦牟尼佛聽了這兩句,羅剎鬼就要吃他的肉了。
  
  這時,佛說:「你念給我聽,我們應該把它保留在世界上,如果不保留,它就沒有了,你等我把這四句偈頌先刻到樹上,然後再吃我。」羅剎鬼答應了,釋迦牟尼佛就把它刻在樹上。
  
  刻完了,羅剎鬼就要吃他,釋迦牟尼佛又說:「我覺得還是不妥當,我應該把這四句偈頌刻在石頭上。刻在樹上,風吹雨打,它就會沒有了;刻在石頭上,不會腐壞。」羅剎鬼也答應了,於是佛就把這四句偈頌刻在石頭上,然後就請羅剎鬼吃他。
  
  這時,羅剎鬼一躍昇上虛空,不見了;原來是天人來試驗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真正的沒有我相,真正的把身體看輕了,所以他又現身說:「你是一個修道者,不久將來就會成佛。」
  
  第二勸轉:
  
  此是苦,汝應知;
  
  此是集,汝應斷;
  
  此是道,汝應修;
  
  此是滅,汝應證。
  
  第三證轉:
  
  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
  
  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
  
  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
  
  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
  
  這是佛在鹿野苑三轉四諦法輪。今晚時間已到,所以就念給大家聽一聽。好了,祝各位晚安。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弘揚佛法‧人人有責
第3頁:佛教新紀元 第4頁: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第5頁:佛教與世界和平 第6頁:如何消除恐懼心與業障
第7頁:斷除爭心‧以平息戰爭 第8頁:報三寶恩‧戒殺生
第9頁:我願承擔眾生的罪業 第10頁:醉生夢死,難了生死
第11頁:大悲神咒通地天 第12頁:萬佛城是獻給全世界的
第13頁:中國近百年風雲人物 第14頁:皈依的意義
第15頁:奉獻生命弘揚佛法──譯經 第16頁:什麼是造命之學
第17頁:最根本的國防──教育 第18頁:佛陀為法忘軀
第19頁:殺生因果難逃 第20頁:宗教團結‧世界和平
第21頁:戒酒色財氣得自在 第22頁:歐洲訪問心得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