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心的效能訓練 鄭石岩

禪——心的效能訓練 鄭石岩

調息

[日期:2011-05-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鄭石岩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坐禪的功課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呼吸,亦即調息。呼吸的方式大別可分為四種:“風”系激烈運動後的呼吸,此類呼吸不宜坐禪;“喘”系恐懼、緊張、焦慮時的呼吸,應舒暢後再行打坐;“氣”為平常的呼吸,每分鍾約16-18次,可聽到自己呼吸聲音,這是坐禪的基本要求,坐定後,開始調息。  1. 數息  在禪坐前應先做三次深呼吸:將兩手敷於小腹,先用鼻吸一口氣,引入小腹,使小腹隆起,再收小腹,繼續吸氣,使肺部隆起,舒展胸肌,閉氣十秒,再由口把氣慢慢吐出。如是三次深呼吸後,依自己適當之坐姿坐妥,便開始數息。每呼吸一次數一,從一數到十,數完後再從一數到十,不斷繼續下去。數息的目的是克服雜念,也就是說如果能從一數至十,而能保持沒有雜念妄想,便是成就了一個單元。若能一個單元接著另一個單元成就下去,便能入於定淨。數息時可以順著數如一、二、三……十,亦可倒過來數,如十、九、八……一,亦可隔數數,如二、四、六……二十,各種不同數法,是供數久了發生習慣而失去專注時變換使用。   2. 隨息  當數息一段時間,雜念妄想漸漸消除,便將注意力放在呼吸的出入上(隨鼻息),心念似乎就系在呼吸的進出往來之間。久之,連呼吸也忘了,進入清淨忘我的安適。另一種隨息方法稱作隨息想,每吸一口氣,即想吸進的是清淨之水(水觀)或空氣,遍通體內,呼氣時則將濁穢排於身外,久之亦易入淨。這兩種隨息,可以自由使用。此外,禪家所謂“守息則定”,即調和鼻息,使其無聲響結滯,不粗重虛浮,出入之息,細密綿綿,若有若無,神情因而安定,漸趨定境。  3. 止息  隨息一段時間,若心裏覺得安靜調適,會很自然地進入定境,這就進入止的階段。所謂“若心欲靜,便舍隨,凝心止住。”在數息隨息之後,身心如能調和,這種安靜的心境立即出現,這時在心境上已有了輕安舒態之感,由於妄念不起,無為、喜樂、輕松和專注的心情於焉出現,這已經進入初禪了。  4. 觀息  在止的階段,如果心境昏暗恍惚,就要內觀自己呼吸的出入相;呼吸氣長,要了了分明;呼吸氣短,也要了了分明,當心系於呼吸出入相時,自然安定。觀也可以采取“調心”一節中的方法為之。  5. 還息  雖往過觀想,心境仍然浮躁不安時,就要舍去觀的方法,回歸到數息的階段,提起專注力數息便是還。  6. 淨息  透過觀和還的校正,心境漸漸安定下來,便能凝止心神,寂滅思慮和妄念,而達於心清淨。  數、隨、止、觀、還、淨六個方法便是六妙門,從調息、觀想到心淨,不但可以入於定境,亦能入於定慧之門,而開悟見性。《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中說:  如經說阿那波那,  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  調息為何會使人入定呢?這可以從生理學的角度加以解釋,所謂調息就是調理呼吸。當一個人坐下來專注於呼吸,尤其是腹式呼吸時,腹肌隨之產生一收一放的張力,它的部位正是傳統所謂的丹田。根據日本關田一月的研究,這個呼吸肌的有規律運動,刺激了大腦的清醒中樞,而使一個人進入清醒狀況,不再陷於昏沉,同時對妄想做相當的抑制。因此,從學習理論看,如果我們配合“數息”或“隨息”的操作活動,就很容易把數息、隨息兩種與清醒聯結起來。練習久了,這個聯結自然牢固,以後只要需坐下來數息或隨息,即刻能產生清淨安定。這種清淨和安定就是佛家所謂的的“三昧”。三昧的體會,由淺而深,配合調心,長期練習,即可進入無相三昧的自在。為了達到上述的學習效果,吸氣時必須膨脹小腹,而呼氣時則收縮小腹,這是腹式呼吸。

【書籍目錄】
第1頁:禪——心的效能訓練 第2頁:
第3頁:前 言 第4頁:禪心——清醒覺察的心力
第5頁:禪就是內在學習 第6頁:禪坐對身心的影響
第7頁:永恒的自性與慧命 第8頁:禪行——篤實力行的智慧
第9頁:解行並重 第10頁:生活適應的難題
第11頁:生活的四個行持 第12頁:通達與承擔
第13頁:隨緣實現人生 第14頁:建立生活規范
第15頁:恬淡與寬闊 第16頁:禪燈——光明寬闊的胸襟
第17頁:點燃你的心燈 第18頁:光明的精神生活
第19頁:踏著光明的路 第20頁:清醒的價值觀念
第21頁:正確的思維方式 第22頁:良好的交流藝術
第23頁:圓融的實踐智慧 第24頁:適當的工作態度
第25頁:積極的生活意識 第26頁:活用的知識經驗
第27頁:深厚的禪定修持 第28頁:禪機——通情達理的生活
第29頁:在解脫中成長 第30頁:真我的開展
第31頁:禪喜——體驗生活的悅樂 第32頁:五種禪喜
第33頁:失去禪喜的原因 第34頁:尋找禪喜的途徑
第35頁:禪悟——領悟人生的究竟 第36頁:禪坐——調和身心的關鍵
第37頁:調身 第38頁:調息
第39頁:調心 第40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站長 发表于 2012-4-13 1:22:22
已改, 謝謝通知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2-14 23:30:48
本書深入淺出,非常值得推介。

但請版主對本電子書稍加修訂:
1) 第11頁和第13頁重覆了;
2) 第12頁“通達與承擔”篇第一段末句:由“必須接納,從而把業轉動成爲善良的慈悲...”之後,錯植第10頁“生活適應的難題”篇的下半部;及
3) 第14頁已為“通達與承擔”篇的正版。

建議版主刪去第11和第12頁,則全書當更完滿。

TK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