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心的開啟,個人就能領會生活的悅樂,於是生命變得活潑生動,心情曠達,當然心的效能也提高了。 禪喜不是習禪的最終目的,卻是習禪過程中的大豐收。因為他的生活變得充實和喜樂,這種心境使其自尊(self esteem)更為健康,更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禪喜大體上可分為五種,這五種禪喜,是由正確的修持得來的回報。 在工作之餘,“在舉起之前和放下之後”,才領受到人性的至柔至美。它必須透過定慧的修持才能領會。 過去拔提王子修禪,有一天,他悅樂地叫了起來,對他的同修好友說:“我真快樂啊!我真快樂啊!”他的朋友並沒有看到什么值得他快樂的事,然而真正的快樂,就在當下觸目遇緣之中。 當我們在工作之餘,不妨放下忙碌的事,只稍給自己一點悠閑,也許只是幾分鍾。你望著辦公室的同事,專注地各忙各的事,不禁興起敬愛和欣賞的樂趣。你凝視窗外,白雲帶來悠閑的心境;而牆上的一幅畫,則令你神往其境。禪者不是不工作,不是不用心於職場,而是他們能保持禪喜,在工作中、在工作後保持喜悅。 辦公桌上的小小盆栽,只因為它的綠意帶來寧靜,眼前思索不出來的計劃,卻在冥冥片刻中浮現答案,那也是一種禪喜。禪者把這些工作和心境,調和得恰到好處,喜悅的心情自然流露。他們在居家中有責任,在俗物中有承擔,甚至為照顧家人或公益付出更多心力;但他們的心境是開啟的,一些周邊的事物,仍然能帶給他喜悅和興致。他們心的效能得到良好的開發。有一則禪偈,微妙地道出這個真諦: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現代人生活在繁忙的信息社會,觸目遇緣都是工業文化下的產品,要投身於老圃黃花,要領受采菊東籬,了不可得。但就在這工藝與信息生活中,同樣可以領受個中的喜悅。你在搭電梯時,是否領受方便之美,坐在捷運或便捷交通工具中,是否領會工藝創造之美;拿起行動電話就能與家人、友人通電話,是否感到方便的快樂,坐在計算機前就能閱讀各類信息,是否領受個中的豐富。 不是信息時代失去禪喜,而是現代人忙於追逐,忘了生活周遭許多妙悅動人的禪喜。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我們執著與追逐,而忘了抬起頭來,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各種樂悅之事。 當心被單一的目標綁住時,我們變得麻木;當心被煩惱、不安的煩躁關鎖時,我們就失去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