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上,整個鑽石大盤交易商圈奉行“嗎左”(mazal)這個概念。“嗎左”是意第緒語(Yiddish,猶太人使用德語、希伯來語等的混合語言)“mazalunb’rachah”的縮寫,意指“健健康康地生活”。在鑽石商之間,“嗎左”是指“成交”。
在鑽石行業最高層之中的大多數人,把“嗎左”或口頭承諾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通過電話買賣交易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寶石;有時候買賣雙方素未謀面,僅憑“嗎左”這一個詞,就完成交易。一旦“嗎左”說出口,無論買賣價格高低,你都需保持信譽,兌現這筆交易。
重信守諾是鑽石業界的核心精神。在鑽石業界,違背諾言之事聞所未聞。在經過一場強硬激烈的談判協商之後,買賣雙方都說“嗎左”,那么交易就拍板定案,誠信全系於一心。買賣雙方之間沒有契約,也沒有簽字畫押。
你將支付當天你所同意,並且承諾支付的金額,因為你說了“嗎左”。你可以想象,當你漠視“嗎左”的精神,或反對一個具有優秀卓越人格的人,那銘印在你心中留下的痕跡就強烈許多。關於這一點,有一個被稱為“掉包”、違反鑽石業另一個神聖傳統——“寄賣”系統的例子。
假設鑽石交易商A君,遞送了一個裝有300顆一克拉鑽石的包裹或小紙盒,給交易商B君寄賣。B君花了幾天的時間,小心翼翼地檢查每一顆鑽石,決定是否買下所有的鑽石,或只買一部分,或一顆也不買。如果他決定買下所有的鑽石,他肯定希望能拿到一些折扣。而他所希望的折扣將成為雙方你來我往、談判協商持續進展數星期的焦點。
如果B君決定只買一部分A君提供的鑽石,那么依照慣例,A君有權力針對B君預計購買的鑽石,索取更高的價格。這是因為在一個盒子裏品質最好的鑽石的價格,通常比在同一個盒子裏面,最難看的鑽石高出許多。因此,當你從盒子裏面挑選出最好的鑽石,你自然得多付一點。
如果B君是一個寡廉鮮恥、不講道義的人,他可以在幾天之後打電話給A君,並說:“我剛剛抽空看了看你送來的鑽石,我真不敢相信,你竟然送給我這種垃圾(drek)。立刻叫你的保安人員過來,把它們帶回去。把這些爛貨放在我的珠寶裏,真是丟人現眼。”
(在意第緒語中,drek意指垃圾。如果你找碴的對象是一個印度籍鑽石交易商,你就得用karab這個字眼。如果對方是俄羅斯人,你說musor。不論是用哪一種語言都不要緊,反正你已經明白這中間是怎么一回事了。當你向其他人購買鑽石的時候,那些鑽石就是“垃圾”。
相反的,當你出售鑽石給其他人的時候,即使那些鑽石跟今天早上某人提供出售的“垃圾”一模一樣,它們卻是品質優良、物超所值的鑽石。)
在那幾天之中,B君檢查了A君的鑽石,而且是十分仔細地檢查。他從中挑出一兩顆最有價值的鑽石,再從他自己的存貨裏面揀選幾顆品質較差、但重量相等的鑽石放進盒中,魚目混珠。那一盒子的鑽石如雪片一般,沒有任何兩顆鑽石是一模一樣的,也沒有人有那種記性,可以分毫不差地記住每一顆鑽石的模樣,尤其像安鼎所擁有的鑽石存貨,就拿25萬顆鑽石來說吧,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哪幾顆鑽石被調包了。
心如同敏感的底片
我們確實需要想出幾個辦法,來查出我們是否成了騙人把戲的受害者。由於鑽石硬度的關系,我們無法在鑽石表面留下任何刮痕;它可不像拿一只別針,在石頭上刻下你的姓名縮寫那般輕松容易。
如果你真想在鑽石上留下記號,鑽石業界已經研發出用極為精准細膩的激光技術,可以在鑽石的一面烙下一個微小的識別號碼(但是這種做法成本很高,除非是更有價值的物品,才值得投下這筆費用)。
我們也使用X光去鑒別偽鑽和用來濫竽充數的鑽石。我們的廂型車裏也放了一台可攜帶式的X光機,在不同的地點即可隨車檢驗,一次能夠鑒別數千顆鑽石。
事實上,把鑽石調包的交易商少之又少;鑽石調包之類的事做多了,遲早會露出馬腳,讓人發現他的欺騙行徑。[不誠實和愚蠢常常伴隨出現,如同鑽石和石榴石(深紅色寶石)的存在一般,當采礦者發現紅寶石之際,就知道附近可能開采得到鑽石。]
而且這種消息傳得很快,一兩天之內就人盡皆知了。當他再要求其他的交易商遞送鑽石包裹的時候,他所得到的答複千篇一律,肯定都是:“沒有,我們今天沒有這類的鑽石。”
此處的重點是,B君褻瀆了A君神聖莊嚴、全心信賴的真誠:B君傷害了一個信任他的人,他踐踏蹂躪了重信守諾(mazal)所代表的榮譽體系。而他的所作所為也在他的心中留下更深的銘印。
行善作惡的方式也影響了心之銘印的強弱程度。
例如,你不僅沒有及時付清鑽石供貨商所應獲得的款項,你還編造了一連串的借口作為搪塞。在商場上,我聽過幾個出名的推托之辭:
“支票上星期已經寄出去了,你也知道紐約的郵遞系統的嘛!”
“我們處理賬目的經理搬到大樓的另一間辦公室去了,我們還不知道他的分機號碼。”
“我們更換了我們的會計軟件,支票只有在隔周的星期五才能做出來。”
“我知道期限是90天,但我們以為是我們完成鑽石的分級歸類之後的90天。”(鑽石的分級歸類工作可以拖個幾星期才做得完。)
“即使像可口可樂這種大公司都得多花個幾天的時間,這有什么大不了的?”(多花幾天是沒什么大不了的,只不過你說這話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兩個月了。)
“我們現在真的忙不過來,我們會在一兩天之內把你的支票准備好。到時候你過來一趟怎么樣?午飯過後好嗎?”(意思是說,我們的會計部門已經接到指示,在星期五下午銀行關門之後10分鍾,再把支票交給你,如此一來,我們又可以多賺3天的利息。)
當然,最出名的方法就是“避而不見”。把會計部門的電話線全部拔掉;甚者如果你夠狠的話,就在電話裏加裝一段聲音甜美嬌柔的錄音:“您的來電對我們十分重要!敝公司的主管正在服務其他重要的客戶,請稍後幾秒鍾!”每隔30秒左右就重新播放一次,並且錄一段令人厭惡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由於你所使用的方法如此不堪,這個負面行為所留下的銘印就強烈許多。
最後一個影響銘印如何植入心中的因素,與思想(意)、語言(語)、行為(身)的結果有關;也就是說,你慶幸自己做了那件事嗎?你會再做一次嗎?你執著於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無論你是作惡或行善,銘印的作用都因此強烈許多。
這些都是心理銘印的原則。我們的心如同一張非常敏感的底片,無論我們拍攝了什么——特別是無論我們看見自己善待或惡待他人,都會在底片上留下影像(在心中留下銘印),如同一只鴿子或一匹狼走過剛剛下了新雪的雪地上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這些銘印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能夠善用這些銘印嗎?我們能夠讓所有的事物依照我們所期望的方式發生嗎?為了讓讀者了解,我們必須在潛能的原則和潛能本身之間做一聯系。
譯注
①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②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③業即行為,有身的行為、語的行為、意的行為三種,即身業、語業、意業。每一種行為皆有善、惡、舍(即不善不惡)之分。本書原是針對西方人士所著,故作者用心之銘印來解釋,以方便西方讀者理解。本地的讀者可以把銘印想成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