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他人的痛苦,那么我們有可能打消自己想要懲罰他人的念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幫助他人的念頭。這時,可以說,想要幫助人的人是一個好園丁,這個人的修行取得了成功。
我們每個人是在哪裏修行的呢?在我們自己內心的花園裏。是否每一個人都認真地照顧著自己花園裏的花呢?這就不一定了。作為自己內心的園丁,很多人都是不稱職的,我們任由自己的花枯萎死去,讓自己內心的花園荒廢。這實在是不應該,因為你有責任照管自己的修行花園,你要知道自己花園的格局,還有它的特色,你應該盡可能地了解這個花園,努力地照料它、打理它,使它有條有理,重新煥發出動人的光彩,回複從前的美麗和安寧。而這些美麗和寧靜的東西,都是屬於你的,你可以盡情地享受。
一對外國夫婦去聽佛法講座,聽著聽著,妻子開始小聲地哭泣,這個情況被台上的禪師發現了。禪師在講座結束後走到這對夫婦身邊,對丈夫說:“你的花很需要你的灌溉。”當時,講座的題目就叫作“選擇性的灌溉”。那位丈夫很快明白了禪師的意思。後來在他們回家的路上,他努力按禪師的啟發去做。他們回家所用的時間並不長,但他的努力明顯起到了作用,因為他們的孩子發現,門外站著的母親與平日很不相同,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整個人都顯得很有精神。你看,有些事情其實很簡單,只看你是否意識到,並真的去做。
以前,之所以這位妻子難得露出笑容,正是因為她的丈夫不懂得發現她心裏的正面種子,更不懂得去灌溉她心裏的正面種子,相反,更多的時候,這位丈夫都是在灌溉自己妻子心裏的負面種子,這當然不會起好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都不懂得修行,缺乏選擇性灌溉的能力。
人的很多本領都是從自己的父母那裏學來的,比如坐臥跑跳和吃飯走路等等,這些本領是在人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的。但是,當你開始佛法的修行時,你需要重新學習所有的本領。原因是佛法強調念念分明地做一切事情,無論是說話、走路、傾聽,還是吃飯和呼吸,人們都需要念念分明。
其中,說話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一些小細節也許你從前根本就沒有注意過,關於如何拉近你與自己身邊的人的距離(比如當對方正在和你賭氣時)。有這樣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讓你說出三段話,這三段話的順序是這樣的,首先,你對對方說:“親愛的,你知不知道,我真的很痛苦。”接著,你再說:“我很想解決問題,很想讓自己不再生氣,因為我知道生氣會讓我們的關系變得一塌糊塗,我在嘗試向別人學習,你要給我一點時間。”最後你可以說:“親愛的,我真的很需要你的幫助,你可以幫幫我嗎?”這幾段話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很有邏輯的,第一段話表明你在信守承諾,你在和對方一起同甘共苦,第二段話表明你的態度是誠懇而熱切的,你完全應該贏得對方的尊敬,第三段話表明,你很尊重對方的意見,也很信任對方的能力。
如果你能真心實意地把以上幾段話說出來,你和身邊人的距離就已經拉近了一大截了,因為你沒有愚蠢地朝對方吼叫道:“我不需要你。”我不需要你——這完全是一句泄憤的話,這句話先是重重地傷害了你身邊的人,接著又深深地傷害了你自己。
如果不能做一個修行花園裏的好園丁,你就照顧不好自己,如果你照顧不好自己,又如何能夠去照顧你身邊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