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人到無求品自高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從前有一個人,在饑餓的時候受到過兩戶好心人家的施舍,一戶人家給了他很多奶油,另一戶人家給了他一大塊肉。這些奶油和肉幫助他渡過了難關,存活了下來。為了報答這兩戶人家的恩惠,他在來生轉世為奶牛,供給了他奶的人家擠了幾十年的奶。後來有一次發洪水,這頭奶牛被水沖走了,沖到了給過他肉的人家。那家人正被洪水圍困,處於饑餓之中,就高興地吃起了沖到他們家的牛肉。等到牛肉被吃完的時候,他們才發現牛骨上有一小行字,寫的是:奶油和肉的債已經還了。這個小故事說明,逆緣——看似困難或不如意的事,反而可以轉化成為修學佛法道路上的有利條件。一般來說,當我們有損失時,都會感到失落痛苦,但如果按照修心的法門來講,這卻是好事,因為它意味著宿債已還。因此表面上是損失,其實我們並沒有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更多。

  在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一些物質財富,但除了維持生活真正需要的以外,擁有的財富過多並不是什么好事,真正希望修行的人會把它看作一種障礙。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個人獲得了一大塊田地,他可以選擇自己耕種或變賣這塊地,他選擇前一種。為了能得到足夠的勞動力來幫他耕種,他娶了妻子,並生了很多孩子。有人問他說:“你的孩子怎么這么多啊”,他回答說:“我需要幫手”。他把一輩子都花在了這塊田上,就這樣,他獲得了一塊田,卻把自己的一生都困在這塊田裏。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我們的財富有多少,一旦獲得財富,我們就只想維護它或增加它,將全部的心思都卷入到裏面去,而貪婪、吝嗇等惡習也就浮出了水面,也就是說,使我們的生活走進困境的因會不斷被加強。

  有句諺語說道:喝醉的人越是想喝酒。同樣的,富人一心想的是怎樣才能更有錢,甚至財迷心竅,昧著良心打窮人的注意,掠奪窮人可憐的一點財產。所以財富就像一條充滿魔力的繩索,牢牢將人套住,已有的財富往往會變成貪戀更多的財富的基礎。當然也有例外,許多富有而明智的人並不為財富所羈絆,他們善於運用財富,以便為更多的人們謀取福利,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例如許多富商將他們的財產捐獻出來,或者設立各種基金,用於改善貧困、落後地區的人們的教育、衛生等事業,或者用於賑濟救災等慈善事業。

  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處於變幻流轉之中,如果把快樂寄托在事物的恒常不變之上,無疑只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失望。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定的因緣依據:發生,然後保持一段時間,最後慢慢變化消失。即使你再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形發生,改變的趨勢還是不會因此而中斷,因為這是自然的規律,它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許多事就會變得好接受得多。

  如同在欣賞電影的時候,我們會被劇情吸引,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好像演的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一樣,我們會隨著電影或快樂或悲傷,渾然不覺自己只是一名遠離銀幕故事的觀眾。其實我們所看見的,只不過是投射在白布上的變幻的彩色光束,所聽見的也是人們有意配上的一些聲音,但觀眾們卻信以為真,讓劇情的發展牢牢牽住他們的心。同樣的,生命中的苦樂也只不過是一系列的幻象而已,並不會維持得太久,只是當事人身置其中,才覺得是天大的事情。生命中的責任固然要緊,但也毋需過於介懷結果如何,不妨把生命也看作一場電影。

  如此說來,快樂其實很簡單——一帆風順時要清醒地意識到福樂並不會永恒;遇到挫折失意,要學會視困境為過眼煙雲。根本不需要太過認真地看待各種體驗,要知道苦樂總是來去而變幻的,並且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看透了這一點,你自然就會變得從容鎮定,冷靜地看待世事的起伏反複。

  當你同時聽到鳥鳴和狗吠時,也許你會對這兩種自然界的聲響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認為鳥鳴令人心曠神怡,而狗吠卻讓人心煩意亂。引起你愉悅或煩惱的並不是鳥鳴或狗吠,而是你自己的心。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早就寫過這樣睿智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人看見風吹幡動,也曾表示過相似的看法,認為這一現象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仁者心動。因此,不要摻雜過多個人的感情色彩去看待事物,就可以做一個快樂的人。

  常人都會有這種心理:喜歡聽到贊美表揚,不願意被指責批評;希望名利雙收,不想失去它們。這些心態就像沉重的鎖鏈,把我們與深重的內心痛苦永恒地捆綁在一起。一天不超越它們,就一天也得不到心靈的自由寧靜,也沒有快樂可言。

  一個秋天的下午,兩個閑來無事的好朋友呆在街角的一家小餐館喝酒聊天。當時店裏很清閑,除了他們兩個以外沒有別的顧客,因為他們是店裏的老主顧,老板跟他們很熟,也端了杯啤酒過來加入了他們的閑聊。

  吃到一半的時候,有個老乞丐推門進來了。小餐館所在的街道甚是熱鬧繁華,來乞討要飯的很常見,三人都沒把這個老乞丐當回事。餐館老板挺樂善好施,見了這些人多少都會給店錢表示一下,這次也不例外,掏出兩塊錢遞給老人。奇怪的是,老人居然不接,他明確說他不要錢,只想討口飯吃。三個年輕人覺察到了這位老人的與眾不同,開始仔細打量起他來:這位老人的年紀約在80歲上下,身板還算硬朗,尤其是腰挺得直,一點也不顯得老態龍鍾,一身衣服雖然破舊,但基本上還算幹淨,這在乞丐中是很少見的。

  幾個年輕人很好奇,對老人產生了興趣,他們讓服務員為老人拿來一把椅子,請老人坐下和他們一起吃,店老板還讓服務員為老人端來了店裏最拿手的燒賣,請老人品嘗。老人對所受到的招待受寵若驚,一遍遍地跟幾個好心的年青人道謝。坐下來之後,老人抖抖嗦嗦地從包裏摸出一個搪瓷缸,想要點水喝,年輕人中的一個眼尖,看見老人的搪瓷缸上依稀可見的一行紅字,寫的居然是:獻給最可愛的人!

  年輕人心裏一震,他出身軍人世家,祖父是1955年授銜的少將,任何與軍隊有關的人和事都能引起他特殊的感情。與此同時,他的朋友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這位朋友和他一樣,熱愛軍事。他們對老乞丐手中的缸子興趣陡增,問他缸子從哪來的,老人的回答大出兩個年輕人的意料,他居然說缸子是他的,是發給他的!兩個好朋友對望了一眼,隱約感到這位老人不一般,他們決定好好跟老人聊聊。

  一番對話下來,他們才知道,老人是安徽人,曾經當過7年兵,1946年入的伍,當時參加的是新四軍六軍,也就是後來的華野六縱。兩個熟悉軍事的朋友不禁肅然起敬。他們知道,這是我軍曆史上一支著名的英雄部隊,因為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張靈甫部而一舉成名。老人還參加過後來的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受了傷才退的役。老人說到這裏,兩個年輕人開始面露狐疑了。按說當了七年兵應該是幹部了,怎么是複員呢?老人見他們不相信,急忙辯解,他沒文化,當不了幹部。為了證實他的話,他從懷中摸出用手帕仔細包起來的兩個紅色塑料皮的小本,一個是複員軍人證書,一個是二等傷殘軍人證書。然後,老人慢慢卷起了左腿的褲管,三個年輕人看見的是一條木腿。

  手帕裏還有一張疊得工工整整的白紙,坐在老人旁邊的年青人順手拿起看了一下,半晌沉默無語,隨後將它遞給了其他兩個人。

  那是一張村委會的介紹信,大意是說持信者是該村的殘疾複員軍人,無兒無女,因為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而本村又有財政困難,沒有能力扶養,特許其外出就食,希望各地政府協助雲雲。落款上面蓋著村委會的印章。

  兩個好朋友都被這一事實震驚了,飯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才緩過勁來,趕忙結結巴巴對老人說:“老人家,以後到了吃飯的時間就到我這兒來,我這飯店開一天就有您一天……”老人打斷了他,說:“不,只要我還能走一天,我就要走。”

  兩個朋友之中的一個不解地問老人,為什么不要錢呢?老人先是使勁盯著他,繼而目光黯淡下來,喃喃地說:“我是當過兵的人,我怎么能……呢?”圍在老人身旁的三個年輕人眼裏都有了淚光。

  不居功,不自傲,甚至不去計較本應該得到卻沒有得到的東西,做乞丐也不放棄原則。

【書籍目錄】
第1頁:源自內心的新氣象 第2頁:快樂和不快樂
第3頁:身心一體 第4頁:不和憤怒兜圈子
第5頁:修行花園裏的好園丁 第6頁:反躬自省靜人心
第7頁:寧靜的內心 第8頁:心靈的秘密
第9頁:減少痛苦 第10頁:照鏡子法
第11頁:傾聽他人 第12頁:把憤怒當作一個孩子
第13頁:痛苦源自內心 第14頁:修養離不了善意的監督
第15頁:我們的錯誤 第16頁:謙虛和包容
第17頁:嚴格自律使人重獲新生 第18頁:古法的深意
第19頁:把心放回心窩裏 第20頁:心靜好磨刀
第21頁:一顆感激之心 第22頁:惜福
第23頁:守財讓我們變得疲憊 第24頁:苦非苦
第25頁:尊重他人 第26頁:持有不動心
第27頁:身處逆境須用開拓法 第28頁:淡然面對世間悲苦
第29頁:醒悟 第30頁:你在想什么呢
第31頁:提醒自己勇猛精進 第32頁:心殘所以事殘
第33頁:對待痛苦的態度 第34頁:愁苦源於心
第35頁:疼痛的自省 第36頁: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第37頁:照管內心的油燈 第38頁:遲來的慚愧
第39頁:結束自己對自己的束縛 第40頁:虛名阻礙了我們
第41頁:內外兼顧的修養 第42頁:認知自己的不完滿
第43頁:每一條生命都很可貴 第44頁:堅持做好人
第45頁:心中的大世界 第46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第47頁:溫暖的愛 第48頁:悲憫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第49頁:人到無求品自高 第50頁:德高望自重
第51頁:取法天地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5 9:08:01
感謝,心情得到平靜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4 22:00:09
好喜歡喔!如果有書更好
第 2 楼
懺悔弟子 发表于 2013-6-18 0:30:24
南無阿彌陀佛! 感謝分享這麼棒的生活佛法書籍!! 弟子願信受奉行!!
第 1 楼
幸福 发表于 2013-4-26 20:54:11
歡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