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惜福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有錢常想無錢日,莫待無錢想有錢——會考慮大局的人才會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物質發達,物欲橫流,讓許多人迷失了本性,沉醉於對物質的享受中,而且愈發奢侈浪費。

  要知道,福不能享盡,福若享盡,後果十分可怕。如一首詩中這樣寫道:“處世持家年複年,總須慮後更思前。”這並非是要人們斤斤計較,而是提醒人們,生活之路無常而多變,幸福很可能在明天就消失殆盡,所以,當你擁有它的時候,千萬要記得珍惜。

  我們一旦放縱欲望,把幸福享用殆盡,那么幸福快樂的源泉便會枯竭。所謂惜福,一是要愛惜自身,無度的放縱,必然會使身體過早衰老,染上疾病;一是要惜物,對一針一線,一碗米飯,都要有愛惜之心,這樣才不會使物品浪費。想一想,一碗飯吃不完,便把它當垃圾倒掉,這樣暴殄天物就是浪費;或是吃不完也要把它塞到口中,這樣做同樣不是惜福,勢必傷害身體。

  如今的餐飲業空前發達,某種程度上使人們喪失了對飲食的欲望克制,同樣的,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很多人買衣服,有的是為了喜歡,有的只是圖便宜,沖著商場打折而去,結果大包小包買回家後,有的甚至一次都沒穿過就被束之高閣。因為不實用,再便宜的衣服也會浪費你的金錢,而且還會占用你衣櫥的空間。所以這也是不惜福。

  另外我們還要珍惜紙張、水、電等等周圍一切為我們造福的事物,時常保有一顆愛惜之心。每一件物品的生產都是需要人們投入精力和財力的。不愛惜這些東西,也就是不愛惜人們自己。

  曾有一個窮青年,慕名拜訪一位有名的雕刻家,想要拜他為師,學習佛像的雕刻。雕刻家看著這個青年,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讓他去水井邊打水。青年到了井邊,一邊思量著雕刻家的用意,一邊漫不經心地打水。這時,雕刻家看到青年打水的樣子,勃然大怒,讓青年馬上離開,說他沒有資格做自己的徒弟。

  其他徒弟見這個青年沒地方可去,便留他住了一晚。當晚,青年在睡夢中被叫了起來,去見還未睡覺的雕刻家。雕刻家一改白天的嚴厲,心平氣和地問道:“知道白天我為何罵你嗎?”青年誠懇地說:“不知道”。雕刻家便說:“佛像是佛的化身,是神聖而不容褻瀆的,如果雕刻佛像的人心地不淨,沒有一顆虔誠崇高的心,他又如何能雕刻出完美的佛像呢?白天我看到你打水,水灑了一地而無動於衷,雖說水在我們眼裏不是什么珍貴的東西,但它同樣是上天所賜,對它沒有愛惜之心,又怎么能雕刻佛像呢?”

  青年被雕刻家平易的道理所觸動,真誠地反省了自己的錯誤。雕刻家看出了他的誠心悔過,欣然收他為徒。此後這個窮青年時時記著老師的話,勤勤懇懇,最終也成了一個有名的佛像雕刻家。

  幸福的歲月一長久,人們就開始迷糊了。自古以來有多少人身在福中能知福?高新科技等產業的發展,使社會經濟富足,人人都不愁吃穿,人人都可享受自由民主,他們應該知福吧?但結果呢?人們因為物欲的影響迷失了本性,視金錢為第一,為了得到金錢,不惜代價,不擇手段。有了金錢則極盡享受,放縱墮落。他們沒有知福,而是在造孽。

  相比以前,如今的人們是幸福的,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惜福”?正如古人所說:“井涸而後知水之可貴,病而後知健康之可貴,兵燹而後知清平之可貴,失業而後知有業之可貴。”這句話的意思是,等井水幹涸了之後,才知道井水是多么的珍貴;生了病之後,才知道健康是多么的難得;等到戰爭爆發之後,才知道天下太平是多么的重要;等到丟了工作之後,才知道有班可上是多么的幸福。凡一切幸福之事,均失去方知。可是,為什么非要等幸福從你眼前溜走之後,才去惋惜和追悔呢?為什么不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將困擾你的欲念拒於心門之外,享受內心的幸福與平靜呢?

  有位老人和人聊天的時候,經常讓別人猜他一生中感到最幸福的是什么,誰都猜不出,他說: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時候。

  那時他還小,大概六七歲吧,那個年代大家生活都很艱難,能吃飽肚子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別說什么好吃的東西了。

  有一天爸爸走到他身邊,叫他伸出自己的手,他照做了,爸爸很神秘地在他的手心裏放了一樣東西,那是一個他從沒見過的東西,用一種亮亮的紙包著。爸爸說孩子你知道什么叫“甜”嗎?現在你手裏的這個小東西就是“甜”,你可以把它吃下去。爸爸還要告訴你,這也是爸爸的愛,爸爸希望你吃了這個小東西之後,心是甜的,說話也要甜甜的,這樣才不會對不起這個小東西啊。

  孩子於是剝開了那層紙,然後就看見了一顆圓圓的小球,這時他還是不知道那是什么,他看到爸爸正看著自己微笑,他就把那顆小球放到嘴裏了。天啊,這是什么東西啊!那么美妙,一直擴散到了心裏,這就是爸爸說的“甜”么?原來甜是這樣的一種感覺啊,孩子從此認定,“甜”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覺,爸爸還在看著他,並對他說,以後一定要說到做到,在說話的時候讓別人也露出吃糖的表情啊。因為這種味道實在是很珍貴,讓別人露出這樣的表情也非常難得,既然是這么少的東西,你可要好好珍惜。孩子把爸爸的話記在心裏。因為他一直難忘那第一次吃糖的經曆,所以尤為珍惜。

  一個什么都有,什么都讓人羨慕的人,不一定幸福;一個一無所有,什么都不起眼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

  人們常常覺得生活平淡而瑣碎,但世上的事就是這么玄妙,當你還沒有察覺的時候,好的事就變壞了,壞的事也可能慢慢變好了,正所謂物極必反,就像我們認為福就是好事,但實際上,福卻不見得就是好事;同樣,有禍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有一位女士,她從不吃有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哪怕對著那些她喜歡的食品流口水也不吃。冬天不管多么寒冷,她都要冒著嚴寒去公園慢跑。可當她踏上浴室的磅秤時,秤針指的仍是兩星期前的數字。她認為這同她近來的所有遭遇一樣:非常不如意,命裏注定她休想幸福。

  她穿衣服時,仍一肚子氣,盡管忽然在那條緊緊的牛仔褲袋裏發現了20元錢。然後,她姐姐打電話來講了一件趣事。她掛上電話准備開車出去,一想到車又要加油而生氣,但是她發現她的室友已替她加好了油。然而她還是認為自己是個一輩子沒有造化,得不到幸福快樂的人。

  她要怎么樣才能幸福?

  幸福其實是一種滿足感,它和擁有多少物質無關,和運氣好壞也無關,即所謂的知足常樂。像這位女士,因為無法減肥,便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不滿,仿佛她生活在暗無天日的世界中。即便有一天她變得苗條,變得美麗,也依然會有不滿足的地方,幸福依舊與她無緣。

  生活在舒適富足的環境裏,人便容易忘記過去的苦難日子。那些近年發展起來的開放城市裏,動輒上萬元的酒席,不剩一半便是沒面子的宴請,卻相當於貧困地區一年甚至是幾年的人均收入。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販賣人口、制售假藥……在金錢利益誘惑下,他們露出醜惡的面目。看來,他們都忘了,他們自己也身為父母的子女,他們的親人也會臥病在床。到底怎樣才能“惜福”呢?首先你要感覺自己身在福中,這就需要有一顆滿足的心,即知足。人生也有涯,而欲望無窮,對於一個心裏充滿欲望的人來說,他永遠都不會覺得滿足,幸福感便無從談起,無盡的欲望只能讓他走向毀滅之路。正如老子所說:“禍莫大於不知足。”我們看過多少所謂“成功人士”為了自己的野心在創業過程中盲目擴張,最終像吹過頭的汽球一樣,啪的一聲,一切化為烏有。其次,要想惜福就要生活節儉,花費有度。

  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在饑荒年代,人們會想,若是能吃上一盤炒豬肝,那生活將是多么美好啊!後來吃豬肝不成問題了,人們又想,要是能有一套別墅,室內裝上空調,室外建個溫泉遊泳池,那樣四季無寒暑的日子,才能算的上是真正幸福的日子。人是健忘的,一旦某個欲望得以實現,它就變得微不足道,人又會不顧一切地朝更新奇的欲望奔去,仿佛新的欲望便是生活中的一切。那些一切向錢看的人,就是這樣,每一天都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暴露出其醜惡的面目,甚至走上了毀滅他人又自我毀滅的不歸路。沉迷於欲望中的人,是不會生出惜福之心的。有惜福之心的人,首先是他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當中,滿足於自己當下的生活,這樣他才會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份擁有與每一次相遇。

【書籍目錄】
第1頁:源自內心的新氣象 第2頁:快樂和不快樂
第3頁:身心一體 第4頁:不和憤怒兜圈子
第5頁:修行花園裏的好園丁 第6頁:反躬自省靜人心
第7頁:寧靜的內心 第8頁:心靈的秘密
第9頁:減少痛苦 第10頁:照鏡子法
第11頁:傾聽他人 第12頁:把憤怒當作一個孩子
第13頁:痛苦源自內心 第14頁:修養離不了善意的監督
第15頁:我們的錯誤 第16頁:謙虛和包容
第17頁:嚴格自律使人重獲新生 第18頁:古法的深意
第19頁:把心放回心窩裏 第20頁:心靜好磨刀
第21頁:一顆感激之心 第22頁:惜福
第23頁:守財讓我們變得疲憊 第24頁:苦非苦
第25頁:尊重他人 第26頁:持有不動心
第27頁:身處逆境須用開拓法 第28頁:淡然面對世間悲苦
第29頁:醒悟 第30頁:你在想什么呢
第31頁:提醒自己勇猛精進 第32頁:心殘所以事殘
第33頁:對待痛苦的態度 第34頁:愁苦源於心
第35頁:疼痛的自省 第36頁: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第37頁:照管內心的油燈 第38頁:遲來的慚愧
第39頁:結束自己對自己的束縛 第40頁:虛名阻礙了我們
第41頁:內外兼顧的修養 第42頁:認知自己的不完滿
第43頁:每一條生命都很可貴 第44頁:堅持做好人
第45頁:心中的大世界 第46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第47頁:溫暖的愛 第48頁:悲憫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第49頁:人到無求品自高 第50頁:德高望自重
第51頁:取法天地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5 9:08:01
感謝,心情得到平靜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4 22:00:09
好喜歡喔!如果有書更好
第 2 楼
懺悔弟子 发表于 2013-6-18 0:30:24
南無阿彌陀佛! 感謝分享這麼棒的生活佛法書籍!! 弟子願信受奉行!!
第 1 楼
幸福 发表于 2013-4-26 20:54:11
歡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