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事理徒惱亂
心中若有一點疑惑,不要累積成“惱”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棄先入為主的觀念,才能照顧好心念。
人會有煩惱,就是因為累積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間事,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的,一旦在心中不斷地累積,你想:日子會好過嗎?
有一則故事
有一對兄弟,哥哥大弟弟許多歲。他們的父親在過世前,把僅有的一點財產交給長子,並且對他說:“我們家除了這幢房子之外,就只剩下這些錢。我走了之後,一切簡單處理就好,剩下的錢,你拿去好好做生意。你弟弟還小,要好好照顧、栽培他。”
哥哥認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父親去世之後,便認真地做生意,並且照顧幼弟。過了幾年,弟弟漸漸長大了,哥哥就對他說:“你要認真讀書,這是你的責任,而我的責任就是認真賺錢。”
但是弟弟並不這么想,他認為父親偏心,把錢全交給哥哥;而且哥哥也有私心,做生意都不讓他參與。他一直將這些事放在心裏,心中既不知足也不高興。
於是弟弟找了機會對哥哥說:“雖然父親把家產都交給你,但是我應該也有一分!我的那一分,你應該要還給我。”哥哥說:“我會還給你,只是你現在要認真讀書,將來連同我賺的錢都會分給你。”
但是弟弟卻說:“我該學的也學得差不多了,已經可以自立了。我要你現在就分給我。”哥哥聽了,感到自己那么疼愛弟弟,反遭弟弟起疑。於是就對他說:“好,我現在就把家產分給你一半。”
弟弟卻說:“我怎么知道你在外面賺了多少錢?所以賬簿上記的應該都是我的,外面的部分我不管。”然而哥哥一開始做生意就只有一本賬簿、一分財產。只見弟弟咄咄逼人,哥哥覺得:唉!人生就是如此,何必和自己疼愛的弟弟計較?就把全部的財產和賬簿交給弟弟,自己一無所有地離開了家。
親戚朋友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責備弟弟:“你哥哥為了照顧你,一直認真賺錢供你生活、讀書,你卻連一點兄弟之情都不顧!”
但弟弟始終都不相信,仍疑心哥哥暗藏了父親留下的財產。他不明白人倫的道理,不僅對父親有一分“惱”,認為父親不看重他;也對哥哥積下了一股“怨”。
然而這些煩惱都是無中生有,一旦累積在心中,蒙蔽了愛心,非但不懂得體諒別人,甚至會擾亂倫理、秩序。
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 心中若有一點疑惑,不要累積成“惱”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棄先入為主的觀念,才能照顧好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