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脾氣的一對夫妻,稍不如意即吵架,嚴重幹擾了鄰居的生活。最後,他們以“感恩心”化解了彼此的怨懟。
有對夫妻開了一家糕餅店,因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養,兩人經常稍不順意就發脾氣。兩人每天過著吵架、打架的忙亂日子,左右鄰居常被吵得沒辦法過安寧的生活,便請鄉長想辦法。鄉長說:“我也知道必須想辦法解決,但這對夫妻實在很沒修養!越去勸他們,他們吵得越厲害,真讓人傷腦筋!”
有一天鄉長外出散步,遠遠就看到那家糕餅店前圍著一群人,他心裏明白又發生了事情。他來到店門口,穿過人群走進店裏,看到先生很激動地對太太說:“你如果再不聽話,什么事都反對,我就要拿刀殺你!”
太太也大聲說:“殺啊!殺啊!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鄉長上前將兩人拉開,說:“外面圍了那么多人看你們吵架,你們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這對夫妻往外看,果然很多人。但是,他們不僅不聽鄉長勸解,反而罵得更大聲,動作更激烈!鄉長看他們這樣,故意不理他們,往外大聲叫說:“來啊!來啊!所有鄉親趕快來。這裏有很多糕餅,大家盡量拿去享用吧!”
夫妻倆聽了,急忙問鄉長為何如此?鄉長說:“反正你們一個想殺人,一個想要死;被殺的人死了,殺了人的要被抓去關,留這些糕餅有何用?”
兩人聽了,靜默無言。鄉長就說:“夫妻倆不要動不動就吵架,家和萬事興啊!有緣才能結成夫妻,應該要相互尊重,用感恩心來化解對立。你們聽到大家要搬糕餅感到心疼,這表示你們對努力得來的成果很看重!既然如此,就不要輕易毀掉這個家啊!”
夫妻倆冷靜下來,覺得鄉長的話很有道理。答應以後願意好好相處,不再吵架了。
為了維系家庭,“工作”是家中每個人的本分。只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安守本分,即使終日忙碌,心仍然會很平靜;如果有“要不是為了你們,我何必這么辛苦”,或認為“自己付出的比別人多”的念頭,則情緒就會不平衡了!這樣,心中的煩惱會不斷產生,動不動就對家人發脾氣,使家庭氣氛緊張不安!
心不冷靜,就容易產生無明(愚癡,不明白道理)的念頭。所以,要學習讓心時時保持平靜,不要讓無明遮住智慧。如此才不會與人起沖突,使自己和對方的身心都能安詳清明。
危險的自由 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
有位荒唐的青年,只為了想進去監獄和他的老大做伴,便犯下綁架、勒索的案子。愚癡的自由觀,就像無知的孩子在玩火般,實在很危險!
我曾看到一則發生在北投的社會新聞。有一位青年綁架了一個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並向學生的家長勒索五十萬元。後來,這個小朋友運用他的聰明逃脫了。但是涉嫌綁架的那位年輕人卻還不曉得,仍繼續向學生的家長勒索巨款。經過家長和警方的合作,順利地把這位犯案的年輕人逮捕了。
警察問他綁架的動機?他竟然回答:“因為我的老大被關進監獄,我想犯個案就可以進去裏面和他做伴啊!”竟然有這樣的人,當今的社會真是無奇不有啊!
人都有所追求!有的人追求心靈的自由,有的人追求身體的自由。追求心靈的自由時,是盡量調服自心,追求真理。因此讓心靈得到自在,這就是心靈的自安。有的人內心則被無明所覆蓋,對人、事不斷地計較,心量非常狹窄。所以,一切世事都變成自己的煩惱。但是,他總認為自己心裏想要做的事,有什么不可以呢?像這樣的心態,當然天天都是充滿煩惱、恐懼。
至於身體的自由,有的人安分守己,一切行事都很謹慎、不犯錯,甚至付出助人,所以能夠得到心安身輕的歡喜。可是,有一部分的人卻抱著愚癡的念頭:“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去飆車、飆舞、吸毒等,結果卻招來許多身體的不自由。
文中,這位青年所追求的是 只要我喜歡,沒什么不可以!這樣的自由就像無知的孩子在玩火般,實在很危險!這是愚癡的觀念偏差。
學佛者所要追求的是智慧,要遠離的是愚癡。智慧和愚癡,在觀念上只是一線之隔。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這一線之間的判斷是否正確,要看我們日常生活中思想是否正確啊!
少年得志悔恨多!
一位好高騖遠的年輕人,在創業失敗後,以為只要賠償父親的投資就好了。殊不知債務好還,恩情難報!
有一位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朋友邀他一起投資創業。年輕人向父親說明自己的計劃,獲得了父親的支持。父親給他足夠的資金,希望他能早日事業有成!
年輕人的父親說:“這些錢給你投資,讓你在社會上磨練應如何做人、如何處事立業,你要好好運用!”年輕人於是和朋友合夥創業。他的朋友認為他有錢,給他“董事長”的頭銜。他年輕得志,因此得意忘形。平日即以董事長的口氣使喚人,也以董事長的頭銜在外面應酬、開支票……。很快地,事業失敗了,他的資本也被“設計”套走了,更背負了一身的債務。因為開出去的支票全部都是以他的名字開的,他只好再回去向父親求援。
他的父親非常痛心!兒子剛創業時,父親就常常告誡他:“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要從基礎開始、好好待人,不要一下子就當老板。”但是正當他風光得意之時,這些話根本就聽不進去。現在惹了一身債,他父親十分傷心,不得不狠狠地教訓他一頓。
這位年輕人不但無法接受父親的教訓,心裏還這么想:“父親還有錢啊!現在我有困難不但不幫忙,還說得痛哭流涕!”他覺得父親是在刁難他、不肯原諒他。
聽了年輕人的描述,我試著開導他。
我說:“你父親對你的恩情,你懂嗎?”
他說:“我只看到父親難看的臉色,心裏一直想趕快去賺錢,把錢還給他,他就歡喜了!”
我說:“你錯了!錢容易還,但是親情、恩情你一輩子也回報不完啊!從小,你的父親用心地栽培、愛護你;長大了,希望你的學業、事業有成,待人處事能夠成功。他給你資本,是想讓你磨練社會經驗。你不但沒有如此,反而迷失了自己,還因經營不善而一敗塗地。
你這不叫認真努力地創業,而是投機取巧啊!”
聽了這番話,他流淚了!他說:”原本我以為是因為賠了這么多錢,才讓父親那么傷心難過,只要設法賺錢還他就好了。現在才知道債務好還,恩情難報啊!”
那年輕人終於聽懂了!他說回去要好好努力工作,懇求父親幫他度過難關,然後好好重新做人。後來,這年輕人確實重新振作,努力於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