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當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

當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

情緒:身體對思維的反應

[日期:2011-04-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情緒是什么?我陷入情緒的時間比陷入思維的時間多。

  大腦不僅僅是思考。它包括你的情緒以及所有無意識的心理—情緒反應模式。情緒在思維和身體的相遇處產生。它是身體對思維的反應—你或許會說它是你的思維在你身體上的反應。比如,一個攻擊性的想法或敵對的想法會聚集你體內的被我們稱為憤怒的能量。這時身體准備開始戰鬥。身體上和精神上受到威脅的想法促使身體收縮,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恐懼在身體上的反應。研究顯示,強烈的情感甚至會導致身體的生物改變。這些生物改變代表著情緒的身體層面或物質層面。當然,你通常不會意識到你所有的思維模式,通常只有通過觀察你的情感,你才能對它們保持意識。

  你被你的思維、喜好、判斷以及分析控制得越多,也就是說你的觀察者意識越少的話,你的情緒能量的負荷將會越強,不管你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緒,如果你斷絕了與情緒的聯系,你最終會在純生理這一層面體驗到它們,它們會以生理問題或疾病的形式出現。近幾年來,有許多關於此方面的文章,所以在這裏我們不需要再來探討它。強烈的無意識情感模式可能會顯化成發生在你身上的外部事件。比如,我觀察到那些內心充滿憤怒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表達憤怒的人,更容易從言語上或身體上遭受其他憤怒的人的莫名其妙的攻擊。這是因為他們散發強烈的憤怒波動,被某人無意識地接收,從而引爆了這個人自己內心潛伏的憤怒。

  如果你不能容易地感受你的情緒,那么請你將注意力集中在你體內的內部能量場上。從裏至外感受你的身體。這將會使你感受到你的情緒。稍後我們將會對此做詳細的討論。

  你說情緒是思維在身體上的反映,但是有時這兩者之間也會發生沖突:當思維說“不”時,情緒可能會說“好”,或者反之。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你的思維,身體總是會給你一個真實的反映,所以請在你體內去看或是感受它。如果兩者之間有明顯的沖突,那么思維就是假的,情緒則是真實的。它雖然不是有關你是誰的終極真理,卻是你當下思維狀態的相對的現實。

  表面的思維和無意識的精神活動之間的沖突當然是很常見的。你也許還不能把無意識的思維活動變成有覺知的,並感受到它,但它總是會以一種情緒的方式在身體上反映出來,好讓你能察覺到它。運用這種方式來觀察情緒,就像是去傾聽或觀察思維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思維存在於你的大腦裏,情感卻具有強烈的生理成分,所以你可以在體內感覺到它。然後,你可允許情緒的存在,但卻不要受它控制。你不再是你的情緒,而是一個觀察者。如果你這樣做,所有無意識的東西將會被意識之光所照亮。

  所以,觀察我們的情緒像觀察我們的思維一樣重要嗎?

  是的。你應該習慣這樣問自己:“此刻,我內在發生了什么事情?”這個問題將會把你引入正確的方向。但是,請不要進行分析,觀察就可以了。請集中你的注意力在內在,並且去感覺情緒的能量。如果沒有情緒存在,那么請更深地去關注你體內的內在能量場。這就是進入存在的大門。

  情緒通常代表著一個被強化的以及被注入能量的思維模式,由於它的能量是蓄勢待發的,所以一開始我們容易維持臨在的意識而觀察到它。它要控制你,而且它通常都會得逞—除非你有足夠的臨在意識。如果你由於缺乏臨在意識而陷入無意識的情緒認同之中,這是很正常的,而且這種情緒會暫時地變成“你”。通常,在你的思維和情緒之間有一個惡性的循環:它們相依為命。思維模式通過情緒創造了一種它自己的被放大了的反應,而情緒的振動頻率又一直為原來的思維模式注入了活力。

  基本上來說,所有的情緒是一種原始的、無差別的情緒的變形,這種情緒源自於我們不清楚自己在名字和身體之外究竟是誰。由於它的無差別性,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准確描述這種情緒的名稱。恐懼可能是最貼近的一個答案,但是除了不斷地感到威脅之外,它還包括一種深深的被遺棄感和不完整感。我們把它稱為“痛苦”是很合適的,因為它和前面說的那種最基本的情緒一樣,是無差別的。思維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反抗或消除這種情緒上的痛苦。這也是思維活動如此之多的原因,然而思維頂多也只能暫時地將痛苦掩蓋住。實際上,思維越是努力去擺脫這種痛苦,痛苦就會越深。思維永遠不會找到解決方案,它也不會讓你找到解決方案,因為它本身就是這個問題的一部分。請試想一下本身是縱火犯的警察頭目努力尋找縱火犯的情形。除非你停止從思維認同中獲取你的自我感,否則你將不會從痛苦中解放出來。只有停止思維認同,你的思維才會喪失它的力量,存在才會以你原來的本性顯露出來。

  是的,我知道你想要問什么。

  我要問:積極的情緒,如愛和喜悅,是什么呢?

  它們是與你和本體相聯的本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思維空白出現時,感受愛、喜悅或短暫的寧靜都是有可能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有當感受到極大的美感、體力極度的受到挑戰,或極度恐懼時,才能引起思維的暫時失語,這時,思維空白才會產生。當這種思維空白產生時,突然,你就會感受到你內心的寧靜,在這種寧靜狀態中,有一種微妙的但很強烈的歡樂、愛與平和。

  通常,這種時刻是很短暫的,因為大腦很快就會恢複它嘈雜的、被我們稱為思維的活動。除非你將自己從思維中解放出來,否則愛、歡樂以及平和不會持久。但是它們不是我所謂的情緒。它們處在一個比情緒更深的層面。所以你需要完全地意識到你的情緒,才能感受到它們。“情緒”字面上的意思是“幹擾”。這個詞緣於拉丁文“emovere”,它是騷擾的意思。

  愛、喜悅與平和是深刻的存在狀態,或是內心與存在聯結時的三個方面。在這種狀態下,它們沒有對立,這是因為它們都源自於思維之外。但情緒則不同,它屬於二元思維的一部分,受制於對立法則。簡而言之,就是有好必有壞。所以在未開悟的、與大腦認同的狀態,我們稱為“喜悅”的東西,只不過是痛苦和歡樂輪流交替時短暫的歡樂而已。歡樂總是衍生於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悅是由內而生的。今天讓你喜悅的事情,明天可能會讓你痛苦,或者它將會離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將會感到痛苦。而且,我們通常稱為愛的東西可能是一種短暫的歡樂和興奮,一種沉溺性的需求,可能瞬間就向其相反的方向發展。許多愛情在經曆起初的激情之後,會在愛與仇恨、吸引和攻擊之間徘徊。

  真正的愛不會讓你感到痛苦。此話怎講?它不會突然間就變成仇恨,當然真正的喜悅也不會轉變成痛苦。如我說過的一樣,即使在你開悟之前—在你將自己從你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之前,你可能會短暫地感到真正的喜悅、真正的愛或者深沉的內在平靜。這些是你真正本性的一些方面,即使在一個正常的愛情關系中,你也會感受到一些更為真實而不朽的東西的存在,但是它們是短暫的,很快就會因思維的介入而消失。這就像你曾經擁有某種很珍貴的東西卻突然失去了它,或者你的大腦告訴你這只是一種幻象。實際上,這不是一種幻象,而且你不能失去它。它是你本性的一部分,它會受思維的影響但永遠不會被思維破壞。即使天空烏雲密布,太陽也不會消失,它仍然在雲層的另一邊。

  佛陀說人類的痛苦源於欲望或貪婪,如果你要擺脫痛苦,你就必須擺脫欲望。

  所有的欲望都來自於思維在外部環境或未來尋找拯救或滿足,以代表存在的喜悅。只要我有思維,我就會有欲望、需要、執著、厭棄等,離開了這些就不會有“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我渴望得到自由或開悟,那也是在未來尋求滿足或完整的一種欲望。所以不要努力解放你的欲望或試圖“達到”開悟的境界。請關注當下,並成為你思維的觀察者。不是引用佛的話,而是變成佛,成為覺醒的人,這才是“佛”這個詞的含義。

  人類一直以來就遭受著痛苦,從他們進入了時間和思維的領域,並喪失了對存在的意識,被痛苦折磨了億萬年,從那時起,他們將自己看成是宇宙中無意義的碎片,斷絕了自己和源頭及他人之間的聯系。

  只要你認同思維,也就是說,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痛苦就是不可避免的。在這裏我主要談論情緒上的痛苦,這也是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和身體上的疾病的主要原因。怨憎、仇恨、自卑、內疚、憤怒、抑鬱、嫉妒等等,即使是最為輕微的不快都是痛苦的各種表現。並且,每一次的歡樂或情緒的高漲在其內部都會孕育著痛苦的種子:痛苦是這些歡樂的不可分割的對立面,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會顯露出來。

  任何通過服用藥物來達到情緒興奮的人都知道,這種情緒高潮最終會轉變為低潮,這種歡樂終會轉變成某種形式的痛苦。許多人從自己的經驗中同樣能體會到,愛情關系是如何輕易地、快速地從快樂的源泉轉變成痛苦的源頭。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正、負兩極是一體兩面的,都是潛在痛苦的一部分,而這種潛在痛苦與思維認同的小我意識狀態是如影隨形的。

  你的痛苦有兩個層次:現在產生的痛苦和過去產生的,但現在仍遺留在你的思維和身體內的痛苦。停止創造當下的痛苦並且瓦解過去的痛苦—這是我下面將要談的內容。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網友熱評
第5頁:目錄 第6頁:導讀:活在當下
第7頁:序言 第8頁:前言:本書的由來
第9頁:開悟是什么? 第10頁:開悟:超越你的思維
第11頁:我們為什么會對思維上癮呢? 第12頁:情緒:身體對思維的反應
第13頁:別在思維中尋找你自己 第14頁:結束時間的幻象
第15頁: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於當下時刻之外 第16頁:擺脫心理時間
第17頁:隨處進入當下 第18頁:愛與恨的關系
第19頁:沉溺上癮和追尋圓滿 第20頁:從上癮到開悟的愛情關系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10 10:53:38
第11頁第3段-當下時刻就是解脫的關鍵。但是,只要你與你的思維認同,你就找到了當下。-是否電子檔有誤?是否應將後面「~你就找到了當下」改成「~你就無法找到當下」
原文The present moment holds the key to liberation. But you cannot find the present moment as long as you are your mind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10 10:33:06
第11頁第3段-當下時刻就是解脫的關鍵。但是,只要你與你的思維認同,你就找到了當下。-是否有筆誤?是否應將後面「~你就找到了當下」改成「~你就無法找到當下」
原文The present moment holds the key to liberation. But you cannot find the present moment as long as you are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