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拈花智慧:傳遞心靈的智慧 釋果寧

拈花智慧:傳遞心靈的智慧 釋果寧

頭腦是國王,心靈是皇後,本能是仆人

[日期:2011-04-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释果宁釋果寧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頭腦是國王,心靈是皇後,本能是仆人

  當我們知道了人生的痛苦煩惱來自於對“五欲”的執著,那么我們就要認識到執著其實是“不可得”。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我們因為執著於“五欲”,反而難以看清生命、生活的本來面目,被眼前如流雲一般的浮華所麻痹,再也難以找尋人生的真諦。

  千萬不要以為得到了金錢名利就是快樂,要知道,一切你能看到的,能摸到的,卻不是長久的。今天你得到了,可是轉眼之間,這些物質財富又到了別人手中。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永恒的快樂呢?那是一種心靈的富足。

  要得到真實的、永恒的快樂,其實要比得到那房子車子容易得多!因為心靈上的喜悅只在於你的一念之間,可是現在的人們,似乎流行著一個詞——“鬱悶”,似乎覺得“鬱悶”是一種時尚的情緒。可是,用你真實的情感去想想,是“喜悅”讓人舒服,還是“鬱悶”讓人舒服呢?我想大家都不會選擇後者。很多人說,現在這種緊張壓抑的生活狀態下,哪還有什么讓人喜悅的事兒呢?怎么沒有!就拿一天之中的點點滴滴來說,就有讓人無盡喜悅的事情——早晨起床,家人為你准備好了油條豆漿,和那些沒人照顧甚至沒有飯吃的人來說,這不是幸福么?你去上學或者去工作,你可以得到知識和報酬,不要說這是無奈、是勞累,相比起那些沒有學上的孩子和那些奔波求職的人來說,這不是幸福么?傍晚回到家裏,守著溫馨的燈光和家人共敘天倫之樂,和那些在寒風酷暑中流浪的人們相比,這不是幸福么?甚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能夠蓋著溫暖的被子入夢,這也是很幸福的啊……試著把煩惱的事情拋卻,試著把每一件細小的幸福擴大,那么你的精神財富就真是用之不盡了!

  然而,獲取心靈上的富足又是那么的困難,有的人終其一生,為了財富勞碌、為了名利奔波,最終他雖然在物質上稱為了一個富翁,可是他卻並不快樂。他的一生都在感歎,為什么我不快樂啊,為什么我現在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了,可是心裏卻那么空虛呢?問問自己,你為什么不快樂啊?因為你把你自己的心全都放在了你所追求的那個東西上了。你的心裏只有你所謂的“目的”,你的心裏再也容不下別的事情。做生意的賠錢了,心裏便升起了無限的焦慮煩惱,時時刻刻盤算著怎樣進行下一步的投資,怎樣扭虧為盈;做官的降職了,心裏便升起了無限的惶恐不安,左思右想是哪裏做錯了,要怎樣把失去的地位掙回來……如果短短的人生中,你所盤算的都是這些事情的話,那么你怎么能快樂呢?

  我們應該認真地自省一下,我們到底是怎么迷失了自我?我們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痛苦煩惱?我們的內心是怎么樣被撕得四分五裂的?

  如果我們想清楚了這些問題的根源,那么我們便能清楚地認識自己,來自我治療,解除心中的苦悶。

  我們人類所有行為的動機,歸結起來,來自於三個方面——

  第一是頭腦,第二是心靈,第三是本能。

  當我們提到頭腦、心靈、本能的時候,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有什么啊,這很容易理解啊,其實不然。你真正理解當你行為處事的時候,是哪一方面在支配你么?你真正了解頭腦、心靈、本能所帶給你的真實感受么?如果你要了解你是怎樣迷失了自己,你是怎樣分裂的,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這三個方面分別代表著什么以及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

  我們提到頭腦,總是會想到一個人聰明與否,想到一個人的智商高低,想到頭腦所儲存的知識,想到邏輯判斷裏以及思考力。頭腦所帶給我們的是理性的判斷,是我們生活中眾多信息的儲備和積累,也正是頭腦指導著我們理性的生活。

  心靈不同於頭腦,它是用來感受的,而不是用來判斷的。心靈是感性的。我們的言談舉止,我們行為處事的風格、習慣都來自於心靈。同樣,我們對於某件事物、某個人的喜惡都是因為心靈最直接的感受。心靈所具備的是情和愛,它反映的是我們最直觀、最真實的想法。心靈的感受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人的“情商”的高低。

  本能屬於什么呢?套用古人的一句話,就是“飲食男女”。簡單的四個字,就基本概括了本能的含義。當然,這個概念並不是最全面的,比如,當我們在受到威脅時所做出的一些舉動,也是本能的范疇。本能可以說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映,著重於生理上。

  在西方的一些學者看來,重視理性思考的人,重視頭腦的人,是高等的人;相對的,一味追求本能,重視欲望滿足的人是低等的人; 而處在頭腦和本能中間的,用心靈來面對一切事物的人是情緒化的人。

  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有三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就是我們的本能。本能是人們最直接最原始的一面,是人們作為一個生靈而天生具有的需求和欲望。這是人與動物共同具備的,也可以說是人在進化過程中還未泯滅的甚至無法消除的獸性。人的本能的面孔,也是一張寫滿了欲求的面孔,這張面孔往往是我們不願意拿出來示人的。世間的人大多如此,越是欲望強烈,就越是隱藏得深,人們在以本能面孔出現的時候,往往是在黑暗之中,不願讓人察覺,不願讓人發現。似乎本能的欲望是為人所不齒的,所以人們習慣了把本能的欲望在暗地裏進行,盡量不將其暴露。

  所以,本能的面孔是非常隱秘的。

  第二副面孔就是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我們情緒化的一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情緒化的面孔時隱時現。有些時候,情緒會控制的好一些,可有些時候,情緒又是難以控制。心靈是最難以捉摸的,它不能像頭腦一樣用正常的邏輯思維去判斷。每個人的感受力不同,有些人的心靈比較敏感,可能會比較多的流露出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可能感受力不太強,或者他的頭腦又常常壓制著自己的心靈,所以可能會比較少的顯露出自己的情緒。

  所以,心靈的面孔在我們生活中是時隱時現的。

  再來看這第三副面孔,就是我們的頭腦。頭腦這副面孔,唯恐表現不及。頭腦代表的是我們的知識,是我們的才智,聰明才智當然要展示在眾人面前了。在我們這個社會中,頭腦靈活的人往往比心靈豐富的人要有市場。做家長的,喜歡頭腦聰明的孩子;做老板的,喜歡頭腦靈活的職員……所以我們的環境教育出人們要積極地展示自己頭腦的這副面孔。

  這三副面孔,包含了我們一切行動的根源,我們每個人也不斷的遊離在頭腦、心靈和本能之間,不斷地轉換著這三副面孔。

  如果讓我們給這三副面孔一個形象的比喻,那么我們可以把頭腦稱為“國王”,把心靈稱為“皇後”,把本能稱為“仆人”。“國王”、“皇後”和“仆人”只有各司其職、互相扶助,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我們的身心才能得到平衡。

  由此,我想起了《進化論》的作者,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他在自傳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我在青少年時期,非常喜歡音樂、繪畫和詩歌。這三者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歡愉和喜悅。然而當我埋頭在大量收集來的資訊中,要去找到進化論的普遍定律時,我喪失了對音樂、繪畫、詩歌的感受力。喪失了這種感受力,我就喪失了人生的快樂。”

  達爾文的這一段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就是當頭腦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當人們過於重視頭腦所帶來的嚴謹的知識的時候,心靈就被禁錮了,心靈的感受力就弱化了。如達爾文所說,音樂、繪畫、詩歌是出自心靈的藝術,不僅是由心靈生出的,更是需要用心靈來體會的。藝術是感性的,是不被理性的條條框框束縛的,也是自由的,所以心靈的感受能夠給人帶來喜悅。但是,當達爾文作為一個科學家、一個生物學家,去著書立說,去尋求論據的時候,他就完全進入了頭腦的世界,一絲不苟。當一個人習慣了用頭腦了看問題,用理性來思量一切事物的時候,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歡樂。

  不幸的是,這正是現今人類的寫照。當下的人們,大都只重視頭腦的能力,而忽略和心靈的重要。正如這個國王,他失去了皇後,也沒有了仆人,那么他該是怎樣的一個國王呢?他勢必失去了一切生機,他的生活一定枯燥乏味。為什么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總是讓人感覺得有點冷冰冰,人與人之間變得愈加冷漠,為什么會有人感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正是因為我們現在的人們太過重視頭腦的發育,我們只知道用頭腦來解決問題,不知道用心靈去感受人間冷暖,也不知道去合理的滿足自己本能的欲望。事實上,一個純理性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冷酷的。試想,如果我們的人生中,只有頭腦這個國王在高高的寶座上指點江山,而下面沒有皇後、仆人,那該是多么淒涼與孤獨啊。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你是否迷失了自己? 第6頁:我們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第7頁:頭腦是國王,心靈是皇後,本能是仆人 第8頁:心靈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第9頁:頭腦、心靈、本能的平衡… 第10頁: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第11頁: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第12頁:古人的智慧來自心靈
第13頁:西方的“十字信仰”和東方的“圓形信仰” 第14頁:頭腦代表了外在,心靈代表了內在…
第15頁:幸福是心靈的感受 第16頁:男人重頭腦,女人重心靈
第17頁:愛情和婚姻的哲學 第18頁:婚姻是不是真的會讓人失望呢?
第19頁:拋卻愛情的“占有欲” 第20頁:家庭的和諧需要信任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