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尊重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尊重

  仔細看,用心聽

  我們都知道被人輕看的滋味。那人仿佛不是自己,而是我們一個可憐而難以辨識的分身。我們的好別人體會不到,不是我們的錯卻推到我們頭上。這種令人難受的經驗讓我們坐立不安,也憤怨難平。可是這樣的情形屢見不鮮,原因只有一個:大家都太懶了。什麼人會願意花時間去認識真正的我?少之又少,因為實在太費事了。把人分門別類或是把人當智障看待容易得多。把那些捉摸不定、還不熟悉的新事物拋到腦後去吧,因為要認識它們太費工夫。

  糟糕的是,別人根本看不見我們,仿佛我們是隱形人。生活照常運轉,大家自顧自地談話,該做什麼做什麼,說笑、吃喝、做白日夢、猜字謎,完全無視於我們的存在。在賣場或辦公室裏,這樣的情景尚稱正常,在家中或是跟朋友在一起也這樣,就比較令人憂心。而如果無時無地不如此,那無疑是悲哀的。

  現在,我們來設想一種相反的情境。這當然罕見得多。某個人願意花工夫去了解我們,平心接納真正的我們。在這人眼中,我們不但真實,而且獨一無二。我們不再是隱形人,不再感覺自己像個符號或模板,而是一個饒富趣味、值得細細品味的人。我們覺得自己有了價值,這不單是因為我們有反應,也因為我們是個真實的自己。他人不實的觀感或蔑視不再囚禁我,因為有人張臂歡迎這個真實的我,看得到我未來可能的成就。多麼大的寬慰!有人注意到我,有人看見了我的價值,有人知道我的存在。

  這就是尊重(respect),從拉丁文 respicere 演變而來,意思是“看見”。在許多人眼裏,尊重也像耐心一樣,是個老舊、落伍的美德。然而仔細想想,尊重當中其實蘊涵著無限契機。我們看別人從來就不可能不偏不倚,因為我們會扭曲眼之所見。我們不像銀行這等公共場所的監視錄像,客觀、無私地將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拍攝下來。看見一樣東西,就是賦予它生命。我們的注意為它帶來能量,無視它就是取走能量。人類學當中提過一種“沉默的對待”,這是一種排斥,就當某個人完全不存在。大家對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根本不承認有他這個人。這是可怕的懲罰,受罰者有如被判了死刑,即使沒有人動他一根汗毛,也完全不局限他自由。在我們的社會,沉默的對待從來不曾如此決絕過。整個社會不曾對某個人刻意施行過這樣的懲罰。可是,即使是小小的劑量也有嚴重的後果,讓人缺乏安全感、沮喪鬱悶、自尊盡失。

  事實上,要看見,而且是真正的看見,只需費你一秒鍾。我想到我兒子學校的助教,每天早晨都會等在校門口歡迎小朋友,她會叫著名字打招呼:“你好,喬納遜。你好,柯西摩。你好,蘇菲雅。你好,艾琳。”一個也沒忘記。我忍不住要想,如果情況正好相反呢?小孩進了門,誰也沒注意他。他踏進這裏,立刻變成眾人中的一個。他會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有如無物。可是,只要一進門就有人叫他的名字,一切頓然改觀。這就像有人說:“嗨,你在這裏很重要。”在這裏,你是個 “人”。南非的納塔爾人互道問候的方式是稱名道姓,但他們不說“你好,”而是“原來你在這裏,”對方則回答:“是,我在這裏。”

  別人願意看見我真正的面目,我會感到被尊重。可是,我真正的面目是個什麼模樣?是別人每天看到的我嗎?那只是我的一面,是我的門面。如果我是個真誠而沒有心機的人,別人會看見大半的我,可是那也不是全部的我。那麼,我到底是誰?那些被我隱藏起來不為人知的私密世界、各種夢想、鮮少甚或從未顯露的脆弱、難以啟齒的奇思異想,難道這才是我?答案接近了,可是還差一點。那麼,難道我只是潛意識裏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影子?可能,不過還不夠。誰會喜歡被人視為是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繼續努力。試試這個如何:那個希望受人肯定、令人難忘、獨一無二、富有愛心、堅強有力、集最好特質於一身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沒錯,這些特質很少浮現,甚或從未浮現過,不過未來依然有展現的可能。日常生活的我和我的情緒--憤怒、欲望、希望、痛苦--也是真實的,是我最基本、最具體的面向。可是最重要的是:那個尚待成形或是只有在最佳狀態才會曇花一現的我也是我。

  如果這部分的我被忽略了,我就會受傷。湯姆•葉曼斯(Tom Yeomans)談到“受傷的靈魂”。如果孩童時代的我們不被視為充滿愛心、智慧和創造力的靈魂,卻被當成一個頑固、討人厭的小孩,或是只是個漂亮的展示品,甚或完全被忽略,如果這個真我沒有被看見,我們會受傷,而且傷痛會伴隨我們進入成年期。為了被接納,我們會割斷自己和真我的臍帶,從此這樣活下去。我們命是保住了,可是並沒有活著。

  仔細看,是一個主觀、有創意的行為。主觀,是因為它會隨著我們此時此刻的意念和想法而變,也隨著過去的經驗、未來的希望而有所不同。有創意,是因為我們能借由它觸動、轉化他人,而非讓他自生自滅。

  中東有個故事,說一個男人老是被家人欺負。他被妻子使喚、折磨,被孩子取笑、作弄。他覺得非常委屈,心想該是離家出走、尋找天堂的時候了。他尋尋又覓覓,終於遇到一位年老的智者,詳細指引他到達天堂的路。智者說:“你要走很久很久,不過終究會走到。”那人立刻出發。他白天不斷趕路,到了晚上精疲力竭,就找個客棧歇腳。他一向是個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人,決定睡覺前把鞋尖對准天堂的位置,以免隔天早上起床後忘了方向。可是一個小惡魔趁他熟睡時偷偷將他的鞋子反轉了180度。

  隔天起床,他立刻動身。他走的方向和前一天正好相反,等於朝著起點往回走。他走著走著,路上的景物越看越熟悉,終於走到他住了一輩子的家鄉。可是他相信那是天堂。“天堂的模樣多麼像我的家鄉!”可是既然是天堂,他心中只有欣喜,因此喜歡得不得了。接著他看到老家,也以為是天堂:“多麼像我的老家!”可是既然是天堂,他覺得那房子順眼極了。他的妻小出來迎接他。“多像我的老婆孩子!天堂的一切都和過去沒有兩樣。”可是既然是天堂,看在眼裏什麼都好。他的妻子親切動人,小孩鶴立雞群,才華橫溢,都是他平日不曾察覺到的。“奇怪,天堂的一切都神似我過去的生活,可是又是如此的不同。”

  我們的思維也可以做同樣的實驗。選定一個我們熟悉的人,想出他所有的特質,包括顯而易見的、富有潛力的或是極少顯露的。說不定我們能看見那人的靈魂,他最深、最美的核心。看到靈魂,就是看到一個人的實質,不停駐於浮淺的表面。這就是真正的看見。

  有時候,這樣的轉化是歪打正著。有一天,我主持的研習課程正待開始,有人指著X先生--一個蓄著白胡須的男人--對我說:“你絕對想不到那個男人有多風趣。他的幽默感是一流的。”我看著那人,立刻覺得他很像一個四處散播歡樂的快樂精靈。研習開始,我先對他打了聲招呼,還加上一句:“聽說你很有搞笑的本事。” 這個靦腆、矮小的男士甚驚訝狀,仿佛從來沒有人告訴他似的。上課期間,我注意到他心情極佳,常常對著自己微笑。我料想他一定會說幾個笑話,果然他一個接一個說個不停,而且一個比一個精彩。那天早晨上完課,我對一開始將他指給我看的人說:“你說得沒錯,X先生真是非常風趣。”而他回答:“等一下,你以為我在說誰?我說的是那邊那個人,”隨即指向Y先生--一個又瘦又高、面帶慍怒、始終沒開過口的男人。

  我盜取了一個名銜送給X先生,稱他為幽默高手,這個無心之舉有如給了他一張許可證,容許他表露一般人不知情或未肯定的一面。由於一個無心之過,我看見他隱藏的特質,還啟動了它。如果我認為這人有飛翔或是說古埃及文的潛質,他當然不可能真的飛翔或是說起埃及文來。可是我看到了一個可能,因親眼所見,它變成了事實。

  改變信念就能改變另一個人的特質,這話聽來或許很玄,其實低估了心靈的力量才是真玄。多項研究不斷驗證了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Phenomenon):當我改變對你的認知,你也會跟著改變。老師眼裏最聰明的學生,果真變得最聰明;老板心中最能幹、最有效率的員工,果真變得最能幹、最有效率。我們的認知就像照射在植物上的光,讓它被人看見,供給它養分、刺激它生長。想想看,每個人身上有多少才華和特質沒有充分顯露?因為沒有人看見。

  反之,如果潛能受到肯定,它的彰顯指日可待。這就是尊重。顯而易見,缺乏這樣的尊重,仁慈是盲目的--浮淺而不專注,不能洞察一個人的價值,對方因此感到被輕視。這種仁慈不能算是有實質的。

  不僅受到仔細而專注眼神注目的人會改變,連眼神的主人也會煥然不同。創意是雙向的。如果我們訓練自己以更專注的眼神去看周遭的人,因而看到他們因為噪音或浮淺表面遮掩住的重要特質,我們也會變得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一個人是由自己的認知構組而成的。我們每天的目之所見加上我們自以為看到的一切組合成今天的我,也決定了我整個人生的色調。如果入眼的盡是黯淡晦澀,如果一切看來都是空虛,到頭來自己也會變成一個空殼。反過來說,如果每個人看在眼裏都是不同凡響、趣味橫生,我們的世界也會變得生氣蓬勃、豁然開朗。

  我們也會變得比較放松。在一個探索感情對自主神經系統影響的實驗裏,研究學者發現,憤怒和欣賞造成的結果截然相反。這當然不令人意外。研究者請第一組的受試者想象令人氣憤的情景,另一組則對他人表示欣賞。第一組的心跳和血壓雙雙升高,第二組則相反,自主神經系統不但較為活躍(這有保護作用),心髒的電磁波紋也較有條理。

  肯定別人,我們會比較開心。古老猶太教有一則寓言。一個修道院日漸頹敗,宗教熱誠也江河日下。長老們一個個過世,卻後繼無人,難傳衣缽。整個院裏一副敗壞景象,甚至予人山窮水盡之感。一天,一位拉比(rabbi,猶太教牧師)路經修道院。和修士相處片刻後,他說:“可惜我沒有忠告給你們。不過你們當謹記:救世主就在你們當中。”說完隨即離去。修士聞言,甚是訝異。一天天過去,那些字句依然在他們心頭縈繞。“我們當中誰是救世主?是那個好脾氣的話匣子,還是那個好像從來就沒做過什麼事的懶骨頭?是那個沉默寡言的乖僻家夥,還是那個永遠據理力爭、自以為是的萬事通?”漸漸的,修士的缺點都變成了美德:沉默表示虛懷若穀、大智若愚;滔滔不絕是因為想讓人開心;懶惰其實是因為天性淡泊、心如明鏡。“我們當中有個人是救世主,”從此以後,修士們都以最大的尊重對待彼此,像對救世主一般仁慈相待,神性在日常的平凡面貌中逐漸顯露。我們當中有個人是上帝派來的,自當以無比的尊重對待。慢慢的,修士感受到了這股尊重,彼此的關系變好了,修道院的氣氛也因此改觀。因為對彼此的認知完全不同,他們變得更自在,也更快樂。外界訪客開始上門,新的修行人也紛紛而至。心靈革新一旦萌芽,歡笑和奇跡遲早會再現。那些修士因為學會了重新看見,人生因此改觀。

  不過,尊重不只關乎仔細看,也關乎用心聽。沒有傾聽的耳朵,尊重不可能存在。可是傾聽誠非易事,尤其在這個噪音轟隆的世界。我們前所未有地受到各種聲音的幹擾和分心:交通、機械、餐廳賣場裏逼著入耳的空洞音樂、飛過頭頂的飛機、腳下的地鐵、鄰居的電視、附近的搖滾音樂會。人人飽受噪音的汙染,那些不請自來的聲響穿透我們耳膜,震動我們心志,一點一滴造成看不見的傷害。

  我們制造出這麼多的噪音,或許是因為不想傾聽。真正的傾聽只可能發生在靜默中。沒有外界的喧囂擋在中間,我才可能聽得到你,我尤其必須關掉我內在的聲音,才不至於對你的心聲聽而不聞。唯有真正專心聆聽,我們才會恍然,我們是多麼想爭著出頭。你或許耳朵在聽,可是所有的思緒在心幕上波濤洶湧,各種想法、字句、影像都在等待對方住嘴,等著自己發聲的機會。我們迫不及待地想開口,即使不用言語打斷對方,思緒也會橫加阻撓。

  有時候我會在研習課程中運用一個傾聽的技巧。我不知道這是誰發明的:把一個貝殼或是某樣東西放在群體中央。任何人想開口說話就拿起貝殼,道出心中塊壘。其他的人只有聽的份--除非手上拿著貝殼,否則誰也不能開口。發言完畢,那人把貝殼放回中央,接著是片刻的靜默,讓大家將那人剛說的話咀嚼一番,之後再由其他人拿起貝殼。以次類推。

  這是一個有用的技巧。它凸顯出我們多麼渴望訴說心聲,這樣的沖動多麼強烈,卻不想聽人說話。它也告訴我們,傾聽會逼我們慢下步伐、沉澱思緒,因為真正的了解需要停頓,也需要專注。

  可是,沒多久大家就厭倦了這個練習。等到貝殼回到中央,很多人爭相去取,而即使有人正在發言,旁人也是摩拳擦掌,准備隨時撲上去搶,心頭還一面思索著等下要說的話。就這樣,他們忘了傾聽。

  要傾聽,需要的不只是靜默。你不只需要把字句聽進耳朵裏,還要揣摩說者的心境。字句本身往往不是那麼重要,語氣腔調透露得更多。例如,有人對你說“好”,語氣是迫不得已,還是熱切興奮?是尖刻還是欣欣然?簡單的幾個字:“我要去散步”或是“你把報紙放到哪裏去了?”有可能包含憤怒、不悅、抗議,也可能透著熱情。我們只需傾聽就好。我看過這樣一幅畫:一扇窗戶開向滿是烏雲的天際,窗簾翻飛。底下一行字寫著:“我不記得你說了什麼,可是我記得你說話時的表情。”

  傾聽是崇高的藝術,它能鼓舞人心,重振精神。說話竟然有人聽,他既不想奪走你的麥克風、駁斥你,也不說俏皮話或改換話題,這簡直神奇,你會因此心生寧靜。不管你是什麼人,也不管你說了什麼,有人聽就有了價值。真正的傾聽除了聽到冠冕堂皇的場面話之外,還會聽到靈魂的聲音,甚至它的呐喊。

  傾聽也能為聽者帶來寬慰,一種來自於靜默的平和心境。要傾聽,你必須完全放空自己,焦慮和煩惱因此化為烏有,內在的雜音銷聲匿跡。傾聽的時候,你是完全自由的。

  因此,尊重不但關乎仔細看,也關乎用心聽。不過,如果說眼睛是靈魂之窗,耳朵卻好像完全泄不了我們的底。面部五官當中,最沒有表情的就是耳朵。可是當你仔細觀察它複雜得出奇的形狀,你會看到它出乎尋常的接納性--耳朵是一種意象,代表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開放。可惜這樣的接納在我們身不由己的忙碌生活中已岌岌可危。

  好在傾聽並不是個乏味的差事,而是一場充滿奇趣的冒險。當你真正傾聽,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可觀之處,即使是看似最平凡、最蠢笨的人。非洲有個故事,天空之神交給一只叫做阿那希的蜘蛛一個任務,要它將全世界的智慧搜集齊全帶回天上,如果阿那希達成使命,就賜給他“古今第一智慧”的封號。 “沒問題,”阿那希回答,“我三天內就可以回來複命。”

  它將全世界的智慧搜盡,裝在一個大鍋裏。它把鍋綁在身後,開始沿著一棵高聳入雲的椰子樹緩慢爬向天空。它獨自扛下這個重擔,拒絕了所有人的幫忙,因為它對這個使命深感自豪,希望自己是智慧唯一的守護者。每個人都無聲無息地跟在它身後,從地面往上爬。最後,阿那希帶著全世界的智慧爬到了天空,它成功了。多大的勝利!多麼的快樂!他舉起八只腳,做出勝利狀。糟糕!這一下它松了手,慘跌到地面。鍋子摔破了,智慧散成千萬個碎片,片片有趣又美麗。人人都想得到這些寶貴的碎片,爭相奪取。從那天起,智慧不再由一人獨占,人人都有一份。即使是最無知、最愚笨甚或智能不足的人,都有一份智慧。人人都有可觀之處,讓你聽來既有趣又有創意。

  要解決沖突,尊重是個必要條件。爭鬥和對峙古今中外不曾或斷,無論是家庭、學校當中,還是商場、社群、人與人之間。從朋友間無聊的抬杠到原子戰爭,沖突往往是時間力氣的莫大虛擲,更是無盡災難的禍因。要處理紛爭,挑釁激進、操控主導等手段往往是既粗糙又無效,而且常會造成無謂的傷害。而即使不以毀滅的方式爆發,沖突也會深埋在心底,消磨你的心力。舉個例子,美國企業界關於專業生產力的問題當中,有六成半是因為員工間的沖突所致,而全美500大企業的高級經理人花在解決糾紛和訴訟事務方面的時間就占了20%。

  沖突的化解能夠長足改善企業的效率和勞資關系,如果在學校,對學業成績也有幫助。解決紛爭的第一步,是說清楚講明白,讓雙方都有陳述立場、厘清觀點、認知對方要求的機會。這就是尊重:充分肯定自己,也肯定對方。借由尊重和傾聽來平息紛爭,是最有效率也最優雅的方式。我不敢說這種方式一定有效,因為不講理性、蠻勇好鬥、冥頑不靈的大有人在。不過,它至少是個很好的起點。

  綜上所述,一言以蔽之:尊重,就是給別人一個應有的空間。只是知易行難,我們常常做不到這一點。別的不說,好評斷人就是一個障礙。像是匆匆忙忙又有偏見的法官,我們常常驟下結論;即使一個字也沒說,對眼前的人已經心存定見:這人看來和藹可親,可是骨子裏傲慢自大;他看來像個好人,其實很不誠實;不一而足。下評斷又快又容易,不但不花一毛錢,還讓我們有不實的優越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而無論評斷是否正確,對人際關系都是幹擾。對方會依稀嗅出蹊蹺而心情受影響,說不定還會感到受傷或冒犯。

  尾隨評斷而至的,往往是想控制的欲望。我們忍不住想提出建言,告訴那人該如何管理生活、企圖拯救他脫離苦海。想想看,曾經有多少人告訴你該吃什麼食物、看什麼電影、讀什麼書、如何利用時間、什麼人可以嫁什麼人不能嫁、信仰什麼樣的神等等。這些忠告不只是想法的分享,更是一種壓力。它的弦外之音是:光憑你是辦不到的,你需要指導,需要改進。

  神話故事中的普羅庫斯提(Procustes)之床,是個絕佳的比喻。這個可怕的人要你躺在他的床上,如果長短正好,那你很幸運,因為如果你長得太高,他就切斷你的雙腳,太短就拼命拉,直到長度適當為止。拿普羅庫斯提之床的恐怖來比喻想幹預別人生活的人,真是非常貼切。普羅庫斯提的行徑我們或許做不來,可是總免不了要把別人塑造成我們期望的模樣。

  要了解評斷和掌控他人生活所造成的傷害,看這個極端的例子就知道:對每個人都嚴加控制的極權政治:穿同樣的衣服,讀同樣的書,思想要一樣,等等。這當然是個極端的例子,而它的發軔就是始於一個觀念:有人認為這樣做對所有人都好。

  容忍是偉大的美德。沒有容忍,世上不可能有創造力,不可能有愛,也沒有改變或成長的機會--無論是個人或社會。話說回來,我們不能過於容忍。僅舉數端,不公、不義、欺壓、暴力,非加以制止不可。邪惡要面對,不能逃避。曆史明白告訴我們,邪惡的壯大往往是縱容或忽視的結果。太過寬松的容忍,會讓老虎爬到你頭上。

  因此,我們應該有所容忍,有所不容忍。而無論如何,給予對方空間的尊重是開啟人際關系最簡單的方法。讓別人自由做自己,不要用評斷、忠告、壓力、期望層層纏繞他們,即使這些只是我們心裏的想法。相信別人能創造自己的命運,我們照樣活得下去。沒有空間,仁慈會窒息;給它空間,它就能吸到空氣活下去。這樣的尊重不但人人向往,也是人人都學得會的。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