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說好做好 星雲法師

說好做好 星雲法師

第二部分 -- 拒絕要有代替(3)

[日期:2011-02-2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隨著弘法的腳步越加拓寬,信徒日益增加,送來的禮品堆積如山,這是我心中最不歡喜的事情,但自忖信徒也是基於供養三寶的誠意,實不忍難色拒絕,所以我想到一個智慧的方法,凡收到紅包,我言明會代為轉給常住;凡收到禮品,我也立刻交代侍者交由常住處理。信徒目睹,下一次就不會再送給我個人,而知道要直接捐贈給寺院道場,這樣一來,我樂得無事,對於僧信二眾來說,也是一種最好的身教。

承蒙社會各界及民間團體的青睞,經常邀請我出來舉辦公益活動,其實佛光山本身的弘法事業也是十方來十方去,社會大眾若能集合群力,必能造成更大的影響,因此我總是提議大家一起來。現在社會上所謂合辦、承辦、協辦的風氣鼎盛,雖不敢說是自己首開先河,但是在推動上應有助成之功。所以直言拒絕即使有再好的理由,都是下下之策,若能以積極的方式代替消極的拒絕,才是自利利他之道。

“代替拒絕”不是簡單的表面功夫,必須打從心裡先不要有抗拒、排斥的念頭,從而平心靜氣面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切忌魯莽行事,遷怒別人。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初到宜蘭弘法,一位姓鄭的警察專門和我為難,我講經說法,他要我向他報備註冊,否則不准開講;我罄其所有,買了一台日制幻燈機作為教學道具,又忍痛被他沒收。總之,這樣也不可,那樣也不行,讓我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宜蘭縣警察局分局長前來向我商借“宜蘭念佛會”,作為警察甄試的考場,我一口答應,給予種種方便,後來他得知屬下對我們諸般為難,第二天,就將這位鄭姓警員調職,從此我們的弘法工作逐漸進入佳境。

十多年前出國弘法,經常遇到海關人員的刁難,他們把行李一一撬開檢查不說,還東問西問,有一句答得不好,又得到另一處接受調查,往往在海關待上半天還出不來。如是數次之後,我想自己應該主動出擊,避免別人的拒絕,因此學了幾句英文,每次一到海關,就先面帶微笑和大家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 Good evening!”“Thank you!”不絕於口。果然,通關時就順利多了。

拒絕不好的後果,必須先用好因好緣來智慧;拒絕積弊已久的問題,則應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智慧。

諸佛菩薩及高僧大德們最會利用各種善巧方便來代替拒絕,像《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不從否定上教人拒絕貪愛邪見,而代之以三乘教法;《淨名經》中,維摩詰大士不從消極上教人拒絕世俗之樂,而代之以法樂的施化。提婆菩薩親近信奉邪道的南天竺王,以參政輔佐來智慧一般行者拒絕、輕視的態度,結果舉國人民皆被度化;盤珪禪師收留人人唾棄的小偷,以愛心智慧一般人拒絕、默擯的態度,結果使得佛門多了一位龍象。每次披覽聖典,讀到古聖先賢慈悲度眾的事蹟,都令我感動涕零,後來我自己收徒度眾,更深深感受到智慧法門的無限妙用。

記得過去我擔任佛學院院長時,曾有學生請求不要那麼早起床、就寢,希望能有多一點時間唸書,我自忖有理,立刻改良傳統的課誦程序,將早課、晚課的時間縮短,這種“代替拒絕”的方式既不會動輒改變校規,又能滿足學生合理的要求,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此後學生們心裡有事情,都喜歡找我訴說,而我也從中得知學生的學習狀況,彼此坦然相處,其樂融融。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分 -- 結緣總比結怨好(1) 第2頁:第一部分 -- 結緣總比結怨好(2)
第3頁:第一部分 -- 結緣總比結怨好(3) 第4頁:第一部分 -- 結緣總比結怨好(4)
第5頁:第一部分 -- 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1) 第6頁:第一部分 -- 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2)
第7頁:第一部分 -- 排難解紛不是閒事 第8頁:第一部分 -- 不比較,不計較(1)
第9頁:第一部分 -- 不比較,不計較(2) 第10頁:第一部分 -- 不比較,不計較(3)
第11頁:第一部分 -- 老二哲學(1) 第12頁:第一部分 -- 老二哲學(2)
第13頁:第二部分 -- 被領導學(1) 第14頁:第二部分 -- 被領導學(2)
第15頁:第二部分 --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1) 第16頁:第二部分 --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2)
第17頁:第二部分 --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3) 第18頁:第二部分 --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1)
第19頁:第二部分 --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2) 第20頁:第二部分 --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3)
第21頁:第二部分 -- 人我之間要跳探戈(1) 第22頁:第二部分 -- 人我之間要跳探戈(2)
第23頁:第二部分 -- 拒絕要有代替(1) 第24頁:第二部分 -- 拒絕要有代替(2)
第25頁:第二部分 -- 拒絕要有代替(3) 第26頁:第二部分 -- 拒絕要有代替(4)
第27頁:第二部分 -- 弘法利生(1) 第28頁:第二部分 -- 弘法利生(2)
第29頁:第二部分 -- 弘法利生(3) 第30頁:第三部分 -- 忍耐就是力量(1)
第31頁:第三部分 -- 忍耐就是力量(2) 第32頁:第三部分 -- 忍耐就是力量(3)
第33頁:第三部分 -- 不要同歸於盡(1) 第34頁:第三部分 -- 不要同歸於盡(2)
第35頁:第三部分 -- 不要同歸於盡(3) 第36頁:第三部分 -- 有情有義(1)
第37頁:有情有義(2) 第38頁:第三部分 -- 化緣化心,不一定化錢(1)
第39頁:第三部分 -- 化緣化心,不一定化錢(2) 第40頁:第三部分 --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1)
第41頁:第三部分 --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2) 第42頁:第三部分 --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3)
第43頁:第三部分 --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4) 第44頁:第三部分 -- 以智慧來代替金錢(1)
第45頁:第三部分 -- 以智慧來代替金錢(2) 第46頁:第三部分 -- 以智慧來代替金錢(3)
第47頁:第三部分 -- 以智慧來代替金錢(4) 第48頁:第三部分 -- 貧窮就是罪惡(1)
第49頁:第三部分 -- 貧窮就是罪惡(2) 第50頁:第三部分 -- 貧窮就是罪惡(3)
第51頁:第三部分 -- 錯誤不能一直下去(1) 第52頁:第三部分 -- 錯誤不能一直下去(2)
第53頁:第三部分 -- 錯誤不能一直下去(3) 第54頁:第三部分 -- 錯誤不能一直下去(4)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