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念住品.六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四、法念住 丁一、徵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法念住?

這底下說修法念住。經論上說四念住的地方很多,《大般涅槃經》、《阿含經》、《方等經》、乃至《華嚴經》、《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一切的經論上,都說四念住。

這一段是《大般若經》的第六分,雖然文不多,但是這裡說修四念住的義是廣一點。之前,曾經解釋過「念住」是「由念住心,由慧觀察」。這句話要記住!

佛又招呼最勝「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法念住」:這法念住要怎麼樣地來學習呢?

丁二、釋 戊一、知諸惡不善

謂此菩薩能如實知世間所有惡不善法,謂貪瞋癡及餘煩惱。

「謂此菩薩能如實知」:發菩提心學習法念住的這個菩薩,能夠真實地知道。「世間所有惡不善法」:先要認識世間上所有的惡不善法。

我 剛才說過,出家人時常要觀察自己的心,若是起了煩惱,立刻要知道:「哎呀!我心裡面起煩惱了!」如果心裡起了煩惱,自己還不知道,隨著煩惱活動,這是不對 的!起了貪心的時候立刻知道「哎呀!我動了貪心」,趕快地想辦法,把貪心停下來。起了瞋心,心裡面就一直地分別:「那個人壞,怎麼怎麼不對,他在搞我 鬼。」其實自己已經不對了。自己心裡有瞋心就不對了,應該趕快把瞋心停下來,不要一直地想這件事。

這裡說,要認識世間上所有的惡不善法;要知道,若是動了染污心,也表現在行為、語言上,這已經是過很多的時間了。

「惡不善法」:惡就是不善。對自己有傷害、對別人也有傷害,那就是有罪過、可訶斥的,叫惡不善法。或者「惡」指內心的煩惱說,在內心起煩惱,叫做惡法。「不善法」就是表現在身口的煩惱,有了行動那叫做不善法。自己做錯了、想錯了,要認識!

「謂貪瞋癡及餘煩惱」:究竟什麼是惡不善法呢?就是心裡面有貪心、有瞋心、有愚癡心,及其餘的一切煩惱,或者高慢心、或者疑惑心;這就是惡不善法。

若 是把它分類:內心裡起煩惱,然後發出來行動,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一個是煩惱、一個是業。但是嚴格地說,採取行動的時候,還是有煩惱!貪瞋癡發動出來 了,在事情上看,煩惱也在動,所以,這一切罪過的根本還就是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見!不知道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畢竟空寂,無我、無我所的,執著是真實 的;這個我見是最重大的煩惱。

煩惱,其實就是心!若偏重心這一方面說,就是心念住。但是,心不是孤獨的,它與一切法常為伴侶;在心的伴侶這一方面說,就是法念住。譬如貪心,一定會有個所緣境,各式各樣的境界,在這一方面來說,就是法念住。

法念住,究竟應該怎麼修呢?第一,先要認識什麼是惡不善法;第二,「於諸煩惱應修對治」,就是要把它改變過來。

戊二、應修對治門

於諸煩惱應修對治,謂修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煩惱對治差別。

我們出家人,最初都是發好心出家;出家以後,自己有煩惱,不學習對治煩惱的法門。不做這件事,與你出家的本願相應不相應呢?究竟是出家、是沒出家呢?所以,應該要做「於諸煩惱應修對治」這件事。

其他的雜事,也不能不做,但是出家人主要要做的事,就是於諸煩惱應修對治!這件事是我們出家人的第一件大事。其他的事情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那些事情也不能不做,因為不吃飯不行,房子漏了不能不修,但那是幫助於諸煩惱應修對治的,是助道,不是正道。

現在的社會,有所謂民主制度。寺院裡面,也採取民主的制度;住持是三年、或四年一任,任期滿了就得重選,你應該選什麼樣的人來做住持?

有 一年,有位老法師方丈任期滿了。就有人說:要選這個、選那個。這位老法師是學律的,他說:「選方丈,應該選一個通達真諦理的人,也應該通達一點世諦。如果 這個人只是懂得世諦,而不通達真諦,不能選這個人做方丈的。」哎呀!我一想,學過律的人,就是有一點佛法的氣氛,他能說出這句話來。

這裡是說「於諸煩惱應修對治」。若寺院裡面不推行於諸煩惱修學對治法的這件事,天天只做助道的事情,那是有問題的!

「謂 修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煩惱對治差別」:貪欲心強,應該修不淨觀對治;瞋恚心特別重的人,應該修慈悲觀;愚癡心重的人,應該修緣起觀。其他的煩惱—— 如果是我慢心很高,應該修界差別觀;散亂心強,應該修數息觀。乃至到修唯識觀、性空觀、一心三觀、法界觀。就是修戒定慧,來對治自己煩惱的各式各樣的法 門。應該做這件事!

戊三、迴念勸他離

如實知已,即迴起念,不行彼法,亦令他離。

「如 實知已」:前面第一句「謂此菩薩能如實知世間所有惡不善法」,「如實知」,是要學習經律論的佛法,才能知道什麼是惡法、什麼是善法。有的人說:「我想修 行、我不到佛學院去學習經律論、我自己修行」,這話說得對不對?也可能是對,但是差一點。不學習經律論,錯了,自己都不知道;不知道什麼是邪、什麼是正 的!

佛菩薩的大智慧,說出這一切法門來開示我們,學習以後,從聞所成慧上,才知道什麼是錯的。我們笨人學習一次還不行的,要重複不斷地學習,才能知道「喔!原來是這樣子!」

「即迴起念」:就是修四念住的時候,要迴轉自己所生起的貪瞋癡的心,要常常地保持正念。四念住就是正念。

「不行彼法」:不去行彼貪瞋癡的這一切染污法;心不在貪瞋癡上活動。把貪瞋癡這一切法,都停下來。

「亦令他離」:同時也勸導其他的人,遠離這一切的染污法。這就叫做法念住。

這是將就我們初發心用功的人這樣說的。你先要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是要經過一個時期學習的。然後,開始修行時,注意這一念心,叫它「如實知已,即迴起念」,就是這樣用功修行,修四念住。

我們若是讀《金剛經》,或者讀《大般若經》,那就有深一層的法念住!深一層的法念住,就是觀一切法空、不可得。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色不可得、聲香味觸法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乃至佛的無上菩提不可得。

但是,我們初開始先不要好高騖遠,還是說:這是惡法我不要做,這是善法我應該努力修行,先從這裡開始。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念住品.一
第3頁:二、念住品.二 第4頁:二、念住品.三
第5頁:二、念住品.四 第6頁:二、念住品.五
第7頁:二、念住品.六 第8頁:二、念住品.七
第9頁:二、念住品-問答一 第10頁:二、念住品-問答二
第11頁:三、骨鎖觀.一 第12頁:三、骨鎖觀.二
第13頁:三、骨鎖觀-問答 第14頁:四、不淨所緣.一
第15頁:四、不淨所緣.二 第16頁:四、不淨所緣.三
第17頁:四、不淨所緣.四 第18頁:四、不淨所緣.五
第19頁:四、不淨所緣-問答 第20頁:五、四念住.一
第21頁:五、四念住.二 第22頁:五、四念住.三
第23頁:五、四念住.四 第24頁:五、四念住.五
第25頁:五、四念住.六 第26頁:五、四念住.七
第27頁:五、四念住.八 第28頁:五、四念住.九
第29頁:五、四念住-問答一 第30頁:五、四念住-問答二
第31頁:六、結語 第32頁:六、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