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五、四念住-問答一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問 答

問:身受與心受的關係如何,又初禪境界的人,對於身受與心受有何不同?

答: 身受是前五識,一剎那間過去,然後有心受,所以不應該分開。但,身受和心受,是有差別的,沒有得初禪、有欲的生活的人,是這樣子。若是聖人的境界,身受是 苦,心受不一定是苦;前五識一剎那間感覺苦,但聖人第六意識一動,正念提起來就不苦了。假設是非佛教徒得初禪,他如果不入定,身受是苦,心受也可能還是 苦,不過,究竟是有功夫的人,所以會輕一點,除非他入定就不苦。

另外,在《大毘婆沙論》、《涅 槃經》上也提到,長期有病痛的人,禪定還是會退的;因為身受的苦,使令他心不自在,不能入定。佛這樣開導,我們佛教徒應該警覺自己,要常常保持正念,在苦 惱的境界,保持正念,苦就減輕了!所以,身受與心受,不一定是一致的。如果不提高我們的正念,身受是苦,心受也一定是苦,也就不能改變自己;佛菩薩告訴我 們,有身受、又有心受,這是我們警覺自己的一個機會。

問:若一識論與多識論,身識跟心識可以斷然地劃分?

答:如果是「一意識」,前五識也就是第六意識的異名,不分開說。若是主張「多識論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是第六意識,就是各有體性。就是這樣分別。

問:就本質身與影像身而言,本質身是遍計執還是依他起?

答: 本質身是依他起,不是遍計執。如果你不執著,影像身也是依他起;若執著它是真實的,就是遍計執。修不淨觀的人,從緣起法上觀察後,修奢摩他然後修毘缽舍 那,觀察種種的不淨,這一定是影像身,而不是本質身。因為,修奢摩他入定以後,前五識沒有同境界接觸,只有獨頭意識在活動,不是觀本質身,第六識去觀察通 過前五識取來的影像,所以是影像身。可是,影像身和本質身,是相似的,在自己的觀察下,能知道本質身也是這樣子,所以是隨觀隨覺。

問:西方極樂世界是在三界之外嗎?

答:是的。

問:凡夫還有耽著受,去得了嗎?

答:臨命終的時候,若因為信願行具足、沒有耽著受,有願生阿彌陀佛國的願,正念分明,阿彌陀佛就能接引你去,能去得了!

問:平常都是耽著受,在臨命終時那一剎那,有可能會不耽嗜受嗎?

答:平常的耽著受,可能會有影響。因為你平常耽著受,信願行的修行受影響,那麼臨命終時,正念可能不分明了,就有可能不能往生。所以修行不管是四念住也好、念佛也好,若不能完全放下,也一定要放下多少才可以,不然沒有時間修行。

問: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是凡夫帶業往生,不應該是出了三界吧?

答:西方極樂世界是佛菩薩無漏的願力、功德所成;凡夫沒得聖道,也能到那裡,所以名之為凡聖同居土。三界是世間染著的境界,到那裡大家完全是熏習佛法,所以不能說它是三界內;可是去的人,又不全是聖人,那為什麼不說是有漏的世界呢?

這 裡有個譬喻,我是貧苦人,你是大富貴的人,我和你做朋友,你請我到你家吃飯,我就可以去。阿彌陀佛國是聖人的境界,但阿彌陀佛有這樣的願 —— 請凡夫到那兒去;所以就是有這麼一個凡聖同居土的區域,讓你暫時地在那裡熏習、修學,慢慢就得聖道了。也類似是開特別補習班的情形。當然,這也就是阿彌陀 佛、觀世音菩薩,大慈悲特別施設的方便。

說不是三界,但凡夫也可以在那裡;說是三界,那又是阿彌陀佛無漏的清淨願力所成,不是凡夫的顛倒境界,而是向於涅槃、隨順涅槃的。在《大智度論》上說:它沒有欲,不能說是欲界;因為它在地面上,不是色界天;還有形色,也不是無色界天;所以不在三界內。

若從法相上,觀察它的分齊,凡夫往生的阿彌陀佛國,還應該說是屬於有漏的,但,那個有漏和我們娑婆世界的有漏不同。我們娑婆世界這個有漏的境界,是顛倒,繼續地流轉生死的境界;阿彌陀佛國,那個凡聖同居土的有漏,是向於無漏的,不顛倒。這還是有點差別。

問:「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這樣說,就是屬於禪定樂這部分;假設說成「無愛味受」,是否可以呢?

答: 也是可以。但是,這裡說的有點含蓄。「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這當然有毘缽舍那的,不然 辦不到。「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這只是共於世間,沒有佛法般若的毘缽舍那。但是,不會因受而有欲,能從欲界解脫出來,心常是在出離欲 的境界上活動,所以歸為出離受。

問:我想解釋「樂受是平等受,苦受是不平等受」。這裡講了廿一種受,阿羅漢是一切法不受,凡夫眾生都不希望苦、而希望樂,所以當境界出現,與離苦得樂相應的心生起了,是和心平等的,所以叫樂受;若不平等的心生起,叫苦受。

答:我同意您的解釋,是有這個意思。

我現在又有一個解釋法,怎麼叫平等、不平等?心與境無諍叫做平等;與境有諍就是不平等。譬如說「樂受」時,因為是滿意的,心與境是無諍,所以叫做平等;受苦時,是不高興的,心與境有諍,這叫不平等。

那一天,我是約因緣解釋,佛教徒是願意別人也有樂受,所以叫平等;約造不平等的因會受苦,所以叫不平等受。這樣解釋,也是聊備一格吧。不過,這裡我沒看見註解有解釋。現在我有兩個解釋、你有一個解釋,這樣統起來有三種。

問:假如坐得好,觀四念住就已經夠忙了,那還有好多循身觀、循三觀,是不是要一天觀一項,不然根本記不得?

答: 初開始靜坐,愈簡單愈好,不要觀察這麼多。但若是你常常坐,奢摩他的力量增長了,怎麼複雜都不覺得複雜,一下子就清楚了!這奢摩他是很厲害的!我們的 「止」若修得有力量,「念」的力量就會增長廣大。我們初開始讀這個文,都會感覺「哎呀,這太麻煩了」。但是,你的奢摩他若增長,就不感覺很複雜。「奢摩他 有堪能性」,這句話真是經驗之談!我們奢摩他的力量不夠的時候,同樣的事情,有不同樣的感覺。也有些不是修行人,但是他記憶力也很強,這是前生的善根,得 的好果報。所以,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第六意根是很重要的,這是過去生中的福業特別強。

問:如果依照內身、外身、內外身這樣分類,「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是屬於內外身住循身觀;但為什麼「緣他中身髮毛爪齒等」不是內外身?有沒有一個特別的準則?或特別的用意?

答:是!是有的。「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與前面兩個有關係;這內觀、外觀、內外觀,是相對地說出三種。住循三觀,也是相對的,也是有準則的。

若是你把前面和後面,放在一起看,就好像有點亂了。它是各有各的準則:你對大的說小,對小就說大,就看和那一個相對,就立出來不同的名字。

問:每一類都有身受心法四觀,可不可以舉例,簡略開示實際的觀法?

答:第一「謂若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這就是以自己的身體為所緣境,修不淨觀,這很容易明了。

第二「若緣外非有情數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這非有情數色的範圍很廣,觀察一棵樹、一枝花、或者是高山、房子,你觀察它,也是不淨、苦、空、無常、無我。

第三「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這也是屬於有情,但,是觀他人的有情數身是不淨的。自家有情,屬於內;他人有情,是屬於內外;外,就指無情數了。這個範圍應該是很清楚。

問:這樣是指分類範圍。像剛剛講,於內身住循身觀,修不淨觀是屬於內身,如果是注意自己的息,也算是於內身住循身觀?

答:數息、隨息,不是不淨觀,是持息念、是數息觀。

問:那就是說,內身並不是廣泛的包括自己所有修行的範圍?

答:是的,這比較簡單,後邊複雜一點。簡單的境界,就是自己、他人、無情數,分這麼三類住循身觀。

後邊複雜了一點,譬如「若緣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根所攝也就是有情,這是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非根所攝無執無受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這是無情物。

「若緣非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這是有情的扶根塵。肉眼所見的眼耳鼻舌身,是保護根的一種地水火風,它不是根,而是扶根塵;但它也有執受。因為是非根所攝,所以是外;有執有受,又名為內,所以就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其實簡單地說,也還是觀這個人是不淨的意思。

「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所生的種種受:或者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愛味受、無愛味受、出離受、非出離受;靜坐時生起的略心、散心,下心、舉心,寂靜、不寂靜心;有心就有法,所以就是受、心、法了。

初開始修行的時候,若文、若義都要熟!要常常讀四念住的文,讀熟後,先簡單一點的修。就像我剛才說的,你修久了,奢摩他也進步、毘缽舍那也進步。這時候,你的念力特別強,一讀這個文,心裡就能記得住,這境界就能在心裡面現出來,就能依文的義去觀察、思惟。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念住品.一
第3頁:二、念住品.二 第4頁:二、念住品.三
第5頁:二、念住品.四 第6頁:二、念住品.五
第7頁:二、念住品.六 第8頁:二、念住品.七
第9頁:二、念住品-問答一 第10頁:二、念住品-問答二
第11頁:三、骨鎖觀.一 第12頁:三、骨鎖觀.二
第13頁:三、骨鎖觀-問答 第14頁:四、不淨所緣.一
第15頁:四、不淨所緣.二 第16頁:四、不淨所緣.三
第17頁:四、不淨所緣.四 第18頁:四、不淨所緣.五
第19頁:四、不淨所緣-問答 第20頁:五、四念住.一
第21頁:五、四念住.二 第22頁:五、四念住.三
第23頁:五、四念住.四 第24頁:五、四念住.五
第25頁:五、四念住.六 第26頁:五、四念住.七
第27頁:五、四念住.八 第28頁:五、四念住.九
第29頁:五、四念住-問答一 第30頁:五、四念住-問答二
第31頁:六、結語 第32頁:六、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