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五、四念住.五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辛二、結略義 壬一、初八種心

依淨蓋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謂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

「依淨蓋地」:就是一直地修止觀,能夠清除五蓋,這樣的境界叫做淨蓋地。

「謂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從欲界定開始,到未到地定所生起來的八種心;就是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

壬二、後六種心

依淨煩惱地住時所起,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

「淨煩惱地」:從未到地定開始,繼續修不淨觀,破除欲心,所以叫做淨煩惱地。

這有伏斷兩種情形:修不淨觀不能斷煩惱,但是能折伏欲煩惱令它不動,可得初禪;若是修四念住,那就能究竟地斷煩惱,得聖道。

在這個境界所生起的「有六種心」,就是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

這是把十四種心,分成兩部分:第一,是淨蓋地住時所起的八種心;第二,是淨煩惱地住時所起的六種心。合起來就是十四種。

前面有貪、離貪等六種心,是總說的;淨蓋地和淨煩惱地,是別說的。以上心念住——「云何為心」,這個問題解釋完了。

己三、法 庚一、釋 辛一、於蓋了知 壬一、有無

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

在前面「云何為法」已經列出二十種,這以下是解釋法念住。先說蓋的有無。蓋是修未到地定時所要破除的障礙。

「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又這位修行人,在用功修行的時候,時時地反省、觀察自己:我內心裡面還是有貪欲、瞋恚等等的蓋;自己能知道蓋還沒有破除去。

「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內心裡面沒有蓋,自己也能夠了知我是沒有蓋的。

因 為時時地觀察、考驗自己,才會知道;若不考驗,自己還未必知道,那就容易得增上慢,因為常常修不淨觀,欲不動,就認為自己可能沒有蓋了,其實不一定。所以 在七種作意裡面,有個觀察作意,就是故意地思惟欲的境界;思惟的時候,看看自己的心動不動,那就知道是有蓋、是沒有蓋。

能自了知我有諸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都是經過自己內心觀察才知道的。不只是「我靜坐的時候心不動」,就是沒有蓋了;而不修行的人,心裡也有不動的時候,那不能說沒有蓋。

壬二、生滅

如彼諸蓋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蓋生已散滅,亦能了知。

再說蓋的生滅。

「如彼諸蓋未生而生」:由無而有,叫做生;五蓋原來沒有現在有了,就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修行人時時地觀察自己,「喔!我有煩惱了」、「我現在有貪欲心、有瞋恨心、有疑惑心了!」

「如彼諸蓋生已散滅,亦能了知」:五蓋是生了,然後又由有而無,散滅了;也都知道。這可見修行人時時都在注意這一念心的活動;而不修行的人,心時時地向外面看,看別人對不對、怎麼怎麼的。

辛二、於結了知 壬一、有無

於眼有結乃至於意有結,能自了知我有眼結乃至我有意結。
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

這就愈說愈微細了。以下說結的有無;結是未到地定繼續修初禪時所要破除的。

結就是煩惱,其實也是蓋。就像繩子挽一個扣,那叫做結。這個扣挽得很緊,你想打開還很難的;我們心裡面的煩惱,就像扣似的,想斷掉它還不容易;用這來譬喻煩惱。生煩惱很容易,但是想息滅它還不是容易的,所以叫做結。

這位修行人的禪定還沒有圓滿,還沒能得到聖道,所以繼續不斷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自己的六根對六塵境的情況應該是明明了了的。怎麼樣明了法呢?

「於 眼有結」:當眼看見一切色相,有了煩惱;「乃至於意有結」:乃至是指耳鼻舌身接觸一切境界時,有了煩惱。這是指沒入定時,由前五根與前五境相接觸,發動前 五識,所生的煩惱。「於意有結」是包括入定以後的意識,有時也會有煩惱。「能自了知」:這修行人能知道自己有眼結,乃至有意結。

「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對於眼乃至意沒有煩惱,也都能知道。至無結的程度是成功了,能滅除去色界、無色界一切的結。

壬二、生滅

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結生已散滅,亦能了知。

現在說結的生滅。這個結,有的時候生,有的時候滅。

「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結生已散滅,亦能了知」:煩惱沒有生,現在又生起來了;或心裡現出煩惱的時候,修止觀能夠對治、破除,這些都能了知。

辛三、於七覺支了知 壬一、舉念 癸一、有無

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
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

煩惱生起、忽然間又滅了,它自己會滅嗎?不是!要修四念住!現在說七等覺支,這是能斷除蓋、結的法門;也就是指修四念處到能得聖道的程度了。

修止,是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修觀,就是四念處觀。有煩惱的時候,是一個大患,要解決它,就要修學四念住。本來這是說四念住,但是此處提到七覺支;第一念覺支,這和念住的「念」是一樣的,再來是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在修三十七道品前後次第上看:《瑜伽師地論》、《大毘婆沙論》上說,七覺支是見道,八正道是修道;但在《成實論》解釋,八正道在前、七覺支在後。

「覺」也有譬喻的意思:就像無始劫來,在生死裡面做大夢,現在醒過來,得成聖道了,這叫做覺。一共有七條,所以叫七覺支,或七菩提分。

第 一「念等覺支」:「念」是什麼意思呢?用功修行,第一個條件就是先要把修行的法門,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譬如說修不淨觀,不淨觀在心裡面要能現前;說修無 我觀,無我觀在心裡面也要能現出來;能夠現前的這都是屬於念等覺支的功能。若沒有念,所修的法門不現前,修什麼呢?沒辦法修了!念很重要,所以第一個是 念。

「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我有了煩惱的時候,排除煩惱的法門,要現就能現,那就是有念等覺支。

「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若是須要現起念等覺支而不現起,就自己了知我沒有念等覺支。譬如說,靜坐的時候,忽然間惛沈、或是散亂打妄想了,那也是沒有念等覺支。原來有念,現在忽然間失掉了,自己都知道。

癸二、生長

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
如生已住,不忘修滿;倍復修習,增長廣大,亦能了知。

「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念等覺支還沒現起,經努力修習念等覺支現起了,也都知道。

「如生已住,不忘修滿」:如念覺支能現出來,這個法門還能夠安住,且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沒有忘失,使令繼續用功修行,能夠圓滿。

「倍復修習,增長廣大」:對能排除煩惱的念等覺支,還須要加倍努力的修習,數數的修習,使令它增長到廣大圓滿的境界。「亦能了知」:這個念等覺支在什麼程度的,你自己也知道。

我 們都是初發心修行!若是有陀羅尼的大菩薩,讀《華嚴經》、讀《法華經》時,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這廣大的法門顯現在心裡面,那個念力是那麼樣的廣大。 《金剛經》才一卷也不算多,我們把它顯現在心裡面,還都不容易!有的時候能背,有時候背不下來——忽然間這一句忘了,就是這樣子,所以初開始修行是難!

我以前也說過:結集經藏的時候,阿難尊者把佛說的法門,一一誦出。我推想:當時在場的那些大阿羅漢,也能背誦佛說的這些法門,阿難尊者若誦錯了,他們也知道。在聖人、大阿羅漢心裡面的境界,都有不可思議的念力!

念就是記憶力,也就是陀羅尼。不過,在小乘佛法裡面沒有用這個名字,在大乘經裡面用「陀羅尼」,就是總持、念的力量。這個念的力量,愈來愈廣大,愈來愈廣大。聽一遍就能記得住,而且這一生記住,第二生、第三生還是能記住,不失掉;所以聖人的念力是那麼樣的厲害!

壬二、例餘

如念等覺支,如是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當知亦爾。

「如念等覺支」:如念等覺支,或者是無、或者是有,或者生了而增長廣大的情況。「如是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當知亦爾」:念等覺支是這樣,擇法等覺支,也是這樣子。

「擇法」:擇就是簡擇、智慧的觀察;或者無常觀,或者無我觀,或者諸法畢竟空。這種智慧,最初開始當然是由相似、有漏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逐漸地增長、深入,到得聖道的時候,叫做擇法,是無漏的智慧,見到真理了。

「精進」:為什麼能夠得法,見到第一義諦?是由精進來的。他不怕辛苦,能長時期地努力,才能到達這個境界,精進倒是非常重要了。

「喜」:由於長時期地精進,破除一切的障礙、蓋及一切煩惱,見到真理以後,心裡面歡喜。所以,得初果時,心裡面歡喜;大乘的十地菩薩,最初也是歡喜地,就和這個喜是一樣的。

「安」:就是輕安。若說輕安樂,欲界定沒有;得到未到地定才有;若初禪以上的輕安樂是更猛烈了。

「定」:輕安樂是由定來的;要未到地定,或初禪、二禪、三禪,才能得輕安樂。得到定有輕安樂時,身體若有若無的樣子,不那麼麤重。這時候,心裡快樂、身體也調適。若得到初禪以上的定,欲煩惱也沒有了。

《大般若經》上的〈四念住品〉說到,得到定、得到輕安樂的時候,永除貪憂——能永久地破除貪欲的煩惱和憂愁的煩惱。

《智 度論》上說得很有意思,說什麼呢?說我們出家人,最初是為了要得成聖道,放棄世間上的五欲,才到寺院出家。但是,這不是一下子能成就的。聖道的三昧樂沒得 到,世間上的欲樂又放棄了,在這中間,心裡面就會有「憂」。人的心就是歡喜樂,又回想以前的五欲樂,就生了貪心;有貪、憂這兩種煩惱。

現在得到擇法覺支、精進、喜、輕安、定、捨的時候——永除貪憂,因為得到三昧樂、聖道,心裡安定下來了,所以有喜、也有輕安、又有定力、有捨。

「捨」:七覺支的捨就是不執著;我們的心不與一切法相著,所以叫做捨。譬如,把我們的手放在桌子上,手就與它相著;心裡面有一點境界時,就是著、就是受、就有分別!再明白點說,捨就是不受不著,心能湛然獨立地安下來不動,也就是不分別了。

禪宗的龐蘊居士說得對:「不與萬法為伴侶」。這就叫做捨!這一念清淨心,棄捨了一切法,所以不受一切法就是捨。初果聖人也有這個境界,但凡夫辦不到。前面說平等捨,那是我們常常靜坐的人,偶然地也會有,那是很淺的,還是凡夫境界;這裡是很深,是聖人境界了。

「當知亦爾」:念等覺支有「有無」的情況、有「生長」的情況;擇法覺支、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亦爾。

初 果聖人也有失掉正念的時候,那時清淨無漏的智慧、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也不現前了;這可以比推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也有這個情形。但是他若覺悟了,立 刻就能改變過來,而且時間不像凡夫那麼久。《阿含經》說一個譬喻:在燒紅了的熱鍋上,滴上一滴水,很快地就乾了——聖人失掉正念的時間就那麼多,正念很快 的又生起來,這是和我們凡夫不同的!

庚二、結

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為法念住體。

這是結束「法念住」這段文。

「若能如是如實遍知」:這位修行人,能夠如實地遍知內心有正念、或者失正念的情況。有了錯誤隨時就知道,這還不是容易的。

「諸雜染法」:這是指出現了貪心、瞋心、或者高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雜染。

「自性」:雜染法本身的情況,就是自性。「因緣」:就是發起染污法的因緣。譬如看見一個境界,由此境界使令我心裡面有染污,那個境界就是個因緣;或者說,這個雜染法、雜染心的現前,是由於內心裡面的雜染種子,這也可以說是因緣。

「過患」:有了雜染法,使令心染污,那就是過患。「對治」:修七覺支、四念住對治。「是為法念住體」:能夠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法念住就是這樣子!

丁二、例循觀等

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前身念住一共有四段解釋:云何為身、云何於身住循身觀、云何為念、云何為念住。

第一、「云何為身」,前面略說身相有三十五,那一段解釋過了。

第二、「住循身觀」,就是由聞思修三慧,隨觀隨覺那樣修。即前面的「住循身觀略有三種,謂依身增上聞思修慧,由此慧故,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

第 三、「念」,就是在聞思修三慧裡面,於文、於義都能分明不忘。即前面「念:謂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這 是身念住的念;例知受、心、法念住也是一樣:依受、心、法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

第四、「念住」有兩個解釋。第一:「若審思惟:我於正法,為正受持,為不爾耶?於彼彼義,慧善了達,為不爾耶?善能觸證彼彼解脫,為不爾耶?如是審諦,安住其念,名為念住」。第二:「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例知受、心、法念住也是這樣子。

「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隨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所應,也是一樣分成「云何為受、心、法」、「住循受觀、循心觀、循法觀」、「念受、念心、念法」、「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這麼四段。「當知亦爾」:應該知道也和身念住是相同的。

以上,就是簡略解釋四念住,這以下又詳細地說出差別相。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念住品.一
第3頁:二、念住品.二 第4頁:二、念住品.三
第5頁:二、念住品.四 第6頁:二、念住品.五
第7頁:二、念住品.六 第8頁:二、念住品.七
第9頁:二、念住品-問答一 第10頁:二、念住品-問答二
第11頁:三、骨鎖觀.一 第12頁:三、骨鎖觀.二
第13頁:三、骨鎖觀-問答 第14頁:四、不淨所緣.一
第15頁:四、不淨所緣.二 第16頁:四、不淨所緣.三
第17頁:四、不淨所緣.四 第18頁:四、不淨所緣.五
第19頁:四、不淨所緣-問答 第20頁:五、四念住.一
第21頁:五、四念住.二 第22頁:五、四念住.三
第23頁:五、四念住.四 第24頁:五、四念住.五
第25頁:五、四念住.六 第26頁:五、四念住.七
第27頁:五、四念住.八 第28頁:五、四念住.九
第29頁:五、四念住-問答一 第30頁:五、四念住-問答二
第31頁:六、結語 第32頁:六、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