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喪
儒家的聖哲說:「父母在,不遠遊。」又說:「父母過世,三年不改其志。」這都是孝道、守孝的意思。現在,我們還是可以這麼做的。
所謂「父母在,不遠遊。」是因從前交通阻隔,出去十天半個月,音訊渺茫,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所以不遠遊。現在我們把居住的地球叫作地球村,我們只是在同一個村中活動,並沒有遠遊,一上車就可以打行動電話給父母報平安;出了國,隨時隨地可以和父母通電話,話家常。
守孝三年,是說小孩必須仰賴父母照顧衣食三年,所以,父母去世三年內不改其志,做任何事,都要想父母是怎麼講的,我這麼做有沒有違背父母的遺志。還有三年當中,把父母棺材停在一處,不能移動,想像父母音容宛在;三年以後,可以把骨頭撿起來,重新改葬。
把握住這個主旨,目前規定的喪假四十九天已經算夠長的了,處理父母後事綽綽有餘。我們只要把父母遺體妥善處理,以莊嚴、隆重而又不浪費的禮儀來辦後
事。然後,念念不忘地願他們在佛國淨土永遠修菩薩道。我們自己在父母過世後的四十九日中,要念佛,也希望他們能以生前的功德,或因他們生了我們這種對社
會、人類、眾生有貢獻的兒女,而有很好的福報、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也開大一點,然後回到我們人間來,以菩薩身分度眾生時,他們的能力也強一點。這就
是以佛教精神,配合中國孝道觀念,所發展出來的現代化守喪原則。
中國人喜歡罵人家祖宗三代。父母去世後,我們更要念茲在茲,不讓父母因我們而挨罵,所以,就要更加謹慎,努力地自我成長,相信父母在天之靈,或在佛國淨土的菩薩蓮花位上,看到我們這麼勇猛精進,他們會很高興、很歡喜。這就是孝道。
「守喪」最重要的是守住孝道精神,而不是守墓三年,或在家三年不出門,不剪頭髮,也不刮鬍子,披麻衣,持喪棒,儀表沒有威儀,這不是健康的作法。
另外,送葬隊伍蜿蜒幾公里,妨礙交通;鑼鼓喧天,麥克風製造噪音,妨礙沿路居民安寧。這在過去社會中,由於平日親朋好友難得相聚一次,藉著老年人的喪
事,親朋自遠方來見一次面,所以,把喪葬禮儀安排得很熱鬧,確有其凝聚和調劑的作用。現代人已是天涯若比鄰,天天見面、通電話,各種娛樂節目從電視機的螢
光幕上送到每一戶人家裡。若把送葬排場弄得太繁複鋪張,已不是哀榮,而是成了噪音和公害。
最近我有一位信徒的母親過世,收到幾十萬元的奠儀,幾個兄弟把它湊足一百萬元,再分成幾份捐給慈善團體,捐給慈濟功德會,也捐給我們法鼓山。像這種作法是值得鼓勵的,為他們的亡母做功德,造福廣大的社會大眾,是真正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