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四、慈善不放逸

[日期:2011-01-0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肆、慈善不放逸

一、如山河、石壁、百草、五穀,皆依於地而得長大,諸善三十七道品[1]之法,住不放逸[2]之地,使諸善法[3]而得長大。(增.二二五)

[1]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2]放逸:放縱心思,任性妄為。

[3]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三學六度是出世間的善法。

※再好的法門,必須力行,精進不放逸,長養善法。

二、譬如伏雞[1],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餾[2],消息冷暖,而欲令子安穩出殼;如是,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3],無有是處。(雜.四0)

[1]伏雞:孵蛋的母雞。

[2]蔭餾:音印六。蔭,庇護;餾,用熱氣蒸熟。蔭餾,在此指母雞孵蛋。

[3]漏盡解脫:斷盡一切煩惱,脫離束縛而得自在。

※勤於孵蛋的母雞,隨時抱著蛋(蔭餾),關懷(消息)著蛋的冷暖,勤勉不離,待時機的成熟(隨順),便見小雞一隻隻地破殼而出(成就)了。努力修行,不放逸也像這樣的孵蛋功夫呢!

三、八大人[1]念:(1)少欲、(2)知足、(3)閑(閒)居、(4)持戒、(5)三昧[2]、(6)智慧、(7)多聞、(8)精進。

彌勒菩薩應三十劫[3]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4]之力,超越成佛。

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唯有精進不同。是故,此第八大人之念,為最、為上、為尊、為貴。(增.三七五)

[1]大人:大人相是謂佛是一切眾生中最尊最大的人,所以佛的相,稱為大人相。大人指先覺者。

[2]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意思。

[3]劫: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詳見第18頁。

[4]精進: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精進波羅蜜」又名勤波羅蜜。

四、云何?善調琴弦[1],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2]不?四精進太急,增其掉[3]、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4]。

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雜.二五六)

[1]善調琴弦:善於調節琴弦的鬆緊度。

[2]妙和雅音:彈出微妙和諧優雅的琴音。

[3]掉:掉舉,一種令心高舉而不得安寧的煩惱。

[4]懈怠:懶惰。

五、極精進者,猶如調戲;若懈怠者,此墮邪見[1];若能在中者,此則上行。(增.一九七)

[1]邪見:1.五見使中,撥無因果之見叫做邪見。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見都可叫做邪見。「邪見網」(喻)邪見好像羅網,入則不能解脫。

※佛陀有位很用功的弟子,名叫「二十億耳」的修行人。眼見同伴們,修行成果殊勝,想著自無所長進,便開始患得患失,身心急躁不安(掉),最後心灰意冷地,還俗回家(悔),心想:家中有大財富,還有能力廣作佈施,起碼比留在僧團中,一事無成要強。佛陀知道後,以琴師必需調整琴弦的鬆緊度,來演奏優雅的音聲作為譬喻,來教導二十億耳。尊者二十億耳,把握了適度的努力,不久,便順利獲得了突破,也成為解脫的阿羅漢聖者了。修行,如同調琴弦,必須依著自己身心不同的情況,來作調整。如同巧金師,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韝,隨時水灑,隨時俱捨。

六、如巧金師,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韝,隨時水灑,隨時俱捨。

若一向鼓韝[1]者,則於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於是處,生金堅強。

若一向俱捨,則於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

如是,專心方便,時時思惟,憶念三相[2],乃至漏盡[3]。(雜.九九一)

[1]鼓韝:鼓,鼓風;或吹火使熾的皮囊。

[2]三相:解脫相、離相、滅相。解脫相是無生死的相;離相是無涅槃的相;滅相是無生死涅槃的無相,連無相亦無,即是非有非無之中道妙理。這裡的三相,是指即止相、舉相、捨相。

[3]漏盡:斷盡一切的煩惱。「漏盡智」指控斷盡一切煩惱之阿羅漢的智。「漏盡比丘」是斷盡一切煩惱的比丘,即阿羅漢。「漏盡明、漏盡通」是漏盡智證明、通的簡稱。「漏盡意解」指稱斷盡一切煩惱之後心意獲得解脫,這是小乘阿羅漢所證得之果。「漏盡無所畏」是四無所畏之一,即在大眾之中明言我已經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怖畏。「漏盡阿羅漢」是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漏縛」漏與縳。漏是漏失的意思,縛是繫縛的意思,兩者都是煩惱的別名。

※心思如果一直停留在「止相」,成了懈怠,就像火候不夠,易碎的鋼;鬆脫的琴弦。一直留在「舉相」,即便過份精進,讓自己陷入了得、失的焦慮中,就像焦熱的鋼;拉緊的琴弦。一向俱捨,就等於忘失了修行,此謂捨相。修行,也像照顧爐火一樣,得依著需要,隨時鼓風(扇韝)增溫、灑水降溫,或者暫時保持現況,也不鼓風,也不灑水(俱捨),來維持所需的溫度。

七、如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譬如伏雞生卵,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雞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爪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雞,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

如是,善學三學[1],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2],心善解脫。(雜.八三九)

[1]三學:戒學、定學、慧學。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定即禪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澄心;慧即智慧,論藏之所詮,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痴。修此三學,可以由戒得定,由定發慧,最終獲得無漏道果,所以三學又名為三無漏學。

[2]諸漏:一切的煩惱,「漏」即煩惱的別名。

※修行必須細水長流,不可「揠苗助長」。「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消息(關懷;用心)、冷暖愛護」。是不放逸的要義。

八、以無慚、無愧故放逸[1],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2]、不欲聞法[3]、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4]語、嬾墮[5],嬾墮故掉[6]、不律儀、不學戒[7],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痴,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斷三法故,堪能離老、病、死。云何三?謂貪、恚、癡。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8],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9],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痴,離貪、恚、痴故堪能斷老、病、死。(雜‧三四五(三四六))

[1]放逸:放縱心思,任性妄為。

[2]聖:詳見第34頁聖條。

[3]法:是指一切的事物。詳見第30頁一切諸法條。

[4]戾:含急、暴的意思,音力。

[5]嬾墮:同「懶惰」。

[6]掉:一種令心高舉而不得安寧的煩惱。

[7]戒:防非止惡的意思。詳見第36頁戒條。

[8]善知識: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

[9]正法:1.真理的道法。2.正法時期。「正法依」是佛的尊號,因佛能以正法向眾生宣說,為正法之所依。「正法輪」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來所說的教法。「正法眼藏」謂佛的心眼徹見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禪宗用來稱其教外別傳的心印。

九、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拄[1],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

以能形此慈,當生梵天上;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增‧四四三)

[1]盜賊不侵「拄」:拄,音主,用以支撐之木棟。

十、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1]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中‧二七)

[1]無量:多到不可計量。

十一、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雜‧七五五(七四三))

※四無量心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

十二、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具親近惡知識已,便具聞惡法;具聞惡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具不護諸根已,便具三惡行;具三惡行已,便具五蓋;具五蓋[1]已,便具無明[2];具無明已,便具有愛。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中‧五二)

[1]五蓋:五種的煩惱。蓋就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不生善法。合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叫做五蓋。

[2]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別名。

十三、阿難!莫作是語│半梵行者是善知識[1]、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其諸眾生有生故,當知世尊正法,現法令脫於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離諸熾然,不待時節,現令脫惱苦,見通達,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雜‧一一二五 (一二三八))

[1]善知識: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

十四、如是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是名有漏[1]法。云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愛、恚,是名無漏法[2]。(雜‧一Ο二(五六))

[1]有漏: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詳見第71頁有漏條。

[2]無漏法:清淨無煩惱之法。出世間的一切無為法,都是清淨無煩惱之法,如三乘聖人所證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間的無漏法。「無漏因」謂無漏果的業因,如四諦中的道諦是。「無漏果」是清淨無煩惱的道果,如四諦中滅諦的涅槃是。「無漏界」是清淨無煩惱的世界,即涅槃。「無漏通」指清淨無煩惱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盡通才是無漏通。「無漏智」:三乘人離諸煩惱的清淨智,此智有斷惑證真的功用。「無漏後身」謂清淨無煩惱叫做無漏,最後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後身,無漏後身就是二乘無學果的身。

十五、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1]俱,與界和合。云何眾生常與界俱?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善心時與善界俱,勝心時與勝界俱,鄙心時與鄙界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雜‧四四四(四四五))

[1]界:1.差別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別而無混雜。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本體。「界分」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界趣:謂三界六趣是眾生生死輪迴的地方。「界內」指三界之內。

十六、佛告羅侯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侯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十七、羅侯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1]繫[2]著使[3]。羅侯羅!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4]、斷諸愛[5]、止[6]慢無間[7]等、究竟苦邊。」 (雜‧四六四(四六五))

[1]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

[2]繫:繫縛,因煩惱如繩子能繫縛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3]使: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

[4]愛縛諸結:「愛縛」是恩愛的繫縛。「結」是繫縛的意思,煩惱的別名。詳見第85頁結條。

[5]愛:愛著是貪愛不捨的意思;「愛執」是愛惜執著;「愛縛、愛繫」是恩愛的繫縛。「愛著」:是貪愛不捨的意思。「愛行」即愛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則叫做見行。行是心行,也就是心理活動。「愛取」愛與取。愛是喜歡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愛欲」指貪愛五欲。「愛見」是貪愛的見解,或愛與見的二種煩惱,愛是指思惑,見是指見惑。智度論說:「煩惱有二種,一屬愛,二屬見」。「愛見大悲」指自己雖未斷煩惱卻運用大悲以救濟眾生。

[6]止:定的意思,禪定的別名。「止犯」止是停止,犯是不作善法,停止不作善法,叫做止犯。「止持戒」是制止罪惡行為的戒法,如五戒八戒等是。

「止觀」謂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

[7]無間:無有間斷。「無間修」是沒有間斷的修行,為四修之一。「無間業」是受苦沒有間斷的五種大惡業。「無間地獄」是受苦沒有間斷的地獄,為八熱地獄之一。

十八、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界種種故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1],眼界……乃至法界[2]。(雜.四五四(四五五))

[1]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六識,名為十八界。此中因根對塵,中間發識以了別境界。如眼根為能發,眼識為所發,色塵為助發。眼根如是,餘根可類推。每一根的根境識,必須同時具備,才會發生效用。(效用:見、聞、嗅、嘗、覺、思)

[2]法界:1.法者諸法,界者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稱法界。2.法者諸法,界者邊際之義,窮極諸法的邊際,故稱法界。3.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4.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故稱法界。「法界身」指周遍於法界的身體,亦即佛三身中之法身。「法界佛」是華嚴經所說十種佛之一。佛證悟了一真法界的大智慧後,其大光明遍照於一切法界,故稱法界佛。「法界性」簡稱法界或法性。法界亦即法性。「法界觀」是否證入華嚴經所說的法界的觀法,即一真法界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客觀。

十九、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1]。云何三?為欲界、色界、無色界。(雜‧四六Ο(四六一))

[1]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三界眼」謂佛的德號。因佛是三界眾生之眼,能令眾生避開生死的痛苦。「三界藏」謂三界含藏一切眾生的煩惱。「三界尊」是佛的德號,因佛是三界中的眾生所共同尊重的聖人。「三界八苦」生活在三界中的人們有八種的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二十、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謂三種出界。云何三?謂從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無色界、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1]界,是名三出界。」

即說偈言:

知從欲界出,超踰於色界,一切行寂滅[2],勤修正方便;

斷除一切愛,一切行滅盡,知一切有餘,不復轉還有。(雜‧四六二(四六三))

[1]滅:涅槃。詳見第32頁滅條。

[2]寂滅:涅槃。

二十一、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

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1],他作他覺則墮斷見[2]。義說、法說,離此二邊[3],處於中道[4]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雜‧三三八(三ΟΟ))

[1]常見:是堅持身心常住永恆不滅的邪見。

[2]斷見:是堅持人死之後身心斷滅不復再生的邪見。「斷常二見」指斷見和常見。「斷滅」指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斷惑」指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煩惱。「斷惑證真」謂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的煩惱,才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3]二邊:1.指常斷二邊見。無常誤認為有常是常見;非滅誤認為斷滅是斷見。2.有邊和無邊。邊是邊際的意思。世間一切的事物,必假眾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雖無自性,但不能說是無,是名有邊;又世間一切的事物,即假眾緣和合而生,原無自性,無自性,則一切法皆空,不能說是有,是名無邊。

[4]中道: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謂之中道。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中道觀」是觀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觀法,為天台三觀之一。

「中道義」是中道的勝義,即離互相對立的二邊,連中亦不要,絕諸對待的勝義。「中道實相」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叫做中道實相。

二十二、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1];具七覺支已,便具明[2]、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中‧五一)

[1]七覺支:謂七覺分,又名七菩提分、七等覺支,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一、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二、精進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七、捨菩提分,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2]明:1.智慧的別名。2.真言陀羅尼的別名。「明處」是學習而生智慧之處,「明脫」謂脫離愚痴叫做明;離開貪愛叫做脫。「明心見性」明心是發現自己的真心;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

二十三、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勤[1]。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雜‧六六九(六五七))

[1]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二十四、若聖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是故就此五根,慧根為其首,以攝持故。譬如堂閣,棟為其首,眾材所依,以攝持故。如是五根[1],慧為其首,以攝持故。(雜‧六六八(六五六))

二十五、何等為覺[2]力?於善、不善法如實知[3],有罪、無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黑法、白法,有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如實知,是名覺力。何等為精進力?謂四正勤,如前廣說。何等為無罪力?謂無罪身、口、意,是名無罪力。何等為攝力?謂四攝[4]事:惠施、愛語、行利、同利。(雜‧六七九(六六七))

[1]五根:1.眼耳鼻舌身意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鼻根能生鼻識,舌根能生舌識,身根能生身識。2.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2]覺: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參見第34頁覺條。

[3]如實知:指所知極符合真如實相。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

[4]四攝:指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

二十六、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力。何等為四?謂覺力、精進力、無罪力、攝力,如上說。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離五恐怖。何等為五?謂不活恐怖、惡名恐怖、眾中恐怖、死恐怖、惡趣恐怖,是名五恐怖。(雜‧六八二(六七Ο))

二十七、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1]。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雜‧六八五(六七三))

[1]五力: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之諸惑。

二十八、世尊告諸比丘: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勤。念力者,當知是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1]。(雜‧六八七(六七五))

[1]四聖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真理,參見第127頁四諦條。

二十九、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云何為無為道跡?謂八聖道分[1],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無為道跡。(雜‧六Ο四(八九Ο))

[1]八聖道:又名八正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一、正見,即正確的知見。二、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三、正語,即正當的言語。四、正業,即正當的行為。五、正命,即正當的職業。六、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確的觀念。八、正定,即正確的禪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三十、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雜‧三三一(二九三))

三十一、是故,比丘!當觀自利、利他[1]、自他俱利,精勤修學。(雜‧三四七)

[1]利他:利益他人。

三十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教汝:如舍利弗比丘,智慧、大智、分別智、廣智、無邊智、捷疾[1]之智、普遊智、利智、甚深智、斷智、少欲知足、閑靜勇猛、念不分散、戒[2]成就、三昧[3]成就、智慧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柔和無爭、去惡辯了、忍諸言語、歎說離惡、常念去離、愍念生萌,然熾正法[4]、與人說法無有厭足。(增‧四三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一切眾生類,悉共相纏縛;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傷?

善逝[5]哀愍故,常教授眾生;哀愍眾生者,是法之所應。」(雜‧一二三七(五七七))

[1]「捷疾」之智:敏捷快速。

[2]戒:見第36頁戒條。

[3]三昧:定。參見第99頁三昧條。

[4]正法:詳見第106頁正法條。

[5]善逝:如來十號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處而去,故號善逝。詳見第20頁善逝條。

【書籍目錄】
第1頁:◎示看經法 第2頁:◎凡例
第3頁:◎序言 第4頁:一、貪愛
第5頁:二、無常 第6頁:三、護心
第7頁:四、慈善不放逸 第8頁:五、四諦四念處
第9頁:六、因緣果報 第10頁:七、醫心智慧
第11頁:八、憶念佛語 第12頁:九、佛陀為阿那律穿針
第13頁:附錄:佛說當來變經 第14頁:附錄:生活銘記要點
第15頁: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