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 聖嚴法師著

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情緒的本質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情緒的本質
  
  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真的是因為人有情緒,所以才被稱為「有情」嗎?
  
  答:眾生皆「有情」,有情眾生都是有情緒的。人因為有思想、會記憶,除了考慮當下的問題,還會想到過去的狀況。此外,人也會想像,會對未來進行揣測,因此情緒的狀態比較豐富。
  
  就像有人失戀或是失去愛人時會覺得很痛苦;或是單相思,單方面想像著要追求的對象是這麼完美,費盡千辛萬苦也要把對方追到手。像這樣的情緒始終牽掛著,怎麼都放不下。
  
  除了感情,其他如事業、家庭、健康及生活上所造成的失眠、憂鬱症、躁鬱症等,還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都可能引起情緒上的波動,這些問題也就成為人的一種情緒病症。
  
  問:情緒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情緒常有起伏?
  
  答:情緒的本質是自我的追求,也是自我的安全及喜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而產生的一種執著心。因為沒有安全感,或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就產生了情緒。此外,自卑或是因自卑而產生的自傲,也是一種情緒。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所有的情緒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的。
  
  就像佛法裡講的,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等種種的「我」,這些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而產生,如果放下自我中心,就不會有情緒。
  
  任何眾生都有自我,但是人的自我意識比其他的動物強,其他的眾生只會在事情發生的當下,以本能保護自己求生存,而人除了保護自己、保護家族,還會保護名譽,甚至維護死後的名譽。這些圍繞著自我中心的要求會跟環境起衝突、與人發生爭執,甚至產生自我矛盾的情況,情緒也就因此產生了。
  
  問:請問「情」一定是苦的嗎?
  
  答:「情」是圍繞著自私的自我中心發展出來的,所有一切的「情」,無論哪一種都是苦中有樂,而且苦多樂少。苦,是開始、結束都苦;樂,則只是偶爾出現一下。大家常為了追求短暫的樂,便一直苦下去。我們要知道,苦中作樂、以苦為樂、先苦後樂、先樂後苦等情況,都說明了苦和樂一定是連在一起的。
  
  無論苦的磨難或樂的享受都是情緒,因為樂很短暫而苦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只要跟「情」牽連在一起,多半是苦的。
  
  我們看到許多賺人熱淚的戲劇,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茱麗葉》等,這些劇情都非常淒美,既然淒美,就表示是苦多樂少,彼此之間都是苦的,樂的時候非常少,劇中人為了追求終究的樂,最後仍是以苦為果,所以是悲劇。
  
  許多像這種以情為出發點的名作,真可說是人間的寫照,人生真正快樂的事情不多,而痛苦的事情隨時會發生,原因是什麼?是「情」。父母子女之情也是一樣,兒女就是感情的寄託,男女的愛情也是一樣,甚至非常親密的友情,也會有這種問題。所以,凡是「情」,大概都是苦的,樂是有,但很少。
  
  所以佛說,要從「有情」而成「菩薩」,如此就成為「覺有情」了。
  
  問:有醫學研究者認為情緒是一種身體的能量,當我們有很多情緒的時候,是不是就會減少我們的能量?
  
  答:這必須看情緒發出的是什麼能量。我們的體能是一種能量,心力也是能量,而體能跟心力往往有互動的關係。如果體能不好,心力也不容易提起來,身體健康的時候心力比較強,身體不健康的時候心力則比較弱。
  
  活人有體能可以影響心力,心的力量會產生影響人的力量,死去的人則沒有辦法。假使一個人的精神力量很強,也只能在生前發揮,死後力量是不存在的,一個已經沒有身體的死人不可能發揮能量。所以,情緒跟體能確實有關係。
  
  當一個人病得連話都講不出來,是沒有辦法發脾氣的。我們會聽到有人以「爐火純青」來形容老人,這不是因為有修養,而是因為上了年紀,體能不行,即使要發脾氣也發不出來了。因為心的能量弱,沒有本錢發脾氣,要吵也吵不過人家,只好得過且過了。
  
  一個生前非常健康的人,如果突然間死了,他的魂、靈還可以繼續用身體裡儲蓄的能量產生某種功能。而已經年老色衰的老人已經沒有體能了,如果就這麼死亡,是沒有辦法再運用身體的能量。所以,人的情緒跟體能有互相連帶的關係,如果沒有體能,情緒也不會出現。
  
  問:既然情緒和體能相互影響,我們要如何善用?
  
  答:脾氣很壞的人,有人會用「肝火很旺」來形容。但也有人身體很弱肝火卻很旺,這樣的人如果把身體上的能量全部耗盡後,就會面臨死亡的到來。所以,生病的人最好能夠休養,不要發脾氣或鬧情緒,否則只會死得愈快。
  
  對於生病的人,我都跟他們說要多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多往好處想,打開心胸不要鬧情緒,也不要憂慮擔心,更不要太執著自己的身體。反正有了病,就面對事實、接受事實,還是好好的靜養,該看醫生就看醫生,這樣活著的時間就會比較長一點,能量也不會消耗得那麼快。
  
  有的人得了癌症,知道活不久了,就拚命用他的能量做這做那,好像想把這一生中要做的事情在幾個月之內全部做完,結果只會更快抵達生命的盡頭。所以,還是要細水長流慢慢的來,這樣就可以活長一點。如果一下子把能量用完了,那體能沒有了,心力也就沒有了。
  
  所以,情緒最好能控制、管理。不管理、不控制、不珍惜情緒能量的話,那就麻煩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情緒的本質
第3頁: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如何管理好情緒 第4頁: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調伏與轉化
第5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經典中的兩性觀 第6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新時代女性
第7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婚姻中的奉獻 第8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邁向兩性平等非難事
第9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父母的功課 第10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百善孝為先
第11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親子關係面對面 第12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淺談複製人
第13頁:第四篇 豐富人生的友情 - 朋友是人生的財富 第14頁:第四篇 豐富人生的友情 - 交友原則
第15頁:第四篇 豐富人生的友情 - 網路交友停看聽 第16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愛情的本質
第17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愛情中的苦 第18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愛情也可修行
第19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走在婚姻的道路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