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 聖嚴法師著

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 聖嚴法師著

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百善孝為先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百善孝為先
  
  問:所謂「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國人的美德,也是家庭倫理最注重的品德,和維繫親情很重要的原因,請問什麼是孝道?此外,個人為度眾生而出家,以天下蒼生為念,希望眾生都能得救的胸懷,也算是大孝嗎?
  
  答:中國儒家的思想認為,對父母不貳心,叫做「孝」,對君主不貳心,叫做「忠」。儒家的倫理特別重視子女對父母的孝,如漢朝即標榜「以孝立國」,甚至皇帝要找忠臣,就從孝子裡去找。
  
  如果為了國家,暫時擱下自己的父母,為整個國家民族的生存而捐軀,這就是大孝。因為,若國家民族都沒有了、滅亡了,那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族也會滅亡。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先要保護民族,保護民族先要保住國家,這是大孝,也是移孝作忠。
  
  至於出家,這是個人的意願,願把自己奉獻給一切眾生,讓眾生離苦,父母也會有功德的。出家不是不要父母,而是以救眾生為先,而父母當然也在眾生裡頭呀!所以,這與為了保護國家民族而移孝作忠的道理差不多。
  
  我們出家,是發心廣度眾生,所以,也有照顧到父母,並不是不照顧。許多出家人都會照顧父母,不過,假如有兄弟姊妹,或者是有人來幫忙照顧父母,那自己便能出家做更大的事業了。
  
  問:提倡孝道的孔子曾說過「父母在,不遠遊」,這個觀念還適用於現代嗎?
  
  答:中國歷史上,皇帝若要徵召一些大孝子去作官,他們常會以父母年紀大了,或者是祖孫兩代相依為命,需要照顧而婉拒,例如西晉時代的李密,就寫了〈陳情表〉說明需要侍奉祖母而無法接受徵召。
  
  但是,在現代社會,「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已經不合時宜了。現在看我們的地球好小,台灣和紐約的時差正好十二小時,雖是地球東西半球的兩面,但可以 隨時通電話,也可以用影像視訊來溝通,和真實見面的差異只在於不能觸摸彼此。雖然彼此摸不到,但是仍可以照顧到飲食、起居。
  
  而遠遊的時候也不像過去的人,一出門就好幾年沒有音信。現在若有緊急事件,無論在全球哪個地方,最多二十四小時一定可以見得到面,希望出遠門的人回來,他就回來了,這不是很快嗎?所以,不遠遊的理由已經不能成立。
  
  古時候因為交通工具非常原始,才會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當時的交通工具大多是步行或是坐船,即使坐船也不是機械船,而是帆船或木船,坐車則是坐牛車、馬車。現代的交通、通訊工具都很發達,透過電話、電腦就可以直接溝通、聯繫,這些都是時代因緣的轉變。
  
  現在這個時代裡的空間或者運用空間的方式,跟過去的人完全不一樣。過去的人要想獨自走出國家,是不容易的,要想走遍全世界,更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他們 也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現在,人們不僅可以走遍全世界,天上、地下、海裡都可以去,甚至深海也可以前往,時代進步至此,對於空間的運用與感受,和過去是 完全不同的。
  
  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叫作無常,進步或退步也叫無常,既然是無常,就是在變化,我們必須接受變化的這個事實,這是因緣論。
  
  問:隨著社會型態的不同,家庭型態也不斷轉變,為了工作或接受教育等原因,社會上出現了「候鳥家庭」,在這種狀況下,要怎麼維繫感情?
  
  答:時代再怎麼改變,不一定比過去更壞,端看我們怎麼適應它、運用它,這是非常重要的。而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也應該隨著時代環境而改變。
  
  現代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早出晚歸,認為很難維繫家人間的感情。在過去,大家一樣必須早出晚歸,不同的是,過去是一家人全部到田裡去,做同樣的工作,做完以後一起吃飯、休息,太陽下山後再一起回家;是一夥兒出去、一夥兒回來,一夥兒起、一夥兒睡,好像沒有分開。
  
  隨著時代不同,我們的觀念也要改變。過去是三百六十行,現在可能三萬六千行,行業分工非常細,職業範圍也根據職業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每個人能擔任工作 的能力也不同。夫妻兩個人的能力不會相同,即使能力相當,也不一定需要兩個人在一起工作。因此,夫妻為了工作而必須分開,只是一個必然的事實,不必把它看 得太嚴重。
  
  只不過在這樣的狀況下,可能產生一些問題。譬如,夫妻分隔兩地工作,雙方都有同事、客戶,有各自的朋友。加上在不同領域,彼此之間可能會變得合不來,太太的朋友無法成為先生的朋友,而先生的朋友也不會變成太太的朋友,夫妻的感情可能因此而轉淡。
  
  如果異性的朋友本來只是同事、顧客,或僅僅是普通的朋友,那還不會有問題。但若遇到夫妻兩個人正好有點意見不協調而產生衝突,一次、兩次還好,若常常發生不愉快,兩個人的婚姻生活就可能發生問題。
  
  要是真遇到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我們必須牢牢的記著,自己是結了婚的人,對配偶有責任。不要忘了,結婚是宣誓過的,西方人是對聖經、對神宣誓,我們 東方人是對親人、長輩,或者是對法官宣誓。既然宣過誓,就要對自己負責任、對對方負責任。遇到家庭不合、夫妻吵架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努力再努力,不要輕 易地想:「我們夫妻大概已經完了,就算了吧。」千萬不要失去希望和信心,更不要放棄自己的責任。
  
  問:父母在外工作時的壓力和情緒,無法及時獲得慰藉與抒解,回家後稍遇狀況便爆發。對於這點,有沒有好的建議?
  
  答:情緒是要化解、調節,而不是發洩!
  
  家長產生情緒的原因,主要有幾種導火線,首先可能是孩子不聽話、太頑皮;其次,可能是自己在外面受了氣,和同事、長官,或者和朋友產生了摩擦,在外面不敢發作,擔心發作的話,可能受到更大的傷害或損失,只好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是一回到家就爆發了。
  
  還有一種可能是身體或生理上的失衡,也許是荷爾蒙、內分泌失調,或是身體某個部位有病痛障礙,使得自己沒有辦法控制情緒,很容易生氣。所以有人說,某 某人肝火很旺,肝火是什麼意思?就是火氣大。火氣大就沒有辦法壓抑脾氣,一不高興就要爆發出來,所以動不動就罵人、吵架。
  
  對於這種現象,中醫的理論認為,肝火很旺實際上就是內分泌失調,或者身上哪個地方出問題了。如果是疾病或是內分泌方面的問題,要去看醫生,用藥物來治療;如果是心理上的問題,就去看心理醫生,或者是聽佛法、看佛書,來化解自己的情緒。
  
  要怎麼淡化情緒?其實只要轉變觀念,情緒就消失了。容易激動、發脾氣,通常是因為在觀念上與自己有衝突,所以沒辦法控制、壓抑情緒,這就需要自己努力去克服。
  
  另外一種是工作太疲倦。因為工作疲勞,回家以後已經很累很煩了,這時若看到家裡很亂、孩子又吵,很容易就會失去控制而發脾氣。事實上,發脾氣是因為自己在這種狀況下很痛苦,卻又找不到方式來化解。
  
  針對不同的原因,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不宜讓它爆炸,也不宜過度壓抑,而是要消化它。至於消化情緒的方法,可以跟醫生談談,或者和信任的朋友通個電話、聊聊天,或見面傾吐一下,這樣自己的心裡會舒服一些。
  
  因此,在有情緒的時候,不要爆發出來,最好是想辦法化解。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情緒的本質
第3頁: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如何管理好情緒 第4頁:第一篇 與自己對話 - 調伏與轉化
第5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經典中的兩性觀 第6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新時代女性
第7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婚姻中的奉獻 第8頁:第二篇 平等的兩性關係 - 邁向兩性平等非難事
第9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父母的功課 第10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百善孝為先
第11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親子關係面對面 第12頁:第三篇 與生俱來的親情 - 淺談複製人
第13頁:第四篇 豐富人生的友情 - 朋友是人生的財富 第14頁:第四篇 豐富人生的友情 - 交友原則
第15頁:第四篇 豐富人生的友情 - 網路交友停看聽 第16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愛情的本質
第17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愛情中的苦 第18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愛情也可修行
第19頁:第五篇 調和人生的愛情 - 走在婚姻的道路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