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著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著

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貪著禪定之樂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意識都不與外界接觸,不受外境的影響、干擾。而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也和從前的回憶、歷史,未來 的計畫、想像,以及現在的四周環境完全隔絕。此時他是全然獨立的,因為沒有任何著力點,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困擾他。因此,能得到一種不為外境所動的快 樂,也就是「定樂」。
  
  定的快樂有深有淺,淺的是沒有身體的負擔,感到非常輕鬆自在;深定是連前念與後念的思想負擔也沒有了,心中一事不掛,只有一個「非常安樂」的感受,有一點類似「何處惹塵埃」的境界,無論任何東西都招惹不到他。
  
  然而,無論是淺定或深定,都還是有「自我中心」。在淺定中,雖然並沒有自我、非我的分別,但定樂的感受還在,所以還是有自我的。更深的禪定,會失去時 間感、空間感,進入定中以後,感覺上才過了一彈指的時間,實際上卻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甚至過了好幾天都不自知。沒有了時間,就表示沒有雜念、妄念、夢 境,頭腦裡面沒有任何境界出現,這不是昏迷,也不是死亡,而是心念不起作用。雖然心念不起作用,但是「我」還是在其中。
  
  起坐、出定以後的人,會感覺渾身上下舒暢無比,這是因為入定以後,頭腦獲得休息,身體也跟著全部休息。在那一段時間之中,身體裡所有的毛孔、細胞、經 絡都是暢通無阻的,沒有緊張、壓迫感,這才是徹底的休息,而且可能比睡覺時所得到的休息還要充分。因為睡覺時,意識還在不停地活動,無法真正的休息。
  
  定樂可說是一種解放的快樂,就像生完小孩之後,分娩前昏天暗地的陣痛一下子沒有了,就會覺得快樂的不得了。當我們入定時也是如此,平時因為頭腦的負擔太重,連帶身體的神經也會受到影響,一進入定中的境界後,身心的負擔就都完全解除、消失不見,這樣的快樂誰不喜歡呢?
  
  而且,無論是定中的快樂,或是出定之後通體舒暢的快樂,都是無可比擬的。有過這種經驗的人,出定以後都會想再入定,想要不斷地繼續打坐。所以,享受過 定樂的人不免會對世間感到厭倦,不再碰男、女色,也不會貪著口腹之欲。因為世間任何快樂,都比不上定中的快樂,包括官能刺激的快樂也比不上!
  
  可是,貪著定樂的人就像烏龜一樣,遇到敵人、野獸要攻擊牠時,馬上就把四隻腳、一個頭、一條尾巴,統統都縮到龜殼裡去,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敵人要吃牠 也吃不到,只能咬到牠硬硬的殼。因此,定樂實在不是最究竟的,我們修習禪定的目的只是為了進入智慧的領域,做為實踐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基礎。如果我們貪著禪 定的寂靜妙樂,不願出離禪定,那就永遠不能達成學佛的目的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你快樂嗎 -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第3頁:你快樂嗎 -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第4頁:你快樂嗎 - 自找苦吃的人生
第5頁:你快樂嗎 - 「痛」並不等於「苦」 第6頁:你快樂嗎 - 你在苦中作樂嗎?
第7頁:你快樂嗎 -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第8頁:什麼是苦 -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第9頁:什麼是苦 - 一點也不苦 第10頁:什麼是苦 -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第11頁:什麼是苦 - 不眷戀,也不逃避 第12頁:什麼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第13頁:什麼是苦 - 不斷變化的心念 第14頁:什麼是苦 - 遠離「苦」的感受
第15頁:什麼是苦 - 放下「自我」的幻覺 第16頁:什麼是苦 - 放下一切負擔
第17頁:什麼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樂 第18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第19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老化是自然現象 第20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身殘心不殘
第21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死亡並不可怕 第22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第23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第24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不再為情所困
第25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第26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第27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超越別離的痛苦 第28頁: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第29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第30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第31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感謝抱怨的人 第32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願望
第33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什麼都不求 第34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合乎因果的追求
第35頁:找到幸福的起點 - 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第36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第37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隨時轉換主觀的感受 第38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不以自我為中心
第39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第40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第41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第42頁:轉化主觀的感受 - 收心的練習
第43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無常就是永恆 第44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第45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第46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第47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第48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
第49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不貪著禪定之樂 第50頁:得到真正的快樂 - 最快樂的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12-28 7:53:43
我不是打看见了我都不説心中的有神明保佑我我不会放弃心中的大,全家,找麻烦人心会听见他门説话吗还是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8-19 20:50:47
借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