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及注釋 王智隆居士著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及注釋 王智隆居士著

佛說阿彌陀經注釋

[日期:2010-12-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王智隆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說阿彌陀經注釋

1)佛:佛陀之略,譯作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煩惱,使之不為害,乃一切智也;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名覺悟,乃一切種智也。覺復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義:自覺者,簡別於凡夫、外道;覺他者,簡別於二乘;覺行圓滿者,簡別於菩薩。又,經中通常以此稱本師釋迦牟尼佛。

2)阿彌陀:阿彌陀,譯作無量。譯名有三:無量壽、無量光、甘露,以此三名依次為法、報、應三身之稱號,此為密教之說,顯教唯取無量壽、無量光二名。依《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有十三稱號。《無量壽經》云:「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又,以「阿」為「本不生」之義,名「空諦」;「彌」為「吾我」之義,名隨緣之「假諦」;「陀」為「如」之義,名「中諦」。故以「阿彌陀」之三字名空、假、中之「三諦」也。密教之阿彌陀,為大日如來五智之妙觀察智所現。

3)經:通題也,契經之簡稱也。佛所說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所具之機,故稱契經。經者,徑也,入道之通途也;經者,經緯也,以種種理令萬事經緯分明,有條不紊也;經者,常也,歷萬世而不變之真理也;經者,線也,貫串種種事理以成文者也;經者,攝化也,攝化種種根機眾生令入佛道也。復有,湧泉:義味無窮,至心持誦,可得無量義味也;出生:能生妙善,常誦經者,自可依仗經力,化剛為柔,變愚成智,罪滅福生,成就善法也;繩墨:能為世出世間之楷模,猶木匠之繩墨,立定規矩方圓,以楷定正邪也;顯示:能示正性,令讀誦者因之而開示悟入也。

4)姚秦:歷史上屬「東晉十六國」時期,時間上處於西元304—439年間。其時,除東晉外,先後建立一些封建政權,其中有: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等國,歷史上稱為「十六國」。姚秦所指乃後秦姚興所建之國,以區別於前秦符萇所建之秦國,故名姚秦。

5)三藏法師:三藏,經律論也。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出苦海之津梁,超凡入聖之良藥。出家人能通三藏,自利利他者,稱三藏法師。

6)鳩摩羅什:具名鳩摩羅什婆,譯曰童壽,其父為天竺人,出家至龜茲國,婚於國王之妹,生什。頃之,其母出家,得道果。什年七歲,隨母出家,遍遊西域,總貫群藉,最善於大乘。時在龜茲秦主符堅建元十九年,使大將呂光伐龜茲,獲什而還。至涼州,聞符堅敗,因自立。其後,後秦姚興伐涼降之,什始入長安。興以國師之禮禮之,仍使入西明閣及逍遙園譯出眾經,宣譯凡三百八十餘卷。秦弘始十一年寂於長安,火化之,薪滅形碎,唯舌不壞。

7)如是我聞:「如是」為佛語。「如」者,真如,如如不動,表佛說之法義萬劫不變也;「是」者,真實,表佛說之法乃「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為阿難。「如是」為信成就,「我聞」為聞成就。加「時」、「主」(佛)、「地」、「眾」,共成「六成就」,為一切經之首。

8)一時:某一時刻或某一時期。由於歷史(時間)的差異及地域(空間)的差異,不可能指出確切的時間來。這正體現佛法廣大無邊,它所指的時空隨不同世界而異,模糊反是正確。此「一時」,正表佛願顯現、眾生機熟,感應道交之時也。此「一時」亦「六成就」之一也。

9)舍衛國:或云舍婆提,此翻「聞物」,謂寶物多出此城;又翻「豐德」,以此城多出名聲之人。天臺云,舍衛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名以名此城也。佛在世時,波斯匿王曾居於此,城內有祗園精舍,其地即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烏德之東,尼泊爾之南。

10)祗樹給孤獨園:佛在世時有長者,梵名「須達多」,譯曰善施,別號「給孤獨」,建祗洹精舍之人。中印度喬薩羅國舍衛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獨,故得此名。在王舍城聽釋迦牟尼佛說法,深歸依之,請至其國,購太子祗多之園林,以贈釋迦,使之說法。太子戲言,能以黃金布地方出讓。須達多以金布地,而太子以祗樹施之,此園遂因之而得名曰:「祗樹給孤獨園」。

11)比丘僧:出家男眾稱比丘,出家女眾稱比丘尼。比丘者,受具足戒之出家人通稱比丘。譯作乞士,除饉男,道士等。其義為:乞士,上於佛菩薩乞法以資慧命,下於萬民乞衣食以種福田,故名乞士。破煩惱:以修聖道而能破煩惱也。怖魔:以出家剃頭著染衣而令魔王、魔民恐怖,怖其能行正道,能入涅槃也。淨持戒:以受持盡形壽淨戒故名淨持戒。除饉男:以其為眾生種福田,令眾生得福而除眾生之饑饉也;又以其為眾生布法,令眾生慧命得法水以資養,除慧命之饑饉也。道士者,舉凡修道之士皆可稱為道士,古時不分,非比現時以道家修道之人為道士也。僧之意為「眾」也,比丘僧,即比丘大眾也。

12)大阿羅漢:阿羅漢,譯作「殺賊」(殺煩惱之賊)、「應供」(以其果報大,當受人天供養)、「不生」(永斷生死,不再受生)。斷色界、無色界一切修惑,跳出三界,不再受生。未斷盡前之位為「向」,已斷盡者為「果」(此為無學果)。不生無生,諸漏已盡,無復煩惱,生盡行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應受人天的供養,是聲聞乘的最高果位。大阿羅漢,按圓瑛老法師在《首楞嚴經講義》中所述,應為「外現聲聞跡、內秘菩薩行」之早已了斷分段生死、即將斷盡變易生死之大菩薩也。

13)眾所知識:「眾」為天人大眾。「知識」含二義:約天人大眾而言,聞名仰德為「知」,見面聆教為「識」;約羅漢本身而言,「知」者,如實了知真如諦理,「識」者,博通識達唯識學之名相。

14)長老:德臘(臘為出家之年份)俱高的美稱。分為三種:德高臘久,有修持者,位居眾僧之上,稱「上座」,亦稱耆年長老;德學俱優,智慧深廣,斷惑證真者,稱法性長老;福大緣廣,為眾推崇者,為福德長老。

15)舍利弗:又作舍利弗多,新作舍利弗多羅。舍利為母之名,古來二譯:一為鳥名,譯作秋鷺,以其母之眼如彼鳥故,或以其母之辯才如秋鷺故;一為「身」、「珠」,以其母之身形妙好,故名「身」,又其母之聰明在眼珠,故名「珠」。「弗」譯作「子」。《法華文句》曰:「身子久成佛,號金龍陀,跡助釋迦為右面智慧弟子。」《大智度論》云:「一切眾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聞,於十六分中,猶尚不及一。」

16)摩訶:梵語,譯作大。「大」有三種:即願大(願作佛),行大(六度萬行),度眾生大(度盡一切眾生也)。又有三種「大」:發心大,能發菩提大心也;精進大,能勇猛精進不止也;不退大,能得不退轉之果位也。

17)目犍連:略作目連,新稱摩訶沒特迦羅,譯作大讚頌、大萊茯根、大胡豆、大采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稱為神通第一。神通為定力所使,故配之於左方,為佛左面弟子。《智度論》云:「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初與舍利弗同為六師外道之一人,頗精通教學,各領一百弟子。後聞佛說法,各領一百弟子皆歸入佛門。

18)迦葉:具曰摩訶迦葉波,迦葉波譯作龜或飲光,婆羅門種姓之一,名畢波羅,以其父母禱於畢波羅樹神而生,故名。為大富長者之子,能捨大財,能修頭陀之大行,為大人所識,故以大冠名,以異於十力、優樓頻羅等之迦葉姓。龜之意,以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飲光者,以古仙人身光焰湧,能令餘光不現。此尊者之身光亦能映物,又能行頭陀之行,於世尊十大弟子中,頭陀行第一。又,世尊於靈鷲山拈花示眾,眾皆不識其意,獨迦葉破顏微笑,佛故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於迦葉,為禪門始祖。

19)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中論議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迦旃延譯曰剪剃、扇繩、好肩,婆羅門十姓中之一姓。辯才極好,善於文飾,能用文采修飾句子,所說之語文雅動聽,令聞者歡喜。

20)俱希羅:又作拘瑟恥羅,羅漢名,譯曰膝。《玄應音義》云:「俱瑟恥羅」,舊言俱希羅,譯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長爪梵志是也。與其姐論議不如,憤而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國,始讀經書,發誓不剪指爪,盡讀諸經,故名長爪梵志。後學成返國,趣佛所,欲與舍利弗辯論,為佛所折服,斷其邪見而得聖果。

21)離婆多:又云梨婆多、離曰,羅漢名,二十八宿中室宿之名,祈星而得之子。或名假和合,彼遇二鬼爭屍,悟人身假和合之理而為出家得道之因緣也。佛弟子中坐禪第一、無倒亂第一。《增一阿含經》云:「坐禪入定,心不錯亂,所謂離曰比丘是。」

22)周利盤陀伽:譯作繼道、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長子,稱曰盤特。盤特者,路之義。後又於路上生一子,名周利盤特,小路也。兄聰明,弟愚鈍。其兄教其半偈(二句)尚不能成誦,愧欲自盡。世尊化為樹神勸化他,教他念「掃帚」二字,終於開悟,得阿羅漢果。於佛十大弟子中,義持第一。

23)難陀:有兩個難陀,一名牧牛,譯作善歡喜,亦名欣樂。因向佛問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獲阿羅漢果。一名孫陀羅難陀,孫陀羅譯曰豔,乃其妻之號,以彼有豔妻故。彼以有豔妻故,不樂出家,佛以方便化之,得阿羅漢。

24)阿難陀:即阿難,譯作歡喜、慶喜,淨飯王之子,提婆達多之弟,佛之從弟。十大弟子之一,生於佛成道之夜。二十五歲出家,從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在佛弟子中多聞第一。《增一阿含經》云:「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記憶不忘,多聞廣遠,堪忍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法華文句》云:「正法念經,明三阿難: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跋陀,此云歡喜賢,受持雜藏;阿難娑伽,此云歡喜海,持佛藏。」

25)羅侯羅:舊作羅雲,羅吼羅,新作曷羅怙羅,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於佛成道之夜,十五歲出家,後成阿羅漢果。佛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後於法華會上回小向大,受「蹈七寶華如來」之記別。羅侯羅,秦言覆障,覆障之義,一是生時適逢阿修羅王障蝕月時;一是六年為母胎所障蔽;一是往昔作國王時,令獨覺在山七日不得乞食,墮於地獄後,餘報七年在母腹;一是往昔塞鼠穴故,住胎六年;一是昔年為國王,有仙人犯戒,欲就王懺悔,王耽五欲,令仙人六日在外不聽懺悔,故令住胎六年。

26)喬梵波提:又作喬梵缽提,比丘名,譯作牛口司、牛王、牛相等,佛十大弟子中解律第一。《法華文句》曰:「喬梵波提,此翻牛口司,《無量壽》稱牛王,《增一》云牛跡。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著食後,恒事虛哨,餘報未已,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口司。」聞釋迦文佛及舍利弗、木連等皆入涅槃,亦於天上入禪定,身住虛空,放大光明,又出水火,手摩日月,現種種神變,說偈而入滅。

27)賓頭盧頗羅墮:具曰賓頭盧頗羅墮誓,略作賓頭盧或賓頭,十六羅漢中之第一賓頭盧尊者也。永住於世,現白頭長眉之相。名賓頭盧,翻言「不動」;姓頗羅墮,翻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原為拘舍彌城優陀延王之臣,王以其精勤,使之出家,證阿羅漢果。而對於白衣,妄弄神通,為佛呵責,不得住於閻浮提,使往西牛貨洲。後閻浮四眾思見之,白佛,佛聽還,而不准其入於涅槃,使永住於南天之摩利山,度佛滅度後之眾生。此尊者福田第一。

28)迦留陀夷:比丘名,譯作起時、黑曜、黑光,婆羅門種,悉達太子在宮時之師,出家為比丘。《慈恩彌陀經疏》曰:「《增一阿含》云,迦留陀夷其身極黑,夜行乞食,時天大暗而至他家。天有閃電,彼家婦人,身正懷孕,於電光中見,謂是黑鬼,怖而墮胎。……如來知之,即敕比丘,從今以後,不得過中食。」

29)劫賓那:又作劫譬那、劫比拿,譯曰房宿,喬薩羅國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眾僧中第一。其父母禱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又言,此人在僧房中宿,如來知其根熟,乃化為老比丘,與同共宿,即於爾夜化令得道,故言房宿也。或云房星,房星現時生,故云房星。

30)薄拘羅:又作薄矩羅、薄俱羅等,譯作善容、偉形。《玄應音義》云:「薄俱羅,此云善容,持一不殺戒,得五不死者也。」《智度論》云:「如薄拘羅阿羅漢,以一訶梨勒果藥布施,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受天人福樂,身常無病,末後身得阿羅漢道。」於比丘中長壽第一。《增一阿含經》云:「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壽命極長,終不中夭,所謂薄拘羅比丘是。」

31)阿那樓馱:舊稱阿那律、阿那馱,譯作如意、無貧,新稱阿泥律陀,譯曰無滅如意。佛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為佛之從弟,迦毗羅城之釋氏也,乃甘露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也。出家之初貪睡眠,佛訶之為畜生之類,聞責乃七日不眠,遂失明。佛憫其失明,遂教其「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法門,可開天眼,後果得天眼通。《楞嚴經》云:「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視掌中庵摩羅果。」初時阿那律極貧,一日止食一飯。後遇一辟支佛求施,忍一日之饑而供聖者,感得九十一小劫常在天上人間享受福樂,不受貧窮及諸不如意事,故名無貧、如意。

32)菩薩摩訶薩:菩薩,梵音「菩提薩埵」之簡稱也。「菩提」為覺,為道;「薩埵」為有情,為眾生。又譯作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為求佛果之大乘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也。有自覺、覺他兩義:於己,則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覺;於人,則下化眾生,以菩提法覺、化眾生也。故菩薩者,有覺悟之眾生也;能覺悟眾生之眾生也。摩訶薩:摩訶薩埵的簡稱,譯作大心,大眾生,大有情。摩訶名大,薩名眾生,即有作佛大心之眾生也。「大」有三種:即願大(願作佛),行大(六度萬行),度眾生大(度盡一切眾生也)。

33)文殊師利:新稱曼殊室利。新舊有六譯:一、《無量壽經》、《涅槃經》譯作「妙德」;二、《無行經》譯作「妙首」;三、《觀察三昧經》、《大淨法門經》譯作「普首」;四、《阿目經》、《普超經》譯作「濡首」;五、《無量門微密經》、《金剛瓔珞經》譯作「敬首」;六、《大日經》新譯作「妙吉祥」。文殊或曼殊譯作妙、敬、普;師利或室利譯作頭、德、吉祥。此菩薩與普賢菩薩為一對,常侍釋迦如來之左而司智慧。文殊為七佛之師,三世皆為果上之如來:過去稱「龍種上如來」,現在稱「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稱「普見佛」。一切菩薩皆號為法王子,而獨稱文殊者,以文殊德高於一切菩薩,為一切菩薩之首也。

34)法王子:佛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法華經 譬喻品》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維摩詰經》云:「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又,西藏喇嘛之職位,亦稱法王,起自元世祖封八思巴為大寶法王。菩薩為生育於法王佛陀之家者,故總稱曰法王子。經中多稱文殊為法王子者,以其為釋尊二脅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大智度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也。」

35)阿逸多:即彌勒,新稱彌帝隸,每怛哩,菩薩之姓,譯作慈氏;名阿逸多,譯作無能勝,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經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此菩薩過去值佛修慈心三昧,故稱慈氏。

36)乾陀訶提:又作乾陀呵晝,菩薩名,譯曰香象。《玄應音義》云:「乾陀呵晝菩薩,新道稱作香象菩薩是也。」又,乾陀訶提,華言「不休息」,以此菩薩願行廣大,常修六度萬行,誓拔眾生之苦,直至久遠之未來,不休不息,故名。

37)常精進:此菩薩歷經多生多劫,廣修六度,視一切眾生猶如自己,故到處說法度人。若眾生冥頑不化,乃至打罵菩薩,菩薩以大悲心、大願心,恒無棄捨,恒無退轉,能拔眾生之苦,能與眾生之樂,從德立名,故名常精進菩薩。

38)釋提桓因:全稱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譯作「能」,天帝之姓;提桓譯作「天」;因陀羅譯作「帝」,即「能天帝」也。住於須彌山頂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過去名阿摩揭陀,華云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皆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阿摩揭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曾為佛於拘毗羅國獻牛頭旃檀樹造大講堂。

39)諸天大眾:諸天,含欲界天、色界天及無色界天三類。欲界天者,即六欲天,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色界天者,新稱四靜慮天,修初、二、三、四這四種禪所生的天。這四重天,每重又分成好幾種,如初、二、三禪天各分三種,四禪天分九種,共十八種天,他們都有色身而無男女分別之相,稱色界天;無色界天者,此界無形無色,唯以心識住於微妙禪定,分成四天,識無邊處天、空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及非想非非想處天。大眾,即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諸眾。天龍八部者,天、龍為八部眾為首之二眾,故稱天龍八部。八部者,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洛迦。天:如上「諸天」所注。龍:有神力,能變化雲雨,能護持佛法。夜叉:亦作藥叉,譯作能啖鬼,勇健,輕捷等,能飛行,能食人、傷人。復有羅剎,為其所屬之鬼神眾。乾達婆:亦作健達縛,譯作香陰、香神、尋香,樂神名,不食酒肉,唯以香為食,侍奉帝釋行奏樂之神。阿修羅:亦作阿素洛,阿蘇羅,譯作無端(貌醜也)、無酒(不飲酒)、非天(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以其身在鬼道、畜生道中也),常與帝釋作戰。迦樓羅:又音譯為揭路荼,舊譯金翅鳥,新譯妙翅鳥,以龍為食,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閻浮提只容一足。緊那羅:亦作緊捺洛,舊譯人非人、疑人,新譯歌神,為天上樂神。似人而頭上有角,人見之訝曰:「人耶?非人耶?」是故名曰:「人非人」。男則馬首人身,能歌舞,女則貌美。摩呼洛迦:亦音譯為莫呼洛伽、摩候羅迦,譯作大蟒神,亦樂神之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人非人:人非人有二種解釋:一即緊那羅;一則指人及非人也。非人為除人類以外之一切有形(如動物界人能見之者)無形(如天神之類人所不能見者)之眾生。

40)佛土:佛所住的國土,佛所教化的領土。它有淨土、穢土、報土、法性土等區別。所謂土就是安身之所。法性土是理土,即真土,是真佛所住之土,實際上不是土。受用土是報土,是佛的福報享受的樂土。法性土、報土都是淨土。他受用土,是對初地以上菩薩示現的淨土。變化土是為初地以下的菩薩及一切眾生示現的國土,亦稱穢土。通常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且成壞同時。

41)欄循:就是走廊邊的欄杆、扶手。豎的是欄,橫的是。「循」音循。

42)羅網:連綴寶珠為網,以作莊嚴之具者。帝釋殿前之羅網,謂之帝網。《法華經》云:「真珠羅網張設其上。」《無量壽經》云:「道場樹高四百萬里,……珍妙羅網,羅覆其上。」

43)行樹:指極樂國土以七寶所成之寶樹,「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無量壽經》語),既整齊美觀,又具諸功德,令見者、聞者,乃至觸者、食者,皆得無量之益也。

44)四寶:金、銀、琉璃、玻璃也。詳見下注。

45)周匝:周者,四周、周圍;匝者,圍繞,圍轉也。

46)七寶:七寶有多種說法。《無量壽經》中說:「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法華經》中說:「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般若經》中說:「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注意,此處唯以娑婆世界之寶比喻極樂淨土之物,而淨土之萬物,一一皆由無量清淨功德所化成,「微妙香潔」,非此間之寶所可形容其萬一也。

47)八功德水:極樂國土七寶池中及須彌山七金山之內海,皆盈滿八功德水。《稱讚淨土經》曰:「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

48)琉璃:亦作琉黎,一種礦石質有色半透明材料。顏師古注引《魏略》:」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青、綠、縹、紺、紅、紫十種琉璃。琉璃,梵音,秦言「金色寶」,出於波羅奈城外之「不遠山」,故又云「不遠寶」。

49)玻璃:此為梵語音,非現在所謂之玻璃。又作頗黎,新譯作頗置迦、娑頗致迦、塞波致迦等,相當於此方之水精(晶)。漢譯作水晶,有紫、白、紅、碧四色。《玄應音義》曰:「頗黎,西國寶名也,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論》云:「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頗黎珠。」《慧苑音義》云此寶:「形如水精,光瑩精妙於水精,有黃、碧、紫、白四色差別。」

50)硨磲:《慧苑音義》曰:「梵音正云牟娑羅揭婆。牟娑羅,此云'勝';揭婆,此云'藏'。」李時珍《本草綱目》云:「案韻會云,車渠,海中大貝,背上壟文,如車輪之渠。」後人以「石」加字旁,成「硨磲」。

51)赤珠:又稱赤真珠,出海中,此珠極貴。此赤珠非是珊瑚,莫錯會也。

52)瑪瑙:礦物名,玉髓之一,即具有不同顏色而呈帶狀分佈之玉髓。可作精密儀器之軸承、耐磨器皿(如瑪瑙乳缽)及裝飾材料。

53)車輪:非此世界之車輪,乃指轉輪聖王之輪寶,故大至「或一由旬,乃至或百千由旬」(《無量壽經》語)。由旬,是里程數,是帝王在一天中行軍的路程,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以車輪喻蓮花,更喻蓮花之功德:輪有運載之功,蓮花有接引眾生往生淨土之功;輪有碾碎之德,蓮花有斷除眾生煩惱之惑業,出離生死之苦海之德也。

54)微妙香潔:此四字極表極樂國土蓮花之妙也。「微」,萬法本體幽深玄遠稱為「微」。又,「微」者,質而非形,乃極微細之質,無形相之阻也。「妙」者,不可思議稱為「妙」。又,「妙」者,無輕無重,無阻無礙曰妙。因萬法之本體幽深玄妙,非語言思量所能表者,故稱「微妙」。「香」,指極樂國土蓮華之清香,更指極樂國土以佛之無量功德及蓮池聖眾歷劫所修之無量功德莊嚴,所發之清淨功德香也;「潔」,指極樂國土萬事萬物,既無形阻,自當潔淨無埃,更指極樂國土眾生心淨則國土潔淨也。

55)成就:成功的意思。這裏指修習善根至於功德圓滿而言。

56)功德:功,福利的功能,有這功能才得福利,稱為善行之德,故稱功德。德,即得,修功而有所得,稱為德。施物名功,歸己曰德。惡盡為功,善滿曰德。

57)莊嚴: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又,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如《觀無量壽經》云:「以諸惡業而自莊嚴。」有四種莊嚴:戒、定、慧、陀羅尼(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有法、義、咒、忍四種陀羅尼)。

58)天樂:有二種解釋:樂,音「越」,作音樂解時,指天人之伎樂,即天人所演奏之高超美妙之音樂也。樂,音「肋」,作快樂解時,指修十善業者生天上而受種種殊妙之樂。經中所述乃前者之解也。

59)晝夜六時:指一晝夜之六個時分也。六時為:晨朝(初日分)、日中(中日分)、日沒(後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這六個時分也。依現代時間算:「初日分」為清晨六時至早十時,「中日分」為早十時至午後二時,「後日分」為午後二時至午後六時,「初夜分」為午後(晚)六時至晚十時,「中夜分」為晚十時至午夜二時,「後夜分」為午夜二時至清晨六時。注意,極樂國土以其光明徹照,本無晝夜之分,為順此方習俗,故作此六時之分。依《無量壽經》之義,當知實以花開花合,散花收花而知六時之別也。

60)雨天曼陀羅華:「雨」,在此為動詞,作下、落講。「天曼陀羅華」,天上之曼陀羅華也。曼陀羅,花名,譯作圓花、白團花、適意花、悅意花等。《慧苑音義》云:「曼陀羅華,此云悅意花,又曰雜色花,亦云柔軟花,亦云天妙花。」曼陀羅華為一年生草,莖直上,高四五尺,葉作卵形,常有缺刻。夏日開大紫花,有漏斗形之合瓣花冠,邊緣五裂,實為裂果,面生多刺,性有毒。以其葉雜煙草中同吸,能止咳嗽,過量則能致死。

61)衣絨:絨,音「革」,長衣之下襟。柳宗元《送文暢上人序》:「然後蔑衣絨」之贈,委財施之會不顧矣。「衣絨」,以衣之下襟兜花而供養,引伸為攜盛花之具以供佛也。

62)妙華:即極樂國土中之蓮花及天飄之仙花也。花而稱妙,具此眾義:不可思議、絕待(遠離二邊相對)、無等、無上、精微深遠等。又,妙者,乃一事物中,同具即假、即空、即中三觀之義也。又,復具極樂蓮花種種之妙,如:花果同時(喻因果同時)、微妙香潔(如上注所述)等義,故稱妙華也。

63)供養:進財為供,攝資為養。即捐贈錢財為供,捐獻生活用具為養。為資養三寶而供奉的燈、香、花、果、衣、食、資財等,稱為供養。這種供養稱為財供養或利供養。供養有三種:一是財供養,如上所說;一是敬供養,恭敬、讚歎也是一種供養。一是法供養,說法或依教奉行,利益眾生稱法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上,以此供養出生諸佛也。

64)經行:於一定之地旋繞往來也。僧眾為養身療病及禪家坐禪為防睡眠而行此法也。《玄贊》云:「西域地濕,疊磚為道,於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釋氏要覽》曰:「十誦律云,經行有五利:一剿(音絞)健(輕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堅固。三千威儀經云,有五處可經行:一閑處,二戶前,三講堂前,四塔下,五閣下。」《十誦律》云:「經行法者,比丘應直經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畫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行法。」

65)舍利:鳥名,譯作秋鷺、鴝鵒、百舌鳥等。鴝鵒,音渠裕,也叫八哥,鳥類名,全身羽毛黑色,有光澤,能模仿人言。

66)迦陵頻伽:又作歌羅頻迦、羯羅頻迦、羯陵伽羅、迦毗伽等。鳥名,譯作好聲、和雅。《正法念經》曰:「山谷曠野,多有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玄應音義》云:「迦陵者好,頻伽者聲,名好聲鳥也。」《慧苑音義》云:「迦陵頻伽,此云美音鳥,或云妙聲鳥。此鳥本出雪山,在殼中即能鳴,其音和雅,聽者無厭。」

67)共命之鳥:梵音耆婆耆婆迦,《法華》、《涅槃》等謂之命命鳥;《勝天王般若經》謂之生生鳥;《雜寶藏經》、《阿彌陀經》謂之共命鳥。此乃鷓鴣之類,由鳴聲而名。耆婆為「命」或「生」之意,故云共命鳥。《本行集經》謂為一身二頭之鳥。又,梵偈云:「耆婆耆婆,兩首一身,果報同,心識別。」

68)和雅音:和者,柔和、溫和;雅者,高雅脫俗。極樂國土眾鳥所出之音,其音美妙,絕非世間凡音,令聞者其心柔軟調伏,易入正道也;其音高雅,廣說「根、力、覺、道」三十七道品中之二十五道品,而此二十五道品,統攝大小乘及一切法門,故亦非世間所謂高雅之所企及也。

69)五根:五根:有二種,一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一是信等五根:一、信,信三寶、佛法也,二、勤,勇猛精進修善法也,三、念,憶念正法也,四、定,止心一境而不散亂也,五、慧,思維正理也。道品之五根乃指信等五根也。此處之五根乃指信等五根也。

70)五力:由信之五根增長,產生治五障之勢力:信力破邪信;勤力破懈怠;念力破邪念;定力破亂想;慧力破諸惑。

71)七菩提分:又稱七覺支,七覺分:一、擇法,以智慧決擇法之真偽;二、精進,以勇猛心離邪行、行正法;三、喜,心得善法即生歡喜;四、輕安,斷除身心之粗重煩惱;五、念,常憶定慧之均等而不忘;六、定,令心住一境而不散;七、行捨,捨妄捨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

72)八聖道分:亦稱八正道:一、正見,明苦集滅道之正理也;二、正思維,思維四諦之理令真智增長;三、正語,以真智修口業,不作非理之語;四、正業,令身口意三業清淨,入於正道也;五、正命,以正法活命,遠離邪法謀生;六、正精進,用真智勇猛精進求涅槃正道也;七、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令無邪念也;八、正定,以真智入於清淨禪定也。

73)念佛念法念僧:憶念三寶也。憶者心憶,含「四種念佛」之觀想念佛及觀像念佛;念者口念,乃「四種念佛」之持名念佛也。佛法僧為三寶,簡言之,佛寶者,以覺照為義,常以佛之三身:法、報、應(化)身為佛寶;法寶者,以軌則為義,常以佛說之教法為法寶;僧寶者,以和合為義,分凡夫、有學、無學三種,皆為僧寶也。

74)罪報:因造惡而獲罪,因獲罪而遭報應,名為罪報。

75)三惡道:三惡趣也。惡趣者,眾生因行惡而趣向的地方。有三惡趣,即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有四惡道,即加阿修羅道。

76)法音宣流:法音,宣傳佛法之音聲,指佛、菩薩、辟支佛、羅漢、法師、有德有識之居士等,為弘揚佛法而宣講佛法之聲音也。現代可包括講演、錄音、錄影、書籍報刊等形式。宣者,宣傳;流者,流通也。

77)障礙:障,煩惱之異名,以煩惱能障礙聖道,故名障。礙者,有妨害、阻攔之義。參見後邊「見濁」、「煩惱濁」、「業障根本」所注。

78)阿僧祗:新稱阿僧企耶,譯作無數或無央數,印度數目名。阿僧祗為數目之極,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計,一阿僧祗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兆。

79)劫:梵語稱劫波,譯成「分別時節」,指不能用年、月、日、時來計算的極長遠的時節。或以世界成、住、壞、空一周所須時間為一劫,或以大、中、小時為一劫。小劫者,以人壽八萬四千歲起算,每過百年減一歲,直減至人壽十歲,為一減劫,合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反之,從人壽十歲起,每過百年加一歲,直加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為一增劫。增劫、減劫都稱小劫。十次增減,合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通常稱劫即指大劫,合一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

80)聲聞:梵語舍羅婆迦,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之惑而入於涅槃者也,是為佛道中之最下根。聲聞之義有三:一、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如來所說之聲教而悟解,故曰聲聞;二、就所觀之法門而釋,眾生唯有名無實,故目之為聲,觀此聲而悟解無我、人、眾生、壽者之義,目之為聞,故曰聲聞;三、就化地之佛說而釋,佛所說一乘之法旨為聲,眾生聞而悟解名聞,故曰聲聞。

81)阿鞞跋致:又作阿惟越致。阿惟越致,譯作不退轉,不退轉於成佛之道的意思,是菩薩的階位名,經一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方到此位,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不退轉。不退轉:梵語阿鞞跋致,不退轉於成佛之道的意思。以菩薩所修之功德善根越增越進,不會退失轉變也,是菩薩階位名,經一大阿僧祗劫之修行方到此位,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不退轉。不退轉有三方面:位不退,入十住位,無復退墮惡道及生死流轉,發菩提心,破見思惑也。行不退,入於初地,成就真唯識觀,利他之行不退,破塵沙惑也。念不退,八地以上,得無功用智,念念入於真如實相大海,破無明惑也。

82)一生補處:補處,前佛既滅之後,成佛而補其處,是名補處。而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稱為補處菩薩。隔一生而成佛,則謂之一生補處,乃等覺菩薩之位也。如彌勒即為釋迦如來之補處菩薩也。

83)上善人:行善之人,斯為善人。善,判善惡之性,諸經論之說不一。《菩薩瓔珞經》以順理為善:「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為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大乘義章》云:「順理名善,違理名惡。」《論五》云:「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非於他世,故不名為善。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淨影》約五乘而判三種之善惡: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二、順理為善,違理為惡;三、體順為善,體違為惡。又,《大乘義章》立六種善:人天善、二乘善、小乘菩薩善、通教三乘善,別教菩薩善及圓教菩薩善。總之,善有多種,唯以不著者為至善。羅漢、菩薩唯是善人。上善人者,補處菩薩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善人。極樂國土除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地藏、彌勒等為最上善人外,其餘無量無邊「一生補處」菩薩等,皆為「上善人」也。

84)善根:身、口、意三業的善行很牢固,像根子紮在地下那樣,故稱善根。又,善能生妙果,生其他的善,好像根一樣,稱為善根。另外,稱不貪、不嗔、不癡為三善根,因為一切善法都是從這三善根生出來的。

85)福德:行善所得之福利名福德,亦稱一切之善行為福德。《無量壽經》云:「福德自然」。福者,利也;德者,得也,修種種善行而有所得,「善滿自得」。儒家稱「五福」者,乃福壽、富貴、康寧、好德、考終也。常稱「五福臨門」者,此也。儒家稱「五德」者,《論語》云:「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人具五福五德者,可為極圓極善之上人也。

86)因緣: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而力弱者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雨露陽光人工等為緣,以此因緣和合而生稻穀。《楞嚴經疏》云:「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維摩經 佛國品注》云:「什曰,力強為因,力弱為緣。肇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緣相假,然後成立。」

87)善男子善女人: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為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能信佛聞法也。

88)執持:執者,執受,無論何時何處,執受不放也;持者,持守,牢牢把握而不放也。故知執持者,非一時一地之功用也,乃精進也。又,執者,兼聞、思雙慧也。以聞法、思法之慧,立信極樂、願往生之德。持者,即修慧也,以聞思雙慧為基,行真修實行之行。故知「執持」一詞,聞思修齊備,信願行具足也。又,依「陀羅尼」云,「持」即「明」。以佛號、咒語皆具無量清淨光明,執持佛號、咒語,即是執持佛之光明、佛之一切功德也。

89)名號:顯體為名,名彰於外而號令天下為號。名與號其體一也。《大乘義章》云:「顯體為名,樹德為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法華嘉祥疏》云:「通即稱號,號令天下,顯化他之義。別即稱名,名以定體,即是自行。」

90)一心不亂:注心於一境,令歸萬念於一念也。「一心」者,有指萬有之實體—真如也,如《止觀》曰:「一心具十法界。」有指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如《止觀》曰:「一心專志,更不餘緣。」一心為清淨報土之真因也。「一心」有事理二種:事一心者,念念無間,精進不輟,於內外境,無所惑亂也;理一心者,能悟至理,能見自性,全性起修,頓破無明。若得源窮無明,智顯究竟,全心成佛,全佛顯心,是究竟一心(佛)也。「不亂」者,雜念不生也。

91)顛倒:顛倒者,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見也,由無明而引起。虛妄分別即以顛倒想為本。顛倒有三種:想顛倒,於六塵之境作非理(不合真理)的思想;見顛倒:於事理之法作邪計度推求者(不合真理的推斷);心顛倒:以妄心邪識來認識、分別事物。這三顛倒為一切顛倒的根本。

92)往生:離娑婆世界往阿彌陀如來極樂淨土,謂之「往」;於彼國土托質蓮花而化生,謂之「生」。他佛國土亦可謂之往生,而常以之指極樂國土之往生也。有三種往生:一、大經(《無量壽經》)往生:依《無量壽經》之第十八大願而得往生,亦稱難思議往生(「十念往生」);二、觀經(《觀無量壽經》)往生:依《無量壽經》之第十九大願而得往生,乃修自力定散諸行者,亦即依《觀無量壽經》經義之所詮,亦稱雙林樹下化生;三、小經(《阿彌陀經》)往生:依《無量壽經》之第二十大願而得往生,乃捨一切餘行,專勵自力念佛,五百歲胎生於蓮池邊地,亦稱難思往生。

93)我見是利:「我見」者,佛之所見(無見而見),無見無不見,五眼圓見,故名「我見」(非《金剛經》所說「四見」之「我見」)。「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盡,一生成佛,故知「是利」乃不可思議之功德也。又,「是利」者,乃指《無量壽經》中極其寶貴之三種「真實」也:「真實之際」(體)、「住真實慧」(相)、「惠以真實之利」(用)。真實之際乃禪宗之真如實際、真如本性,修行之目的「明心見性」也;真實慧乃真實之智慧,即佛法之核心—般若也,《金剛經》兩個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要求以般若慧住心、伏心也;真實利乃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令一切眾生悉皆往生、悉皆成佛也。

94)讚歎:以口業稱美其德也。《文句》曰:「發言稱美名讚歎。」《行事鈔》云:「美其功德為讚,讚文不足,又稱揚之為歎。」

95)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或為理之深妙,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議之,即心思路絕,言語道斷之謂也。《法華玄義序》:「妙名不可思議」。以理空故深妙,非惑情之所測;以事神故希奇,非淺識之所量。故知不思議者,非情識之所可窺測者也。

96)阿(門+眾)裨佛:又名阿(門+眾)婆,譯曰無動、不動無嗔恚。往昔於去此東方千佛剎,出現於阿比羅提國之大目如來所發願,修行後,成佛於東方,其國土名善快,或曰妙喜,今現在其國說法。又,依密宗,謂阿(門+眾)為金剛界五智如來中住於東方之如來。此佛約理立名,故云不動,乃指法性也。

97)須彌相佛:須彌,又作蘇彌樓,新作蘇迷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譯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積、善高等。以四寶所成,故云妙;以高過一切,故云高;以四寶光明,故云光(明)。四寶者,金、銀、琉璃、玻璃(見前注),以四寶喻「常樂我淨」四德。此佛身相,百福莊嚴,相好微妙,故云妙;九界瞻仰,功德巍巍,故云高;四德盈滿,慧光遍照,故云光,此佛從福慧立號,故名須彌相佛。

98)大須彌佛:此佛早證實相,法法自在,九界獨尊,以「得大自在」故妙,以「唯我獨尊」故高,以「圓證實相」故明。既已成佛,法身大而無外,報身妙而無上,應身普而無遺,故稱「大」。此佛從證法立號,故名大須彌佛。

99)須彌光佛:此佛歷劫修行,廣修供養,萬法皆備,萬德具足,全事即理,全修顯性,感得佛性、自性清淨光明普照無量國土。以「廣修」故妙,以「具德」故高,以「光照」故明,此佛從修行立號,故名須彌光佛。

100)妙音佛:此佛歷劫修行,說法度生,感得其說法之音不僅微妙動聽,其法音所含之義亦能令聞者各各隨類而得其解。以其說法之音妙,從利生說法之行立號,故名妙音佛。

101)恒河沙:恒河沙即是指恒河沙數,譬如數量極多。云何以恒河作譬喻耶?一為恒河之沙既細且多;二以恒河為佛出生之地,佛弟子遊行之處,盡人皆知故。

102)廣長舌相:三十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至發際。《智度論》曰:「問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廣長舌似如輕相?答曰,舌相如是,語必真實。如昔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發際。」本經中之「出廣長舌相」,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乃佛之光明、佛之梵音廣作佛事,故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也。

103)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廓,是曰一小世界;合此一千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合此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合此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故知一大千世界合十億之小世界也。此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也。詳見《大智度論》。

104)護念:保護、憶念之意。於行人而言,外惡不讓它侵入稱為護;內善得以生長稱為念。所以外禦惡、內生善稱為護念。於諸佛菩薩而言,諸佛菩薩為利益行人精進行道故,時時處處保護及憶念此行人,亦稱為護念。又,令心無住,亦護念之意也。

105)日月燈佛:此佛三智圓融,「日」表世間俗智,俗智照事,生育萬物,成辦萬事;「月」表出世間真智,真智照理,能破無明,能入涅槃;「燈」表出世間中智,以燈能日夜並照,故表中智慧真俗雙照,事理圓融。此佛以真、俗、中三智立號,故名日月燈佛。

106)名聞光佛:名聞,梵語耶舍,名譽聞於世間也。此佛發願以名號、佛光利益眾生,令己之名號能普聞於十方世界,眾生聞其名號,但能生起一念恭敬之心,即可得蒙此佛之慈光加被,令身心自在。此佛以名號佛光利益眾生立號,故名名聞光佛。

107)大焰肩佛:大,表佛之法身無量(體大)、清淨功德無量(相大)、度生之能力無量(用大)也。焰,光焰,指佛之世出世間之智慧。肩,有二義:一表能荷義,能荷負眾生令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一表權、實(真、俗)二智,佛能以此二智自利利他也。此佛以智慧度生立號,故名大焰肩佛。

108)須彌燈佛:燈表光明、智慧。佛之智慧無限,不僅自度轉識為智,仰亦令一切眾生轉識為智。以「須彌」之「妙、高、明」顯佛智,則為:以不可思議之智慧度生顯「妙」;以勝超一切世出世間之智慧顯「高」;以能破一切世間之暗乃至眾生無量生死以來之無明顯「明」。此佛以佛智無上立名,故名須彌燈佛。

109)無量精進佛:此佛從無量劫來,一向精進不息。「精進」者,精而不雜,進而不退,故能修行有成也。此佛以發菩提心,自無量劫中,一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從修業立名,故名無量精進佛。

110)無量壽佛:此佛非極樂世界之無量壽佛(阿彌陀佛),乃西方世界同名之佛也,諸世界中同名之佛極多,不可皆誤為同一佛也。此佛以壽(體)立名,表佛之法體壽命無窮無極。佛壽無窮,乃無量劫來,持不殺生戒,廣度眾生離生死苦之功德所成。

111)無量相佛:此佛以相立名,表佛之法相無窮無盡,微妙上好。佛相好無窮,乃以無量劫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廣聚恒沙清淨性功德之所成。

112)無量幢佛:此佛以用立名,表佛之法體所含之清淨恒沙性功德無窮無盡。「幢」有摧邪顯正義,有表法相無上之義。此佛以無量清淨性功德莊嚴佛土,化度眾生,故名無量幢佛。

113)大光佛:此佛約智光立號。佛智無限,能照世間,能破無明,以智慧之光而作佛事。此智慧之光乃從清淨自性流出,所謂:「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故名大光佛。

114)大明佛:此佛約智明立號。此佛具足一心三智(三智:真、俗、中),能破五住煩惱乃至無明之一切黑暗,破一切惑盡:如見思惑,以一切智(真智)破之;塵沙惑,以道種智(俗智)破之;無明惑,以一切種智(中智)破之。諸惑破盡,智慧盡顯,如杲(音稿)日當空,無所不照,無所不明,故名大明佛。

115)寶相佛:此佛以相好度生立號。寶有尊貴、除貧義。佛有無量相,一一相各有無量之好。姑舉一、二如寶之相:目相,經言:「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毫相,經言「琉璃筒」;胸相,經言「紫磨金」;肉髻相,經言「甄叔迦寶」等。佛之寶相令眾生得見得聞,皆生難得希有、恭敬尊重之心,以此出生種種功德以度生也。以此故,此佛名寶相佛。

116)淨光佛:此佛以清淨慧光度生,令眾生念此佛者,得蒙此佛淨光攝受,能除眾生一切心垢。以佛德清淨故,能出大光明,而有染之智不發淨光。佛德清淨之智光,如大火燒諸雜穢盡。此佛之光明能作佛事,究竟皆令眾生清淨,故名淨光佛。

117)焰肩佛:焰、肩之義同上「大焰肩佛」,然此佛立號之義又與大焰肩佛有異:大焰肩佛以智慧度生立號;此焰肩佛以斷德立號,雙肩雙挑權、實二智,以實智照理,理無不徹,權智鑒機,機無不盡。如理故,能斷眾生一切煩惱,鑒機故,能度一切有緣眾生,故名焰肩佛。

118)最勝音佛:菩薩四攝法中有「愛語」攝。此佛因地常護口業,常作愛語,令眾生歡喜得益,故於果上得勝超九界一切眾生種種音聲之報。如來音聲有八種之德:一、極好音(以佛德令入好道);二、柔軟音(以佛德之慈令聞者歡喜故),三、和適音(以佛德中道,和雅適中會理),四、尊慧音(以佛德尊高,令聞者起敬而開解),五、不女音(佛德莊重,令一切世間及邪魔外道無不敬服),六、不誤音(以佛智圓明無謬,令聞者皆得正見),七、深遠音(以佛德位高,令聞者無論遠近,皆得甚深之理),八、不竭音(以佛願無量,故法音滔滔不絕也)。此佛以修口業度生立號,故名最勝音佛。

119)難沮佛:此佛已證堅固理體,了了明見自性、佛性,破盡一切無明、煩惱,更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沮喪、罣礙,無變無動。又,沮者,阻隔義,謂佛德普被,非六凡三乘權位菩薩所能止隔令不顯現也。此佛從證理立名,故名難沮佛。

120)日生佛:此佛已徹證三智,佛智光明無量,徹照世出世間,首破自身無明,如日初生。此名「日生」者一也。而眾生之本覺復在無明,猶如長夜,不見天日。日為星月之王,能生萬物,喻佛為法中之王,能令眾生開發智慧,成就佛慧。此佛以無量之佛智光明,復能破眾生一切無明、煩惱、業障之長夜黑暗,猶如旭日東昇,生發萬物。此名「日生」者二也。此佛於因地修持,惑破智顯,始覺朗然,如日東生,廣度眾生,故名日生。

121)網明佛:網有二義:一是佛智無窮,猶如梵網,重重無盡,梵網千珠,千珠交映,光明洞徹,正如佛智,雙照世出世間,重重無盡,遍覆眾生。一是此佛因地,設施教網,以教相網羅眾生,引導眾生入於佛智。此佛從佛智逗機立號,故名網明佛。

122)師子佛:獅子為百獸之王,以喻佛智之勇猛。古時以「師」字代「獅」字,師、獅相通也。《大智度論》云:「又如師子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種外道中一切降伏。」佛在大眾中為決定之說而無所畏,謂為師子吼。師子吼時,外道攝伏,二乘盲聾,菩薩佛子增長三昧。此佛從威德立名,故名師子佛。

123)名聞佛:此佛因中發願,欲以己之名號普聞於十方世界,令眾生聞知其名者,皆蒙此佛加被。又,此佛知一切眾生皆重名故,以佛之威德可令名聞十方,由此令眾生以名聞之欲鉤先導入佛門,復教以正智而令入佛道也。此佛以名聞方便立號,故名名聞佛。

124)名光佛:此佛因中發願,凡十方眾生能稱其名者,皆蒙此佛佛光加被,智德具足,最終得解脫生死輪迴而入於涅槃也。此佛以法身光明而立號,故名名光佛。

125)達摩佛:達摩者,華言「法」也。法者,軌持義。以法軌持己德,成己法身;以法軌持他身,令眾生成就法身。又,此佛於因中修行時,能以自己之行,為人天之軌範,此為「行可軌」;復以己之修證說教,可軌範人天,此為「言可軌」。以此佛之言行可以軌範人天,從言行立名,故名達摩佛。

126)法幢佛:法幢者,佛法之幢也。幢以高、顯為義,表幟作用也。佛法之幢,高超一切,顯示明白,令眾生不僅見法聞法,復能因之解了而如說修行。高之義,乃令一切人天二乘皆生無比景仰之心、渴求之心而學法也。此佛以建立佛法之高顯立名,故名法幢佛。

127)持法佛:持者,執中名持、執守名持。執中者,不墮有邊,不墮無邊,善持中道妙法故。執守者,執持佛法,流通三世,令不斷絕故。此佛善能奉持「權、實、頓、漸」諸法,隨眾生種種機宜而引導之,令皆入於佛法正道,聞法開解。此佛從利導立名,故名持法佛。

128)梵音佛:梵音,大梵天王所出之音聲,亦指清淨無染之音。梵音有五種清淨之相:其音正直、其音和雅、其音清澈、其音深滿、其音遠聞,具此五音者,方名梵音。佛之音聲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此乃佛以歷劫修清淨口業之梵行,報得最上微妙之清淨音聲,號為梵音。佛之梵音更有:無生梵音,能淨界內六凡五濁;無量無作梵音,能淨界外三乘五濁。此佛以清淨口業說法立名,故名梵音佛。

129)宿王佛:宿王,星宿之王,有二種:一指月為眾星之王,所謂「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一指北斗辰星,位居群星之首,有「眾星拱北斗」之說。無論何種說法,皆喻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為覺王,朗然大覺。是故一切眾生皆歸依法王,歸依大覺。此佛以法性無上立名,故名宿王佛。

130)香上佛:此佛為聖中聖,親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五分法身之香,為香中之香,勝超世間一切諸香,乃香中最上無比之香。此佛以法身之香立名,故名香上佛。

131)香光佛:此佛亦親證五分法香,戒香清淨,即發慧光,喻智、斷二德也。戒香喻斷德:香能辟惡,有除穢義,故喻斷除自他一切煩惱雜染也;慧光喻智德:光能除暗,故喻以三智之光破除眾生一切無明業障之暗也,自利利他,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佛道也。此佛以斷、智二德之喻立名,故名香光佛。

132)雜色寶華嚴身佛:寶華者,因地修行也;雜色寶華者,此佛於因地廣修六度萬行,猶如以無量雜色之寶華莊嚴佛之清淨法身,亦即以六度之因華,莊嚴法身之果德。此真乃色空一如也:行六度萬行雖是色,而此因華無形無相是空也;法身無形無相雖是空,而此果德實實在在確是有。此佛以六度萬行立名,故名雜色寶華嚴身佛。

133)娑羅樹王佛:梵語娑羅,譯言堅固。此樹歲寒不凋,斧斤不損,喻佛所證法身,惑不能損,境無能動也。又言最勝,此樹高大,諸木不及,喻佛勝超三界,不為物轉,眾聖中尊也。此佛以所證之法立名,故名娑羅樹王佛。又,依《法華經 妙莊嚴王品》云:「妙莊嚴王未來作佛,號娑羅樹王佛。」詳見《法華經 妙莊嚴王品》。

134)寶華德佛:寶華而言德者,以天上寶華具含「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也:寶華無凋落,喻佛之「常」德;寶華悅人意,喻佛之「樂」德;寶華發妙香,喻佛之「我」德;寶華體瑩潔,喻佛之「淨」德。具此四德,故云寶華。佛已入大乘最上無餘涅槃,圓具「常、樂、我、淨」涅槃四德,故以寶華之德以喻之。此佛以果上佛德立名,故名寶華德佛。

135)見一切義佛:諸法無盡,如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善、惡、淨、穢等等無有窮盡,故諸法所含之義相亦無盡。而佛證一切種智,故能窮盡諸法實相,於種種權、實;偏、圓;頓、漸;遠、近;總、別等等一切義相,佛無不見,佛無不曉。本師釋迦牟尼為太子時,全名曰:「薩婆曷剌他悉達多」。「薩婆曷剌他」義譯「一切義」,「悉達多」義譯「成就」,其義乃一切義成就,亦即「見一切義」之意也。故知佛佛皆同也。此佛以智成就立名,故名見一切義佛。

136)如須彌山佛:此佛以德立名,區別於前「須彌相佛」以相立名也。須彌山含「妙、高、明」三義,佛德亦具此三義:佛具萬德,如須彌山合金、銀、琉璃、玻璃四寶而成,故稱「妙」;佛為一切眾生乃至一切諸聖之無上,如須彌山遠超一切群山而卓立,故稱「高」;佛智光明,能照十方一切世間及破眾生心中無明之暗,故稱「明」。又,須彌山以四寶所成,喻佛涅槃「常樂我淨」四德也;須彌山居大海之上而不動,喻佛居薩婆若海而不動也;須彌山為人天所居,喻佛為凡聖所同歸也。佛具如此如須彌山眾德之德,是故此佛名如須彌山佛。

137)受持:受者,接受;持者,執持,可參閱前注「執持」條。

138)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即無上正等正覺也。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覺也。其道無極稱無上;其道至正至遍,為正等也;其道至正至慧,為正覺也。其義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此智慧唯佛方有,眾生皆不圓滿也。

139)信受:信者,深信;受者,受持。信,心所法之名,於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世出世間之善根,深為信樂,使心澄淨是為信。《唯識論》云:「云何為信?於實德能信忍樂欲,心淨為性。」《俱舍論》云:「信者,令心澄淨。」《頌疏四》云:「信者,澄淨也,如水精珠能澄濁水,心有信珠,令心澄淨。」《晉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140)當發願:當來發願,即將發願也。指不久後以因緣成熟,必當會發願也。以當來發願故,則必於當來之世得往生也。何以故?願無信不發,既發願,則信願皆具。《阿彌陀經要解》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141)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一代之教主也,佛教一切弟子之本師也。印度迦毗羅城主淨飯王之子,母曰摩那,名悉達多,誕生於城東嵐毗尼園。觀生老病死相,有遁世志,遂私自出宮修道,就諸外道學法,學成後以為皆非究竟而盡棄之。後又苦行六年覺苦行亦非涅槃之道,浴尼連禪河,食牧女之乳糜,於菩提樹下得成正覺,時年三十五歲。後以四十餘年遊歷四方,化導群類,於西曆紀元前四百八十七年,於拘尸城外娑羅雙樹下入大涅槃。

142)甚難:其難有四:一、世尊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中修行成佛,其難一也;二、娑婆世界眾生,處於五濁惡世,秉性剛強,難調難伏,其難二也;三、勸化眾生發心修行已為難事,復為眾生說權、漸法門則更難,而為眾生說此當下直入圓頓法門,則為甚難,其難三也;四、勸化眾生信受此圓頓法門已為難事,欲令其信受奉行,刻苦修持,則是難上加難,無過此難,其難四也。有此四難,故名甚難。

143)希有:希有者,事之甚少,無有相類者,曠世所無,稱為希有。

144)娑婆國土:亦作娑婆世界、索訶世界。娑婆,梵語,譯作堪忍世界,以此世界眾生堪忍為惡故;又諸菩薩為教化眾生而受種種勞苦故。《文句》二下云:「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悲華經》云:「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玄贊》云:「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此娑婆世界在華藏二十重世界海中,與極樂世界同屬第十三重。

145)五濁惡世:又名五滓、五渾等。住劫中,人壽二萬歲以後,而有渾濁不淨之法五種: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此中以劫濁為總,以其他四濁為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濁為濁之主體,以此二濁生成四濁中之餘二濁也。

146)劫濁:謂人壽自二萬歲以後,「見」等四濁起也。「劫」本非濁,以有此四濁故,名劫濁也。

147)見濁:見惑所起之濁也。見者,邪見也,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此五種,亦稱五利使。此由當世邪師、邪教所致,較易斷,故稱利使。身見,合我見(實有我身)、我所見(實有我所有物)兩者為身見;邊見:以身見故,執身後有斷、有常之妄見,以兩邊故,名邊見;邪見,撥無因果之理,以為惡不招苦,善不招樂,乃邪見中之最邪者也;見取見,以邪見為本,更延拓出種種邪見,如外道執邪法之見,更生種種異端之見也;戒禁取見,以邪見為本,更生種種戒禁之法,非因為因(如:非生天之因,邪執以為生天之因者),非道為道(如修塗灰斷食以為涅槃之道)。凡此五見皆為流轉生死、淪落惡道之因也。劫濁時之眾生盛起此濁也。

148)煩惱濁:思惑(亦稱修惑)所起之濁也。即貪、嗔、癡、慢、疑之五種,亦稱五鈍使。此由歷劫累世所積集之種種無明煩惱所致,故難斷,稱鈍使。劫濁時之眾生盛起此濁也。

149)眾生濁: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所惱亂,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也。劫濁時之眾生盛起此濁也。

150)命濁:以前見濁、煩惱濁之結果,果報既衰,壽命亦減,乃至十歲。以壽命極短故,其苦亦盛。劫濁時之眾生盛起此濁也。

151)天人:諸天界之人。諸天界,參見前「諸天」之注。

152)業障根本:業障:「業」者,以造作為義。以煩惱(惑)為因,發動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業,造諸種種有漏之業,而感天、人、惡趣之苦果。「障」者,因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以惑故,執於理而成所知障,執於事而成煩惱障。以惑起業,因業成障。障者,障礙聖道,令行人拘於三界,妨礙修行正道故名。障有二、三、四、五、十等障,如二障:煩惱障(由我執起)、所知障(由法執起);三障:煩惱障(惑)、業障(業)、報障(苦)等。根本者,能起業障之根本也,乃無明、貪、嗔、癡、慢、疑、邪見等十隨眠(十使)諸惑也。

153)淨土:為金、銀、琉璃、玻璃等七寶所成之種種莊嚴,且無四趣、五濁之雜穢者也,為佛、菩薩及得度眾生(聖者)所居之處。淨土有報土及化土之分:報土為佛、菩薩歷劫修清淨行所感之果報也,有自受用淨土(佛土)及他受用淨土(地上菩薩)。化土乃佛為眾生而變化之淨土也,為地前(初地以前)菩薩及得度眾生所居之處。《維摩詰經》中詳述十七種淨土及往生淨土之八法。

154)陀羅尼:譯作「總持」,「持」,「能持」,「能遮」等。它的本體是「念」與「定慧」,說明它的堅持善法使之不失,降伏惡法使之不生的作用。陀羅尼分四種:法、義、咒、忍。法與義以念與慧為體。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所持的法門稱為陀羅尼門。

【書籍目錄】
第1頁:佛說阿彌陀經原經 第2頁:佛說阿彌陀經白話
第3頁:佛說阿彌陀經注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