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一、本書《大乘無量壽經》乃近代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彙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為《無量壽經》中最善之經本。梅光羲居士於經序中讚曰:「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艱澀沈晦使之爽朗,繁複冗慢歸於簡潔,淩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黃念祖居士於前言中曰:「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悲智雙運,宗說俱通。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專宏持名念佛攝萬德。為宏淨宗,故願此淨宗第一之經,破塵生光;冀此無上之典,饒益當來。乃繼前賢,重行會集。屏棄萬緣,掩關三載,淨壇結界,冥心孤詣,稿經十易,方慶經成。」今本問世以來,不脛而走,見者聞者歡喜信受,持誦印行絡繹不絕;海外佛學界業已收入新印之續藏,此實為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
夏蓮居居士以經解揚此經之大事囑咐黃念祖居士,黃老「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拼死論經」。「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於是奮筆修成三稿,時經六載,方告粗成」。黃老於後記中自敘注經行境曰:「數年來力疾注經,或冒酷暑,汗濕稿紙;或感佛慈,淚洗筆痕;或遍體毛豎,詞句泉湧;或茅塞頓開,拍案驚呼!本為報恩,愈報恩彌感佛恩之難報;發心註解,因注經方知經義之幽玄。於禪淨密之一味融通,持名之究竟方便,大經之事事無礙,愈深究明,愈知佛法大海,圓融絕待,言思路絕,微妙精深不可窮盡。乃知大經如海,現所註明者,實未及毛端之一滴。唯尚堪自信者,此之一滴,確是來自大海。」誠如淨空法師經解序云:「其訓文詳實,釋義精當,廣征博引,以饒淨業資糧為急務,誠諦之語,感人極深。淨土法門極難信而極易行,難於經義之明耳,今有如是經會,複有如是經解,經義明之有助矣!……念公跋語有云,此經多印一部,持誦多增一人,即減少一分業力,挽回一分世運。……願我同倫,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則必為諸佛護念,一切菩薩之所擁護,皆得上品上生,始不負蓮大士、念公二老會集詳解之苦心也。」此亦本書編輯之旨願也。
二、此本大經攝無盡藏,六字洪名攝一切法。淨土即禪,即密,即性即相,即果即華,即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導歸圓頓,門門同是帝珠;故本解中讚淨土,亦即讚禪、讚密、讚一切法。此黃老註解之心要也,希讀者尊重注意及之,當能領悟「於禪淨密之一味融通,持名之究竟方便」之勝義,而得「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之法益也。
釋淨空
丙寅之秋,余於美國東西兩岸弘法,歷十大城市,僑胞中頗有能信彌陀淨土且發願依教奉行者,喜悅無量,知其善根福德不可稱量也。道經洛杉磯,遇故人翟氏兄妹云:家嚴八秩慶,印經以為壽,如何?余曰是純孝也,其善於親友稱觴遠矣,蓋能以此壽乎眾,是得無量壽也,且告之曰:雪師今春西歸,余為報師法乳之恩,擬講夏蓮居大士會集之無量壽經,師昔嘗演是經於臺中,親筆眉注在此,詳閱梅黃二序、念公跋文,皆深讚其美,而大經合讚十四條,道盡諸佛度生本懷,的是老婆心切,固無待言也,展卷共讀之,悲欣交集。翟氏兄妹發心資印二千部,余任八千部,並許悉力宣揚,結萬人生西之勝緣也。
丁卯仲春,壽經印成,普施中外廣為流通,唯願從此佛聲遠震三千界,苦海遍種九品蓮耳。四月初華府佛教會成立,諸蓮友推余首任會長,為說壽經大意。蓮華精舍同人來告,禮請念公來美弘法,余稱善,曰:是蓮大士之傳人也。此土何幸感得善友瑞應,極慫恿之,並囑眾善師事之,冀其珍此希有之勝緣也。八月紐約莊嚴寺夏令營參學,為說普賢願王,圓滿日經華府返達拉斯,九月飛臺北弘大經,行前承念公惠以巨著,啟視之,乃壽經會本解也,悉其備歷艱辛方成斯著,攜歸快讀,竟之,掩卷太息曰:正法式微久矣!提倡無人故耳,蓮公會本雖現曙光,流通不足,多有未見聞者,余雖多次倡印,終未能人手一卷,何況此經講者希,注者希,常見唯丁福保氏箋註、唐吉藏義疏、隋遠公義疏而已,三者以遠公疏最為明晰,惜其文辭簡約,時人研習較難,曩余以如此希有重要之第一經,實為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之綱領,一大藏教之指歸,淨土三經之根本大經也。顧未見時賢為之注,時引以為遺憾耳,不固今日而有此註,正法其興之兆歟,眾生福德因緣以致之歟。讀之再,益覺其訓文詳實,釋義精當,廣徵博引,以饒淨業資糧為急務,誠諦之語,感人極深。於戲!淨土法門極難信而極易行,難於經義之明耳,今有如是經會,復有如是經解,經義明之有助矣!弘講宣揚釋然矣!余年花甲,深信淨土為一切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門,志趣大乘者在所必讀,普度有情者在所必宏,是以發願盡未來際讀誦勸進焉。於是毅然任流通之責,請梓行萬部,以為首倡,深願如念公本願:各地聞風興起,印者無量,讀者無量,發心獲益者無量,遍界法施而迴劫運。念公跋語有云,此經多印一部,持誦多增一人,即減少一分業力,挽回一分世運。所望弘法長德,憂世賢達,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達俗、事理雙融之契經,凡聖齊攝、性修不二之寶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輝,則其潛消災禍,扶翼倫紀,效力之偉將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圖莫善於此,救時之要亦莫先於此,耆碩俊彥所見皆同,幸勿等閒視也。善哉斯言!尤不可思議者,協助編校此注者,有簡豐文、閻瑞彥、阮貴良、李衍忠、鄭光惠等諸君,校未終篇,深得經注之啟示,各發大心,願盡形壽,專修專弘,簡等諸君均大學畢業,與此注信有殊緣也,進而請授此經暨淨土其餘經論,以為弘習資糧,余歡歎莫名,不敢以學陋違其請。願我同倫,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則必為諸佛護念,一切菩薩之所擁護,皆得上品上生,始不負蓮大士、念公二老會集詳解之苦心也。念公不棄淺學,囑為之序,義不敢辭,謹述殊勝因緣,與乎善信云爾。
一九八八年歲次戊辰諸佛歡喜日 淨業學人釋淨空謹識於美京華府佛教會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簡稱大乘無量壽經解)
第一卷
(從前言、概要至正釋經文第一品至第三品)
夫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而其中之《無量壽經》者,乃淨土群經之首要。淨宗大德常稱為淨土第一經者也。至於《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者,乃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彙成今經,現推為《無量壽經》之善本者也。
《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讚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日本釋道隱讚此經為:「如來興世之正說,奇特最勝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十方稱讚之誠言,時機純熟之真教也。」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讚云:「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如上諸賢所以盛讚此經者,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故《彌陀要解》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舉此體(指法界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和盤托出。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是故《觀經》云:「是心是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直捷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便以淨土諸經之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廣攝九界聖凡之眾。正顯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歸元之路。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也。
但此殊勝第一之淨宗寶典,竟在我國大藏中塵封一千餘年。考其原因,蓋由此經五種原譯,互有詳略,出入甚巨,例如彌陀大願,在魏唐兩譯為四十八願,在漢吳兩譯為二十四願,在宋譯則為三十六願。遂使初心學者,專持一譯,難明深旨;遍讀五種,又感艱難。於是多捨此經而專攻《阿彌陀經》矣。清初彭紹升居士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誠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清彭紹升、魏承貫等大居士,均為宏揚此經,先後而有會本與節本之作。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龍舒淨土文》,四海稱譽,傳誦至今。王氏臨終,端立往生。可證居士實為我國淨宗解行俱優、殊勝希有之在家大德。王氏深慨寶典之塵封,於是乃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宋四種原譯另成一本,名為《大阿彌陀經》。王本問世,海內稱便,叢林奉為課本,流通勝於原譯。我國龍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採入王本。蓮池大師曰:「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故於所著《彌陀疏鈔》中,凡引證《無量壽經》之處,多取王文,間採原譯。又幽溪大師更有盛焉,於所撰《彌陀圓中鈔》中,專取王本經文。近代印光大師於所撰《重刻圓中鈔序》中,亦讚王本「文義詳悉,舉世流通。」
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彭紹升居士斥之為:「淩亂乖舛,不合圓旨。」今筆者仰承古德諸說,竊計王氏之失有三:一者,王氏會集,僅據四種,未及唐譯。唐譯名《無量壽如來會》,出自《大寶積經》,乃菩提流志大師所譯,多奧妙精要之文,為他譯所無。二者,去取未盡,取繁遺要,改深為淺。例如蓮池大師所責:「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故云未盡。」由上例可見,「上竟不言」即是遺要,「下曰不發」即是改深為淺。故蓮池大師與彭氏斥之也。三者,率意增文,儼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譯之義。故蓮池大師責曰:「抄前著後,未順譯法。」蓋責其抄引經文於前,復又自著文句於後。蓋是會集,必須依據原經,萬萬不可於原譯外,擅增文句。故責王氏「未順譯法」。由上可見王氏之失,非是不應會集,而在於會本之多疵也。
彭紹升居士憾於王本之失,乃取魏譯本而刪節之。是為《無量壽經》之第七種。但此僅為魏譯一種之節本,而非諸譯之會本。於是晚清魏承貫(字默深)居士,為救龍舒之失,取五種原譯,另行會集,別成一書,初仍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耕心氏改名為《摩訶阿彌陀經》。魏本文字簡潔精當,遠過王本。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盡免,故魏本亦未盡善也。
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悲智雙運,宗說俱通。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專宏持名念佛攝萬德。為宏淨宗,故願此淨宗第一之經,破塵生光;冀此無上之典,饒益當來。乃繼前賢,重行會集。屏棄萬緣,掩關三載,淨壇結界,冥心孤詣,稿經十易,方慶經成。首蒙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手持會本攝影於佛前,為作證明。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繼之專講此經於濟南,並親為科判。先舅父梅老居士在中央廣播電臺播講此經,稱之為最善之本。後復於經序中讚曰:「精當明確,鑒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艱澀沈晦,使之爽朗;繁複冗蔓,歸於簡潔;淩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於是先師會本問世以來,不脛而走。佛界尊宿多以會本文簡義豐,詞暢理圓,講說讚揚,流播中外。見者聞者,歡喜信受。持誦印行,絡繹不絕。近且蒙海外佛學界收入新印之續藏。行見大經光明,常照世間。昔賢會集之勝願,幸告圓成。《無量壽經》之善本,於茲慶現。此實為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
念祖乃具縛下凡,謬蒙先師以註解宏揚此經之大事相囑。余雖初發大心,但以障深慧淺,承此重命,實深惶懼!所幸曾參先師講席,親聞此經全部。且於廿載隨侍之中,得聆禪淨密各宗玄奧,粗曉先師會集大經之深心。六十年代初,曾試寫此經玄義之提綱一冊,呈師鑒核,幸蒙印可。但經文革浩劫,此稿已蕩然無餘。現餘年逾古稀,復多宿疾。愧深恩之未報,懼無常之將至。於是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全力注經。冀報先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
復以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真實之本際也。契理者,蓋本經乃「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並「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也。又本經稱為中本《華嚴經》,經中所詮之一切事理,即《華嚴》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華嚴》秘奧之理體,正在本經,故云契理。至於契機,則更是本經之獨勝。經中之持名法門,普被三根,齊收凡聖。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則文殊、普賢法身大士,亦均發願求生;下至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橫出三界,圓登四土,頓與觀音、勢至並肩。可見此法門之究竟方便,善應群機也。
又契機者,亦寓契合時機之義。如來垂慈,獨留此經於諸經滅盡之最後百年,正表此經能契於當前及未來之社會也。當前科學發達,人類應具之知識彌廣。社會進步,每人所肩之責任倍增。故咸應廣學多能,鞠躬盡瘁,參加建設,造福人民,實現人間淨土。晚近太虛法師提倡人間淨土,曾詳引《無量壽經》文句。蓋以此經雙照世出世間,詳示真俗二諦。夫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因持名之法,最為方便。隨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隨時可念,不勞閉關宴坐。但發廣大覺心,一向專念名號,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誤世間工作,依舊頓脫生死。既能自覺覺他,廣度眾生於未來;亦復自他俱利,造福社會於當世。是故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良以此經符合社會之實況,真俗並照,事理雙融,凡聖齊收,心佛不二,故能長存而獨留於末世;良以此經不但為淨土群經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實亦為此界他方,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菩提之法要。是故念祖感恩圖報,發無上心,敬註此經,續佛慧命。虔祈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上師本尊,金剛護法,慈恩覆護,威德冥加。翼此註釋,上契聖心,廣啟眾信,凡有見聞,同入彌陀一乘願海。
謹釋此經,依華嚴宗法及《彌陀疏鈔》例,總開十門:計為一、教起因緣。二、本經體性。三、一經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攝。七、部類差別。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十、正釋經義。
前九門總論全經綱宗部類,此與天臺宗之五重玄義,大同小異。雖詳略取捨稍別,總之,皆將一經綱要,綜論於前,發揮明了,使讀者先識總體,後研經文,綱舉目張,易於領會。此亦類似近代書籍中以概論為首也。今則名為概要,是為貳。(最後之一門,方依經章次註釋經文,是為三。)
一、教起因緣
教起因緣者,明大教所以興起之因緣。初明大教與淨土法門之興起。次則詳述本經興起之因緣。
夫一切法,不離因緣,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華嚴性起品》:「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祗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夫《華嚴經》乃世尊最初所創言,《法華經》乃末後之垂教,自始至終,唯為此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即阿彌陀經唐譯本)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可見淨土法門之興起,正同於《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何以故?如《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淨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下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
甲 稱性極談,如來正說
《華嚴》《法華》均圓頓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蕅益大師讚本經云:「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是故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也。又日道隱於所著《無量壽經甄解》中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祗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華嚴》經末,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其明證。聖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圓頓,本無高下。唯以眾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饑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經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勢至圓通章》曰「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即凡夫心,開佛知見。至於根器淺者,但能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乃至十念,臨命終時,蒙佛攝受,便生極樂。花開見佛,悟入無生。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又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又乃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脫,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
乙 三根普被,聖凡齊收
夫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世尊故說八萬四千法門廣應群機。《華嚴》圓教專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連,於佛聲聞弟子中均稱第一,但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況是下於此者,故云下根絕分。至於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唯本經之持名念佛法門,聖凡齊收,利鈍悉被。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普賢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又如本經云:「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徹下,則《觀經》中,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能愈萬病。故本經云:「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儕凡夫。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沈迷眾生。此大火聚,彼清涼池,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上悟,由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契無生。頓悟此心,本來平等。唐海東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丙 他力妙法,善護行人
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例如《楞嚴》中廣明行人於禪觀中之五十種陰魔干擾。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故該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是故其餘諸法,名難行道。
但念佛法門,同於密法,是他力門,屬於果教。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如《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故《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由上可見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於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他力而顯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是故《彌陀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丁 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夫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安能期之於具縛凡夫。是以善導大師《四帖疏》曰:「今此觀門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能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似無術通人,居空安立舍也。」蓋以眾生妄心,念念相續,如急流水,從未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實大謬誤。於是大悲慈父,興無緣之慈,垂茲奇妙方便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夫眾生之生滅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須位登別教地上之菩薩,方能契入,於無住時即生心,於生心時即無住。其餘地前諸賢,仍是打成兩截,一時生心,另一時無住,可見凡夫絕分。今此淨土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故《疏鈔》曰:「越三祗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其他法門乃正入無生,故為難行道。今此淨業,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念佛法門乃修行之徑路,而持名一法又為四種念佛中之徑路。故稱為徑中之徑。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日本淨宗大德推重此經,過於我國。日《黑谷大經釋》云:「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是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戊 大聖垂慈,特留此經
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情景。此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既如營養豐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體力,復如殊效神驗之靈藥,能愈不治之沈屙。廣療眾病,普施饒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議」也。至於末世,濁惡彌深,眾根愈劣,人壽十歲,垢重障深。於茲惡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際,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難報。
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經正體。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相而無相,名為實相。無相者,離一切虛妄之相。無相即離相。又實相無不相,非頑空與斷滅。非如龜毛兔角,一切虛無。《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謂即相離相,離盡虛妄之相,即見實相。故云即見如來。此指法身如來也。法身如來離一切相,故云實相無相。但非無法身,故云實相無不相。生滅之法,全屬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諸生滅法是差別相,但差別之中,有個無差別的。不生不滅,無有差別,即是平等相。故云實相乃平等一相也。
實相義深,若明實相,即為悟大乘理。茲以喻明:譬如以金製作塔、像、瓶、碗、釧、環,各顯差別之相。倘將眾器,重入冶爐,復化為金,原有諸相,盡皆消滅,但各器本體之金,仍舊如是。可見各器差別之相,有生有滅,皆屬虛妄,但各器本體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以上以金喻真實平等之實相,以金器喻種種差別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釧、環等虛妄差別之相,即見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以喻離一切法虛妄之相,即見實相。離虛妄差別之相,故云無相。於虛妄差別諸相之中,有真實平等之本體。故云無不相。當相離相,相而無相,乃顯實相。
但實相離言說,正如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故實非任何世間譬喻所能深明。於上喻中,若誤認為實有一具體之金相可得,則仍在相中,而非無相之實相矣。故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又《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經中所云幻滅後之覺心,與垢盡後之明現,均指離妄所顯平等一味之實相也。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眾生之見,皆妄見也。真者,佛知見也。
又《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註:如上喻中諸器皆不離金。)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可見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強名為自性。二祖覓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無。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亦不能執為有。蓋離四句,絕百非,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靈明洞徹,湛寂常恒」;「孤明歷歷」;「炳赫虛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故蓮池大師讚曰:「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實相之旨,如上粗明。至於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下申其說。世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靈明洞徹,湛寂常恒。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極樂國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淨則佛土淨,土淨即我心淨。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經所詮,直顯本心,全彰自性。當相即道,無非實相。如《彌陀要解》云:「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見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故云以實相為體性也。
又本經《德遵普賢品》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品》云:「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積功累德品》云:「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也。極樂妙土乃「真實智慧」之所莊嚴成就者也。彌陀世尊攝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依正,淨土法門,舉體是真實之際,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性也。
經之所崇向者,名之為宗。宗者要也。全經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徑也。故知宗者,為全經之綱領。綱舉目張,領提衣順,是故於辨體後,首應明宗。體是理,宗是行。體者,乃宗所依之體。宗者,即是顯體之宗。二者互相表裏。宗是會體之要行,故應崇向。《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又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識所歸趣之處。」可知,趣者,歸趣也。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魏譯《無量壽經》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彌陀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海東元曉師《宗要》云:「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善導師云:「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念佛為宗,往生為體(即趣)。一經所尊專在念佛,故以念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即趣)。」
淨宗稱《無量壽經》為大經,《阿彌陀經》為小經。蓋此二經僅有詳略之別。故蓮池《疏鈔》稱大經為大本,小經為小本,良以二者實同一經也。《阿彌陀經》之宗趣,亦有多說。茲擇其精要者,如《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致。」《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宗。」
綜上大小二本,中外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本。於是廣參諸家之說,據本經之文,標明本經宗趣曰: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甲 首明宗
經中《三輩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又彌陀第十九願曰:「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第十八願曰:「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見第十九願重在發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願重在至心信樂,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備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經所崇,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又《安樂集》曰:「依天親《淨土論》(即《往生論》)云,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國土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菩提心有二:(1)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2)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即不排除之意。撥者排也,無者除也。故上句之意為: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又《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曰:「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迥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發此三心,亦即發菩提心也。又密宗最重發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又《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又諸經之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發心之要,不言可喻。
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因。我國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兩者相左。蓮池大師《疏鈔》中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今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之宗。正是雙取兩家,復又攝歸名號,正與蓮池大師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則為徹悟禪師之教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約之則為蕅益大師所倡之「信願持名」。《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並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又「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可見「信願持名」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師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大小兩本,宗旨應同。故今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師之垂教也。
「一向專念」者,「一向」二字有數義:(1)朝向一方前進;(2)偏向一邊;(3)一味;(4)總是;(5)一段時間。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一向專念」,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經中上輩、中輩及下輩往生之人,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蓋以果覺因心,究竟方便,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又「一向專念」者,古云:「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者,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此乃其上者也。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則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專念」。更下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行者應知,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也。而其關鍵實在最後。如上說惡逆之人,十聲念佛,第一聲是初念,第十聲則命終,亦是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故合一向專念之旨。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
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彌陀要解》云:「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皆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由上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起心念佛,是為始覺。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故云持名即是始覺合本。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
又據密典,六字洪名中一個阿字,功德已是無量。日興教大師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又「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毗盧舍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又「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經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眾罪冰消。唱聲見字,萬德雲集。淺觀但信,直遊淨土。深修圓智,現證佛道。」阿字功德如是,故佛號之功德可知矣。且此一句佛號,下手最易,無分男女老少,不論智愚閑忙,人人能念,個個可行。名召萬德,妙感難思。從有念巧入無念,即凡心頓顯果德。如《疏鈔》云:「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祗於一念。」極圓極頓,至簡至易。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為本經之綱宗,實亦為一大藏教之指歸也。
乙 次明趣
夫宗之所歸者名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所歸,在於往生極樂淨土,證三不退。故本經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夫淨土有四土:(1)凡聖同居土。(2)方便有餘土。(3)實報莊嚴土。(4)常寂光土。以下略明四土往生之相。
(1)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是同居淨土。我等所在之娑婆世界,亦是凡聖同居土,此土亦有凡有聖,如文殊常現五台,諸阿羅漢常往天目或雁蕩。是皆此土之聖也。但我等所居之同居土是同居穢土,故雖同名同居,而實有不同也。如《要解》謂此之同居曰:「由實聖(指小乘初二三果)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權示現之菩薩)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指涅槃),權聖機盡(指度生之緣已了),便升沈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按《要解》義,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1)暫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證阿羅漢便入寂滅。大權菩薩,度生機盡便不復示現,故與此土凡夫只是暫時同居,非究竟也。在彼淨同居土,則可與諸大菩薩俱會一處,直至成佛。(2)難遇。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但不易見聞親近。而在極樂則皆如師如友,朝夕同聚也。(3)希少。聖者如珍如瑞,希有難逢。而極樂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4)所作不同。在此土,聖者咸遊聖域,而眾生輪迴六道,升沈無定。凡聖雖同居此土,而其所作與成就,則迥然不同。在極樂則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故知同居淨土之同居,勝於此間無量億倍也。
又此土之凡,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而彼土同居則「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得往生者,不復更入三惡道,永離惡趣。不似此間眾生,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輾轉惡道,苦趣時長也。
更有進者。如《要解》云:「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蓋以同居土之凡夫,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得漏盡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餘土。此名豎出三界,其事甚難也。今此往生法門,乃捨同居穢,而生同居淨。得生極樂,即斷生死。故名橫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斷此見思二惑,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便蒙佛願冥加,決得往生淨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又帶業往生,仍屬凡夫,但無退轉,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也。
(二)方便有餘土。若人念佛功深,以離雜亂之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
(三)實報莊嚴土。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嗔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實報莊嚴土乃法身大士之所遊居。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現。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於微塵裏,轉大法輪。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圓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屬此土,位位皆分證常寂光土。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顯涅槃三德如來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覺大士破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凡夫帶業往生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圓生四土。
又此土修行難,退緣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極樂成佛易,無退轉故。經中《往生正因品》云:「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極樂勝於十方者,首在帶業凡夫,一生彼國,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義:(1)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2)行不退。除見思惑,伏斷塵沙,恒度眾生,不墮小乘地。(3)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果海。以上三種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須斷見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見地,別教初住,圓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薩,別教十向,圓教十信,名行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淨土法門,橫生圓超,不可思議。凡往生者,不再墮凡地,是證位不退。極樂國土,唯一佛乘,故不墮於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圓修圓證。於此土中,必破無明,顯佛性,而證念不退。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如《要解》云:「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又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一、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三、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五、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
慨夫,聖德難思,佛恩難報。彌陀悲心至極,聖智無倫,從而流現此凡夫易生之同居淨土,行人不須斷惑消業,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橫出三界,永離諸苦,位登不退,一生補佛。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是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讚者也。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是為本經之趣。
如《大毗盧遮那經》云:「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大智之顯現,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
如《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垢,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又「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以上釋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門,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顯示無餘。
據上經中釋尊勸父王念佛,謂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種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種:(1)持名念佛。(2)觀像念怫。(3)觀想念佛。(4)實相念佛。
(1)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餘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豎出則難,故稱難行道。但念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稱易行道。喻為徑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2)觀像念佛。以陳供聖像,注目觀視。但像在可修,離像則難。淨因易斷,相續甚艱。故云:「像去還無,因成間斷。」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隨時隨地可修也。(3)觀想念佛。即《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但凡夫之心散亂浮動,鮮有靜定之時,難入微妙之觀。故云:「境細心粗,妙觀難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問上智下愚,無論苦樂忙閑,人人能念,個個可行也。(4)實相念佛。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眾生未出輪迴,生滅之心,念念相續。如《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又:「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譬如太末蟲處處能棲,而不能棲於火焰。喻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是以實相之佛,圓覺之性,雖然眾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滅,而不能觀。故《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而四種念佛中,持名念佛,更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
又四種念佛,難易懸殊。深淺似異,實則事理不二,淺深相即。若是圓人看來,稱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異於念佛實相。《彌陀疏鈔》云:「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反』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又《圓中鈔》曰:「四明云:『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極真故。』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名,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罪性本空,虛而不實者既銷,則稱名功德,福等虛空者自生。」據上鈔義,一稱名號,功德尚然,況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純熟,萬緣齊放,能所頓空,即是無住。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此本眾生行不到處,茲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謂「聲字皆實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實相。持名念佛,無異實相念佛。
又本經大小二本,秦譯小本有「一心不亂」之文,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兩者相較,則本經所宗更為明確,更契眾生根機,彌顯慈尊恩德無極。《彌陀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蓋謂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淨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實為聖賢之行境,而非蕓蕓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則此持名方便法門,亦將是難行道矣。又《大經合贊》云:「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綜上兩說,故知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全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之本心,彌陀無盡大悲之勝願,方便至極之大慈,力用難思之果德,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下至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難思,如是方稱如來本懷,才是究竟方便。
前明本經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今當更明,萬類之內,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誰是當機。
夫根器有「是器」與「非器」之別,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器。《疏鈔》云:「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行謂:從願起行,一向專念,無有間斷。以上三事,號為資糧,賢糧欠缺,便難前進。信願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疏鈔》復云:「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
論「機」,則有「當機」與「不當機」之別。三根之中,誰最當機,古說不一,今當明究。蓋以世尊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應病與藥。一般而論,則大乘經典,菩薩眾當機,小乘典籍,二乘當機。唯此淨土,奇特殊妙,獨標一格。古有諸說,下標三例:
甲、上輩往生,唯是菩薩。
本經明三輩往生,每輩再分三品,則同於《觀經》中之九品。唐善導大師以前之古德諸師,謂往生極樂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上下品是大乘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中品上生是小乘三果。若如是解,則九品之中,上品唯是菩薩聖眾所生,中上品是小聖所生,從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絕分。
乙、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善導大師於所著《觀經四帖疏》破前說曰:「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意謂佛說《觀經》中之九品往生,只為沈溺之眾生,而非專為菩薩與阿羅漢也。又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義,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復云:「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又於《行卷偈》前,開示大無量壽經之機曰:「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大師之說,上契聖心,下洽群機,實大有功於淨土,故中日諸師多宗此說。如日《合贊》云:「第十八願,十方眾生,三輩眾生,皆是具縛凡夫,是其機也。」後復云:「如元曉云:『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此說之要妙,在於直顯如來度生無盡之悲願,掃盡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發心念佛。乘佛願力,悉得往生也。
丙、專接上根,傍及中下。
此說從文字表面上,似同於甲而反於乙,實則與乙同,主我輩凡夫均可直登九品。故與甲根本相違也。但此謂專接上根者,蓋恐世間淺見之士,每謂淨宗乃齋公齋婆之行,而鄙視之。故作是說,以濟之也。如《彌陀疏鈔》曰:「又《起信因緣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又《彌陀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蓋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馬鳴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當,徹底擔荷也。馬鳴大士,東天竺人,傳佛心印,為禪宗十二祖,中興大乘,造《大乘起信論》。論末勸導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龍樹大士,南天竺人,為禪宗十四祖。開鐵塔,親覲金剛薩埵,復為密教之祖。入龍宮,取《華嚴經》又為華嚴宗祖。復以廣造眾論,力宏淨土,《楞伽經》懸記云,登歡喜地,往生淨土,故又為淨宗之祖。我國稱大士為八宗之祖,因天臺、南山、法相、三論諸宗,亦皆崇為其宗之祖也。智者大師誦《法華》,身心豁然,得入法華三昧,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後住天臺山創天臺宗,臨終右脅西向,稱念彌陀觀音而寂。永明大師於天臺韶國師發明心要,乃法眼宗嫡孫。後專志淨宗,日誦洪名十萬聲,兼行日課一百零八事。蒙觀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湧現,著《宗鏡錄》一百卷,及《心賦註》、《萬善同歸集》等,蔚為法炬,光照萬世。七十二歲焚香別眾,坐脫西歸。以上四德,咸為肉身大士,法門龍象。《要解》謂唯如是之人,始能徹底承當淨土法門。近世學人焉得以世俗之見,而鄙視淨土耶?
又《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又本經《菩薩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又《受菩提記品》曰:「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彌陀疏鈔》云:「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可見淨土法門正契菩薩之機。
由上可見,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是法無上深妙,廣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淺遊海濱,亦即身在大海,並得海水浴之樂。若欲深窮其底,則唯賴上根利智之士,若潛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廣之無量。故云專接上根,傍及中下。
以上乙丙兩說。文異旨同。恰似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現相有差,本體是一。總之,只是這個廬山。故兩說文字雖異,但悉皆闡明兩土導師悲智無量,福慧雙圓。言專接上根者,正顯如來之大智大慧。蓋此淨土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彌陀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超情離見,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語言文字之所能及。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故云「專接上根」。同時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故此甚深之法,復又「傍及中下」也。
至於謂此為專接凡夫者,蓋顯如來之大慈大悲。世尊憫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發無上宏深大願,故號願王。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文曰:「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蓋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沈淪苦海,頭出頭沒,若無此十念必生之大願,眾生何由得出輪迴?故為多障眾生,特垂方便,開此易行之法,甚至於經滅時獨留此經,以作舟航,故云「專為凡夫」也。
又密典《毗盧遮那經》云:「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蓋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來果覺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乎!例如彩色電視機、答錄機、電子電腦,必須安全易用,雖於科技無知之人,一按電鈕,便能享受此最現代之科學成果。人必因其安全易用,而讚其科技之先進。依同理,又焉能因持名之易行,而輕此法門乎?
故知上之兩說,各有所重,乙則讚淨法之普被,首在著眼於凡夫。丙則顯持名之深妙,徹底承擔唯上根。故應會通,莫死句下。
蓋此法門巧被諸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聖凡齊收,利鈍悉被。《彌陀疏鈔》謂此法門為「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並云:「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是以《華嚴》如盲,螢光增結。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癒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至於當世,若問何人正是當機?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宿根利鈍,善惡差別,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因信發願,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是之人,正是當機。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於此了知,則有助於理解全經。夫一代聖教之判分,諸家有異,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時、二教與四教、五教。凡釋經者,須先判明。今本經三藏中屬經藏。二藏中屬菩薩藏。五時中主要屬方等時。二教中屬頓教。四教五教中屬圓教。
甲 三藏。
藏者,《大乘義章》云:「包含蘊積名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一經藏,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二律藏,梵語毗奈耶,此云調伏。三論藏,梵語阿毗達磨,此云對治。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重在「定」。
乙 二藏。
《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即聲聞藏與菩薩藏也。聖教雖眾,不出此二。(緣覺攝歸聲聞,故止二藏)《淨影疏》云:「龍樹云:『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今本經中,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丙 五時。
天臺大師,依《涅槃經》判如來一代之教為五時。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日華嚴時。第二,次十二年於鹿野苑等說小乘《四阿含經》,曰阿含時。第三,於此後八年之中,說《維摩》、《大集》、《楞嚴》並此經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廣(方也)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也)被眾機,故名方等時。第四,又於後二十二年,說《大般若》諸經,名般若時。第五,最後以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九界三乘,悉蒙授記,無論小大,皆令作佛,此時名曰法華涅槃時。說本經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丁 判教。
(一)四教與五教。古今諸師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臺所立之四教,與賢首宗之五教。天臺四教曰藏通別圓。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謂大乘中通說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別教,謂大乘經中所說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等是也。賢首宗判教云:「聖教萬差,要唯有五:(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終教。(4)頓教。(5)圓教。」(1)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未盡法源故。(2)大乘始教,未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義,不許定性闡提成佛,未盡大乘極則之談,故名為始。(3)終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闡提,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曰終。(4)頓教,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為頓。如《思益經》云:「得說法正性者,不從一地生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第。」(5)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交參,無盡無盡。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一切位,圓成正覺。
(二)二教。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天臺賢首兩家,亦皆以漸頓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云:「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為頓。」我國隋代慧遠師(即淨影)判本經曰:「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故知,本經在頓漸二教中,為頓教所攝。
以上乃就頓漸二教而判。若依賢首小始終頓圓五教以判本經教相,古今中外淨宗諸大德,雖因機緣不同,而稍異其辭,而其實旨,莫不以本經不但實屬圓頓教,且為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也。
清代彭二林(際清)居士於《起信論》中判本經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日釋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直判本經為「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彼士大德,多同此說。《大經釋》曰:「天臺、真言雖皆名頓教。然彼許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又日溪師云:「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蓋指其他聖教,雖具圓融之理,但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無由躡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雖圓頓,但以行人機淺,頓法成漸,圓法成偏。但淨宗則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實之利,不勞斷惑,直出三界,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又《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指阿鞞跋致,義為不退)……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可見鈔意亦與上引日德之說吻同,且所謂「無上醍醐」,自然應是契理契機最極圓頓之聖教也。是以日《禿鈔》云:就頓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難行聖道之實教,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之教也。二易行淨土本願之教,《大無量壽經》等也。二超者,一豎超,二橫超。《甄解》釋云:「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判本經為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如《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彌陀要解》云:「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餘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要解》復云:「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指《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緒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夫《法華》者,乃天臺宗崇為純圓獨妙者也。《華嚴》乃賢首宗尊為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今蕅益大師指出,天臺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可見此經正是全圓。又為法華之髓,復是純圓。故云此經正是圓中之圓,此與日本諸大德之判教,異口同聲,正如宗門所謂,一鼻孔通氣者也。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要解》之判此經如佛親判也。
又《疏鈔》云:「依賢首判教五分。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圓全攝此,此分攝圓。」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故蓮池大師判小本為分圓。故列舉大小二本中事事無礙法界十例,以證《阿彌陀經》分屬圓教。
可見蓮池大師亦判《阿彌陀經》為圓頓之教,此則中日諸大德之所同也。所異者,或崇之為圓中之圓,或謙之為分屬於圓。此蓋機緣之異,而善巧不同耳。蓮池本懷與善導、蕅益暨日本諸大德何嘗稍異。蓋《疏鈔》之作,正當狂禪風靡之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所謂大權菩薩,曲被當機。應病與藥,時節因緣應爾也。」
至於蓮池大師於《疏鈔》中,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實寓深意,足證苦心。蓋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所專有。故知大師於本經中廣作徵引,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茲步大師遺蹤,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玄義。華嚴宗立十玄門示此法界之無礙。名為玄門者,以通此則可入華嚴圓教之玄海,故曰玄門。今依《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則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1)同時具足相應門。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為此門之玄義。今此經中,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隨眾生意。」眾生所欲水之冷暖、緩急、深淺,各各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時同處滿足一切眾生心意。水是一法,眾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時相應於一一眾生之意,此正是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也。何況此水復能同時「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乃至)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只是一水,但能於同時同處滿一切聞者之願,各各聞其願聞之法,且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可見華嚴十玄之總門,已舉體顯示於本經矣。
(2)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十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十里之影喻廣也。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是為廣。一剎之相不壞,是為狹。力用無限之廣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各自在,故名廣狹自在無礙。又「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
(3)一多相容不同門。《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華嚴盧舍那佛品》云:「以一佛國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應爾。」一土滿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義也。本相不壞,不同之義也。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云:「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彼國萬物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以無量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方,復明一法遍於多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4)諸法相即自在門。上顯相容,此表相即。晉譯《華嚴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又《大疏》云:「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至於本經《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與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也。又經中《歌歎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為本經中顯現之第四玄門。
(5)隱密顯了俱成門。《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蓋指隱處具顯,顯處具隱也。本經《禮佛現光品》云:「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沈沒不現。滉漾浩汗,(汗者廣大無際之貌。《文選·郭璞賦》有汗汗之辭。)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即表一切法即於佛光之一法。則一法(佛光)顯而一切法(此土萬物,聖賢光明)俱隱。是為隱顯俱成第五玄門之相。
(6)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普賢行願品》云:「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正顯此義。今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旃檀,優缽羅華,其香普薰無量世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樂有情。」又《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夫一光者,乃蓮光中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是表至極微細也。而一光中含攝三十六百千億佛已表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也。
(7)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故假因陀羅網為喻,以明此義。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所懸之珠網。網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現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現。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復現於其餘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現。如是千珠重重映現,無有窮盡,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大疏》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云:「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上第六門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門,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後之經文,則可廣顯重重無盡之相即相入之妙義。一阿彌陀佛國中,有無數寶蓮華。一一華中放難數光,一一光中有難數佛。一一佛放光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如是則極樂國中,有無數蓮,蓮放光,光現佛,佛現國土,土中又有無數蓮,蓮復放光現佛。每一蓮華喻一帝珠,如是蓮華周遍佛國。可見本經正顯《華嚴》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玄門。
(8)托事顯法生解門。由上之重重無盡,故塵塵法法皆是事事無礙法界。故可任就一塵一事,顯此法界全體。如《大疏》云:「立像豎臂,觸目皆道。」經中《菩提道場品》曰:「又其道場,有菩提樹。……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一見彼樹,可證無生,是正為「托事顯法生解」之玄旨。華果樹木,皆作佛事,亦復如是。
(9)十世隔法異成門。此門表延促無礙。以上八門橫示圓融之相。此是豎示。十世者,過現未三世,每世又各有過現未三世,於是成為九世。九世互入,為一總世。總世與前九相合,而為十世。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是曰隔法異成。(別異之法俱時成就,謂之異成。)晉譯《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又《普賢行願品》曰:「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皆顯延促同時、三際一如之義。故《大疏》曰:「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本經之中,亦多顯此。如《大教緣起品》云:「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德遵普賢品》云:「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又《歌歎佛德品》云:「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同顯此第九玄門。
(10)主伴圓明具德門。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法法交徹;故隨舉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緣起。亦即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即餘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圓滿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今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十念必生願」為大願之本。專重持名念佛,名具萬德,此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舉體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之義。經中《三輩往生品》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又大願中有聞名得福願。十方眾生以聞名故,「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又有聞名得忍願,他方菩薩以聞名故,應時可獲一二三忍,證不退轉。可證彌陀名號,妙德難思。如東密《阿字觀》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羅尼與一切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無量無邊,是即圓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波揚無量微妙音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又「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又《寶香普熏願》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
《華嚴玄談》謂諸法何故事事無礙?從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唯自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華嚴金獅子章》云:「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回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轉善成門。」唯心善成門,即主伴圓明具德門。
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故知極樂依正清淨莊嚴,皆真實慧之所流現。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知妙土莊嚴即是清淨法身,無二無別。經中《壽樂無極品》云:「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經云一旦開明,其所開明者,當人之自心也。七寶與萬物,佛之國土也。由自一心,而現妙土,由心回轉,以成世界,是故事事無礙,圓明具德。故經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故知所顯現者,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無非真如、實相,亦即一一無非自心。是故超情離見,圓具十玄也。《華嚴》之獨勝,端在十玄。今本經亦具,足證本經不異《華嚴》。《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淨宗,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又據《要解》判小本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且極樂不離華藏世界,彌陀即是毗盧遮那,故判本經為圓教,誰曰不宜。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別相。若是圓人則法法俱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則是差別中之平等相。
為深究本經,應知同部同類之經論,傍及帶說淨土之典籍,以便參研。
甲 同部。
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本經吳譯本,曾亦名《阿彌陀經》,與秦羅什所譯之小本同名。故世稱本經為大本,秦譯之《阿彌陀經》為小本。《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現小本彌陀,共有三種。
1、《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3、《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集本》 現代菩薩戒居士夏蓮居會集。
秦唐兩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先師會集兩譯,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二十一字。按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二十一字。宋代元照師,載入《靈芝疏》。明蘧庵師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師於《圓中鈔》大聲疾呼:「今傳(指秦譯本)訛說,凡讀習者,應依古本,而增正之。」會本依先德意,補入此二十一字。於是會本,既備兩譯之長,復補秦譯之佚。聖意備顯,易啟正解。於是秦譯原文應是「一心不亂專持名號」(此八字應一氣讀下)。正同於唐譯之「繫念不亂」,亦復與本經之「一向專念」同旨。彌顯持名妙法,從果起修,果覺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議。《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可見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決可往生彼國凡聖同居土。實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亂或理一心不亂。持名法門妙用,和盤托出。足證會本實大有功於聖教也。
乙 同類。
凡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為疏。
1、《佛說觀無量壽經》 是經與以上大小二本,合稱淨土三經。乃淨宗基本經典,具談十六妙門,勸導觀想念佛與持名念佛。
2、《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勸導持名兼主持咒。
3、《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4、《後出阿彌陀佛偈經》 始終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與本經漢吳兩譯中彌陀二十四願相同。
5、《首楞嚴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勸導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6、《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懺譯。另《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乃此經之異譯。經主九十日為一期,不坐不臥,修佛立三昧,天臺稱之為常行三昧,唱名觀念阿彌陀佛。
7、《往生論》 天親菩薩造。倡五念法門,求生淨土。(淨土宗三經一論,即此論。)
8、《往生論註》 北魏曇鸞大師造淨宗古佚書之一。
9、《遊心安樂集》 唐道綽大師造淨宗古佚書之一。
丙 帶說淨土經論。
復有諸經論,雖不專論淨土,但亦帶攝稱讚極樂,勸導往生。其中昭著者:如1.《法華經》。2.《悲華經》。3.《隨願往生經》。4.《文殊說般若經》。5.《目蓮所問經》。6.《十往生經》。7.《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8.《文殊發願經》(文殊發願求生極樂)。9.《入楞伽經》(佛記龍樹,生極樂國。)10.《毗婆沙論》(龍樹大士造)。11.《大智度論》(同上)。12.《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等等。
淨土經論約百數十部。以上就本經部類,與帶說淨宗經論略舉其要。至於密部有關淨宗之典籍,為數尚多,均未列入。
「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釋」指本經諸本之註釋。
甲 本經譯本
本經乃「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見梅光羲居士本經序)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月氏沙門支婁迦懺譯於洛陽。(以下簡稱《漢譯》)。
二、《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以下簡稱《吳譯》)。
三、《無量壽經》 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以下簡稱《魏譯》)。
四、《無量壽如來會》 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此本出《寶積經》。(以下簡稱 《唐譯》)。
五、《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宋西域沙門法賢譯。(以下簡稱《宋譯》)至於佚失之七種,據《開元釋教錄》計為:
1、《無量壽經》二卷 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2、《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 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
3、《無量壽經》二卷 晉沙門竺曇摩羅多(晉言,法護。)譯。
4、《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 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
5、《新無量壽經》二卷 東晉迦羅衛羅國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譯於道場寺。
6、《新無量壽經》二卷 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
7、《新無量壽涇》二卷 宋罽寶國沙門曇摩羅蜜多(宋言,法秀。)譯。
以上闕失者七。連前存世者五,世稱十二代譯。實則八代十二譯:計漢二、吳一、曹魏二、西晉一、東晉二、劉宋二、唐一、趙宋一。蓋譯時,分在八代,譯本則為十二種也。《甄解》云:「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會疏》云:「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兩疏同一卓見。
存世五種,差異較著。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今經五譯,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現世流傳,魏譯較廣。《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
諸譯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1.譯手巧拙不同……2.梵本傳寫不同……3.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者所據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也。
沈氏復明梵本易誤之因曰:「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又日《甄解》云:「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伊云:「異譯文句,與今經(指魏譯本)稍差異者不少。思夫,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以上諸德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也。
沈氏又云:「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也。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又一梵本也。漢吳二譯,文辭拙澀,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也。」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莢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莢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只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只因譯者意樂不同,實未能服人。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也。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不但詳略不同。且義理之深廣亦異。故不應是譯人意樂不同也。
例如彌陀大願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必生」之願,正是彌陀大願之髓。此願見於魏唐兩譯,而漢吳兩譯之願文中無之。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只是譯筆開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
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反而無之。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何以廿四願中有之,四十八願之本竟然無之。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正如沈善登氏所說,本經蒙世尊多度宣說,又因梵莢易脫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
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是以從宋至今,王龍舒、彭二林、魏默深與先師夏蓮居諸居土,先後均曾校會本經也。
乙 四種會校之本
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至於五惡五痛五燒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於唐宋兩譯則不具。魏譯較備,為諸譯冠。但於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兩願,亦未明具。故宋龍舒王日休論諸譯云:「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郁而不章,餘深惜之。」於是乃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敘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是即本經會集本之始也。
校會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
一、《大阿彌陀經》 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
二、《無量壽經》 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
三、《摩訶阿彌陀經》 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福居士校訂,並改今名)
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現代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
於是本經乃有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共有九種。
五譯之中《魏譯》流傳獨廣,王本一出取而代之。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清末印光法師亦稱王本為「文義詳悉,舉世流通。」由上可見王本在我國之流通,遠過《魏譯》。
王本雖甚流通,並收入龍藏與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則有得有失。例如《疏鈔》云:「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蓮池大師所論精要,正中要害。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是正蓮池大師所指,不由梵本,未順譯法之深病。若據梵本重譯,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經義。今乃會集,焉能不取原語,而任意行文,是乃萬萬不可也。至於三輩發心亦然,擅改《魏譯》,又復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難掩之疵也。
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名紹升)亦於王本義有未安。於所著《無量壽經起信論》中論王本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云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後則失往生之正智。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校正。彭氏鑒於王本之失,乃專就《魏譯》去其繁複,並按雲棲本,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是為第七本。(王本為第六本)但此本只是《魏譯》之節校本,而非諸譯之會集本。兩本相較,則彭本優於《魏譯》,近代丁福保居士,作《無量壽經箋註》,所註者即彭本。惜彭本只是節校本,未能救王氏會本之病,故仍不能稱為善本。
清咸豐中,邵陽魏承貫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魏氏之本,集五種原譯,是為「五會本」之始。王氏只是「四會本」,所會未及《唐譯》。)同治中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曾親記云:「近世邵陽魏居士復本雲棲大師之說,遍考諸譯,別為一書。包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王氏復博考眾本,手自校準,並定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是為本經之第八本。
魏氏發心廣大,復精於文字,為救王龍舒居士杜撰經文之失,備取五譯,會成一經,力求句句有來歷,期成善本。所願極勝,所成亦偉。其所會集遠超王本。王蔭福居士讚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但所憾者,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茲舉其熒熒大者如下:
1、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此中「無有胎生」四字,諸譯皆無。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魏譯》云:「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唐宋兩譯同之,而魏氏竟謂無有胎生。此實為難掩之疵也。
2、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欲火燒,嗔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魏居士原願「無一字不有來歷」。惜未能貫徹初衷。上之一段,於諸譯中,並無來歷。
3、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其中「依寶樹而住」之語亦各譯所無。
4、會本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亦各譯所無。
由上可見,魏氏之本與前諸本相較,雖後後勝於前前,惜仍未能盡免率增乖舛之過。但此巨失,勢在必救。以免後世因襲,甚至篡改經文。故須防微杜漸,絕此罪源。並為大經,早得善本。是以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
先師夏老居士,未冠學儒,先程朱而後陸王,甫壯入佛,攝禪密而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專功久修,教眼圓明。於壬申(一九三二年)之歲,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夏老之皈依師),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先舅父梅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臺,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並親為科判。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卿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其他發心宏揚,專志持誦者,不可勝數。印行流通,相繼不絕。是以先舅父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精當明確,鑒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並將本經採入新印之續藏。大經塵封千載,今始得善本,先賢會經之願乃圓。大經放光,眾生有幸。本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為大經之第九本。
丙 本經註釋
五譯之中,魏譯較備。故大經註疏,集於《魏譯》。我國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註。至於註大本者僅隋淨影,唐嘉祥兩家。
(1)《無量壽經義疏》六卷 隋京師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世稱淨影疏。
(2)《無量壽經義疏》(與上同名) 唐嘉祥寺吉藏撰。世稱嘉祥疏。
又新羅國(今朝鮮)有憬興、元曉兩家,所註亦在我國流通:
(1)《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 新羅國沙門憬興著。世稱憬興疏。
(2)《無量壽經宗要》一卷 新羅國黃龍寺沙門元曉撰。曾入唐遊學,還後,化振海東。其疏曰海東疏。
(3)《遊心安樂道》一卷 亦元曉師撰,乃淨宗古佚十書之一。
大經光明,照耀日本,註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已二十餘種,計為:
(1)《無量壽佛贊鈔》一卷,興福寺善珠作。(2)《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最澄集。(3)《無量壽經私記》一卷,智景作。(4)《無量壽經義苑》七卷,紀州總持寺南楚作。(5)《無量壽經略箋》八卷,享保五年洛東禪林寺院溪作。(6)《無量壽經鈔》七卷,望西樓了惠作。(7)《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廿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西譽作。(8)《無量壽經見聞》七卷,良榮作。(9)《無量壽經科玄概》一卷,小倉西吟作。(10)《無量壽經會疏》十卷,越前勝授寺峻諦作。(11)《無量壽經開義》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12)《無量壽經貫思義》三卷,薏州理圓作。(13)《無量壽經顯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無涯作。(14)《無量壽經要解》三卷,法霖作。(15)《無量壽經講錄》十卷,紀州磯肋安樂寺南麟作。(16)《無量壽經梵響記》六卷,靈鳳作。(17)《無量壽經眼髓》十一卷,攝州定專坊月溪作。(18)《無量壽經義記》五卷,界華藏庵惠然作。(19)《無量壽經海渧記》廿卷科二卷,攝州小曾彌憲榮泰岩作。(20)《無量壽經永安錄》十三卷,薏報導坊慧雲作。(21)《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道隱作。(22)《無量壽經合贊》四卷,觀徹作。其中第六、第十、第廿一、第廿二諸著,本書引證甚多。
又註釋大經校會本者,共三種:
(1)《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初彭際清作。
(2)《無量壽經箋註》,清末丁福保作。
以上兩種所註者,皆為彭氏之節校本(即大經第七種)。
(3)《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清光緒正定王耕心作。所註為大經第八種魏承貫氏會本。
又清末沈善登居士著有《報恩論》三卷,中有《淨土法門綱宗》、《無量壽經綱宗》、《往生正因論》等。
經 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
《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
《無量壽如來會》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法賢譯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法名慈濟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臺家注經,先釋經名。
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王氏會本名為《大阿彌陀經》以別於原譯與小本。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彭氏節本與魏氏會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名,混同易誤。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摩訶二字亦復無據。
考從漢迄宋十二譯中,以無量壽為名者十,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二,以正覺為名者一。最初漢代一譯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最後宋代一譯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今此會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為首,去其重覆之經字,下從《漢譯》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去其重覆之「無量」二字,於是經題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自然佳妙,不假斧斤。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
以下正釋本經題名
題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義為覺者。覺者對迷而言。迷則眾生。三覺俱圓,即名為佛。三覺者:自覺、覺他與覺滿。三覺圓滿,名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又佛者乃十號之一。十號者:(1)如來、(2)應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間解、(7)無上士、(8)調御丈夫、(9)天人師、(10)佛。十號具足為世所宗,故名世尊。世尊梵音薄伽梵。《佛地經》云:「是薄伽梵最清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成實論》等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則從如來至世尊為十號。十號之詳釋在下之第四品中)上明佛字為極聖之通號。今就本經,題中佛字即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華(指中華)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體。究竟極果,乘大願船,生五濁世,示現成佛。為度我等,演說本經。是即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大覺圓滿之釋尊也。
說者,悅也。悅所懷也。「佛說」二字顯此經是世尊金口所宣,非餘人之說也。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堪受淨土大法,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
大乘者,喻也。乘以運載為義。大者所乘,或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別於聲聞緣覺僅求自覺之小乘。《十二門論》云:「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給也)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又《寶積經》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以上經論明大乘者,唯如來與大菩薩能乘,大者所乘故。又所乘之道,是諸佛如來之所行,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又此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體無邊涯,絕諸對待。橫該十方,豎通三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如傅大士偈:「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故強名為大。如《涅槃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今此經中「大乘」二字,正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淨宗第一義諦。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又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心,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能修所修,只是一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又可云,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佛。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能所不二,修證不無。超情離見,強名為大。以此為能乘所乘,強名大乘。故經題中,以大乘為喻,以明全經要旨。
「無量壽」,梵語為阿彌陀。即本經所說極樂世界教主之聖號。阿彌陀三字是密語,含無邊密義。今若譯梵文為華語,顯密旨於顯說,則可譯成無邊德號。今經翻為無量壽,是取其中首要之義。經中無量光,無邊光等十二聖號,同為阿彌陀之德號。《漢譯》本則翻為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其中覺字與佛字正同)以上多種聖號,咸曰無量。實則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蓋以世尊妙德無量,故德號亦無量,一一名中所含之德亦無量。是以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
今經題中首標無量壽者,以此三字,統攝一經所說。蓋無量壽是法身常住之體。壽是如如智之體,光是如如智之相,故經題標壽德,光德即攝於中。又《甄解》云:極樂淨土「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一切歸壽命。」又「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故經題中標「無量壽」德號,則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全部經旨,攝無不盡。
「莊嚴」者,《探玄記》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故小本曰:「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往生論》稱極樂三種莊嚴,已見前。細論則有二十九種莊嚴。文繁不引。今本經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又「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又「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如上所引,正顯經題中莊嚴之義。蓋法藏「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是其殊勝願行也。因行獲果,故曰:「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果感樂剎,故曰:「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
又經中「榮色光曜,不可勝視」,「無量光炎,照耀無極」,「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華果恒芳,光明照耀」,「隨風散馥,沿水流芬」,「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咸顯彼佛世界具足莊嚴,周遍其國,是莊嚴一辭中所含「交飾」之義。至於「具德」者,則如經第九品中「如實安住,具足莊嚴」。故知極樂世界如是莊嚴者,蓋由於如實而安住也。實者,真實之際也,是謂具德。又第十五品中「一切莊嚴,隨應而現」。此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
「清淨」者,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探玄記》云:「三業無過雲清淨。」蓋謂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也。又清淨土,指淨土。清淨身,指佛身。清淨人指如來。又《往生論》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此與經題中「莊嚴清淨」妙合天然。三種莊嚴者,無量莊嚴也。今齊入一清淨句中,是「一切即一」。又經云「心淨則佛土淨」表「一即一切」。華嚴玄旨,又於此處見之。又《漢譯》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又其中第十八願曰:「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行迎之。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此中之淨潔心即是清淨心。亦即《往生論》中之清淨句。佛名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總之是一法句,即是清淨句,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亦即是一句佛號。故發大乘心,持名念佛,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宗。又清淨句,表實際理體。從清淨句出生三種莊嚴,三種莊嚴同入一清淨句,是為經題中莊嚴清淨之義。
「平等」者,離差別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顯平等之義。《入佛境界經》曰:「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故知有差別即是二,即不如矣。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見平等之義甚深。今題中曰平等覺,可有四解:一曰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今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法,普被三根,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正顯平等普覺之義。二曰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從有念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念得能所兩忘,即是《金剛般若》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淨影疏》之「無作無所有」。以如是法教導眾生,橫出三界,成究竟覺,是謂以平等法,覺悟眾生。三、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正覺無一切高低深淺之別,故曰平等覺。四、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以上諸義,題中俱攝。
「經」者,梵語修多羅。直譯為線,義譯為契經。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實際理體也。二者契機,機者,機宜,眾生根機也,兼指時機,時節因緣也。故契機者,切合眾生水平與時代也。今為省文,略去契字,但名曰經。經具貫、攝、常、法四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攝則攝持所化之生(指眾生);常則古今不易;法則近遠同遵。上述四字,可盡「經」字之義。
又佛所說者通名為經。故題中經之一字,是通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十四字,是本經獨具之別名。
諸經立名,不離人法喻。或單或複,可得七類:單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共成七類。例如:
單一 |
┌單人 阿彌陀經 阿彌陀是人 無法喻 ┤單法 大般若經 般若是法 無人喻 └單喻 梵網經 梵網是喻 無人法 |
複二 |
┌人法 文殊問般若經 文殊是人 般若是法 無喻 ┤法喻 妙法蓮華經 妙法是法 蓮華是喻 無人 └人喻 菩薩瓔珞經 菩薩是人 瓔珞是喻 無法 |
具足人法喻——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
今本經題亦具足人法喻。題中佛字表此土果人,無量壽是彼方果人,故題中具兩土果人。莊嚴清淨平等覺七字是法。大乘二字是喻。乘者車也。此經可運載無量眾生咸達寶所。如《法華》之大白牛車,故以大乘為喻。
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註家釋題,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專就本經,則「佛說大乘」是教。「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無量壽」是理。「無量壽」表三際一如、涅槃常住之法身本體,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故判屬於理,蓋其為實際理體也。「佛說大乘」是教,即依此「無量壽」之理體,直指大乘為喻,為宣說眾生本具之大經,判之為教,義甚分明。又從教起行,故下文中「莊嚴清淨平等覺」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也。一句阿彌陀,以之莊嚴自心,清淨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圓顯本具之平等覺,是以行顯理也。又得往生者悟無生忍,從體起用,復以此平等妙法,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同證大覺,復是從眾行顯理也。
若以經題配三大,則無量壽體大,莊嚴清淨是相大,平等覺是用大。
依《漢譯》「無量清淨平等覺」即阿彌陀佛義。更可以本經題配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題中「清淨平等覺」也。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如是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是故《圓中鈔》疏曰:「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鈔曰:「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貳、概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