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日念佛自知錄 律航法師著

百日念佛自知錄 律航法師著

第十二期佛七

[日期:2010-1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律航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二期佛七(自正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

本期為加行最末一週,加緊念佛,不給妄想留一剎那空隙。按般舟三昧經言:正念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萬。並未限定一日念若干聲,惟古來淨宗大德,有以晝夜彌陀十萬聲為日課者,心竊慕之,故本期念佛,期以晝夜十萬為標準。乃實行數日,往往念到七萬,即力不能支,於是重發誓願,夜三時即起念佛,及到下午九時休息,統計才夠八萬聲。又發誓願,夜二時即起床念佛,最後計數,仍僅九萬聲,不禁深自懺悔,業障太重,如此事持,倘不能及格,安能剋期求證。就寢後,默念佛號,不到二時,即起念佛,下午九時以前,已滿足十萬之數,聊以自慰。蓮池大師,對永明和尚自行錄,晝夜彌陀十萬聲之評論,若限定晝夜念佛十萬聲,必係念四字宏名,不念南無兩字,或者飲食便利默念數目,亦記算在內。否則睡眠時間太少,恐難持久云云。可見無論何事,言之匪艱,行之維艱,若非親自實驗一番,決不真知其中甘苦。淨宗學人,謂予不信,請虛其心,平其氣,將阿彌陀佛四字宏名,一字一句,出口入耳,捻珠記數,實行一日,方知此中況味也。

復次般舟三昧道場,佛定九十日,故正式修行,即以此期為終。關期原定百日,故到農曆二月初十日圓滿出關。但以後十日,只檢點經過,不復記錄。故本期設為問答方式,以便統攝眾義,較易說明,留為異日參考,並希就正有道,廣結法緣。

一、問:般舟三昧定義為何?

答:般舟二字,係梵音,三昧為正定。此云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故名定意法。又名菩薩超眾行。

二、問:般舟三昧要旨為何?

答:般舟要旨,為宜一念,斷諸想,立定信,勿狐疑,精進行,勿懈怠。其他六十四個勿念云云,皆明此旨。

三、問:般舟三昧經,與小本阿彌陀經不同之點何在?

答:二經不同之點有四:一、小本只言七日求證,般舟則以七日為一期,可繼續至三月。二、小本只言一心不亂,般舟則言種種方便。三、小本只言執持名號,般舟則兼重觀想。四、小本只言臨終佛來接引,般舟則許現前見佛。

四、問:若已修般舟三昧,則小本七日持名,還須修行否?

答:佛為普被三根,特為拈出持名念佛一法,利鈍咸收,大暢本懷。故一般人修行,應以阿彌陀經為圭臬,深信切願力行念佛。若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須修般舟三昧,果能現前見佛,一生了辦,臨終則穩取金臺,品位登高。二經相輔益彰,詎可偏廢。

五、問:自知錄內般舟行法,用意何在?

答:按善導大師,集記觀念阿彌陀佛相海功德法門,所載般舟道場念佛三昧,只言有三昧,名定意法,學者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亦不須依時禮誦,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云云。其言簡略,恐初行人,無法著手,故參酌經意,暫定行法,一為練習耳根聽佛聲;一為攝住意根作觀想。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大勢至菩薩圓通名言。但係指修行的成果,非下手的功夫。佛以六根為六賊,賊眾則難一網就擒,故擒賊先擒王,先利用耳根,將號為心王的意根,刻刻觀察,緊緊制服,其他諸根,不難俯首聽命矣。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脫是也。此方人,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般舟行法,為制服耳意二根,特設種種方便,以資練習。若已純熟,即不須用,經言如筏喻者,學者安可拘泥。

六、問:般舟三昧,特為各人自修,抑為大眾共修?

答:按經文有自修及共修兩種指示,經云:「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此自修也。善導大師集記入般舟道場法云:「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乃至於道場中,不得交頭竊語」,此共修也。總之,般舟三昧,自修共修均可,但皆須依法修行:一食長齋,減除睡眠,一切淨戒,堅守勿犯,方可感應道交,獲睹彌陀相好也。

七、問:自知錄內,一再強調懺悔發願其義安在?

答:一切萬法,唯心所造,亦唯心所具,吾人與佛,心性本同,後來迷悟懸隔者,皆由心為業障,若不懺悔宿業,息止貪等,則何由感通諸佛,故必須時時痛自發露懺悔,罪性本空,畢竟清淨,方可與佛日近也。復次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道通途,況淨土三資糧,願為信行之樞紐,故發願者,即發菩提心也。佛以大願接引眾生,我以大願入佛知見,兩願相遇,如磁吸鐵,三昧不難現前矣。

八、問:彌陀以名號接引眾生,故執持名號,即可往生,般舟為何兼重觀想?

答:持名觀想二法門,不可偏廢。經云:「佛言:四眾於此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其國?阿彌陀佛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卅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由上來經文觀之,持名專念,固屬必要。若欲般舟三昧現前,則必須觀想相好。此善導大師,所以特別集記觀念功德法門歟!

九、問:般舟意義既為諸佛現前,究須具何因緣?又見佛後作何思維?是否幻覺?

答:見佛須具三種因緣:一佛力、二法力、三善根力。經云:「佛言得見彼佛,有三因緣,何者為三?一者緣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緣故,即得明見彼佛如來」。可知般舟三昧,須具佛力法力及善根力,三者缺一不可也。行人見佛後,應作思維,如經所言:「今此佛者,從何而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既無來處,亦無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可知一切瑞應,悉由自心,不可思議。復應作如是思維:「今此三界,唯此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見佛,我心作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滅,能想亦空」。上來經文,說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理,圓融洞徹,非佛親證,何由了知。總之心佛一如,見佛即是見心,知禮大師所謂「應佛顯,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足以盡之矣。是知行人只要一心,自能感通諸佛,一切境界,悉如臺宗一境三諦,即空假中,不容擬議,吾人由此應知,全真起妄,了妄即真也。安可漫以虛妄幻覺等閒視之哉!

十、問:汝閉關百日,專修般舟三昧,可謂勤矣,究竟見何境界,可否相告?

答:境界是有,但未見佛。若僅以此相告必疑遵佛訓敕,保守秘密。今試言所見境界,以資印正。

余當課程將終,必行追頂念佛,一句追一句,一聲頂一聲,愈念愈切,愈持愈速,念到氣盡力竭,戛然而止,此時前際已斷,後際未生,中流不住,佛與聖眾,概歸消滅,唯見一片光明而已。此等境界,幾乎身心內脫,世界外遺,清淨本體,瞥爾顯露,可惜電光石火,一閃即過,我見境界,如是而已。事後思維,方知吾人本自無量光明中來,將來還歸無量光明中去,所以者何?實由本性光明,與佛同體,原無邊際,任運不隔,彌陀現前,特因無始一念不覺,頓起無明,故不見耳。今以即心即佛而去念佛,念到能所兩忘,心佛一如,真體乍露,復見光明。此境非自外得,全為自心顯現,何足異耶?吾於此證得三個決定義:

一、念佛決定可以見佛。

二、有願決定可以往生。

三、往生決定不退一生成佛。

【書籍目錄】
第1頁:百日念佛自知錄緣起 第2頁:緣起並序
第3頁:一 懺悔文 第4頁:第一期「佛七」
第5頁:第二期佛七 第6頁:第三期佛七
第7頁:第四期佛七 第8頁:第五期佛七
第9頁:第六期佛七 第10頁:第七期佛七
第11頁:第八期佛七 第12頁:第九期佛七
第13頁:第十期佛七 第14頁:第十一期佛七
第15頁:第十二期佛七 第16頁:結論(又名知恩報恩)並序
第17頁:附錄一 第18頁:附錄二
第19頁:律航法師遺著第一輯校勘後記 第20頁:夏蓮居居士校無量壽經粗竣題三偈
第21頁:無量壽經合讚 第22頁:普勸讀誦無量壽經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