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淨空法師主講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淨空法師主講

德遵普賢第二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德遵普賢第二

一、《度世經》曰:「開士、大士、聖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薩之異稱。」

二、《甄解》云:「『正』謂正道,『士』謂士夫,在家之稱。此等大士,外現凡形,內深達正道故,居家名為正士。」

三、《會疏》曰:「十六正士者,《文殊師利嚴淨經》言:『菩薩八萬四千及十六正士』。則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薩。『正』謂正道,『士』謂居士。此等大士,雖葆光和塵,久出於邪道,深達於正法,故云正士也。」

四、《出生義》云:「厥有河沙塵海數量,舉十六位焉;亦塵沙之數不出於此矣。」

五、《智度論》曰:「善守(即賢護)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

六、《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

七、《大方等大集賢護經》曰:「王舍大城有優婆塞,名曰賢護,為眾上首。」

八、《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眾樂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

九、《名義集》曰:「※陀婆羅,翻為賢護。自護賢德,復護眾生故。或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

十、《四童子經現生品》經云:「東方去此佛剎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寶鳴,佛名獅子鳴聲如來,有一菩薩名善思議(即善思維),應托來到此土,化生阿闍世王宮內。南方去此五百億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寶積善現如來,有一菩薩名寂靜轉(即慧辯才),於此舍衛城內,生大居士似師子家。西方去此過八億百千佛剎,樂音如來所,有一菩薩名無攀緣(即觀無住),於此波羅奈國,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萬四百千億佛土,住菩提分轉如來所,有一菩薩名開敷神德(即神通華),生此毘耶離城大將師子家。此四童子與無量大眾,共來娑羅雙樹所,恭敬供養。」

十一、《月燈三昧經第三》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佛,與那由多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

十二、《甄解》云:「其餘智幢(即寶幢)、寶英、中住、制行、解脫等,雖未見經證,準前思之,必應是他方來大士也。」

十三、《甄解》曰:「初列賢護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次列他方來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為出世大事故,共來精進求此法。」

十四、《會疏》云:「寂滅境智,諸根清淨,故名寂根。」

十五、《甄解》云:「境智寂滅,根本嚴淨,云寂根。」

十六、《會疏》云:「信心智慧,永斷疑網。」

十七、《甄解》云:「明信佛智,無上智慧。」

十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謂大士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如上十願,願願皆曰:「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十九、《攝大乘論釋》云:「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

二十、《行願品》云:「聞此願王,讀、誦、書寫,………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

二一、《仁王經疏》云:「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二二、《淨影疏》曰:「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體名法。」

二三、《唯識論》曰:「法謂軌持。」

二四、《會疏》云:「安住者,不動義。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

二五、《行願品》中,「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

二六、《法華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

二七、《大集經》云:「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二八、《法華玄贊》云:「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

二九、《淨影疏》云:「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

三十、《淨影疏》云:「證會為入。」

三一、《嘉祥疏》云:「名理為藏。」

三二、《甄解》:「如來一切功德寶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寶海,說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

三三、《智度論》云:「波羅,秦言彼岸。」又云:「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

三四、淨影師曰:「彰果畢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

三五、彭際清居士曰:「『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義中,全攝淨土法門。菩薩一切所行,不離方便。以方便故,取於淨土,得常見佛。以見佛故,聞法修行,入佛法藏,圓滿覺心,究竟彼岸。若無方便,無量行門,終不成就。如《大般若經》云:『是菩薩由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從此處沒,生餘佛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在在生處,常得值遇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終不離佛。』當知欲不離佛,須以念佛為因。如《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

三六、《法窟》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

三七、《首楞嚴經》曰:「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三八、曇鸞大師曰:「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

三九、《往生論註》曰:「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

四十、《會疏》云:「等覺有二義。一、如來名等覺。二、一生補處位。」

四一、《甄解》曰:「(一)如《華嚴賢首品》及《起信論》,於十信滿位,示現八相。《占察經》說四種作佛中,第一信滿作佛當之。(二)如《大集經》中,灌頂住菩薩(十住滿位)能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占察經》第二,解滿作佛當之。(三)《仁王經菩薩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經》第三,證滿作佛當之。(四)《入如來智慧不思議經》明究竟地(一生補處)八相示現。《占察經》第四,一切功德行滿成佛當之。(五)《華嚴不思議品》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後得智,出生八相示現也。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現。第五,佛後業用也。斯經所明,若依諸師,多是第四(補處)作佛。若依今宗,此中無所屬,以彌陀巧方便迴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議。若強論之,或應在第五(佛後)之中焉。」

四二、《大乘起信論》謂八相為:「(一)從兜率天下,(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涅槃。」

四三、《四教儀》則為:「(一)從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

四四、《普曜經說法門品》云:「其兜術天,有大天宮,名曰高幢。廣長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薩常坐,為諸天人,敷演經典。」

四五、《佛地論第五》云:「睹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

四六、《因果經》云:「於時摩耶夫人於眠寤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右脅入,身現於外,如處琉璃。」

四七、《涅槃經》云:「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

四八、《淨影疏》曰:「於十方各行七步,示現丈夫奮迅之力,於十方獨出無畏。」

四九、《魏譯》曰:「現處宮中色味之間,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薙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

五十、《普曜經》云:「爾時太子日服一麻一麥,六年之中結跏趺坐。」

五一、《法華壽量品》云:「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五二、淨影曰:「一煩惱魔,謂貪瞋等,能害善法。二陰魔,謂五陰身,共相摧滅。三者死魔,能壞命根。四者天魔,好壞他善。」

五三、《婆沙論》云:「(節錄)菩薩昔居菩提樹下,初夜魔女來相婚亂,………中夜魔軍※(皆也)來逼惱。………須臾覺察即入定,令魔兵眾,推敗墮落。」

五四、《西域記》云:「集諸神眾,齊整魔軍。治兵振旅,將脅菩薩。………菩薩於是入大慈定。凡厥兵仗,變為蓮花,魔軍怖駭,奔馳退散。」

五五、《智度論》云:「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

五六、《維摩經》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五七、《淨影疏》曰:「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覺。」

五八、《長阿含經》曰:「如來大智,微妙獨尊。」

五九、《釋迦譜》曰:「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六十、《會疏》曰:「覺之中為最極,故云成最正覺。」

六一、《智度論》云:「今是釋迦文佛得道後,五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到波羅奈鹿林中轉法輪。」

六二、《法華經》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諸餘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

六三、《法華文句》云:「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

六四、嘉祥師云:「自我至彼,故稱為轉。」

六五、《探玄記》解法輪曰:「法是軌持義,通有四義:謂教、理、行、果。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圓滿之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德義,以轂輻輞等,悉是皆俱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四)轉動之義,謂此向彼,即從佛至眾生。亦從彼向此,即從眾生至佛果。」

六六、羅什大師曰:「世間者,三界也。」

六七、《淨影疏》曰:「愛欲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教斷令壞。」

六八、《甄解》曰:「『壞諸欲塹』者,捨欲心。愛欲是諸苦之本。欲流深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說以為塹。《字苑》云:『塹,繞城長水坑也。』佛法劍,截欲塹,令散壞也。」

六九、《合贊》曰:「見愛煩惱,譬如垢污,空慧能除,亦如洗濯。除邪顯正,故曰顯明。以護法城,故曰清白;超諸毀謗,故曰清白。」

七十、《合贊》曰:「智斷之果,謂之法城。」

七一、《嘉祥疏》曰:「遣除迷垢,故云洗濯」,「無相之解,是無漏明,故云清白。」

七二、《甄解》曰:「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雨有能洗物垢汙,能顯清白體之德。如來法輪洗濯塵勞垢汙,開顯本有淨體也。」

七三、《淨影疏》曰:「貯積多德,名貯功德。現受物供,故名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

七四、《甄解》曰:「福田者,供養如來,所施雖少,獲福宏多。猶如良田,所種雖少,收實甚多。《菩薩本生經》:『所以佛為福田,貯無上功德故也。』」

七五、《俱舍論》有四福田:(一)趣田,畜生也。(二)苦田,貧窮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賢聖也。是為廣義之福田。

七六、《涅槃》曰:「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樂。」

七七、《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云三苦。」

七八、《甄解》曰:「如來大醫王,能知其病,應病與藥,治三有之苦。病有眾多,法藥亦多,故云諸法藥。」

七九、《秘藏記》曰:「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是頂義也。」

八十、《秘藏記鈔七》曰:「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頂義。諸佛護念,令至佛頂住,皆名灌頂也。」

八一、憬興云:「聖說當果(指當來之果),令識因利(指因地之利),故云授記。」

八二、《無量壽經起信論》曰:「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圓頓,平等正性,凡聖共有,一際無差。以不了故,所有願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以無邊功德,不外自心。隨順真如,修一切法,則能具足無邊功德。」

八三、《智度論》曰:「西方有幻術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城郭廊宇。結巾為兔,豎帶為蛇,種種變現等。」

八四、《寶積經》曰:「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以知幻虛故,佛觀世亦然。」

八五、《起信論義記》曰:「法性者,明是真體普遍義。………通與一切法為性。」

八六、《唯識述記》曰:「性者體也。一切法體,故名法性。」

八七、《大乘義章一》曰:「法之體性,故云法性。」

八八、《嘉祥法華疏五》曰:「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

八九、《止觀一》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

九十、《會疏》曰:「菩薩有二種智,能為一切修行本。何者為二:一謂如理智,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是名通諸法性。二謂如量智,能照眾生殊相,迷悟凡聖各異,是名達眾生相。」

九一、《甄解》曰:「能遊無量佛土,興供養雲,故云供養諸佛。」

九二、《維摩經》曰:「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九三、《唯識論十》云:「神力難思,故能化現。」

九四、《會疏》曰:「電光有四義:一速疾義,二破闇義,三不住義,四無分別義。菩薩一念一時,普至十方世界,上供養諸佛,下利益眾生,無有出入前後相,如電速疾。菩薩能照諸佛會,能破眾生闇,如電破闇。菩薩能化無量身應現微塵剎,無有住處,無有朕跡,如電激空中,無所從來,去無定跡。菩薩平等,無有先此後彼等分別心,如電光照物,無彼此先後分別。」

九五、《智度論》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

九六、《止觀五》曰:「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

九七、《大乘義章五》曰:「推求說之為見。」

九八、《華嚴經》曰:「我慢溉灌,見網增長。」

九九、《智度論十一》曰:「是入邪見網,煩惱破正智。」

一OO、《智度論八》曰:「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

一O一、憬興師曰:「纏縛者,即八纏三縛。」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惡作。(六)睡眠。(七)掉舉。(八)惛沉。三縛者,貪瞋癡也。

一O二、《淨影疏》曰:「亦可諸煩惱結,通名纏縛。菩薩教人斷離,名解。」

一O三、《淨影疏》曰:「如來所說言教名聲。餐(義同聞)聲悟解,故曰聲聞。」

一O四、《甄解》曰:「二乘雖得三空門,唯沈偏空。菩薩不然,能達幻網,得平等法。故雖住三空門,而不住無為,不住有為。故能行聲聞,能行緣覺,而超越聲聞、緣覺之地。」

一O五、《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說:「以聲聞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聲聞。以辟支佛法化益眾生,故我是辟支佛也。以大悲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菩薩。於一切法得解脫,一切無礙故。從所化眾生,或以聲聞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薩法化益。故我是聲聞,我是緣覺,我是菩薩也。」

一O六、《淨影疏》曰:「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曰無願。」

一O七、《智度論》云:「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

一O八、《智度論》云:「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轉無相,名無作(即無願)。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也。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下事辦,故不須二門。若人入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入不為門,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無相相,入無作門。」

一O九、《法華文句》曰:「方者,法也,使用者也。」

一一O、《法華義疏》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

一一一、《大集經》曰:「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一一二、《會疏》曰:「《涅槃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達空無相是大智。隨宜施設名方便。方便有二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二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群生,令其漸悟。其德廣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為,故言善立。」

一一三、《四教儀集註》曰:「乘以運載為義,運出三界,歸於涅槃。」

一一四、《法華譬喻品》曰:「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指一佛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一一五、《法華文句》曰:「方便者,門也。………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依此釋,則小乘為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又三乘為通於一乘,故亦名方便教。」

一一六、《涅槃經》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

一一七、《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

一一八、《甄解》曰:「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一一九、《法華壽量品》曰:「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一二O、《智度論》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又「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又「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

一二一、《法華玄贊》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

一二二、天臺曰:「若以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出生乃至無量三昧。」

一二三、《智度論》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

一二四、《智度論》云:「菩薩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阿僧祇陀羅尼。如是等和合,名為五百陀羅尼門。是為菩薩善法功德藏。」

一二五、《智度論》曰:「是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

一二六、《智度論》曰:「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是心不相應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一二七、《智度論》曰:「陀羅尼世世常隨菩薩,諸三昧不爾,或時易身則失。」

一二八、《淨影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一二九、《八十華嚴》曰:「爾時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嚴。」

一三O、《六十華嚴》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

一三一、《法界記》云:「言華嚴三昧者,解云,華者,菩薩萬行也。何者?以華有生實(指果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雖復內外兩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華也。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隨用贊德,故稱為嚴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故云三昧也。」

一三二、《華嚴經》云:「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

一三三、《合贊》曰:「法界唯心,名佛華嚴。以因行華,嚴果德相,令顯著故。入此三昧,現見十方佛及佛土。」

一三四、《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飾法身,故云華嚴。」

一三五、《秘藏記》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

一三六、《會疏》曰:「百千三昧者。眾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於諸結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昧,斷其塵勞。譬如為諸貧人欲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能濟諸貧。又如欲治諸病,當備種種眾藥,然後能治(以上取意)。」

一三七、《智度論》曰:「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呻等,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等,如是等諸三昧無不具足。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

一三八、《智度論》復云:「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陀羅尼。」

一三九、《會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

一四O、《甄解》曰:「唐譯云『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者,謂一切種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

一四一、《淨影疏》曰:「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直以三昧法門力起,故須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現在無量諸佛,攝行寬廣。」

一四二、《甄解》曰:「普等三昧,曰深定門。此三昧彌陀智願之所成,甚深無涯底,故云深禪定。悉睹周遍,是其業用。」

一四三、《般舟經》云:「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佛(釋尊)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

一四四、《仁王般若經上》以「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一四五、《往生論註上》以「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

一四六、《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

一四七、《甄解》曰:「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

一四八、《嘉祥法華疏》曰:「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釆曰才。」

一四九、《會疏》曰:「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無不皆出於聖智。」

一五O、《淨影疏》謂如來得四無礙智。如來由無礙之智,興無礙之四辯:(一)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二)法無礙辯。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三)辭無礙辯。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故。(四)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無滯故。

一五一、《甄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傳如來如實言故。不但此菩薩爾,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讚揚佛慧功德,開化十方有緣而已。」

一五二、《淨影疏》曰:「入謂解也。謂解眾生種種言音,用之起說。」

一五三、《密跡經》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眾生之類,言辭各異。計是一切皆歸一義至真之惠。菩薩應殊(指各類眾生)唱異言,說法開化。」

一五四、《稱讚大乘功德經》云:「傍生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

一五五、《智度論》曰:「如、法性、實際,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

一五六、《甄解》云:「實相妙處盡理至極,云際也。」

一五七、《會疏》曰:「開顯真實為顯示,謂會十界歸一乘剋成菩提故。真實之際者,以一佛乘為法涯際故。」

一五八、《甄解》曰:「若依小乘,偏真為實際。若依漸教,以離二邊為真實際。若依聖道實教,諸法實相為真實際。若依淨土,光闡道教為權方便,誓願一佛乘為真實際,一實真如海故。聖道守理而非唯理;淨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無礙)。於眾生所入,則雖有事理空有不同,而從諸佛咨嗟見之(指十方如來讚歎淨宗)。則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

一五九、布袋和尚曰:「祇這心心心是佛,………一切無如心真實。」

一六O、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一六一、《合贊》云:「超過分段、變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

一六二、《會疏》曰:「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眾生國土,臧否萬差,是名諸所有法。菩薩深以大智慧(即慧),達性空無相,故云超過。」

一六三、《甄解》曰:「世間諸所有法者,有為可破壞,名世間。依正善惡因果等,一切有為諸法,言所有法也。菩薩能知一切三界虛妄,而行世間不捨,故云超過。」

一六四、《淨影疏》云:「諦謂安諦,謂常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

一六五、《甄解》曰:「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此菩薩心常住無住處涅槃,云心常住。」

一六六、《會疏》曰:「悲智相印,以為棲神之宅,故云諦住。」

一六七、《法華經序品》云:「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一六八、宗門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一六九、《淨影疏》云:「由成勝通,於一切物變化隨意,故能利物,名為自在。」

一七O、《會疏》云:「眾生背覺,沉迷漂流。生盲無目,無希出心。菩薩愍之,無疲厭念。常為不請之友,隨逐愛護。(中略)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

一七一、《維摩經》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一七二、    淨影曰:「(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菩薩強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安之。」

一七三、《淨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

一七四、《甄解》曰:「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

一七五、《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

一七六、《淨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性。」

一七七、《華手經》曰:「譬如無牛,則無醍醐。若無菩薩發心,則無佛種。若有牛,則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薩發心,則佛種不斷。」

一七八、《寶雲經》曰:「譬如種樹,有其種子,離於腐敗,具足生芽因緣。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

一七九、《嘉祥疏》曰:「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

一八O、《淨影疏》曰:「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

一八一、《甄解》曰:「《大論》云:『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三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也,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

一八二、《會疏》曰:「拔苦為悲,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

一八三、《涅槃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一八四、《大日經一》曰:「菩薩心為因,大悲為根本。」

一八五、《淨影疏》曰:「依慈起說,名演慈辯。」

一八六、《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

一八七、《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

一八八、《淨影疏》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

一八九、《會疏》曰:「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也。」

一九O、《涅槃經》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

一九一、《大法炬陀羅尼經》曰:「菩薩擔者,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乃至令入無餘涅槃,是故名為荷負重擔。」

一九二、《大論十二》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一九三、肇公曰:「智慧,體;聖明,用。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

一九四、《智度論》曰:「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

一九五、《淨影疏》曰:「為法心同,故來一時。」

一九六、《宋譯》經末曰:「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書籍目錄】
第1頁:壹、前言 第2頁:貳、概要
第3頁:法會聖眾第一 第4頁:德遵普賢第二
第5頁:大教緣起第三 第6頁:法藏因地第四
第7頁:至心精進第五 第8頁:發大誓願第六
第9頁:必成正覺第七 第10頁:積功累德第八
第11頁:圓滿成就第九 第12頁:皆願作佛第十
第13頁:國界嚴淨第十一 第14頁: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15頁:壽眾無量第十三 第16頁:寶樹遍國第十四
第17頁:菩提道場第十五 第18頁:堂舍樓觀第十六
第19頁:泉池功德第十七 第20頁:超世希有第十八
第21頁: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22頁:德風華雨第二十
第23頁: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第24頁: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第25頁: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第26頁: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27頁: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第28頁: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第29頁: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第30頁: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第31頁: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第32頁:菩薩修持第三十
第33頁: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34頁: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第35頁: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第36頁: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第37頁: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第38頁: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39頁: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第40頁: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第41頁: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第42頁: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43頁: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第44頁: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第45頁: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第46頁: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47頁: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第48頁: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第49頁: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第50頁: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