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淨空法師主講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淨空法師主講

積功累德第八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積功累德第八

一、《法界次第》曰:「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

二、《觀佛三昧經》云:「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三、《大乘義章二》云:「據行方便,觀達為慧。就實以論,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

四、《大乘義章二》云:「法絕情妄為真實。」

五、《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

六、《教行信證》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

七、《往生論》曰:「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八、《淨影疏》曰:「開廓廣大,明土廣也。」

九、《嘉祥疏》曰:「廓以安眾為義,明淨土廣安往生之眾,蕩然無限極也。」

十、憬興師云:「無量德成故。」

十一、《法華遊意》云:「妙是精微深遠之稱。」

十二、《大日經疏一》云:「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

十三、《淨影疏》:「超勝獨妙,明土勝也。」

十四、《會疏》云:「超勝獨妙者,明非特廣大,其中莊嚴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無比,超諸佛剎,最為精。故謂超勝。唯此一土。最不思議,故言獨妙。」

十五、《會疏》曰:一、「謂法報應化,所出本國故」。二、「佛身光壽超過諸佛故」。三、「名號利益,獨出難思故」。四、「令五乘齊入報土故」。五、「二乘、根缺、女人類,頓轉一乘故」。六、「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七、「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

十六、《禮讚》曰:「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國最為精。」

十七、《淨影疏》云:「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

十八、《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於此間(娑婆)壞劫,而彼(極樂)無改,相續常然。」

十九、憬興師云:「建立常然者,因滿果立,無改異故。無衰無變者,不為三災之所壞故。」

二十、《佛地論》「常」有三種:(一)本性常、(二)不斷常(三)相續常。

二一、《三藏法數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二)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三)相續常者,即應身也。謂應身於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

二二、《華嚴演義鈔卅四》云:「自性,即凝然常。」

二三、善導大師《事贊》云:「極樂無為涅槃界。」又云:「無衰無變湛然常。」

二四、望西設問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寧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復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覺智。無為凝然,則本覺理,始覺究竟,無非本覺。」

二五、《釋大衍論》云:「若得始覺,還同本覺。」談能證曰(談到能證之時曰):「雖似有始,至所證時,始本不二,本有常住。」

二六、《大乘密嚴經》云:「佛已超過彼,而依密嚴住。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又云:「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此密嚴中,諸佛菩薩,並餘國土,來此會者,皆如涅槃。」

二七、《密嚴經疏》云:「如無為者,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於法性土,以悲願力建立故。此淨土如法性土,離無常過。以是故說,如無為性。」又云:「今此密嚴藏,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

二九、《會疏》云:「行謂行業,三業所作。德謂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積植。」

三十、憬興云:「內因既離,外緣斯止,故云不著。」

三一、《觀佛三昧經》云:「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各說本緣,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

三三、《安樂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貪,不能除瞋癡;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癡貪;或有三昧,但能除癡,不能除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不能除過去、未來一切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無論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三四、《探玄記》云:「無餘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

三五、《資持記》曰:「寂靜,即涅槃理也。」

三六、《理趣釋下》云:「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

三七、《大日經疏》云:「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

三八、《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三九、《涅槃經卅八》曰:「一切惡事,虛妄為本。」

四十、《二諦義上》云:「諦是真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是二皆實。」

四一、《智度論卅八》云:「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四二、《大乘義章一》云:「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諦。真者,是其絕妄之稱。」

四三、《金剛經》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四四、《教行信證六》云:「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四五、《觀佛三昧經》,釋尊曰:「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

四六、《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

四七、《涅槃經》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四八、《遺教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四九、《法華經勸發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五十、《般若經》云:「云何菩薩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況餘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

五一、《大乘義章七》曰:「善法鮮淨,名之為白。」

五二、《淨影疏》云:「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

五三、《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云清白。」

五四、《會疏》云:「大乘法,名為清白。」

五五、法住師云:「忍有三種:一、者安苦忍,謂於世違事能受故。二、他不饒益忍,謂他於己有違損能受故。三、法思維忍,謂於法無分別故。」

五六、《會疏》曰:「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力大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中說忍法,菩薩有十法,能淨於忍。何等為十?(一)內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隨佛教忍、(五)無方所忍、(六)修處處忍、(七)非所為忍、(八)不逼惱忍、(九)悲心忍、(十)誓願忍。(一)內忍。云何名菩薩內忍?菩薩飢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二)外忍。云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和尚阿闍黎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有如是種種毀訾,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三)云何名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是名法忍。(四)云何名菩薩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維:『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菩薩作是思維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五)云何名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菩薩不爾。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無方所忍(六)云何名菩薩修處處忍。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小、內外如是中生忍。餘則不忍。菩薩忍者,則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是名修處處忍。(七)云何名菩薩非所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薩非所為忍。(八)云何名菩薩不逼惱忍。若瞋因緣,煩惱未起,不名為忍。若遇瞋因緣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於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為忍。菩薩若有人來起發瞋恚亦忍。不起發瞋恚亦忍。是名菩薩不逼惱忍。(九)云何名菩薩悲心忍。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業,為苦眾生而作其主。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瞋惱。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十)云何名菩薩誓願忍。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

五七、《會疏》曰:「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故云『和顏』。

五八、《勝天王般若經》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隨順佛清淨教。視諸眾生,面門先笑,曾無嚬蹙。所以然者,心離穢濁,諸根清淨。不染離垢,心不瞋恚。內無恨結。」

五九、《勝天王般若經》言:「下聲細語軟美之言,順彼意語故。」

六十、《法華經嘉祥疏二》云:「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

六一、《勸發菩提心文》曰:「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又謂「一切供養功德中,供養上師最為勝」。

六二、《會疏》云:「此(奉事師長)中,含攝孝養父母之句。師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間福田。菩薩必須恭敬奉侍故。」

六三、《觀經》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六四、《淨影疏》云:「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明離心過。」

六五、《維摩經佛國品》云:「直心是菩薩淨土。」

六六、肇公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

六七、《淨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

六八、《唯識述記七》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

六九、《涅槃記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

七十、《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

七一、《大乘義章二》曰:「粗思名覺,細思名觀。」

七二、《游心法界記》曰:「言觀者,觀智。是法離諸情計,故名為觀也。」

七三、《會疏》曰:「觀之字,即三觀也。蓋夫三諦三觀者,萬行之要樞,菩薩之肝膽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諸法。」

七四、《會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則是中諦也。」

七五、《唯識述記》曰:「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

七六、《淨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處曰止,乃禪定之異名也。)」

七七、《遺教經》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

七八、《圓覺》云:「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七九、《大乘義章十》云:「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

八十、《行持鈔資持記》云:「通禁制止為律,造作有相名儀。」

八一、《涅槃經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

八二、《瓔珞本業經下》云:「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

八三、《五燈會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

八四、《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鎧,化度眾生。」

八五、《會疏》釋曰:「以道授他為教,轉惡成善為化。引導眾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

八六、《淨土論註》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

八七、《華嚴大疏鈔十三》曰:「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

八八、《俱舍論廿五》云:「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八九、《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

九十、《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

九一、《箋註》曰:「累積珍寶之庫藏也。妙法能濟眾生之苦厄,故以為喻。」

九二、《會疏》曰:「菩薩於多劫積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寶藏涌出應其德。」

九三、《法華玄贊》云:「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年)邁財盈,名為長者。」

九四、《法華玄贊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

九五、《會疏》曰:「姓貴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長者。多積財寶,深歸佛乘,居家豐盈,名居士。」

九六、《智度論卅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

九七、《會疏》曰:「轉輪王者,四洲之主。由輪旋轉,威伏一切故。」

九八、《慧苑音義》曰:「優缽羅,花號也。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佛眼似之,經多喻之。」

九九、《觀佛經三》曰「常以戒香,為身瓔珞。」

一OO、《戒香經》曰:「世間所有諸華香,乃至沈檀龍麝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

一O一、《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一O二、《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顥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

一O三、《智度論》曰:「相粗而好細。眾生見佛則見相。好則難見故。又相者餘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別說。」

一O四、《維摩經》云:「以施報故,手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

一O五、淨影曰:「手出供具,供養諸佛。」

一O六、義寂云:「施諸有情,供養三寶。」

一O七、《唐譯》云:「諸寶香華、幢幡繒蓋、上妙衣服、飲食湯藥,及諸伏藏珍玩所須,皆從菩薩掌中自然流出。」

【書籍目錄】
第1頁:壹、前言 第2頁:貳、概要
第3頁:法會聖眾第一 第4頁:德遵普賢第二
第5頁:大教緣起第三 第6頁:法藏因地第四
第7頁:至心精進第五 第8頁:發大誓願第六
第9頁:必成正覺第七 第10頁:積功累德第八
第11頁:圓滿成就第九 第12頁:皆願作佛第十
第13頁:國界嚴淨第十一 第14頁: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15頁:壽眾無量第十三 第16頁:寶樹遍國第十四
第17頁:菩提道場第十五 第18頁:堂舍樓觀第十六
第19頁:泉池功德第十七 第20頁:超世希有第十八
第21頁: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22頁:德風華雨第二十
第23頁: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第24頁: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第25頁: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第26頁: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27頁: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第28頁: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第29頁: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第30頁: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第31頁: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第32頁:菩薩修持第三十
第33頁: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34頁: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第35頁: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第36頁: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第37頁: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第38頁: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39頁: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第40頁: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第41頁: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第42頁: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43頁: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第44頁: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第45頁: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第46頁: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47頁: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第48頁: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第49頁: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第50頁: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