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勝易 淨宗法師講述

念佛勝易 淨宗法師講述

第二章 超世本願 唯說念佛

[日期:2012-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宗法師講述/佛恩居士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  超世本願 唯說念佛

諸佛有總別之願,「總」者,四弘誓願,
「別」者,如釋迦佛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上願,
彌陀佛四十八殊勝大願。

        先解釋願,一切菩薩成佛,都要發殊勝的大願,總願是大家共同要發的,所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還有別願,別願是區別於其它的佛菩薩、獨自所發的誓願,釋迦佛有五百大願,願在穢土度眾生, 《藥師經》記載,藥師佛有十二上願,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這都稱為別願。

然今彌陀別願,超過諸佛別願,
故《大經》言「我建超世願」,又言「發願踰諸佛」。
故彌陀別願名「超世別願」,亦名「別意弘願」。

        阿彌陀佛的別願,超過其它一切佛的別願,所以稱為「超世別願」,《無量壽經》言:「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阿彌陀佛的名號被 十方諸佛讚揚,是因為祂的誓願超越了十方諸佛,為何超越十方諸佛呢?因為以十方諸佛通途教法不能得救的眾生,阿彌陀佛一佛能夠救得起來,所以誓願超越十方 諸佛, 「發願踰諸佛」,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彌陀別願叫做「超世別願」,又叫「別意弘願」,「別意」就是特別的意味,不同於通途法門,印光大師把一切佛法分成通途 法門和特別法門,其根據就是 「別意弘願」,「別」是特別。通途法門是修行戒定慧解脫生死,但是彌陀的本願,凡夫眾生雖然沒有戒定慧的修學,也可以仰仗阿彌陀佛的誓願、稱念彌陀的名號 到淨土去,這是 「別意」。「別意弘願」這四個字出自於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別願中的別願

彌陀別願亙通四十八願,別局第十八願,
故第十八願釋尊名為「本願」,祖師讚為「王本願」、「本願王」。

        四十八願都稱為彌陀別願,但是,第十八願是別願中的別願,比如說,第一願「國無惡道願」,在諸佛的誓願裏邊也有,乃至第二願、第三願,別的淨土也都有,不 見得特別超勝的地方,唯獨這第十八大願 「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十方諸佛別願當中所沒有的,所以,四十八願之所以稱為「超世弘願」、「別意弘願」,就是特別在第十八願。 其它的諸佛淨土也有微妙莊嚴的景象,但是我們凡夫往生無份,而阿彌陀佛的殊勝淨土,是凡夫但以稱名便可往生的,這就是特別不共的地方,所以, 「別局第十八願」。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有四句偈子說明第十八願:「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四句偈子叫做 「本願成就偈」,它是解釋第十八願的。「其佛本願力」,阿彌陀佛本願成就的力量;「聞名欲往生」,使得我們十方眾生聽聞到祂的名號,發起願往生的心;我們 能夠聞名,能夠願意往生淨土,力量的來源在哪裡呢?就是本願力,本願力是最初的原動力,在我們眾生身上落實下來,就是聞到了佛的名號,而願意往生淨土,有 本願力的作用,十方諸佛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勸導我們去往生,我們都聽聞到,願意去往生; 「皆悉到彼國」,「皆悉」就是百分之百,一百個人聞名號、願往生,就一百個往生,萬不漏一;「自致不退轉」,自自然然得致不退轉。這就是第十八願稱為本願 的根據、來源。

        自古以來,第十八願稱為「王本願」、「本願王」,其它的願就屬於從屬的地位。

本願有二義

本願有二義:
因本:對果末,因位之誓願,即四十八願每願皆是本願。
根本:對枝末,眾多誓願中之根本誓願。
四十八願中,唯有第十八願是根本主要之誓願。

        本願有兩重含義,一是「因本」,對果末,「因」是和「果」相對的,「本」是和「末」相對的,因地發願,才有佛果,所以,對於佛果而言,因地的誓願稱為本 願。這樣來講,四十八願通通叫做本願。不過,淨土宗大多所講的本願,不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的,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就是 「根本」,「根本」與「枝末」相對應,就像一棵樹一樣,有了根本,自然會生長枝葉花果,根本如果斷了,枝葉花果就枯萎了。四十八大願並不是平鋪羅列,第十 八願是根本、主要的誓願,因此稱為本願。當然,第十八願不能脫離其它四十七條願單獨存在,其它四十七條願是引導進入第十八願 「念佛往生」的。

        比如說,三峽移民工程,政府要建城鎮、村莊、道路、學校、郵局、商店等等,那麼,建這些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呢?是把三峽庫區的人民移到這裏來居住,為了移民的需要而建設所有的設施。

        極樂淨土也一樣,為了把我們娑婆國土的苦惱眾生救度到淨土去,而有「國無惡道願」、「不更惡道願」、「悉皆金色願」等等,目的在此,如果沒有眾生的往生,其它四十七條願就沒有意義,所以,第十八願稱為本願。

彌陀誓願雖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
此本願之王「唯說念佛」。

        如果四十八願都稱為本願,第十八願就是本願中之王,此本願之王「唯說念佛」,「唯」是唯一,只說了念佛。

往生的行業

第十八願言:
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裏只取了四句,是要突出說明它的行業,第十八願全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至心」、「信樂」、「欲生」是一個信仰的意識,貫穿在 「乃至十念」的念佛當中。這裏是它的行體,以區別於其它法門。淨土法門往生的行業就是念佛。

而第十八願成就偈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至不退轉。

天親菩薩闡釋此偈之意,而於《往生論》言: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觀」就是觀知、了知,通過聽聞,領納在心中。 「觀佛本願力」,了知阿彌陀佛本願成就的力量;「遇無空過者」,但能遇到彌陀的本願力,沒有一個空過的。

本願力是什麼

        想問問大家,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是什麼?

        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願以成力,力以就願。

        就好像一個發明家,他想建造一艘船,他有這樣的願心,但如果不把船建造出來,那麼就是空願了,當他通過設計、施工,把船建造出來,這艘船就是他願心的體現。

        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想讀大學、讀博士,他有這樣的願,通過十年寒窗,乃至二十年,得到了博士學位,他的願心的體現,就在這本博士學位證書當中。

        阿彌陀佛本願的體現,是通過兆載永劫的修行,而成就「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六字名號,所以,本願力並不是空洞的、虛幻的、沒法把握的,而是可以讓我們聽聞、稱念的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

        「遇無空過者」,遇到了「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空過的。什麼叫遇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呢?知道六字名號可以救度我,而專修念佛,這叫 「遇」,不然就擦肩而過,見如不見,聞如不聞。有的人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去修別的行法了,那就是擦肩而過了;「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能讓我們快速滿足一切功德大寶,一聲稱名之處,獲得無上功德,這當然是指遇到彌陀本願力的人;你沒遇到,你心裏不相信,你懷疑,你拒絕,然後你雜行雜修,遇到等於沒遇到。

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據此第十八願及成就偈之意,而於《易行品》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根據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偈,在《易行品》中指出: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這樣子的:如果有人憶念我,信受我的救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歸投我的救度,當下必定往生不退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應當時常憶念佛的名號。

        為什麼「常應憶念」呢?是因為彌陀名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不是說我先常念名號,才得到這樣的功德,而是名號本身就有這樣「稱名自歸、即入必定」的作用,所以,我們就很喜歡念。

        龍樹菩薩另外一個偈子是這樣說的:「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如果有眾生憶念這尊佛,可以得到本願力的無上功德,當下進入必定往生、不退轉的位子,所以我經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是名號本身有這樣救度的功能和作用。

故知「乃至十念」即是「稱名自歸」、「常應憶念」,

        從龍樹菩薩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來看,「乃至十念」就是「稱名自歸」,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內心歸憑彌陀的救度,又是「常應憶念」,不是說今天念、明天不念,善導大師所謂 「相續念佛」。

亦即是「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念佛。

        「常應憶念」又怎麼解釋呢?善導大師解釋說:多到一輩子的念佛。

平生之機與臨終之機

        作為念佛人,活在這世上,我們的生命就是念佛的生命,「上盡一形」,這一輩子是過念佛的生活,是過一種願生極樂的生活,我們的身體雖然在娑婆界,但是我們 的心已經飛向了極樂淨土,那自然是心心念念憶念阿彌陀佛,這是指平生之機,早早就遇到了念佛的法門;還有的眾生,是到臨終之時,才遇到了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的法門,那就成為「下至十聲一聲一念」,所以,依我們在座的各位來講,不是「十聲一聲」這樣的根機,而我們是「上盡一形」的根機,什麼意 思呢?因為我們並不是臨終才遇到 「南無阿彌陀佛」、念十聲一聲往生的人,我們是平生遇到「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一生念佛的眾生,以這樣的身份而得救。

        如果誤解說「十聲一聲」就得救了,平時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了念佛的法門,也不念佛,等待臨終去念十句一句,那就不是彌陀的本願,不符合 「上盡一形」。

        「下至十聲一聲」其實也是「上盡一形」,為什麼呢?他的壽命只有這麼長了,他只能念十句佛了,當下就命終了,當然也是一輩子念佛了。

        總而言之,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說:「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我們一旦選擇這個法門,一旦決定走念佛往生的道路,就不改變法門,不改變方向,常行念佛,心裏只有一個目標:西方淨土是我的目的地。

        念佛人的目的就是到淨土,這個目的在我們心中落實下來的話,自然就會常時憶念阿彌陀佛。

臨終方遇此法之人,則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

        為什麼善導大師說「十聲一聲一念」呢?就是說有念十句佛號的,如果十句佛號來不及念的,只念一聲,甚至還有的人連一聲都念不出來,到臨終舌根發硬,話也說不清楚了,當然念一句佛號也做不到了,他腦子裏有 「我想往生,願彌陀慈悲接引我」的一個意念,都可以往生。

其他之人,則應上盡一形而念佛。

        我們不屬於臨終之機,則應該上盡一形而念佛。

        有人誤解,「本願講臨終念十句,那哪裡保險哪?」那當然不保險,誰這樣提倡的話,那不符合彌陀的本願,那就是眾生的私心見解,沒有祖師的傳承,善導大師所講的本願念佛是 「一向專稱」,不是等到臨終才念的,因為本願講的「乃至十念」不限於臨終,包括平生,我們平生遇到這個法門,就平生念佛,一生念佛。

彌陀的招喚

故知「念佛」乃是彌陀對十方眾生之救度的招喚與約束。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招喚。何以見得是招喚呢?彌陀說:「欲生我國!」呼喚我們回到祂的淨土。祂用什麼樣的聲音呼喚我們呢?用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聲音呼喚我們到淨土去。當我們聽聞到「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心中就應該知道:這是彌陀的呼喚聲,這是爸爸喊我回家的聲音。你不要說 「這是我哀求阿彌陀佛,不知道你老人家要不要我回去呀?」阿彌陀佛說:「是我在呼喚你呀!我通過十方諸佛這個轉播台,把我的六字名號的聲音貫穿到你的心中,讓你稱我的名號,來往生。 」所以是彌陀的呼喚,這樣的領解。

二河白道喻

故善導大師於《觀經疏》之「二河白道喻」形容彌陀救度的招喚而言: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三心釋」文中有一個比喻,為防止念佛的人不走專修的道路,用這個比喻守護念佛人的信心。大師比喻說:

        有一個人在荒野當中,從東向西而行,路途遙遠,半路上忽然遇到兩條大河,向南是火河,烈火燃燒,看不到邊;向北是水河,波濤洶湧,看不到際。兩條河各寬百步,水火二河中間有一條白道,大概四五寸寬,從東岸通向西岸,水與火交替漫過白道,一刻不停。

        這時,背後殺來追兵,喊聲陣陣,刀槍劍戟就來了。他想:這下不行了,如果踏上白道過河,恐怕被水淹死、被火燒死,追兵來了怎麼辦?

        他想向南繞,毒蛇猛獸攔住去路;想向北繞,豺狼虎豹競相加害,三面環敵,情況危急。

        他想:如果停在這裏,也是死路一條,想走回頭路,也是死路一條,向前過河也可能掉到河裏,無論如何都不免一死,不如順著白道向西而去。既然有這麼一條白道,應該可以過去。

        他就打定主意,準備順著白道過河。

        這時,東岸有人對他說:「某某啊!你就順這條道過去,必無死難,如果停下來,決定死路一條。」他一聽,也就有信心。

        西岸又有人呼喚他:「你一心正念直來,就這樣過來,我能保護你,不用害怕墮落到水火之中。」

        他聽到此岸的催促和彼岸的召喚,立即直身正念,順道西行。

        剛走了幾步,東岸又有人喊他:「某某,快回來吧!這條小道很狹窄,肯定過不去,我們對你決無惡意。」

        善導大師把這個比喻說完之後,就作了解釋:此岸這個人,就是我們十方眾生,是我們在 座的每一位;茫茫的荒野,代表我們無盡輪轉的人生;水火二河,代表我們的貪瞋煩惱,水代表貪心,火代表瞋心;身後追兵及毒蛇猛獸、豺狼虎豹,代表眼耳鼻舌 身意六賊,能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白道:代表阿彌陀佛的誓願;東岸的催促,代表釋迦牟尼佛的發遣 (釋迦牟尼佛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西岸的呼喚,代表阿彌陀佛的召喚,「你就這樣過來,我能保護你。」

        這則比喻就是非常著名的「二河白道喻」。

        對照這則比喻,想一想這個念佛人,如果像現在這樣混日子,那肯定是要六道輪迴;如果 退回去像以前一樣造罪造業,肯定也是死路一條;如果念佛求生西方,又怕自己沒有功德,怕不能往生 ── 就是不能往生,也是死。既然佛講念佛可以往生,那不如就選擇念佛的道路。他正要橫下心的時候,聽到釋迦牟尼佛發遣說:「沒有關係,這樣肯定可以往生。」阿 彌陀佛又在對岸呼喚: 「你一心正念直來!」這個「你」是指十方眾生,指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一心」就是信靠不疑的心,「正念」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正念直來」是解釋 第十八願的: 「一心」就是「至心信樂」,不要懷疑;「正念」就是「乃至十念」;「直來」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直接就來,不要化妝,也不要打扮,也不要拐彎,也 不要等待,說 「我修好了以後再去」,現在就讓彌陀救,現在就來念佛,現在就發願往生西方,「正念直來」,直接就來!「哎,我這麼多罪業,怎麼行啊?等我修成清淨心,修 成有智慧的人,我再去回向求往生吧。 」不要這樣往後推託,因為形勢很緊張,追兵要來了。他上了白道之後,阿彌陀佛跟他講:水火二河不能為難,不要怕掉到水裏淹死,也不要怕掉到火裏燒死,「我 能保護你! 」我們念佛的人,很多人擔心:「我雖然念佛,我瞋恨心這麼重,我貪心這麼重,我這麼多煩惱,能往生嗎?」怕自己掉在貪瞋二河當中。阿彌陀佛明確地告訴你 「我能保護你 」呀!祂沒有告訴你說:你回去拿滅火器來,把火滅掉,再拿抽水機來,把水抽乾,再過來。我們很多人念佛是為了伏煩惱,把貪瞋心消掉以後再去往生,那還用這 條願力的白道嗎?就不要白道了,自己可以過去了。所以是 「不顧水火二河」,不要管水火二河,不要管自己有貪瞋之心,一向專念!管那些東西幹什麼?那些東西是讓你死路一條的,你還把它當作寶貝抱著幹什麼?不要理 會它!水火二河當中的白道,就代表我們於貪瞋煩惱心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從而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念佛的時候,雖然心中有貪瞋,但是,水火二河當中有這條願力的白道作為保證,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 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火不能燒,水不能澆,所以說 「我能護汝」,「我能保護你,你別害怕!」是因為彌陀的護念,我們才能到淨土去,這個「我能護汝」就是「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保護我 們,憶念我們,所以我們可以安全到達彼岸。一百步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人的壽命,今生今世,大約是一百歲,很短,但是,貪瞋的煩惱很猛烈,南北無有邊際。

        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說:我們雖然有貪瞋煩惱,無礙彌陀的救度!如果需要我們自己修諸功德,那就被火燒掉、被水淹掉了,所以,我們的往生,是仰仗彌陀的誓願去的。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踏上了這條願力的白道,一旦踏上阿彌陀佛的誓願所成就的白道,自然受到彌陀的光明攝護,往生無有障礙。

彌陀的約束

        阿彌陀佛在彼岸召喚我們:「你一心正念直來!」「正念」念什麼?當然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句佛號是彌陀的呼喚,同時,也是彌陀救度我們的約束, 什麼叫約束?你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你不能得救。如果不走願力的白道,肯定會掉到水火二河淹死、燒死,所以,這個約束,體現了阿彌陀佛至極的慈悲和關 愛。

        約束有兩重含義,一個方面,對我們眾生來講,要專修念佛,雜行雜修是不能得救的;另一方面,對阿彌陀佛而言,我們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受到約束,這個條約是甲方、乙方共同承擔的。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就要遵守約定,必定迎接我們到淨土去,因為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眾生稱念我的名號,我不能使他來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彌陀佛自己承擔了這樣的約束,所以,我們念佛,自然往生淨土。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名號得生

又於〈定善義〉之「真身觀」云: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如果我們事先不知道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可能多數人都會批評這句話,祖師講的話,讓我們聽起來嚇一跳。

        也有人問我「愚者面前的罪業,智者面前是功德,愚者面前的功德,智者面前反而成了逆罪」這句話怎麼理解。「愚者」就是我們這樣的人,依我們凡夫的心,「哎呀,這樣搞、那樣搞……功德應該很大吧! 」其實,從智者來看,從祖師大德來看,反而成為逆罪。我們總覺得修很多法門往生更有把握,恰恰相反,更沒有把握!專修專念才有把握。有的人總覺得「專念一句名號沒什麼把握吧 」,恰恰相反,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這樣的嗎?

        我們自己覺得是功德的,在智者看來,反而是罪業。總而言之,關於智和愚、功德和罪 業,不是依我們凡夫的心來衡量的,是以佛法為標準的。比如善導大師這句話,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大師在這裏明確告訴我們,《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只講明瞭一件事: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如果依我們的心, 就不統一了。其它的願暫且不談,比如說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往生淨土;第二十願,聞我名號,繫念我 國,植諸德本,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這兩條願不也是講往生嗎?第十八願固然講念佛,第十九願不是講 「修諸功德」往生嗎?《觀經》裏邊不也是講「三福九品」嗎?我想這個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

        善導大師直探阿彌陀佛的本願,探佛的本心,以諸行往生為方便,引導進入念佛,所以,不違背「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可能會說: 「這個人連《無量壽經》都讀不懂!《無量壽經》不是講了很多嗎?怎麼說只講了一件事呢?」

一向專念

        我們再往下看:

又於《法事讚》云: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在《法事讚》裏,善導大師說:彌陀因地的誓願雖然有四十八條,但是特別指出念佛是跟彌陀最為親近的(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觀經疏》說:四十八願唯 明念佛;這裏 《法事讚》說:四十八願偏標念佛,都是一樣的。),眾生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然也憶念眾生,所謂「如母憶子,如子憶母,母子相憶,不相違遠」,佛憶念 我,我憶念佛,佛心入我心,我心入佛心,你是不是專念彌陀的人,佛知道的,你專心專念彌陀,肯定往生淨土。

        說實在的,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你願意去,就能去!不是說你願意去,你自己能去,因為你願意去,阿彌陀佛就會知道,阿彌陀佛的本心就是要救助十方眾生。你不願意去,祂還想方設法給你做思想工作,勸導你,讓你去往生。釋迦牟尼佛在 《阿彌陀經》裏反覆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你現在願意去,阿彌陀佛怎麼不讓你去呢?「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願生極樂,沒有不往生的。所以,曇鸞大師在 《往生論注》裏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真想去往生的,沒有一個不往生,只怕你並不是真想去往生。真心想去往生的,一定會專仰佛的誓願,專稱佛的名號,佛就知道你是個一心歸命的眾生了,成為念佛的眾生,自然就獲得 「攝取不捨」的光明。

又云: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的世界,凡夫憑藉所造作的有為、有漏、有生滅的隨緣雜善,是不能到達無為、無漏的涅槃淨土的,那怎麼辦呢?彌陀慈悲地為我們選取要法,讓我們念祂的名號,專而又專。

而《觀經疏》之結論更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作了一個最重要的結論(你能把這個結論掌握了,淨土宗就畢業了)如果以佛的本願為基準,是要我們十方眾生都來一向念佛的。修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非佛本願。

順他意與順自意

        佛講法有順自意,有順他意。什麼叫順他意呢?眾生有這樣的想法,隨著眾生的心,委婉地講,因為跟眾生講真實,眾生不能接受。但是,總是順他意呢,真實不能顯現,所以,到最後,把眾生引導過來,順自意。

        我們很多人求往生是這樣子的:也念佛,也修行別的,做功德回向,這個叫順他意 ── 佛順眾生的意 ── 佛講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叫順他意。如果順自意,「望佛本願」,專念彌陀名號!

        我們跟別人談話,有時也有這樣的局面,跟對方想講的話,如果一下子講出來,怕對方難以接受,對方講什麼,我們先表示贊同,「這樣也好,也可以……」但是,那根本不是我們心中所想的,所以我們就在那裏尋找機會。一旦發現機會來臨, 「哦,那這樣子,就更好了!」其實,這最後一句話,就是要講的話。

        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意思,我們眾生自力執著習慣了,這樣修,那樣修,如果一下子破斥掉,眾生就沒有著落了,釋迦牟尼佛就說: 「這個也好,也無妨,回向也可以往生……不過呢,如果念佛,更是佛的本願哪!」

        所以,《觀經》就是這個次第,一開始講定善、散善、三福九品,到最後說「一向專稱無量壽佛」。

方便與真實

        因為佛對法的開展是有次第的,而法師弘法所站的角度各不一樣,我們會覺得:「哎,跟我以前聽的有所差別……」是有差別,差別就在於有方便、有真實。

        比如我們要讓別人到樓上房間來,對樓下的人就說:「你上樓梯呀。」對已經上了樓梯的人,就不說上樓梯了,「唉,你進房間吧。」你說哪個錯呢?都不錯。但是,對機不一樣。

        如果我們要勸導大街上不學佛的人,首先,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然後,「既然知道因果 和輪迴了,將來墮三惡道多苦惱啊,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報多好呢!」他就修五戒十善了,然後我們跟他講:「光修五戒十善也不行啊,還要解脫才好啊。」他就 求解脫了,然後跟他講:「想求解脫的話,聖道門很難哪,淨土門多好呢?」他就把五戒十善、一切修行通通拿來回向求往生,好了,進了淨土門了,我們就跟他 講: 「淨土門,專修專念彌陀名號,那最好。」

        當然,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由雜心變為專心,不是說不要行善事,「專修念佛,我過去孝敬父母,那麼現在就不孝順父母。」沒有這樣的道理,你仍然孝順父母,你仍然行善積德,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是我們佛弟子應該做的,只是在我們心中不存在這種觀念:我要靠這些功德去往生。

        我們心中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同時力行世善 ── 這就是專修念佛的人和雜行念佛的人心態上的區別,看外表的形象都一樣,都行善,都念佛,但是內心不一樣,雜行的人認為念佛之外,如果不把行善的功德回向,那怎麼能往生呢?

雜  行

        行善本身並不叫做雜行。如果以為念佛不足往生,把行善、誦經等等功德回向求往生,這才叫雜行。

        你不要誤解說:「專修念佛的人不行善。」不是這樣子的。他是沒有靠自己善行功德回向求往生的心,而是完全靠彌陀名號往生的心。自然的,所以這個叫「望佛本願 」。

        這樣解釋大家能明白嗎?因為有的人往往不能反覆聽聞,一次兩次,難免會有誤解, 「哎,只提專修念佛,其它的怎麼不強調?」的確,在往生這件大事上,是強調專修念佛的,至於世善,怎樣對待呢?是作為我們念佛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以這樣 的身份,獲得佛的救度,是不把它作為念佛之外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因為六字名號的功德一切都包括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業,我們 心中才無有掛礙,無掛礙就無有恐怖,就遠離顛倒夢想了。我們做這些事情,就不是用患得患失的心,而是已經得到佛的救度,跟眾生結善緣,來報謝廣大的佛恩, 報謝廣大眾生的恩德,做這樣的事情,心態完全轉變了。修佛法就是心態的轉變。

彌陀本願之行

故願生極樂之人,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是彌陀本願之行。

        「故使如來選要法」,這個「選」字很有意義,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法藏菩薩在第十八大願裏只選擇稱名念佛一行作為本願,所以,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它之所 以殊勝,它之所以超越,之所以叫做他力,之所以叫做易行道,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是彌陀的本願,如果不是彌陀本願,怎麼有資格稱為易行道呢?怎麼有資格稱為 殊勝超越呢?又怎麼有資格叫做他力呢?我們凡夫又怎麼可能去往生呢?所以,阿彌陀佛本來發了這樣的願, 「你念我的名號,若不能往生,我不成佛!」祂現在已經成佛了,祂的願力兌現了,那我們念佛,自然就因果相應啊,符合啦!跟佛的願心相應了,自然就往生了。

跟佛心相應

        所謂「跟佛的心相應」,有的人這樣解釋:阿彌陀佛發了偉大的四十八大願,我們也要發四十八大願,至少也要有那麼一兩個願跟阿彌陀佛相應,那才可以。凡夫誰能做得到啊?法藏菩薩是經過五劫的思惟發下了四十八大願,我們五十天思惟都沒有。

        怎麼叫相應呢?比如說,媽媽辛勤地勞動,買來營養品,餵給孩子吃,媽媽要餵他,是媽 媽的願心,孩子願意讓媽媽餵,就是孩子的心,這就叫「母子相應」了。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不吃媽媽餵的營養品,一定要自己掙錢買營養品,那母子就不 相應了。你能掙錢買營養品,要母親餵你幹什麼?何況小孩不可能做到啊。所以,凡心和佛心相應,是在本願當中,佛說: 「一向專念我的名號。」我們就一向專念佛的名號,這個叫做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應。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說「你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說:「我不念你的名號,我自己發四十八願,我自己建極樂國,我自己成佛。」那個就不叫相應了。

往生已定

「念佛」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最高無上之行,
善導大師謂之「正定之業」,亦即「往生已定」、「平生業成」。

        念佛之所以高貴,之所以別的一切行門無法比較,善導大師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其它的修行雖然都很好,如果跟念佛來比,那 哪能相比呢?為什麼?就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取,是獨一無二的,是最高無上的。所以,善導大師才把念佛叫做 「正定業」,「正定業」的含義就是往生已定,你只要專修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已經定下來了。

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

        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是這樣說的:「如果我不能成就十方眾生的往生,我就不成佛。」那現在已經成佛了,豈不是把我們的往生成就了 嗎?所以,六字名號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另一方面就是我等的往生功德,往生成就在名號當中,名號當中有我們的往生,我們念佛才能夠往生;名號裏邊如果 沒有我們的往生,你真的是 「喊破喉嚨也枉然」了。正因為名號已經決定了我們的往生,我們現在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之一行落實下來,往生就確定了。

往生決定在稱名一行當中

        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也決定在我們口稱名號一行當中,如果光說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你不念佛,不願接受彌陀救度,那麼,佛那方面雖然決定了,你還沒得到。我們來念佛,就是領受阿彌陀佛名號當中已經成就的往生,所以叫 「往生已定」、「平生業成」,「平生」就是平常、活著的時候,「業」就是往生的淨業,「成」就是成就,在我們平常活著的時候,往生淨土的業事已經成就了,已經了辦了,不是像一般的觀念那樣, 「我一輩子怎樣怎樣念佛,一直到臨死的時候才定下來」,不是的,現在念佛,現在就定下來了。

不要跳到海裏去

        那麼有人講了:「現在就定下來了,那我就可以隨便去幹壞事了,無所謂了。」這是沒有懂得阿彌陀佛的誓願,沒有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

        就好像我們講坐船一樣,坐船就可以過海,當然真正的過海、到達彼岸,是船靠碼頭的時候,但是,你上船的時候,就定下了可以到達彼岸了,對不對?「好啦,定下來能到彼岸,我現在跳到海裏去……」跳到海裏去,怎麼到彼岸呢? 「念佛決定往生,我現在不念佛了。」那怎麼可以往生啊?

        所以,登船的時候,就已經預定了:肯定可以到彼岸,因為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是不 可能破的,也不可能觸礁的,也不可能發生故障的,只要登船,一定可以到彼岸。但是真正到彼岸,還要你老老實實在船上坐著,不要跳到海裏去。我們這一生,一 口氣不來,那時我們到了極樂的碼頭,靠岸了。六字名號大願船汽笛一響, 「南無阿彌陀佛 ──」哦,極樂靠岸了。所以,「往生已定」要這樣理解,「平生業成」也是這樣理解的。這樣,你就不會墮入一邊了,「我就不念佛了,無所謂了……」如何如 何,也不可能有另外的想法: 「那還要如何如何,不然就不能往生了。」不會有別的想法,就是自然地、一生相續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正定之業

而法然上人依善導大師之啟示,於其所著《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結論云: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這四句話非常乾脆,非常有力量,祖師講的話從來不含糊,給我們大安心。正定之業不是別的,不是誦經,不是打坐,正定之業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依照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必然往生淨土,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呢?這麼簡單就往生了?真的這麼簡單嗎?我們總是心中有懷疑。法然上人給出答案說:「依佛本願故。 」是彌陀本願不虛。善導大師說:「稱念名號,念念不捨,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道理是一樣的。大師又說:「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凡夫往生淨土,完全是阿彌陀佛的誓願。

此與其卷首開宗明義所標舉之「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前後遙相呼應,顯示始終一貫之宗義。

        「往生之業,念佛為本」這八個字很簡潔明朗。要往生淨土,念佛就是根本,就是行業,從頭到尾,宗旨是明確的,沒有改變的。

為什麼以稱名為本願

何以阿彌陀佛以稱名為本願,不以其它諸行為本願?
此法然上人於其《選擇集》之第三「本願章」有很簡要的解說:

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
為普攝於一切,不以諸行為往生本願,
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

「平等慈悲」故,「普攝一切」故。

        為什麼選擇稱名一行為本願呢?法然上人在《選擇集》裏邊有簡要的解說:阿彌陀佛在當初作為法藏菩薩的時候,內心被平等的慈悲所摧動,為了普度眾生,不以念 佛之外其它的所有行業做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為什麼以稱名為本願?因為要平等慈悲,要普攝一切。想一想,如果以別的行法,比如說以誦經 為往生行法, 「十方眾生要誦經來往生淨土」,這個就不能稱為「平等慈悲」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識字,可以誦經,有的人不識字,不能誦經;有的地方有經書流通,可以 誦經,有的地方經書不流通,那就沒法誦經了,這樣就不是平等慈悲了,就有限制了,也不能普攝一切,為什麼呢?不能誦經的人,就不能被攝取了,因為誦經才能 往生啊。

        可是,以稱名念佛,就可以達至平等慈悲,任何人都可以稱念,也能普攝一切眾生,任何人都可以得利益。

不論緇素賢愚、善惡淨穢、男女老少、貧富貴賤;
亦即不論任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皆得平等往生報土,同證無量光壽。

        「緇」是出家人,「素」是在家人,「賢」是賢善、有智慧,「愚」是愚惡、沒智慧,不論出家人、在家人,不論賢善、愚惡,不論善人,不論惡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貧富貴賤,也就是前面慈愍大師所講的: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也就是不論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啦 ── 都可以平等往生極樂淨土。

報土與化土

        「報土」,在這裏解釋一下,極樂淨土是報土還是化土?自古以來有不同的說法。簡單地說,報土是高超殊勝的地方,化土是比較粗劣的地方。極樂淨土,是彌陀誓願所成就,果報酬報因地的誓願,因此叫做報土,那是很殊勝微妙莊嚴的。

        還有兩種名稱,一個叫做「胎宮」,一個叫做「邊地」,《無量壽經》說:「疑惑佛智,生彼邊地,五百歲不見諸佛。」

        哪些是疑惑佛智的人?善導大師講:雜行雜修的人。雜行雜修就疑惑佛智了。佛智是什麼呢?佛智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懷疑說:「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就能讓我往生嗎?不再修行其它的,怎麼可以往生呢? 」有這樣的心,叫疑惑佛智。

        那麼,信願念佛的人,就平等往生報土。

稱名本願之義

此即是善導大師於《法事讚》所云: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人天善惡」四個字代表所有的眾生。念佛的話,個個都能往生。到了極樂淨土,沒有差別,所謂品位,是這個世界講的,到了淨土呢,善導大師說「到彼無殊」,共同證得不退轉。

又《選擇集》第六章云:
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殊以念佛為往生規。

        雖然四十八願都稱為本願,特別以念佛作為往生的核心、規矩、法度。

        又云:

四十八願中,即以念佛往生願而為本願中王也,
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歲也。

        這是解釋《無量壽經》「特留此經文」,釋迦牟尼佛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特別把這部《無量壽經》留下來,為什麼留 《無量壽經》,別的經不留下來呢?法然上人這樣解釋:因為《無量壽經》講四十八大願,以念佛為本願中王,因為念佛的緣故,釋迦牟尼佛慈悲特留,以度萬年之後法滅的眾生,別的教法留下來,也不能度,因為眾生無法修習了。

此「稱名本願」之義,存覺上人於《六要鈔》簡潔扼要明快地解釋說:
稱佛名號,得往生益,是佛本願。
如此信知,是名至心、信樂、欲生。

        存覺上人明快地解釋說: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得到往生的利益,這就是佛的本願,能夠這樣的信受,這個叫做「至心、信樂、欲生」。

        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有人就在「至心、信樂、欲生」這方面繞彎子,繞不出來,說:「怎麼叫至心?怎麼叫信樂?怎麼叫欲生?」這裏很簡單地解釋說:念名號決定往生淨土,能這樣相信而來念佛的話,就叫 「至心、信樂、欲生」── 沒有懷疑,願意往生淨土,來念佛。

還愚癡生極樂

有人問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與佛心相應;
因智者既深知本願內容,亦詳明名號功德故也。」
上人答曰:「汝所信本願亦然。
阿彌陀佛之本願名號者,
即使樵夫獵戶之愚癡卑賤、一文不識之類,
信稱念必生,而真實欣樂常念佛者,以此為最上根。
若以智慧離生死者,法然何必捨聖道門入淨土門乎?
聖道門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
淨土門之修行者,還愚癡生極樂。」

        有人問法然上人: 「上人的念佛,每一念都跟佛心相應,因為上人您是智者(法然上人當初被稱為智慧第一,他建立淨土宗,各宗各派的人都跑來辯論,三四百人,法然上人一個人去,辯論完之後,所有的人都信服了,結果跟法然上人一道念佛三天三夜,所以法然上人稱為智慧第一 ),能夠深知教理,也能詳明名號功德,所以上人念佛很殊勝。」

        上人回答說: 「你所信的阿彌陀佛本願也一樣啊,阿彌陀佛的本願,選取名號救度眾生,叫做『本願名號』,六字名號就是本願所成就的,本願就是名號,因地叫本願,果地叫名 號,即使是打柴的人、打獵的人,愚癡卑賤,殺生造業,一字不識,他能相信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而能夠真實欣求極樂,常念名號,這樣的人稱為上根利智。如 果說要靠自己的智慧來離生死的話,那我法然何必要從聖道門的修行轉入淨土門?修行聖道的人,他要把智慧開發到頂點,證悟成佛;修行淨土門的人,要把自己當 做愚癡的人而往生極樂。」

        法然上人有這麼一句話:「欲學淨土門之行者,縱然能學一代之教,亦成一文不知之輩,莫現智者之相,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而往生淨土。」認為自己是一文不知道的人而念 「南無阿彌陀佛」,不要顯示自己智慧高、學問大。

        這誰能做到?在佛學院裏上了幾天課,或者讀了幾部經,或者學了什麼法,或者打坐有了什麼境界,就了不起了,就不能「還愚癡生極樂」了,那比比法然上人的智慧,比比善導大師的修行,比比曇鸞大師的高德,怎可相比呢?

        所以,來到淨土門,它的方向跟我們日常思惟的方向是有區別的,「還愚癡生極樂」。你 的智慧不管用啊,靠你的智慧也不能離生死啊。當然絕不是靠你的愚癡到極樂淨土了,是我們知道自己是愚癡之身,就可以老實念佛了。一個人為什麼不老實念佛 呢?就認為自己有智慧、有修行,比人家強,他就不老實念佛,也看不起念佛這個法門。他如果知道自己的一切不能救度自己,只有念佛一條道路,就老實念佛了。

        法然上人又說:「我法然是黑白不辨之童子,善惡不知之愚人,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得生極樂。」黑白善惡都分不清 ── 這是破除我們心中的執著見解,一切是非不在心中掛礙,就只知道一件事:唯信稱念必生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是真正的大智慧。我們就是知道的太多了,就不知道念佛。

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是什麼樣的人物呢,可能各位不知道。法然上人十幾歲就出家,在日本依善導大師思想創建淨土宗,整部《大藏經》,一生讀破五遍(《大藏經》我們有沒有誰讀過一遍的? 《大藏經》好幾千卷,所有的佛法經典都在裏邊),三論、天臺、華嚴等各宗各派的學者都拜訪遍了,而各宗各派的高僧、學者沒有一個不給他豎大拇指的,「哎呀,你怎麼這麼高的智慧!你來學我們這個法門吧,以你為法門主。 」當然法然上人都沒有接受,他一直在思惟凡夫出離之道。後來,讀到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他才確定下來淨土門。他的智慧和影響都是第一流的,他創建淨土宗之後,專修念佛的法門迅速普及朝野,上自王公大臣,下到愚夫愚婦,莫不信仰。

淨土最上根

        法然上人雖然廣學聖道的種種法門,最後離開聖道的修行,而進入淨土的法門,所以他才講:如果要靠智慧了脫生死,那我就不要離開聖道修行了。

        進入淨土門,有再大的智慧,還不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去往生?所以,有的人就覺得有點吃虧,「哎呀,我這麼大的智慧,跟老太婆一樣念佛?」好像虧了一點,這樣的人,真的沒有智慧。所以,古德講: 「千悟萬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號。」再怎樣開悟,你悟不到這個程度,你不屑念佛,認為吃了虧,那你沒有悟。「悟後不願念佛,管保老兄未悟。」你說你開了智慧,但是不願意念佛,管保你老兄沒有開悟。這些話說得都很實在。

        淨土門裏邊,不是以學問、智慧、文化、知識來判斷是不是上根,就看你對念佛往生的信心,雖然一字不識,但是聽說念佛必然往生,就願意念佛,這個叫最上根 ── 我們在座的各位,一定有這樣的最上根。

        我在廣州碰到一位老居士,她不識字,很苦惱,但是一聽說念佛必然往生,非常高興,常 行念佛,從晚到早,從早到晚,這就是淨土的最上根。有些人呢,讀過很多經教,心中疑團很重,有種種想法,不是那麼純樸,這樣看,那樣看,反覆思惟,反覆辯 解,慢慢慢慢地,才相信阿彌陀佛本願,和那個不識字的老太婆比,那是下根了。

        佛法並不在於文字知識的多少。像六祖大師一字不識,聞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他是禪宗上上根。

        淨土門也一樣,一字不識,一說念佛必然往生,馬上就相信,相信就念佛,一輩子不改變,上根!讀了很多書,聽了很多錄音帶,還不能相信,當然就是下根了。

心散亂將如何

明遍僧都問法然上人曰:「雖念佛,心散亂,將如何?」
上人答曰:「應知:心雖散亂,稱佛名者,乘佛願力,必得往生!
生於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猶如受生人界,則有目鼻。
所謂『捨散心而往生』,無有是理;
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
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

        僧都是大法師,明遍僧都是天臺宗的學者,他專門來拜訪法然上人,他說:「我雖然念佛,但是心裏散亂,妄念不能克服,怎麼辦?」(我想各位都有這樣的心。)

        法然上人回答說:「心雖然散亂,但是能夠稱念佛名,靠佛的願力,必然往生。」就像前面講的「二河白道喻」,雖然有貪瞋煩惱,貪心火焰也很猛烈,瞋心波浪也很洶湧,就是散亂的心、煩惱的心,但是無礙往生。

        上人接著說: 「生於欲界散地之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要想達到色界、無色界,必須有禪定功夫,而欲界稱為散地,散地眾生就是散亂心),都是散亂心,就好像一個人投胎為人,就有眼睛,就有鼻子。如果說 『捨掉散心再來念佛往生』,沒有這個道理,因為欲界的眾生都是散亂心,散心念佛人的往生,才體現彌陀的本願,才體現彌陀的慈悲。凡夫的心怎麼能做到沒有散亂呢?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叫做易行道。」

        那我們都想錯了,捨掉散心去往生,哪有這個道理呢?就好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回 去把你的病治好了,再來看!」沒有這個道理呀,因為生了病,所以才來醫院看病。正是因為我們散亂,所以念佛往生,道理就是如此的。如果說捨掉散亂心,成就 禪定功夫才能往生,就不是易行道,也不是殊勝本願,也不是凡夫所能堪。

        當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學問都相當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歲就說:在這個世界,凡夫想達到一心不亂的工夫是假的,說自己達到很短暫的功夫成片 (或者說清淨心),都已經是把自己誇大了,不可能的事!這是他一輩子精進修學,到九十幾歲所講的話。我們想想看,以他那樣的根機都做不到,那我們談什麼呢?

        法然上人說得非常清楚:「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凡夫之心,何能無散 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明遍僧都聽法然上人這麼一講,就很感動,給上人頂禮,就回去一向念佛了。明遍僧都轉身出去之後,法然上人講:明遍僧都所問的問 題,是個多餘的問題,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問呢?本來就是這樣念佛往生的。

        (可是我們往往就因為這個問題在心中產生很大的障礙,沒有必要!以阿彌陀佛本願不可思議,十方眾生稱念名號,必然往生。)

兩大優點

彌陀所選擇之本願念佛,「殊勝」的同時,
也是能使一切眾生平等往生報土的「容易」;
不論愚癡卑賤、一文不知,人人都能。是故本願念佛,殊勝簡易。

        不光殊勝,也很容易,我們眾生都能做得到。我們仰靠佛的誓願來念佛往生,就這兩大優點:殊勝、簡易。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序 講
第3頁:第一章 應機妙法 唯在念佛 第4頁:第二章 超世本願 唯說念佛
第5頁:第三章 彌陀光明 唯攝念佛 第6頁:第四章 諸佛菩薩 護持念佛
第7頁:第五章 眾生緣深 唯有彌陀 第8頁:第六章 一切法門 六字全收
第9頁:第七章 現當二益 即是念佛 第10頁:第八章 四種感應 四種救度
第11頁:第九章 本書性質 有三特點 第12頁:第十章 現世為多 示人專一
第13頁:第十一章 本書目的 勸信念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