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八正道講記 聖嚴法師著

八正道講記 聖嚴法師著

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羅摩經》有云:
  
  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大正藏卷一.七七七頁)
  
  根據這段釋迦牟尼佛在《羅摩經》裡所說的經文,說明世間有樂行與苦行這二種邊行,不在這一邊就是在那一邊,然而此二邊行都不是修行解脫道之方法。茲介紹二邊行如下︰樂行在古印度有一類思想,佛經中稱為順世外道,是唯物論的快樂主義派,認為人生在世間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而追求快樂。快樂主要是從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得;看到的是美色,聽到的是妙音,聞到的是好香,嘗到的是美味,觸受到的則是柔軟、細滑、輕鬆。生而為人的價值,就是要享受五欲,否則死後還歸地水火風的四大,不再有未來生;若不享樂,便失去做人的意義。但是要滿足五欲是永遠不可能的,正所謂欲無止盡,帶來的結果還是煩惱,而非真正的快樂。例如歷史上有些君王,過著窮極奢華的生活,不僅僅享受物質欲、權力欲,也享受了名望欲,可是享受愈多,接踵而至的衝突、麻煩也愈多,下場也就愈悲慘。這是凡夫,而非聖人的行為。苦行為了希望從煩惱得解脫,認為一定先要讓自己受苦,受的苦愈多,煩惱就愈輕,以為苦受夠之後就可得解脫。佛經裡記載,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些苦行外道,為了求生天而修苦行。或以草為衣,或以樹皮、樹葉為服;或只吃草木、花果、牛糞、油滓;或一日、二日、三日一食;或以塵土荊棘加身;或者投淵、赴火、常翹一腳、五熱炙身;或常臥於灰土、荊棘、惡草、牛糞之上;受持牛戒、狗戒、雞戒、鴩戒;經常以灰塗身,或將自己的身體埋於地下,唯露一頭面在外;或者每天有若干時間浸在水中;或者每天花幾小時將自己的兩隻腳倒吊在樹上,希望以此等修行而得生天。過去在中國大陸曾看到有人在夏天穿了很厚的棉襖,到冬天則每天赤腳在冰雪中行走;在台灣也曾看過有人每天對著強烈的陽光睜眼看兩三個小時,他們認為受苦愈多,罪業也消得愈多。
  
  其實像這樣的苦行是不可能得解脫的,因為這是屬於「邪見」及「戒禁取見」的欲樂行及自苦行,均非正道,亦非中道。苦行往往會被認為是精進修行,但是釋迦牟尼佛說,以苦為因,得到的是苦的結果。煩惱是在心,並非讓身體受苦之後,煩惱就會消失。佛說修道要修中道行,中道是不苦也不樂;佛法的修行者既不是為貪求欲樂之享受,但也不許自苦其身心。人的基本生活是必須的,如果克苦得不穿衣、不居舍,學水中的魚蝦、林中的鳥獸,這都不是佛法。
  
  八正道是不苦、不樂的中道行,是滅苦的道聖諦。生、老、病、死是是生命本身的過程,是苦的結果,所以稱之為「苦苦」。凡夫在人生的過程中,欲界有五欲的欲樂,色界、無色界有禪定的定樂,但這都是暫時的樂,無法永遠保持不變或者不消失,所以稱之為壞苦。如果修行八正道,就可以從煩惱、生死永得解脫,也就是從苦苦及壞苦中得解脫,而到達聖人的層次,以寂滅為樂。
  
  釋迦牟尼佛並不否定世間的現法樂,但是欲樂的時間很短,是暫時的;定樂的時間雖然較長,但也是無常的。因為進入再深的定也會出定,當定力退失時,定樂便會漸漸消失。最好的樂是解脫樂,從此以後不會再與自己的觀念起衝突,也不會再與自己的情緒起衝突,自己的前念與後念不會矛盾,外在的環境不可能影響到內心。因為心很清楚地知道外在的環境,只是一個現象而已,跟自己沒有一定的關係。此時已經沒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的執著,能夠不受環境狀況的影響,也不受身體狀況的影響,這叫做解脫樂。
  
  例如:當釋迦牟尼佛知道他的父親過世後,回到故鄉處理父親的後事,甚至為父親抬棺送葬。佛是個大解脫的人,可是他還是一個人,父親也還是他的父親,應該盡人子之責。但因為已是圓滿的覺者,所以不會因為父喪而悲傷,而且他的父親雖然未得解脫,可是已經聽到佛法,將來必定會得解脫的,這便是悟道者的標準典範。
【書籍目錄】
第1頁:何謂八正道? 第2頁:八正道的地位
第3頁: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第4頁:八正道的定義
第5頁:八正道的內容 第6頁:八正道與三增上學
第7頁:八正道與四聖諦 第8頁:八正道與十二因緣
第9頁: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第10頁: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第11頁: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