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七覺支講記 聖嚴法師著

七覺支講記 聖嚴法師著

大乘經論中的七覺支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乘經論中的七覺支
  
  大乘和小乘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大乘重視生活,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小乘則比較重視個別的出離行。因為我是大乘禪法的傳承者與修行者,所以在講《阿含經》的七覺支時,已將大乘的精神涵融於其中。接下來便來看在漢譯的大乘經典中,對七覺支的講述。
  
  一、《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
  
  意思是說,雖然修行小乘的七覺支,可是不要被小乘法所限制,應該瞭解、認知、體會佛的廣大智慧,用這種態度來修行七覺支,那便是大乘的菩薩行。佛的智慧,包括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做為一個菩薩,就要學習用佛的智慧,來看所有的人事物,能夠如此,雖然自己還不是佛,但是心量與佛是相應的。
  
  小乘修七覺支的目的,是令行者自己能從煩惱得解脫,其他的人是否解脫,端賴各人的因緣善根。但對大乘的菩薩行者而言,是以成就國土、利益眾生為目的,所以要說︰「自己未度先度人,正是菩薩初發心。」菩薩修行七覺支,是為了利益眾生。例如讓大家都有自由之時,我們的自由便不會受到阻礙,讓大家都能有安定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一定沒有問題,以利益他人來保障自己的利益,是最可靠最安全的。所以大乘佛教是不管一切眾生是否有善根來修行,都應該要努力促成他們見到佛性。
  
  二、龍樹《大智度論》卷一九所載的「七覺支」
  
  菩薩於一切法,不憶不念,是名念覺分。
  
  意思是說,大乘菩薩於一切法,既不回憶、也不繫念,是七覺支中的「念覺支」。所謂「一切法」,在經論中有許多的表達方式,基本是指佛說的法聚及法義,在法聚的三藏十二部及法義的四諦、三學、三十七道品、解脫道、菩薩道之中,又說了色心二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法,以及有為無為、有漏無漏法、世間出世間法,乃至《唯識論》所說的五位一百法等。
  
  大乘的菩薩在修念覺支的時候,對這些「法」是不憶、不念的。不像小乘的念覺支,是觀照四念住的身、受、心、法,那是有所憶念的。此處的不憶不念,即是於念而無念,頓斷對一切法的攀緣心及依賴心,猶如禪宗菩提達磨所說的「理入」和「絕觀」,直入不思議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
  
  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不可得,是名擇法覺分。
  
  在《阿含經》中的擇法覺支,是簡擇善法及不善法而為擇法的功用。大乘的擇法覺支,是從直體諸法自性空的角度切入,一切法既然都是自性空,哪裡還有善、不善、無記可供簡擇呢?
  
  小乘所講的擇法,是指用佛之教法,包括法聚及法義做為標準,來審思簡別,確定哪些是佛所說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當依善法修行,捨卻不善法及無記法。但《大智度論》講的,就不一樣了,凡有分別善與不善,仍舊落於法的執著。
  
  對於凡夫及小乘而言,必定有善、不善、無記的三法之別。例如曾有位年輕人在結婚的蜜月過後來見我,我問他新婚的太太好不好?他說:「在結婚之前,我認為她樣樣都好,結婚一個月後,我也說不上來她究竟是有多好或有多不好。」
  
  另有一個女孩子結婚一段時間後,就來跟我抱怨說:「算命的人真是騙人,當初憑八字算命說,結婚之後一定會很好。我先生在婚前對我百依百順,要什麼有什麼,婚後就原形畢露,漸漸地,他的狐狸尾巴都露出來了。」
  
  我告訴他們的方法是,結婚就是結婚,結婚之後要彼此適應,彼此包容。人,怎麼可能十全十美,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男人或女人,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心及慈悲心去適應,用平常心來看一切事物,便沒有什麼好或不好的問題。有的情人就是喜歡被他所愛的人輕輕地打、俏俏地罵,認為打是情、罵是愛,不打不罵似乎就是不關心了,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恐怕是因人而異了。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真正絕對的好與壞。這並不是說世界上沒有善人與惡人,而是自己的心,不受善與惡的影響,不會因為情緒波動,而生煩惱,如果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關心人,也就不見有常人所說的善、不善法了。
  
  在我們紐約的禪中心,也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有些中國人的家庭,老人家是信佛的,過世之後,留下了破舊的佛經、佛菩薩像、錄音帶、佛書,但是他們的兒子媳婦不信佛,也不先向我們問一聲,就把這些東西送來了。常常按了門鈴之後,就把好幾箱東西往門口一放,掉頭就走,等到我們開門之後,要找他們也找不到了。請問︰那些是善人還是惡人?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論如何,我們生氣也沒有用,還是要妥善處理比較重要。
  
  不入三界,破壞諸界相,是名精進覺分。
  
  此處的三界,可能是指不入遠離、無欲、滅的三界,而能破壞諸界之相。但我們亦可解為︰不進入欲、色、無色的三界,確能破壞三界的生死塵勞相,便是菩薩所修的精進覺支。小乘人是從三界的生死塵勞網中,精進修行七覺支,才能出離三界。大乘菩薩,雖然處身三界,不見有三界相,所以等於未入三界,已破界內及界外的一切相。
  
  於一切作法,不生樂著,憂喜相壞故,是名喜覺分。
  
  意思是說,大乘菩薩修行喜覺支時,於一切的緣生諸法,知是空無自性的,所以不會生起愛樂的執著之心,也是因為菩薩觀照諸法空相,對一切法,亦不起或憂或喜的心理現象。即是以平常心,面對一切因緣法,所以不起貪著、欲樂的心,也就不致有憂慮、喜悅的心,這才是喜覺分。這與《阿含經》所見喜覺支的修行態度,是不相同的。
  
  於一切法中,除心緣,不可得故,是名除(輕安)覺分。
  
  意思是說,大乘菩薩修行除(輕安)覺支時,頓觀一切法的空性之中,心念是沒有落腳處的。既無心的落腳之處,也就沒有心的所緣境可除去;沒有心的對象,也就沒有心念可得,也就沒有身心的負擔,這便是輕安。其實這是以如實的智慧觀照一切法,無一物可獲得,亦無一物可捨除,才是絕對的輕安。
  
  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亂不定,是名定覺分。
  
  意思是說,大乘菩薩在修定覺支時,覺知一切法,恆常是定相的本身,既然常在定相中,所以也無亂心及定心的心相分別可得,才是絕對的定相。若以此與小乘定的心一境性,乃是從散亂、集中、而統一的次第禪定相比,是很不相同的。
  
  這也跟《法華經》所說的「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相同。一切法相,即是本相、實相,一切法雖各有各的位置,而其實相本空,如如不動,永遠相同。這是用空慧來照見世間的一切現象,五蘊法皆空,一切現象的自性本空,所以從來不亂,亦不必有定,才是菩薩的大定。
  
  於一切法,不著、不依止,亦不見是捨心,是名捨覺分。
  
  意思是說,大乘菩薩在修捨覺支時,於一切法上,由於照見諸法自性本空,因此既不執著,也不依賴,所以也沒有捨心可見,無一物可捨,才是真捨。
  
  小乘的捨覺支,是修禪定的必備條件;修次第禪定,必須捨不善法而進取更上一層的善法,必須一層又一層的把所經驗到的禪定相捨棄,最後才得解脫。大乘的捨覺支是直下觀照──沒有能捨的心,沒有所捨的境,實際上就是照見諸法自性本空,所以不必捨一切法,只要不執著一切法、不依止一切,當下便得大解脫。
  
  三、天台智顗的《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的七覺支
  
  擇法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
  
  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
  
  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
  
  除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
  
  捨覺分──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
  
  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
  
  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定慧均平。
  
  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等三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調和中適。
  
  (本文於西元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五月十二日、十九日,十一月三日、十日、十七日、二十四日,十二月八日,共八個場次,講於美國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整理錄音帶,由我親手刪增,成稿於二○○三年七月七日,時錫於紐約象岡道場。)
【書籍目錄】
第1頁:三十七道品第六科 第2頁:何謂七覺支?
第3頁:七覺支的意義 第4頁:《阿含經》中的七覺支修持及其功用
第5頁:大乘經論中的七覺支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