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
所有一切世間的十善業道、四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等,都是由般若波羅蜜而出來的。由於般若波羅蜜的指導,才能使我們離苦得樂。
般若,就是要我們看一切事、一切物,當下就知道它是會變的,不是永恆的,隨時要用無常、空、無我的觀點來看一切。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無相、無我,以及禪宗講的無念、無心。這是從基本的觀法無我、觀行無常而來,知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因果串連而成,如果能用這種觀念,這種般若的眼睛來看世界的人與事,就可對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了。因此,慈悲與智慧,必定是相連、相應的。
《大品般若經》序品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悉皆如,俱證生空法空之無分別慧。
《大般若經》三十二〈讚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獨覺、阿羅漢等,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世間十善業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得出現故。舍利子,一切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出現故。」
又說:「如是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名有目者。復由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布施等一切皆得到彼岸名……非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但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餘五方得到彼岸名,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要住般若波羅蜜多,方能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住餘五能成是事。是故般若波羅蜜多,於前五種,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
由以上經文中得知,前面所講的五種波羅蜜,都是由般若波羅蜜所攝受。沒有般若,即使修行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也只是修世間有漏善法,而非無漏解脫的佛法,無法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因此,觀念的指導以及認識的分別,必定要靠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等於是六波羅蜜之中的指北針。